书院的历史

书院的历史篇一:书院的发展

六、书院的发展(唐宋元明清)

中国士人藏书、修书、读书、讲学、著书、刻书、祭祀活动的教育机构。

发展脉络:

唐朝后期——五代——宋代 ——1901年

产生发展 繁荣和完善退出历史舞台 (P174)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种重要教育组织,真正讲学授徒的书院起源于唐后期,最初为私人办学性质。

根据史书上记载,唐代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种是中央政府设立的藏书、校书之所,如丽正修书院、集贤殿书院。还有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供人们读书治学的地方。

书院虽然渊源于唐末五代十国期间,但是作为一种正式教育制度的形成,则是在宋代,是在北宋开国十余年后。

(一)唐朝后期书院萌芽的原因: P174、P214

①由于官学衰落,导致士人失学,这是书院萌芽的直接原因。正如南宋朱熹所记述:“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 ②中国素有私人讲学的传统,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秦朝虽然禁私学但禁而不止。汉朝以后私学与官学并行发展。社会动乱时期,私学往往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

③受佛教禅林制度影响(禅林:佛教寺院的别称,僧徒聚居之处)。佛教在西汉末、东汉初开始传入中国,魏晋时期日益兴盛,至唐朝,佛教重要派别禅宗流行。佛教经师传经授法的地方也叫精舍或精庐。正统儒学先生不愿僧俗不分、释儒不辨,遂改用书院的称谓。与此同时,佛教的选址、建筑风格、讲经活动等均对书院产生影响。

④雕版印刷术的广泛采用

唐末五代以后,雕版印刷被广泛地采用,印书、藏书之风流行。大量书籍刊刻问世。这是书院发展兴盛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书院在历代的发展情况

1.书院在宋代兴盛P214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兴盛在宋代。北宋六大书院: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石鼓、茅山。南宋四大书院:白鹿洞(朱熹)、岳麓、丽泽、象山。

宋代书院特点:

①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书院遍及全国,并且形成了完整的书院教育体系。

山长、洞主、院长、堂长等负责书院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设置学田,办学经费有了保证。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聚徒讲授、学术研究、祭祀、藏书、刻书等。最主要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书院的标准学规,各地书院纷相效仿,是书院制度化的主要标志。

②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

P197:理学产生于北宋,完成于南宋。北宋初胡瑗、孙复、石介被称为“理学三先生”,但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北宋五子”,即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南宋朱熹为理学集大成者。

南宋理学家往往以一所或几所书院作为讲学场所,书院成为讲论和传播自己学说思想的重要基地,从而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同时他们又邀请不同学术流派的大师到自己主讲的书院来讲学。这样,书院又成为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展开讨论争鸣、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书院促进了理学的兴旺发达和文化学术的繁荣。 书院兴盛与理学发展相互促进。

③书院官学化的倾向已经出现。

就是书院受制于政府,被纳入官学体系。这种倾向在宋朝已明显出现,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私人将所建书院斋舍,所购置藏书及田产等设施,捐赠给政府,以谋得一定的官职,即所谓的“以学舍入官”。朝廷对书院或赐院额,或赐书、赐田等,并任命书院学官。有的直接改为地方官学。另一种是洲郡长官直接利用地方官府财力兴建,嗣后或由朝廷赐院额,或赐书,或赐田等,成为地方官学。

官学化倾向带来两种效应:扩大了书院的影响和刺激了书院的发展;为官方所控制,成为科举附庸。

2.元代(1271-1368)对书院采取的政策 P219

对书院采取保护、提倡和加强控制的政策,官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保护:1261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严禁侵犯书院。

提倡:1279年元灭南宋国家统一后,从原来的保护发展为提倡。1291年,明令“先儒过化(谓经过其地并教化其民)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大大促进了元朝书院的发展。《日下旧闻》(清朱彝尊撰北京都邑志)称,“书院之设,莫盛于元,设山长以主之,给廪饩(lǐn xì,公家供给的生活物资)以养之,几遍天下。”从而大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

加强控制:元政府在积极提倡办书院的同时,也加强对书院的控制,使自宋朝以来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更为明显。元朝对书院的控制主要表现为三方面:政府任命书院的教师(山长、直学——掌管钱粮);控制书院的招生、考试及生徒的去向;设置书院学田,提供了书院的经济基础的同时也控制了书院的经济命脉。

元朝书院传授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书和理学家的著作。

元朝的书院一方面在数量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官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许多书院甚至完全被纳入官学系统,成为科举的附庸。

3.明朝(1368-1644)书院:P249

由于受统治阶级文教政策及其内部矛盾的影响,其发展经历了沉寂——勃兴——禁毁的曲折过程。

1368——1505——1566——1537、1538、1579、1625

沉寂 勃兴 四次禁毁

明朝建国之后的130多年(1368-1505)间,书院处于沉寂状态,大力发展官学,对书院不提倡、不修复、书院数量少。

明中叶以后(1506-1566)书院渐渐兴起并达到极盛。原因:①统治者内部矛盾激化,排斥异己,打击反对派。在野士大夫设立书院,讲学并讽议朝政;②科举腐败,官学衰落,学校有名无实。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士大夫纷纷创建书院,授徒讲学;③著名学者的倡导。湛若水、王守仁。广建书院,门人众多。

明中叶以后的书院命运多舛chuǎi,曾先后四次遭到当权者的禁毁:1537(湛若水)、1538(吏部尚书许赞)、1579(张居正)、1625(魏忠贤、顾宪成、东林书院)。四次禁毁具体原因不同,但均与统治者内部斗争相关,实质为加强专制统治。然而,禁而不止,越禁越盛。

4.清朝(1644-1840-1912)的书院(P271)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书院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

前期:1644————1661————1732

沉寂 复苏

积极创办官学 政权基本巩固,社会相对稳定

禁止别设书院 经济得到发展,教育上采取怀柔 政策,笼络知识分子,赐匾额、 书籍的形式褒扬书院。

后期1733——鸦片战争,积极提倡的同时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书院官学化日趋严重。

对书院的控制:①控制书院的设立,掌握书院的经费;②控制书院师长的选聘;③控制书院的招生和对生徒的考核。 清代政府从开办、教师任命、招生等方面实现对书院的控制,书院官学化并几乎沦为

科举附庸、丧失自由讲学研究学术的传统。

清末新政下的教育革新,废科举兴学堂,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诏令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至此,书院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几个著名的书院

1.《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精神 (P217)

1179年南宋朱熹知(主管)南康(县)军,那时白鹿洞书院已废弛100多年,朱呈报朝廷请求修复,次年修复竣工。朱熹亲自任洞主,亲自掌教,筹措多方事宜。并亲自制定 《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不仅对

当时的书院教育,而且对官学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教育目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治学顺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后世学规的范本和办学准则,使书院逐步走向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书院以自学读书为主,讲学辅导为辅。注重自学、自由独立的精神。注重讨论辩论最为显著,师生质疑辩难的论辩成为家常便饭。大多是自发、平等的,体现出一种民主治学的学术精神。此外,自由讲学、自由论学、自由竟学的自由精神是书院精神的最好体现。

2.东林书院 (龟山书院)P251

创建于北宋,原址在今江苏无锡市,是当时二程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龟山先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东林学者顾宪成题写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

东林书院是明代影响最大的书院,是教育、学术交流的场所,又是制造舆论的中心。顾宪成、顾允成兄弟邀约同志讲学其中,形成“东林学派”。东林书院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讲习之余,抨击政治,评判权贵,以正义的舆论力量给朝

廷施加压力。后遭到迫害,书院被禁毁。不久得以昭雪。

3.诂经精舍(1800-1904)、学海堂(1824-1903)及书院的学术研究

(P273)清朝后期阮元任浙江巡抚时在杭州孤山创立诂经精舍,后任两广总督时在广州粤秀山创立学海堂,分别存在了100余年和80年,培养了许多人才,“致身通显(官位高、名气大)及撰述成一家言者,不可殚数”,成为当时浙江、广东两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并“泽溉全国”。

书院注重学术和科技知识,不重功名,“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在当时腐败的书院教育中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课以经史疑义及小学、天文、地理、算法”等知识,不习时文、帖括(八股文)。

天文、算学、地理等长期居于学术视野边缘的科技内容得到了少有的重视,甚至包括一些西学内容。《诂经精舍文集》218篇中论及科技的37篇,超过1/6,卷四载策问16条中涉及科技的有5条,接近总数的1/3。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是罕见的,在当时大多数书院热衷于八股的环境下尤为难得。

学化,书院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总体上对于传播文化、思想,起到重要作用。

书院的历史篇二:中国古代书院起源与发展

中國古代書院起源與發展

一、 研究動機

中國古代書院始名於唐,經唐末五代,至宋初,逐步發展成以私人創建為主,聚書研修,講學授徒的獨特教育組織形式。不同學術流派相互爭鳴,各展所長,同場講授,書院師生自願聽講,獨立思考,遂成為書院最典型的獨特學風,也是書院最有代表性的優良傳統。因此,或許能夠藉由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書院的起源與發展,來反觀現今大學林立,以致大學教學品質低落等現象做一番探討。

二、 研究資料

? 研究資料

(1) 主要資料:《中國古代書院》,王炳照著,商務印書館,1998年11月第1版

(2) 參考資料:《元代書院研究》,徐梓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三、 形式分析

表1:兩書基本介紹

表2:書籍章節介紹

表3:各省(區)歷代書院統計表1

1

摘錄自《中國古代書院》,王炳照著,商務印書館,1998年11月第1版之附錄,第202頁至第203頁。

四、 內容分析

表4:宋初的著名書院2

宋初書院大多是由私人隱居讀書講學發展而起的,也有一部份由世家大族的家塾發展而成的。宋初書院發展的直接動因是“補官學之不足”,因此多得到朝廷和官府的支持、褒獎和資助,在宋初教育發展上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宋初的書院一般說來規模都不大,組織機構也很簡單,尚無完善的制度和規程,活動內容也比較單一,穩定性也較差,但在教育發展史上卻表現了極強的生命力。

此外,北宋為了貫徹“興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國策,在文教建設上重點實施兩項方針和措施:一是強化科舉考試制度;二是鼓勵和支持民間或私人辦學。

(1)

強化科舉考試制度:提倡“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

高”的思想;此外,宋真宗亦有一首“勸學詩3”很有代表性。

2

事實上,宋初的書院還不限於上述數所,只是根據過去人們大體公認,近代學人新的研究所得,選擇了較有代表性的書院略做介紹,以其展示宋初書院發展的盛況和基本特點 (引述自第53頁)

(表格整理by江政融)

3

〈勸學詩〉: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房不用架高粱,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出門莫愁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2) 宋代科舉登第名額人數變化4

圖1:宋代科舉登第名額人數變化圖

由圖1可看出,宋初科舉及第者人數大增,此舉的確調動了讀書士人的積極

性,促進了讀書風氣的興盛,也確實解決了大部分用人之急需。然而取額過多過濫,讀書士子為逐功名,埋頭讀經,不務實學,

书院的历史

且作弊流行,毒化了社會風氣,難得有用之才。

表5:北宋的三次興學及對書院發展的影響5

45

數值來源於《中國古代書院》,王炳照著,商務印書館,第55頁至第56頁。繪圖:江政融 整理自《中國古代書院》,王炳照著,商務印書館,第59頁至第70頁 6

規定所有參加科舉考試者,必頇在官學讀書三百日,曾經應試的士子也必頇在官學讀書百日,不入官學者不得應舉 7

將太學分為內舍、外舍和上舍

表6:南宋書院勃興的原因8

南宋書院的勃興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概括起來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元代的書院政策是服從和服務於元代的“漢化”文教方針的。因此,元代的書院政策是“漢化”文教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漢化”文教方針的具體體現和實際內容,也是“漢化”文教方針得以順利持續推行的制度保證。

元代對書院採取積極創辦,鼓勵發展的政策,並非放任自流,而是逐步加強控制,一方面反映了元代統治者對書院的重視;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書院講學自主靈活等特色的發揮。

元代書院不僅數量大增,而且書院的地域分布與宋代相比,也有很大變化,如下圖所示,仍以江南為最多,且大部份集中在長江流域。和宋代相比,珠江流域由第二位降為第三位,而黃河流域則由第三位升為第二位。特別是黃河以北地區的書院都是元代以後才興建的,這對於由元代開始的“南學北移”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9

圖2:古代書院在三個流域的分布圓餅圖

89

整理自《中國古代書院》,王炳照著,商務印書館,第77頁至第85頁

據曹松葉《元代書院概況》統計資料,繪圖:江政融

书院的历史篇三:江苏书院历史沿革

江苏书院历史沿革

摘 要:江苏省人文荟萃,书院林立,居全国之首位。本文考察了江苏书院历史沿革,折射出江苏悠久的文化教育体系,有助于江苏书院建筑发展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江苏 书院 教育 发展

江苏书院,始于北宋,而盛于明清,其发展轨迹与这段时期内全国书院的发展轨迹基本上是一致的,不但大大地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对全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宋朝建立后,政治安定,经济、文化也有了较大发展。据《景定建康志》载:“天圣二年,处士侯遗于茅山营书院,教授生徒,积十余年,自营粮食。王随奏,欲于茅山斋粮庄田内量给三顷,充书院赡用。从之。”从而建立了江苏第一处书院——金坛茅山书院。北宋后期,著名学者程颐门徒杨时也在无锡讲学十余年,从而为后来东林书院奠定了基础。在此同时,江苏其它书院如华亭九峰书院、如皋王俊义书院也都破土而出。虽然由于时处江苏书院发展之初,书院规制多不健全,这些书院存在时间都颇短暂。但是,在江苏书院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北宋时期无异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后地方官学兴,江苏书院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局面,直到南宋这种局面才得以改变。南宋时期,江苏由于地处宋金争战之地,因而,该地书院发展远逊浙、闽、赣、粤各省,但是,受南方各省书院迅速发展的影响,江苏书院也有了新的发展。书院在南宋到理宗朝已遍及江苏的苏中苏南地区,尤以苏南为盛,而苏北地区,由于初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