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题

高三历史题篇一:高三历史复习试题精选

高三历史复习试题精选

1.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 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C.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 D.近代科学的奠基者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曾引用过一句名言“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与此观点类似的是

A.相对论 B.量子理论 C.进化论 D.电磁学理论

3.学者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

A.伽利略 B.达尔文 C.达·芬奇 D.牛顿

4.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说: “在以苦修来世、禁欲主义、宗教虔诚为一方,以身体力行资本主义的获取为另一方的所谓冲突中,最终将表明,双方实际上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作者最终将表明的是

A.宗教改革从内在心灵角度传播了人文精神 B.新教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扩展

C.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的社会因素 D.传教活动与殖民扩张活动相辅相成5.“它在很多方面是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它的作家把想象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他们吸取了卢梭认为社会和物质的繁荣毁坏了人性的观点,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它强调个性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单一价值,是推动民族主义出现的主要动力” 材料评价的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

6.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判断下列分析说明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带来了粮产量的提高

B.20世纪60年代初,恶劣气候使两国粮产量都有所减少

C.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将改革重点放在农业上而导致粮产量增加

D.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实行了土地所有制改革带来粮食大幅增产

7.20世纪初,革命派认为“中华民族”仅仅指“汉族”。 武昌起义成功后,象征18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高高飘扬于武汉,但最终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 “十八星旗”成

为中华民国国旗。这个变化

A.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融合和发展

C.断绝了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标志着汉族政权被五族共和政权所取代

8.“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9.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特别强调了中国奋斗的历史 B.突出了中国人为国为民的主动性

C.把中国与世界作为两个概念对立起来 D.认为中国与世界是互相融合的

10.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错误的是

A.放弃进化论 B.重新评估传统

C.反思西方文明 D.肯定孔孟之道

11.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写了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这表明

A.对《临时约法》的失望 B.对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不满

C.中华民国政权已经覆灭 D.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

12.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

A.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欣赏 B.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C.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源

13.“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论述主要运用的是( )

A.文明史观 B.革命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史观

14. 抗日战争胜利后,出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利契机,其主要表现为

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②结束了外来侵略威胁,消除了战乱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

③各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有利于推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④人民革命力量发展,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

高三历史题

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A.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B.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D. 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

16.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 B.“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朱元璋

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D.“士”阶层的崛起源于商朝

17.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

A.引进西方学说 B.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C.提倡文学革命 D.彻底否定民族文化

18.有学者认为:“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其制度创新,特别是像英国这种规模的国家要想争当世界第一,就必须始终掌握领先的法宝,必须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制度创新能力由此决定着国家的兴衰。”从近代历史看,英国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为( )

A.开创了代议制这一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形式

B.创立了责任内阁制,实现了资产阶级对政权的控制

C.创立了议会制度,确立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政党政治的先河,进一步完善了民主政治

19.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英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提到的“政治改革运动”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

20

A.确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B.巩固国家政权

C.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

D.政协会议是最好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21.《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 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

[来源:学科网]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22.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23.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B.汉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C.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的态度

D. 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24.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下一重大纪念焉。”马克思,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 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D. 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

25.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26宋代在选拔官吏时有这样一条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淸朝后期形成捐纳(买官)制度,买官成为商人进人仕途和升迁的途径。这种现象反映出宋代以后中国社会

A.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髙

C.商业已成为社会主导产业 D.科举考试逐渐失去吸引力

27.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的佃农“朝登垅亩,夕贸市廛(集市)”;浙江秀水县官府要求佃农“上米贸银(交租),别以下中者抵租”。该现象突出反映了 ( )

A.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步发展 B.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

C.农民可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 D.农业与市场的经济联系加强

二、非选择题

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特征。(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征对欧美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2)以英国为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8.(18分)

(1)特征:议会或国会权力大,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分散权力,且权力间相互制约;政府权力相对萎缩。(6分)

影响: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分)

(2)变化:内阁权力扩大,议会权力缩小;政府元首或政府首脑权力加强(不能答“国家元

首”)。(4分)

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议会进一步改革;社会发展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府支持。(4分)

29.(25分)

2011年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某班学生做了一个关于世界历史发展模式的研究性学习。

探究一:中国的传统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⑴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6分)

探究二:西方模式

就制度而言,在近代发展中,有两种不同的复杂组织特别重要——民族国家及系统化的资本主义生产 ??从由这两种伟大的转变所导致的生活方式而言,近代是一项西方的工程吗?对此问题,直截了当的答案一定是“Yes”。

——吉登斯《现代化的结果》

⑵依据材料,以英国为例,说明西方近代化的进程。(8分)

探究三:苏联模式

苏联经济减速的一个原因是,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供应不断减少,这与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斯大林时期人力和自然资源都可以大量获得。另一个原因是经济规模日渐扩大,其内容日趋复杂,这使中央计划一切的做法变得日益困难也愈来愈无效。不过也许苏联减速的主要原因还在政治方面的——苏联的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⑶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苏联模式的特点。(5分)

探究四:中国的探索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

——《复兴之路》解说词

⑷根据所学说明“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是怎样出现的?其为现代化建设提出哪些创见?(6分)

29.(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科举制;民本思想(民贵君轻)。(6分)

(2)15世纪(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王权强大。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制确立。 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8分)

(3)单一公有制,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大量需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指令性调控经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5分)

(4)结束文革,邓小平恢复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6分)

高三历史题篇二:2014届潍坊市高三历史试题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高三历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试题密封线内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不能说明清初

A.呈权空前强化B.皇权受到牵制

C.部分制度承袭前朝 D.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人,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主要说明

A.雇佣关系出现

C.自然经济解体B.家庭手工业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持这一观点的人物是

A.墨子 B.孟子 C.韩非子D.黄宗羲

4.陈寅格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5.公元前399

年,苏格拉底因被指控“渎神和腐化青年”而受到审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

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苏格拉底的朋友劝他最好逃离雅典,他的答复是:“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他平静地接受了死刑。材料表明

A.雅典民主制度处于初创阶段 B.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

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弊端D.雅典民主程序缺乏公正

6.梁启超说:“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此矣,然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用力相等,然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入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也。”他评价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对这种“产业革命精神”最恰当的理解是

A.冲破传统的改革精神 B.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

C.追求利润的冒险精神 D.谋求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

8.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加速自然经济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引发新文化运动

D.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促使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9.1927年7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呈递奏折,建议天皇:“欲征服支那(指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①奏折暴露了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 ②甲午战争实现了日本“征服满蒙”的野心

③“九一八事变”标志著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④中国全民族抗战粉碎了日本狂妄企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1935牛12月,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的路线政策中的“关门主义”错误,改“工农共和国”口号为“人民共和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力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放弃民主革命纲领

C.犯了右倾错误 D.改变了政权性质

11.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其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不能反映

A.主权在民原则

B.联邦制原则 D.州政府服从联邦政府 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1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下列观点,其中符合宗教改革的是

①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②信徒皆为祭司

③用理性的武器扫荡一切权威 ④回到《圣经》来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右图为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该

时期

A.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B.英国处于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C.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14.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不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

C.提出与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双百方针”的提出

15.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都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③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④都是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右图为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图。该时期产业结构

变化的原因有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 ②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③加入WTO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7.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

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

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

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该论断

A.认为中国革命应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B.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C.反映了新中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策略

D.表明新中国奉行与第三世界结盟的政策

18.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下列中国外交活动中充分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改善D.积极开展“反恐”外交

19.德国总理默克尔上任以来推行注重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外交”,把维护“人权”和推广西式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价值”作为德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促进了中德关系发展B.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C.实质是一种冷战思维D.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20.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伟大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材料肯定了斯大林时期的俄国

A.开创计划经济体制 B.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C.建立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D.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21.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计划经济的实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D.知识经济兴起

22.美国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中提出:铲平世界的第一辆推土机是柏林围墙的倒塌和windows3.0版的开启。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铲平世界”是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趋同

B.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缩小南北差距

C.柏林墙倒塌是全球化加速的根本动力

D.Windows3.0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23.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其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其风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作品

A.《最后的晚餐》 B.《人间喜剧》

C.《牧神午后·前奏曲》D.《等待戈多》

24.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同一历史主题。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历史主题的是

A.《海国图志》 B.《共产党宣言》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25.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下列选项中思想与社会实践活动对应有误的是

A.董仲舒新儒学——汉代大一统 B.新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

C.启蒙思想——美国《1787年宪法》 D.毛泽东思想——“大跃进”运动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高三历史

2013.0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第29

26.(11分)科举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国》一书中说:“从科考的结果看,中国政府的高官阶层中的不少官员都怀有让人极为敬佩的才能和知识,及爱国、正直和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它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1870年,史皮尔在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

(1)有学者认为:“历史地看,科举制的出现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据材料一,你如何理解这一“合理性”?(3分)

材料二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2)据材料二,说明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这种变化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材料三 (1898年,上谕)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通行各省,一体遵照。

(1905年,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又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

高三历史题篇三:高三历史专题复习选择题专练360题(含答案)

2013高三历史专题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1(古代中国政治)

1、《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2、《左传》记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材料直接反映了( )

A.分封制的作用 B.宗法制的作用 C.郡县制的作用 D.君主专制的作用

3、下图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它们( )

①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②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

③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④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5、秦朝三公中负有监察、行政、军事职责的分别是( )

A.丞相、御史大夫、太尉B.御史大夫、太尉、丞相

C.太尉、丞相、御史大夫D.御史大夫、丞相、太尉

6、唐朝的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分别承担的职责是( )

A.起草诏令、执行诏令、审核诏令B.审核诏令、起草诏令、执行诏令

C.执行诏令、审核诏令、起草诏令D.起草诏令、审核诏令、执行诏令

7、宋太祖为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分别设置的官职是( )

A.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B.三司使、参知政事、枢密使

C.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D.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

8、下列官职中,负有监察职责的是( )

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通判④枢密使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三个时期采用的选官制度分别是( )

A.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B.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

C.科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10、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

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长城D.统一文字

11、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是( )

A.三公九卿制 B.地方行政制度C.皇帝制度 D.赋税制度

12、柳宗元指出某朝代发生农民起义的原因是“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这个朝代是 ( )

A.秦朝B.汉朝C.隋朝D.明朝

13、柳宗元在谈到某朝代发生叛乱时指出“时有叛国而无叛郡”,这个朝代是( )

A.秦朝B.西汉C.隋朝D.唐朝

14、下列各项措施中,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的是( )

①汉武帝设中朝 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③北宋设三司使④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

15、下列各项措施中,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是( )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②唐朝设节度使③北宋设转运使④明朝裁撤中书省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 D. ①④

16、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长期存在着中央与地方 、君权与相权两大

矛盾,这两大矛盾斗争的总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央权力(集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君权不断加强。但是也有个别例外的情况,下列各项中属于个别例外情况的是( )

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②唐朝中期设节度使 ③元朝实行行省制度④元朝设中书省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

17、《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

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18、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

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李沆是个节俭的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19、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

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清朝设置军机处

20、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

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

A.唐朝设政事堂B.元朝设中书省C.明朝废除宰相制D.清朝设军机处

2013高三历史专题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2(古代中国经济)

1、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

①粟②水稻③玉米④棉花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封闭的地主庄园经济 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

A.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方式B.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

C.远古时期的采集生产方式D.古代耕作技术的落后

4、兴修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和天府之国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A. 白渠 B. 漕渠C.都江堰 D. 龙首渠

5、下列生产工具属于播种工具的是()

A.筒车B.翻车 C.水排 D.耧车

6、下列生产工具用水力作动力的是()

①翻车②耧车③水排④筒车

A. ②③B. ①②C. ③④D. ①④

7、在中国元朝时候,马可波罗曾到中国游历,他不可能带回意大利的物品是()

①珐琅彩碗②白瓷孩儿枕 ③纸币“交子”④《十三行的辉煌》油画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8、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青花瓷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应该不早于()

A.汉代B.隋唐C.元朝D.清代

9、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主要特点有()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②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③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④诸多行业一直领先世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3、白居易诗《朱陈村》中“机梭声扎扎,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11、下列对唐朝商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A.出现了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B.设市令或市长严格管理市场交易

C.对市场交易有严格的时空限制 D.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2、宋朝的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其表现有()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城郊和乡村草市更加普遍②日中为市的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连 ③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④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

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14、元朝时,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的是()

A.扬州B.泉州C.广州D.明州

15、中国古代曾在广州设置市舶使和十三行来管理中国的对外贸易的两个朝代分别是()

A.汉朝、唐朝B.唐朝、明朝C.唐朝、清朝D.汉朝、清朝

16、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

17、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封建社会商业兴盛 D.封建社会手工业的发展

18、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B.周王室衰微C.税制改革D.各国变法

19、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

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表明重农抑商政策已统治者被放弃B.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20、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13高三历史专题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3(古代中国思想文化)

1、《老子》中记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段话体现了老子的()

A.辩证法思想 B.“无为而治”的思想 C.“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思想 D.以柔克刚的思想

2、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

A.启发诱导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诲人不倦

3、下列思想家在人性论上持截然相反观点的是()

A.孟子和庄子B. 孟子和荀子 C. 荀子和庄子 D. 荀子和墨子

4、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有民本思想,下列不属于他们的民本思想的是()

A.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提出“人之性恶”

B.孔子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

C.孟子主张施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D.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

5、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道家思想最受欢迎 B.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C..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D..法家思想备受统治者推崇

6、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7、儒家思想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A.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被广泛传播D.儒学成为士人走上仕途的必经之路

8、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根本区别是()

A.对“理”的认识不同 B.求“理”的方法不同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 D.义利观的不同

9、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D.反对民主启蒙思想

10、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1、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有所批判继承, 其表现有() ①黄宗羲从批判君主专制的角度,批判理学的“天理”

②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继承了早期儒学的民本思想

③顾炎武从倡导经世致用的角度,批判理学的空谈

④王夫之从论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角度,批判理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