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历史篇一:历史学习要养成几种好的学习方法
历史学习要养成几种好的学习方法
叶圣陶先生在《两种习惯》中说:“一种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身。”学生历史知识掌握的如何,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是否养成了较好的历史学习习惯,中学生应养成下列学习历史的习惯。
一、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这个环节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环节。认真听讲就是听老师讲课的思路,分析教材的方法,听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的解释。老师讲课的方法换一个角度就是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阅读历史教材的习惯。要全读就是阅读教科书中所有的内容,如课题、子目标题、正文、注释、插图、思考题、练习题大事年表等。这是对学习历史知识的总要求。要通读就是将教材中零碎、局部的历史通过阅读融会贯通起来。这就要求在读书时要前后联系,因小而大,把局部的知识投入到某章、某单元的大范围内联想和梳理。要略读就是在全读之后,在笼统地游览一遍教材内容,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一个粗线条的知识体系。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读和记教材中的目录、章题、节题和子目。要精读就是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要进行字斟句酌地推敲和理解,明确教材中所含的主要观点以及说明这些观点的失事,了解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要异读就是在阅读时要把相近、相似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鉴别,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从而达
到准确历史知识的目的。要做记就是在阅读教材时,要做好读书笔记,把动口、动脑、动手结合起来,调动各种器官的能动性,使大脑处于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三、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不少的是通过查工具书来解决的。中学生应查阅《历史词典》《历史成语词典》等。勤查工具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扩大知识面和视野,不断积累历史知识,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思索感悟的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与思、学与悟是不能分开的。学与思好比车的两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都有了链子,才能共同发生作用,车才会不停地前进。学与思只有紧密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思索感悟的习惯,把这项工作放在预习、学习、复习的全过程中去完成,从而使思维敏捷、视野开阔,逐步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革命老人徐特立非常推崇这种学习习惯。“动笔墨”在这里或指做笔记,或对历史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画点勾画,或是读而有感、感而有记、随时记录下点滴感受、思想,或是进行摘录,记下自己喜欢的名人睿语、新颖的观点。这种习惯对于提升筛选能力、分析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六、养成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先复习后做作业,先仔细审题后作解答。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改正错误,书写要工整规范。
七、养成自觉复习的习惯。记忆与遗忘是一队孪生兄弟,而“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不能一劳永逸,要“学而习之”,这样才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复习包括整理笔记,补充完善课堂笔记,加上理解性的内容,这本身就是一种复习。
八、写考后记的习惯。考卷拿到手后,常常见到一些同学,只注重考卷上的分数,得了高分就兴高采烈,得了低分则闷闷不乐,有的竟把考卷扯得粉碎或揉成纸团。后来,他们发现,很多考题是以前考过的题,或者略作引申,相差无几看起来似曾相识,做起来照样出错。学生应对每次考试进行认真总结,注意作好考后记,下面就结合历史材料来谈一谈这一问题。①记方法。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每次考试后,我们既要弄会每一个题目,又要着眼于把握每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特别是材料解析题、问答题、识图题等主观性试题,因其灵活多变,更要注意总结他们的解题方法。一般而言老师在讲评时总会介绍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我们还要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总结,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②记典型。试题多以教材重点,难点而设,也有些试题是教材和社会热点问题的结合点。这些问题考过了以后还会再考,并且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在笔记本上要对它们进行分类整理,记录考卷中出现错误的典型例子,然后加上注释,说明错在那里,应如何修正,并记下出现错误的原因,对某些典型的错题,也要收入“错题集”,以免下次再重犯类似错误。③记新知。考试也是我们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渠道。一方面试题本身会蕴涵新知,另一方面,老师也会结合某些试题介绍一些相关的新知识,新信息。④ 记得失 每次考试后,我们都会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但不少同学却难遂人愿。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记取每次考试的经验和教训。因此,我们对每次考试的成功之处,尤其对失利的原因,如思路问题、概念问题、粗心问题。弄清了错误的性质,也就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办法。每次能对错误进行分析,就会自己容易犯什么错误,找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都要作好总结记录,以便经常翻阅,从而掌握应试技巧,提高学习成绩。
学好历史篇二:我是如何学好历史的
我是如何学好历史的
很多同学认为历史是一门最适合临时抱佛脚的功课,只要考前花点时间死记硬背,成绩照样不差,甚至还会有好分数。真要这么想就大错了,想要把历史学好,特别是面对试卷对能力的高要求的时候,想要把历史学好,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那么怎样才能把历史学好?我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探讨。
我认为排在首位的是要有兴趣。你要对历史课有兴趣你才会主动地去学,不要抱着一种如果不考历史我才不去学的心理。兴趣是种很微妙的东西,你有了兴趣,你就能很快地把知识点记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领悟在历史现象背后所蕴涵着的历史规律,能得心应手地分析历史问题;如若反之,无异于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苦苦煎熬,但却炼不出火眼金睛。那对于本来没有兴趣的同学,这个兴趣这么培养呢?
首先你要试着摆正你的心态,不要老是抵触。如果这样,神也救不了你。然后,想想你以前看过的历史剧,让历史好一点的同学,甚至可以找历史老师,让他们从历史角度来谈谈这个历史剧,你就会发现很多很有意思而你以前不知道的观点,最重要的是你能发现历史并不枯燥,而是很有意思的东西。最后,你再认认真真地去听几节历史课,你就发现了我们学校的历史老师上课都还不赖。
虽然我不能保证你能爱上历史,但我起码相信你对历史课已经产生兴趣了。当然,有了兴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很多同学认为学历史要诀就是背,错了。中学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基于课本之上的理解。所以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个方便你理解的历史结构。其实这也很简单。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
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因为我们毕竟要面对考试,所以我们在谈论学好历史的过程中也绝不回避考试技巧的问题。
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
学好历史篇三:怎样学好中国古代历史
怎样学好中国古代历史
上传: 舍利弗 更新时间:2016-4-17
中国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朝代更替频繁,跨度时间长,头绪多,许多学生不能掌握好,近年来,随着新教材和新课程的实施,强调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朝代的连贯性进一步减弱,有的朝代和内容不再出现或者只是作为了解内容(例如东汉和唐朝的安史之乱),这就更增加了学生掌握和教师授课的难度,本文试图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不同层次之间历史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入手,通过归纳、比较、综合,使相关联的历史系统化、规律化、层次化、整体化,从而使广大师生特别是初学者达到整体把握以及认真复习中国古代史的目的。
一、以国家的分裂和统一为主线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
《三国演义》上说过一句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纵观中国古代史,正是在统一——分裂——统一的交替中最终走上统一的,在学习时要把握好。同时要掌握分裂与统一的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每次分裂或统一的时间、包含的朝代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分裂或统一的原因、对社会生活以及整个历史发展进程造成的影响,最后根据史实得出结论:从整个历史发展进程看,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长期的,中华民族是在不断统一与融合中形成的一个和谐团结的大家庭。在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封建社会,有四次比较大的统一: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都咸阳),结束了春秋战国的混战局面;西晋(266——316年,都洛阳),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隋朝(581——618年,都长安)结束了南北朝对峙局面;元朝(1271——1368年,都大都(今北京)),结束了宋金西夏的分裂局面。这里强调的一点是,对于分裂与统一的评价,要客观,不要一边倒,分裂虽然对于一个国家各方面的发展造成了危害,但也加强了民族大融合,同时分裂孕育着统一因素;对于国家统一,应该充分肯定其进步作用,中华民族只有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更大的聪明才智,才能具有更大的创造力,团结和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旋律。
二、以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应该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措施。总的趋势是:从秦始皇开始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后,中国历代君主都进行沿袭和加强,使之更加完善,更加为统治阶级服务,到明清两代达到高潮。学习时,除了理顺专制制度产生、发展、确立、强化、完备、衰落、灭亡的过程外,更重要的是分析其出现的根源,评价其作用,对于其作用,也要一分为二,不要非此即彼,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能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对外交流,例如,康熙帝时期评定葛尔丹叛乱,汉高祖时期促进经济发展,明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同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还有许多消极影响,特别是表现在对文化的摧残、统治的腐败、社会发展的停滞等方面等,例如秦始皇制造的“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唐朝中后期出现了“宦官专治”;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等。而具体到某一朝代的中央集权统治措施,就可以具体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一些比较开明的统治例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要从奖励农耕、轻徭薄赋、提倡文化、提倡节俭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于一些朝代的黑暗统治,特别是一个朝代的后期出现的腐朽统治,主要从严刑峻法、苛捐杂税、穷兵黩武、闭关锁国等方面分析,找出对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危害。
三、以经济重心先北后南为线索掌握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史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以从经济发展的条件、统治者的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的表现等去把握,但是一条主线不能忽视,那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先北后南(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这既是一条发展线索,也是一条发展规律。对于各朝各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例如汉文帝、汉景帝的经济政策、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等),可以用列表式进行比较掌握和对比,说明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例如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可以从农业(生产工具、引进农作物、耕地面积、农学著作等方面)、手工业(分为丝织业、陶瓷业、造船业的发展以及有关著作等方面)、商业(部门、市场、商业中心、货币发展等方面)、贸易(从贸易中心、港口、货物等方面)
等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源泉,在掌握和复习时要放在重要地位,从中找出经济发展的规律,为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四、从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和谐的高度掌握和学习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史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就奠定了我国民族融合和团结的基础,从历史上看,民族关系最活跃的时期就是封建社会,这就奠定了民族关系在古代史中的地位。在学习时,先把民族关系(冲突和融合)最活跃的时期重点掌握,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族内迁”,隋唐时期的吐蕃、回纥、靺鞨、南诏与汉族的关系,宋朝时期的契丹、党项族、女真族等民族与汉族的和战。具体学习可以从民族所在地,建立的政权、和汉族的关系、该民族的历史沿革等分析学习。民族关系是一种历史现象,是民族融合和交流的重要内容,联系今天西藏部分不法分子的叛乱,学习民族关系历史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学习民族关系史还可以以主要人物为中心进行学习,这样掌握可能更清晰(如松赞干布、怀仁可汗、阿骨打等)。另外我国古代民族发展史上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和亲政策,例如汉朝昭君出塞、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许多学生尤其是初学者没有从历史角度分析学习,认为是汉族可耻的事情,我要从全面和历史的高度看待历史上的和亲政策,克服民族狭隘主义,其实这是民族融合的一个载体,是民族关系友好交往的表现,不管什么事,只要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产生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繁荣就是进步的。
五、以开放和友好的眼光看待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历史
中国古代社会从总体上说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虽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但毕竟不能影响整个中国古代史),对外关系内容丰富而且复杂,主要可以分为反抗外来侵略、政府互派使节、民间友好交往、援助邻国、闭关锁国等,学习时,可以按照某一朝代理顺对外交往方式,然后分析结果和影响;也可以一某一重大事件为载体进行学习,例如汉朝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还可以以某一历史人物为载体学习,例如郑和下西洋;还可以以汉唐的对外开放和清朝的闭关锁国进行对比学习,得出结论:“开放则国兴,封闭则国衰”的历史经验,这对我们今天的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也是一个佐证。
六、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史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包括文学、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建筑、书法绘画、农学、史学、数学、艺术等,内涵极为丰富。学习时可以以一个历史阶段为线索,掌握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发展情况,例如繁盛的隋唐文化;可以以某一方面为线索,例如绘画,把中国古代的绘画发展历史掌握清楚;还可以以中外文化的交往(特别是中国文化对外国的影、影响)为主线进行学习,例如唐朝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影响。这里要说明的是,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反应,是依赖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而产生的,反过来,社会发展又受到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反作用,学习时要处理好内在联系,选择好学习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