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调查报告篇一:历史调查报告
成果编号: 成果类型:( B )A.个人 B.集体
湖南科技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
成果登记表
成果名称: 侵华日军暴行调查报告 主持人姓名及学号: 周茂青201005001203
主持人系别及班次:数学与计算科学系 数应1002班 联系电话: 15574677376
任课教师及对应课程: 吴俊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制
填表说明
一、本成果登记表请用A4纸打印,字号格式学生不得随意修改,于左侧装订成册。 二、封面上方的成果编号学生不填(打印时勿删)。 三、成果类型。个人完成填A;集体完成填B。
四、成果名称。在已公布的社会实践调查选题范围内,按具体调查内容自行设计。 五、主持人姓名。个人完成的填写本人;集体完成的必须有主要负责人一个。 六、对应课程。即该学期所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七、参与成员信息。个人类只填写主持人本人;集体类除填主持人外还填写其他成员信息,
成员应以6人为上限,集体完成的个人成绩按排名先后酌情减分计算。 八、选题意义、实施方案及过程记录按社会实践调查情况如实填写。
九、成果正文。可以是工整的手写稿也可以是打印稿,字数不少于3000字。若以手写稿附
页形式粘贴务必以方框线为界粘贴,若打印稿务必注意本表
字体格式及装订的统一美观,力求整洁规范。十、附属材料。可以使用照片等材料。
十一、凡手写稿若表格不够用可另附页粘贴在方框线内。
注意:请同学们务必认真阅读本填表说明,按要求操作!
一、参与成员信息
三、实施方案
四、过程记录
历史调查报告篇二:历史实践调查报告
历史实践调查报告
电
气
四
班
课题:
通过调查当代农民的生活状况,分析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2012/04/27
通过调查当代农民的生活状况,分析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摘要:
自2005年金秋时节党中央突出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各地的领导干部由“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变做现在的小有成就,六年的时间里,我国在各地相继开展实验,在有的地方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在很多地方新农村的经济建设理论不能够适应当地的经济现况导致新农村建设脚步迟缓甚至夭折。单就从太原市郊区的新农村建设看起:自2005年新农村建设提出以来,太原先后开展了小店区新农村建设项目和尖草坪区新农村建色项目,到2009年两大区新农村基本完成,纵观太原建设过程,相对其他地区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建设周期长
2.建设耗费大
3.建设不彻底
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居民;收入状况;生活水平;消费特点;娱乐方式
正文:
一、引论:问题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
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研究“十一五”期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部署了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这项重大战略部署的推进,不仅是亿万农民的福音,是田野大地的希望,也使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我们正在寻找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党和国家对农村工作和三农问题的重视和推出的一系列利农政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美好未来,也看到了政府和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大力发展各项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决心。
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农村的发展进步,而农村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通过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水平来实现。考察农民在经济生活和精神娱乐中的行为特点,有助于分别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把握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寻找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而春节期间的农
村社会无疑是农民生活的最真实写照,因此,选择春节这个能够集中反映农民消费特点和娱乐方式的时段来研究农村的发展特点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趋势,就有了比较科学和现实的意义。
本次调查选取山西省,太原市,窊流村为例,进行问卷和访谈等形式的深入调查,同时结合全国其他各地区的有关情况,试图对我国近年来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水平变化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作以分析思考,以期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对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的推进建言献策。
二、调查:农民过的消费特点和娱乐方式
(一)农民的消费结构
自古以来就有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吃穿历来是老百姓生活中永恒
的主题,而当今中国人的主要消费也依然是用在了“吃穿”上,收入水平相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自然也不例外,农民的消费结构表现为以吃穿消费为主,主要是一些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其次才是部分一定限
历史调查报告篇三:历史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师生“理性看待中日关系”调查报告
前言
日本军国主义过去对中国几十年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给中国人民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中国人正确认识和看待日本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如今每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受到日本的影响,无论是从贸易,文化,还是科技。原本中国人对日本的态度已从侵华战争的痛恨中慢慢向友好转变。
但近几年来,中日两国关系起伏跌宕,摩擦不断。从小泉首相“ 参拜靖国神社”、“ 沈阳日本领事馆事件”、“ 侵华日军毒气事件”,到“ 钓鱼岛事件”、“春晓油田事件”、“ 亚洲杯球迷事件”,中日两国之间关系日益紧张,对立摩擦的范围逐渐扩大,再加上日本不正视侵华这段历史。这些结合在一起时,中国人对日本的态度表现得越来越反感,但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究竟应如何看待如今的日本呢?
一、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1、通过本次调查,了解中学生与中学老师如今对日本的态度;
2、结合中日交往的情况与当今世界的形式分析总结出作为中国的学生和老师应
如何看待日本;
3、对调查结果分析讨论,反思自己以前看待日本时的不足。
意义: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和总结后
1、了解中学生与中学老师如今对日本的态度及看法,帮助中学生更理性,更客
观的看待日本;
2、可以提高我们小组成员的分析总结能力,锻炼我们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培养我们的合作、探究精神。
二、中日从古到今交往的概况
1、在古代(友好):中日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唐朝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高峰期。在一衣带水的地理关系上,慢慢地形成了具有许多相同因素的东方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两千年友好”,使两国人民长期享受和平邦交环境,长期享受彼此文化营养,长期享受社会文明成果。
2、在近代(饱受着战争的煎熬和战争创伤的折磨):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其迅速强大的国力支持下,扩张野心膨胀,从“中日甲午战争”。几十年后的侵华战争,军国主义使两国人民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瞬间破坏殆尽,饱受着战争的煎熬和战争创伤的折磨。
3、在现代(正常化-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
2006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破冰之旅”。
2007年,温家宝总理的 “融冰之旅”。
2007年,福田康夫“迎春之旅”。
2008年,胡锦涛主席展开对日“暖春之旅”,这是中国国家主席10年来首次访日。中日交往开始趋于和平与稳定。
2008年, 512汶川地震日本派出救援队,中日关系缓和。
2010年9月7日,钓鱼岛撞船事件
2011年,日本大地震中国的即时援助,改变了很多日本本土人民对中国的看法。国家形象显著提升。中日交往开始趋于和平与稳定。
三、调查计划及调查问卷内容
(一) 调查计划
1、 过程:(1)收集相关中日交往的资料,经组员分析讨论筛选出有用的资料。
(2)经组员分析讨论,针对中学生与中学老师如今对日本的态度这一问题
制作出调查问卷,开展调查。
(3)整理调查数据,在组间进行分析讨论,最后作总结。
2、活动计划表
(二) 调查问卷内容
关于中学生与老师对日本的态度的调查问卷
1、 您在学校的职务?
A学生 B老师
2、 您是否有关注中日近来的来往?(如:钓鱼岛事件等)
A 是 B否
3、 您对日本的态度?
A 友好 B 一般 C 讨厌
4、 是什么影响到您对日本的态度?(可多选)
A 如今日本的经济高度发展,科技文化都影响着我们 B 日本的民族精神
C 日本不正视历史D 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
5、 对于钓鱼岛事件您有什么看法?
A 钓鱼岛无可厚非是中国的,日本不能对其进行侵犯 B 钓鱼岛是日本的,可以对钓鱼岛进行干涉C 不清楚
6、 您对日本侵华战争了解吗?
A 十分了解 B 了解一些C不清楚
7、 对于爱知县长否认南京大屠杀,您有什么看法?
A 强烈反对 B 可以接受C 没看法
8、 如果日本承认侵华战争这段历史和承认钓鱼岛是中国所有,您能原谅日本吗?
A 还需考虑 B 不可以原谅 C 可以原谅
四、调查数据整理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如下:
1、 大部分师生都有关注中日近来的来往,这说明了大多数师生都较关注时事,关注
我国的外交情况,同时几乎所有的师生都了解中日历史情况,这是一种爱国的表
现;
2、 大多数师生对日本的态度保持一般,但同情没有达到教育效果,可喜的是:态度
并不极端。但在讨厌和喜欢之中,讨厌的师生明显比喜欢的多,这体现了许多的
人仍然没有原谅日本,日本的侵略对中国的影响十分大。但日本的民族精神、科
技水平和动漫文化等也是令人敬佩的,因此也有少部分人喜欢日本;
3、 影响中国人对日本的最大因素是日本不正视历史,这一因素也是影响世界对日本
态度的直接原因。日本曾经对中国的侵略虽然也影响着中国人对日本的态度,但
相比日本不正视历史,这部分人群占的比例较小。这说明了日本虽然做错过,但
如果他能承认并为之反思、道歉,中国人会考虑原谅他的;
4、 根据历史,钓鱼岛的确是中国所有,而日本说是他的,这是可耻的行为。在调查
中,没有一个师生认为钓鱼岛是日本的,这说明调查的师生的主权意识比较高;
5、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清晰看出,表示强烈反对爱知县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师生是占大
多数人的,但令人疑惑的是仍然有30%多的人可以接受爱知县否认南京大屠杀,
对这30%的人,表示反对,不过竟然有人支持也说明了相当一些人的心地比较善
良,不想提及以往的残忍历史;
6、 如果日本承认侵华战争这段历史和承认钓鱼岛是中国所有,大多数人还是愿意考
虑原谅日本的,如今中日关系的局势总体趋向缓解,我们认为只要日本能够正确
对待历史遗留问题,尊重他国领土主权,中日之间的友谊会迈向另一个高峰。
五、关于对日应保持怎样的态度的观点与建议
(一)
1、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日态度最大问题在于:师生们都太过着眼于过去的日本的过去的罪行和日本不正视历史而几乎忽略了日本的优点与日本的高新科技。
2.重视中日关系的重要性:
A.中日关系是国家关系复杂性的集中表现,处理不好,既影响到双方发展,又影响到地区安全和世界稳定。
B.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
C.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二)如今中学师生在面对中日遗留问题时,都有不同的看法,如下为我们调查小组整理出来的一些关于对日应保持怎样的态度的观点与建议:
1、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我们不仅要了解中日关系的历史,明白如何理解和看待中日关系史,并从中找到可供借
鉴的经验教训。中日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友好是长期的,对立是短暂的;友好是历史主流,对立是历史主流中的“艰难和辛酸”的一页。因此,在看待中日关系的问题时,既要考虑其两千年的友好又有兼顾其五十年对立全面分析两国关系做出自己理性的,正确的判断,同时在中日两千年的友好历史中,中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并没有利用领先地位向日本扩张,更没有发动战争,而是信守睦邻友好的民族传统,结果于己于人都有利。在五十年对立历史前后,日本发展快于和强于中国,日本在发展领先后有恃无恐,野心膨胀,向外扩张,结果于己于人都有害。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当今世界的大局。在饱受20世纪前半期的战争蹂躏和中期的冷战恐吓后的21世纪,人类最需要的就是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从未来的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在此大背景下,中日关系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局。中日关系既是重要的双边关系,又是重要的国际关系,既影响着双方,又影响着世界,必须慎重处理。
学生要铭记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保持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是我国在21世纪的大局及国家利益,以及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是保持国内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没有和平的环境,什么都谈不上,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
所以,作为一名中国的老师或学生,应该以和为贵,保持友好的态度对待日本,正确看待中日关系,把自己的利益服务于大局和国家利益。
六、结束语
纵观历史长河,国际关系不总有利益争夺。
我们确信未来的世界应当是和平发展的世界,未来的秩序应当是公正合理的新秩序,而我国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是会为之做出努力,做出贡献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组建者参与者,我们要注重中日双方友好民间团体的沟通,使民间交流成为促进两国政府沟通的栋梁,以及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理解信任和友谊,向着世代友好发展做出努力。我们也希望,日本能像德国一样,在世界大战后以一个好态度去赢得世界人们的原谅,作为中国人,我们期待日本的态度有好的转变,我们期待日本去正视历史,也只有这样,日本才能得到中国人的原谅。
然而我们还应明确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中日关系现代化中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作为我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应沉着冷静做出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果断决定,从而把中日关系推向一个更高更和谐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