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历史

岭南历史篇一: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及当代演进的分析

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及当代演进的分析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建筑发展同样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史诗,不同地域又书写着这部史诗的不同篇章。基于背山面海的岭南独特地域发展起来的岭南建筑,亦是中华建筑文化史上绚丽的一枝,它融汇中西,扎根地域文化,勇于创新,在当代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成就卓越,在中国建筑发展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精彩的乐章。

1.岭南建筑概况

1.1岭南建筑的基本定义

岭南派建筑即岭南建筑,其名称是伴随着新中国建筑实践的发展与特色明显的广东新建筑的突出成就的取得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的。

正式提出“岭南建筑”的时间是在 1958 年,其标志是时任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教授的夏昌世先生在 1958 年《建筑学报》第 10 期上发表了题为《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遮阳·隔热·通风》的学术论文。夏昌世教授指出:岭南建筑应有自己的特点,满足通风、隔热、遮阳的要求。首次论述了岭南建筑的特点。这不仅开启了岭南派建筑理论研究的先声,也成为岭南建筑的学名渊源,此后岭南建筑渐渐地为人们所知晓、接受和承认,知名于全国建筑界,并成为广东新建筑的代名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唐孝祥指出“在所有岭南的建筑中,只有那些具有岭南文化的主导精神和统一风格的建筑,或者说,只有那些具有岭南文化地域性格的建筑,才称得上岭南建筑。”

1.2岭南建筑的形成背景

要探讨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和当代演进,就必须先了解岭南建筑文化的发展,就先得从岭南这块独特地域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进行理解和认识。

1.2.1 自然环境特征

岭南位于中国南方,因在南岭(又称五岭)之南得称,一般是指南岭山脉以南,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广西省 (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分,还有香港和澳门。岭南地形复杂,背靠五岭,面向南海,与海南岛隔琼州海峡相望。广东境内,有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还有岛屿及漫长的海岸线。岭南气候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日照充分,气候温暖,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全年适宜植物生长。

复杂的地理条件,是造成岭南建筑形制上多元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先民的居住建筑中,需要重视防风、防雨、防腐、防洪,甚至于防毒虫猛兽等多方面的要求。干栏式建筑成为岭南地区早期主要的建筑形式,林木茂盛则为建造干栏式木建筑提供了物质条件。以后发展起来的岭南建筑,不论是木、石、砖构,都十分注意抗击自然袭扰功能。为适应山地、丘陵、平原等复杂的地形而造成了多种形制的建筑。由于背靠南岭面向大海的既封闭又开放的地理位置,使岭南文化呈现出独特的发展状态和素质。

1.2.2 人文环境特征

岭南先民属百越民族,秦统一岭南,开始了中原文化为主的岭北汉文化的大规模融入。明清时期,岭南封建经济和文化全面发展。鸦片战争以后,岭南成为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地区,广东成了我国最早出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地方。岭南的历史进程,决定了岭南建筑相应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兴建堡城塞嶂;明清时期营建卫城所城、炮台烽燧;烈士陵园、纪念碑等建筑表明了近代岭南的觉醒和斗争之激烈。

岭南人文以广府、客家和福佬三大民系为主体,由于广东有着与海外文化交流的远久历史,从海上丝绸之路到近代社会的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加上澳门、香港沦于西方殖民统治之后迅速西化,传教士首先进入广东内地,还有众多的华侨在接受和传播西方文化中所起的桥梁作用,使岭南率先接受西方近代的思想和先进技术,岭南文化从总体上呈现出开放的、兼容的特性。 百越民族迷信巫术、多神崇拜的民俗流风使得岭南庙宇建筑庞杂繁多;为维系聚族而居的移民

宗族,宗祠建筑遍及城乡;侨乡建筑在吸纳外来建筑文化上开风气之先;西方建筑文化在开埠城市、教会建筑中得到移植。

1.3岭南建筑的显著特点

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各方各面影响着岭南建筑,使之产生强烈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兼容性。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岭南古建筑,亦或是当代思潮引领下的岭南建筑创作,其都具有以下几点显著的特点:

(1)适合岭南湿热的气候条件,符合该建筑所处的特定地势、地质、气候、建筑环境等条件。

(2)功能合理,布局灵活,建筑思想以人为本,设计手法务实理性。

(3)空间通透,体型轻快、朴素、简洁、清新。

(4)庭园、园林与建筑空间的有机结合。

(5)善于从传统岭南建筑艺术中吸取营养,也博采古今中外建筑艺术之长,作品有广泛的兼容性。

(6)善于吸收、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具有理性实用的技术特征。

2.改革开放之前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

从秦汉至清初的近两千年里,岭南建筑文化一直受中原建筑文化的影响而发展,公共建筑几乎都是以中原建筑法则营造。明末清初,西洋式建筑开始出现在岭南,二千年的岭南传统建筑景观被打破。鸦片战争之后,广州开埠,沿海一带陆续成为开放城市,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外来文化的输入带来了进一步的影响。一方面,来自地域上地形、气候的影响;另一方面,外来文化、经济的影响,使得岭南建筑在近代形成其特有的形态。

2.1岭南建筑历史形态特征

2.1.1近代民国时期

20世纪初期的岭南建筑,主要以政府公共建筑以及行商建筑为主,时间大致为1930年代,受19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洲新建筑运动的影响,体现为对西方古典主义和中国固有式的双重诠释。另一些非纪念性的公共建筑以现代主义的摩登样式出现。行商建筑方面,建筑师以合理的布局和功能、经济

岭南历史

的造价和创新的建筑造型适应商业建筑的开发和运作,从而体现出建筑的商业气质。

2.1.2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

新中国成立之后,20 世纪 50~60 年代,岭南建筑则是另辟蹊径,犹如新中国建筑界盛开的一朵奇葩。1950 年代期间,主要以夏昌世教授为代表的岭南建筑创作活动,以此开创岭南建筑新风之先;1960 年代起,佘峻南、莫伯治以及在他们引领、影响下的一群中青年建筑师,把岭南建筑的发展推上了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岭南建筑的主要特征有:①冲破“中国固有形式”的羁绊,崇尚现代理性和技术,回避政治意识形态的虚无意识之纷争。 ②重塑建筑地域性,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基因,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③追求简洁、朴实、明快的现代美,不搞形式主义。 ④注重建筑微环境的塑造,融贯传统园林意境,把建筑设计概念提升到环境营造层面。

2.2近代岭南建筑实例分析

2.2.1广州十三行

康熙二十五年(1685年),广州的粤海关被允许对外贸易。在怀远驿附近设立夷馆,并设立十三行,专门从事对外贸易。西方商人在十三行按照西方模式建造商馆和住宅,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西洋形式在十三行得到极大的发展,十三行商馆成了一个西洋式建筑表现的舞台。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十三行经历了由纯粹商馆区向符合西方模式的社区的过渡。西式花园和教堂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十三行商馆区作为贸易使用的原始定位,表明广州城外已经开始形成西方人社区。同时也表明,岭南建筑的西洋化成为历史趋势。

1856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广州市民激于义愤,放火焚烧洋行。火后沒有再进行重建工作,1858年,英、法二国谋取沙面租界,以新的布局形式进行规划,十三行历史遂告终结。

广州十三行

2.2.2梅州客家民居

客家民系是我国南方五大民系之一,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是梅州等地客家侨乡特有的文化景观。这些民居的创建者多有侨居海外的背景,接受了西方建筑文化,才将西方建筑文化引入客家建筑之中。梅州联芳楼、联辉楼、万秋楼、南华又庐、继善楼及济济楼等都反映了中西交融的建筑文化,从它们的风格转换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岭南民居西洋式风潮的兴起和转变。

联芳楼外观

2.2.3开平碉楼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民居建筑特色,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形成与发展是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广东开平碉楼大多数是清末民初华侨兴建的,被誉为“世界建筑大观”。开平碉楼是一种乡土建筑,最主要的作用是防土匪,华侨将家乡的生活改变之后发现当地治安很差,于是就建碉楼来保护。其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样式,也有国外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开平碉楼突出了历史文化艺术,合科学价值日益被国内外所关注和

认同。2007 年 6 月,开平碉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雕楼群

2.2.4潮汕民居

潮汕民居向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的美誉。沿袭至今的潮汕建筑既传承了中原建筑文化,又因地制宜,吸纳了多元建筑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潮汕建筑文化。汕头开埠后,富商巨贾和华侨纷纷投巨资在家乡大兴土木,逐渐把西洋的建筑技法和异国建材带到汕头,从而使传统民居建筑开始展现了“中西合壁”的娇美风姿。这类民居既注重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又善于对海外先进建筑文化的吸收融合。最明显的是:钢铁、混凝土等材料以及西方柱式、外廊式和地下室等建筑形式在很多民居中得以广泛采用。

规模宏大、中西合璧的汕头陈慈簧家族宅第,始建于 1871 年

2.2.5骑楼

骑楼是岭南近代城市发展和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即反映了岭南近代城市化进程中以建筑形式来改革城市街区的手段,同时也反映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因此在岭南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骑楼一般分为楼顶、楼身、骑楼底三部分。在每座骑楼建筑的楼顶,都可以看到山花和女儿墙。

广州骑楼的最大特点就是把门廊扩大、毗联串通成沿街廊道。

骑楼首先作为一种城市制度,然后才是一种建筑现象。作为一种城市制度,骑楼建构了岭南近代城市以旧城为中心的基本骨架,并衍生了岭南最具特色的“骑楼街”和“骑楼城市”;作为一种建筑现象,骑楼是岭南最具平民意识的建筑形态,广泛存在于岭南城乡。

广州骑楼

2.2.6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是集居住、休闲于一体的园林,其特点是:①、多是与住宅结合为一体的宅院形式,规模较小;②、其造园顺应地域与自然环境、园林的的艺术表现,除本身的艺术处理,如叠石、理水、植被、园林小品等要素的运用外,还广泛借助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书法、雕塑等;③、更加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的升华,园林空间的意境表达往往借助绘画、书法、楹联、匾额、题字等文学艺术手段来实现;④、具有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色,同时有带有西方文化的影子。

佛山“梁园”

岭南历史篇二:地理环境与岭南文化

地理环境与岭南文化

吴启东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前言】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在历史上岭南文化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近代以后才逐渐走在文化发展的前列。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在岭南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地理条件、政治制度、外来移民和经济基础是影响最大的四个因素,其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岭南对内封闭,对外开放的地理环境。岭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岭南文化既保留了自身的南越文化,又吸收了中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营养,形成了开放、包容、多元的岭南文化。

【关键词】文化 历史 地理环境

一、岭南文化的形成因素

(一)地理条件

岭南地区北靠南岭,南朝南海。北部的山区使广东和中原交通不便,阻碍了广东和中原的经济文化往来,使岭南地区一直保持与中原的隔膜状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然而岭南地区面朝大海,海洋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对外开放。岭南人自古借助海洋向外探索,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在古代,岭南地区处于对内封闭,对外开放的境地。岭南除了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之外,也兼收并蓄了各地文化和外来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岭南文化。 岭南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岭南地区受纬度和海拔影响,兼具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的垂直地带性特点,形成了复杂的地理景观。水、土、光、热、生物资源极其丰富。但在原始森林密布,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岭南的地理环境又是恶劣的,外人难以久居,所以土著文化难以被外来文化消灭,也促进了岭南特色的文化和风俗的形成。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岭南人形成了面对自然环境和机会的挑战,具有敢于开拓和勇于承担风险的决心和本领。

(二)政治制度

岭南地区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制度。古代的地方氏族保存了岭南土著血统的主体地位。南

汉、南越等割据政权既扶持和发扬土著文化,也吸收了中原汉文化,奠定了汉文化成为岭南文化主体的基础。中央对岭南也实行了特殊的政策。闭关锁国时往往留广州为外贸口岸,重农抑商政策在广东也较为疏缓,鸦片战争后广东最早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上种种既使广东走上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也使广东受到西方文化很大的影响,使广东文化具有显著的开放性。上世纪80年代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外来文化涌入广东,岭南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深远,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三)外来移民

古越族人创造了岭南的古代文明,但远落后于中原的汉文化。汉人的南迁奠定了岭南文化的发展基石。历史上汉人的不断南迁使汉人成为岭南居民的主体,土著文化被汉文化融合,作为底层文化积淀下来。所以来自中原的汉文化成为了岭南文化的主体。由土著居民演变而来的少数民族以及后来迁入的回民、满人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岭南文化增添异彩。而南迁汉人由于迁入时间、源地、居住地的不同,分化为广府、客家、福佬三个民系,成为广东文化区划的基础。

(四)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也是文化形成的基础。宋代以前得岭南地区,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文化景观单调落后。宋代以后商品经济开始活跃起来,市井文化兴盛。明清以来,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外贸为主的海洋经济成为广东经济的重要支柱。广东文化深深植根于商业的土壤之中,商业文化全面繁荣。鸦片战争后广东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许多城镇兴起了工业文明。而在现代商品经济下港澳文化、特区文化、城镇文化、企业文化方兴未艾。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后,广东必将进一步发挥传统的商业优势,推进岭南文化的全面发展。

二、岭南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时期

距今13万年前,曲江马坝、阳春独石仔、封开黄岩洞出现了岭南地区最早的旧石器文化。距今约1万年至3500年前,广东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星罗棋布。说明岭南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春秋时期,岭南开始进入青铜时代,青铜文化兴盛,但与之相应的奴隶制度并不发达,青铜工具较少用于生产,这限制了其社会文化意义的发挥。

但青铜时代毕竟是石器到铁器的过渡,是岭南从原始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动力。

南越文化与同时期的汉文化风格完全迥异,其中某些成分依然保留到现在。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岭南地区的饮食习惯别有风味,既有水稻,又有水产,而且喜食各种野味,令中原人大为诧异。岭南人的衣着也充分利用了岭南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以棉、麻、蕉、葛、竹、蚕丝等为衣料,简单凉快,既物尽其用,也适应了岭南地区炎热湿润的气候特点。在居住方面,山区居民利用湿热气候所产生的洞穴为居所,而临海沿河地区则出现了木结构的“干栏式房屋”。交通方面,由于岭南地区水网密布,南越先民以舟楫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后世岭南造船水平在国内领先,与岭南水上交通的悠久历史密不可分。岭南地区也在南越文化的物质基础上发展出了相应的精神文明。险恶的环境令岭南人笃信鬼神并延续至今;在险恶的环境中为了自卫而断发文身;古越人甚至还有吃人的习俗。如此种种,古越人被称为蛮夷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秦汉六朝时期

秦朝时岭南地区纳入了中央的统治范围。秦朝组织大量汉人南迁,将秦朝的生产技术、礼乐教化、风俗习惯、生产方式带入岭南。秦军在进军岭南的沿线建立城堡、关隘、驰道,成为传播岭南文化的据点和通道。汉文化在秦朝第一次进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化。

秦末汉初,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此时岭南地区的物质文化已经有了较高水平,青铜、铁器制作技艺精湛。精神文化方面,赵佗一方面尊重南越文化,保护南越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采取措施推动汉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如鼓励汉越通婚、办学教民,使岭南地区移风易俗,加快了汉越民族融合,为开发岭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赵佗死后,汉武帝平定岭南,汉文化再一次大规模传入岭南。中原的先进农具和生产方式在岭南得到推广,大大改变了岭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同时各种公办、私办学校出现,促进了南越人的开化。但由于南越土著文化仍然十分强大,汉文化影响有限,传播缓慢。

直到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原战乱频仍、生灵涂炭,岭南地区才迎来了历史上中原的第一次移民高潮。同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来自中原以士绅为主的移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迁入岭南后很快成为当地大族,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巨大,南越土著文化被逐步融合。

(三)隋唐五代时期

唐代中叶爆发了安史之乱,中原再次成为战场,遭到巨大的破坏。很多中原汉人为了避免战乱纷纷,向局势较平静的岭南地区迁移,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第二次高潮。

除了移民之外,个人在岭南文化的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由于唐代中原仍将岭南视为化外之地,岭南成为了朝廷流放政敌的地方。许多心系百姓的政治家和文人来到岭南后,致力于岭南地区的开化、发展和汉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为岭南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并未颓废消沉、而是积极为当地百姓谋福祉,在潮州驱鳄鱼、释奴婢、办学校、正乡音,潮州地区风气为之一变,当地为纪念韩愈的伟大贡献,一城江山皆姓韩,成为中原文化传播的见证。

广东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地,相对中原地区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早。早在秦汉时期,来自南海及周边地区的土特产就已进入岭南。到了唐代,由于海上交通的发展,外来文化开始更多的进入岭南,使岭南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佛教与伊斯兰教开始在岭南传播,广州出现了阿拉伯人聚居区,西亚的经济作物也随之进入。岭南出现了特殊的外来文化景观。

(四)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是岭南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前代积累的基础上,汉文化取代土著文化成为岭南文化的主体。岭南古越族已基本被汉化,成为汉民族的一部分。

两宋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侵,中原人民再次大量南下避难,岭南地区也再一次大量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两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南迁汉人多来自江南,他们也更容易适应岭南的地理环境。移民多是举家迁移,到达岭南后又聚族而居,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在此基础上,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民系初步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而少数未被汉化的土著居民逐渐退到偏远地区成为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与汉民族之间产生了隔阂,保持着古越族文化的显著特征,并发展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宋代中原文化的南下还带动了广东教育事业的发展。从广州出现第一家州学开始,到南宋年间,大部分州县都已经建立了学校。教育事业开始兴盛,一批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

(五)明清时期

由于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兴盛,岭南地区不同程度得到开发,广东摆脱了经济落后状态,跻身全国先进地区行列。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岭南文化也开始走向兴

旺。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城镇得到长足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成为城市的主体。市民阶层对文艺享受的要求推动了市井文化的兴盛。粤剧、潮剧、汉剧及多种多样的小剧种先后形成并发展成熟,深受市民欢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巨大的人才群体,他们的著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在学术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岭南文化在封建社会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在中国的明清时期,西方进入了新航路开辟后的航海时代。从1553年葡萄牙人占领澳门开始,西方文化开始注入岭南文化之中。葡萄牙人在澳门移植西方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澳门也成为天主教在东亚传播的中心。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澳门和广东传教多年,在肇庆建立起中国第一家天主教堂,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先驱。广东成为西方文化向内地传播的桥梁。

(六)近代以后

鸦片战争以后,广东是最早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区。封建文化渐趋没落,西方文化全面进入,使岭南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震荡。

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下,封建经济逐渐瓦解。1872年陈启沅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成为中国民办工业的先驱。这之后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广东各地大中城市建立起来。虽然广东的近代工业同全国各地一样发展缓慢,但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开拓人们的文化事业,启迪民智,改变社会风俗有巨大作用。

商品经济的活跃也影响了人们观念的改变。商品经济中的平等、自愿、等价交换原则融入到人们的价值观中。人们重视经济利益,追求物质享受,不愿受传统禁欲主义的束缚,有浓厚的商业精神。但这种观念有时也表现为不良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鸦片战争是岭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岭南文化的开始受到与原有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观念影响,表现出中国其他地域文化所没有的西方文化的特点。

三、岭南文化的特质

(一)开放性

岭南文化的开放性是由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的。岭南地区北接南岭,南临南海。北部为山地所隔,与中原交流困难,但南岭群山中的几条通道仍使中原文化能够缓慢影响到岭南地区。而南部面向海洋,以广阔的海洋为通道,接受南海周边各民族乃至世界各国文化

岭南历史篇三:广东概况之历史简述

广东概况之历史简述

唐代以前

一、唐以前历朝对岭南的统治

据考古发现,距今13万年前,就有早期古人“马坝人”生活在岭南地区。古时岭南的居民,主要是百越族中的南越、骆越、西瓯等族群及其先民。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始皇派任嚣、赵佗统兵平定岭南,在岭南设置郡县。从此,岭南开始直接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

秦朝末年,中原爆发农民起义,群起反秦。赵佗趁机于汉高祖三年(前204)在番禺建立南越国,称南越武王。至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被平定,南越国历经五世,存在93年。

秦统一岭南后,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与岭南土著民族杂居,共同开发岭南;南越国期间,又采取“和辑越人”政策,开始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三国期间,岭南为东吴孙权所管治,战事较少,社会相对安定。吴黄武五年(226),孙权将交州一分为二,东部称广州,广州自此得名。

两晋期间,岭南地区的政局基本稳定。

南北朝期间,我国南方先后出现宋、齐、梁、陈4个汉族封建王朝。其中陈朝皇帝陈霸先是崛起于岭南的封建皇帝。

东汉末年和两晋期间,又有大批中原人民避乱南迁,更促使岭南的经济社会生活和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南朝之后,“越”、“蛮”、“俚”、“僚”等古代岭南少数民族的泛称陆续从史籍中消失,到唐宋时基本上同化于汉族。

隋朝建立后,在粤西俚人女首领冼夫人的支持配合下,于开皇九年(589)统一了岭南。隋平岭南后,在岭南合并州县,取消郡一级建制,推行州县二级制,改变了南北朝时期建置混乱的情况,提高了行政效率,减轻了人民负担。从南朝到隋朝,冼夫人在团结各族人民、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二、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

春秋战国前的岭南,地广人稀,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采集。经济发展缓慢,被视为“蛮荒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岭南的青铜铸造业有比较明显的发展和进步。

秦统一岭南后,留戍军队,大批中原居民南迁,带来铁制农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岭南的开发。岭南地区社会较为稳定,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汉代,岭南地区的耕作技术,已达到当时的先进水平。随着农业、手工业、造船业、商业及海陆交通的发展,对外贸易有了新的进展。徐闻、合浦(今属广西)成为对外贸易港口。汉武帝派遣的中国船队,从徐闻出发,航行南海诸国,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番禺(今广州)成为对外贸易集散地和岭南的一大都会。东吴至南朝,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逐渐移到广

州,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和南海交通枢纽。

唐代以前,岭南的文化教育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即使是秦平岭南后,在较长时间内,广东地区仍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汉平南越后,朝廷在南海诸郡推行汉制,创设学校。此后,随着北方士人的大量入粤以及一些官员的倡导,岭南各州县的文化教育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中原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形成对比的是:两晋及六朝时期,道教在岭南有了很大的发展;交广地区更成为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六朝时期,广州成为岭南以至整个南朝的佛教重地。

唐 代

一、唐代对岭南的统治

唐代在地方行政上仍实行州县二级制。将全国划为十个道,岭南道是其中之一。唐初道为监察机构,后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设节度使。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岭南道被划分为岭南东道与岭南西道,岭南东道治广州,辖今广东大部。

唐代在岭南实行一系列有别于中原地区的措施,如不实行均田制,而按户税米;明令禁止掠夺和贩卖“生口”等。唐王朝在岭南最重要的治理措施之一,就是削弱岭南的豪族势力,改变了岭南地区的社会结构,强化中央王朝的统治。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黄巢起义军占广州,削弱了唐朝政府在岭南的统治势力。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更替。后梁末帝贞明三年(917),刘?在广州称帝,建元乾亨,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国。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南汉后主刘鋹降宋。南汉国存在54年,在“十国”中仅次于吴越。

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隋唐之交和安史之乱期间,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形成了两晋以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使得岭南人口大幅增长。

唐代随着人口增长,出现较大规模的耕地开发,同时农耕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铁农具和牛耕已普遍使用。岭南部分地区粮食产量已接近江淮地区,亦即接近全国粮食产量先进水平。经济作物有较大发展。

唐代,岭南的手工业门类有了很大的发展。冶铁业有了很大进步,技术处国内领先水平;陶瓷制作技术有明显进步,陶瓷制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纺织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岭南的丝织品在海内外很有市场,销路甚广;造船业已经具有很高水平,规模也较前代为大,很受各国商人欢迎。

唐代,岭南地区的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玄宗朝宰相张九龄主持重修大庾岭道后,五岭南北之交通得以畅通。使岭南的商业日趋繁荣,对外贸易也十分兴盛。广州成为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中外货物的集散地,品种多,交易量大。有许多外国商人到广州进行贸易活动。

三、文化教育状况的改观和宗教的兴盛

唐以前,岭南文化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唐代岭南文化大为改观。各州县均设学校,招收生徒,授以文学、律法、算术、医学等知识。朝廷派往岭南任职的官员,多是注重地方教育建设的,对岭南的教育多有建树。私学这一时期也得到发展,被贬降来岭南之官吏,对提高岭南的文化水平起到积极作用。文化教育的发展,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材,一些人如张九龄、刘轲、邵谒、韦昌明等,在文学、史学等领域取得斐然成就。

唐代,岭南最为盛行的宗教是佛教。整个唐代的大多数时候,当朝统治者都扶植佛教,因而,岭南佛教在唐代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广州更是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中心。唐代岭南佛教最大的事件是惠能创立南派禅宗。南派禅宗的创立,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对佛教的广泛传播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伊斯兰教是于唐初传入中国的,而在中国的首传地是广州。

宋、元时期

一、宋、元在岭南的统治

宋平南汉之初,暂把岭南作为一个行政区域,统称为广南或广南道。太宗至道三年(997),将岭南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东得名和广东、广西之分自此始。

南宋临安政权灭亡后,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拥赵昰建立行朝,继续抗元。赵昰病死后,又拥立赵昺为帝,在广东新会建立崖山行朝。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元军攻克崖山,南宋政权最后结束。与此同时,广南各州府军民开展长达3年的抗元战争,均先后失败。

元朝平定广南后,将今广东境分为广东道和海北海南道。广东道领15路(州),36县,隶江西行省;海北海南道属今广东者有7个路(司、军),22县,隶湖广行省。

二、方言的初步形成及经济的发展

历代岭北南迁居民,带来了中原地区的语言,这些语言同原居民越族人的语言长期接触和融合,形成颇为独特的方言,主要有粤语方言、客家方言和潮州方言。这三大体系于宋代初步形成。

由于中原和江淮地区人口的大量迁入,宋代广东的耕地得到进一步开发。珠江三角洲的荒丘、沙坦这一时期得到较大规模的垦耕,珠江、韩江兴筑了不少防洪堤围。各地都建有颇有效益的水利工程。耕地面积的扩大和水利的兴修,加上生产技术的改进,使粮食总产有了很大提高,宋代广南粮食自给有余,并有粮食储备,稻米还有输出闽浙甚至远销占城。其他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特别是水果、花卉、蚕桑等都较前代有所发展。

这一时期,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陶瓷业规模远远超过了前朝,并吸收了北方制瓷的一些工艺。铸钱业在北宋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在广东设立了永通和阜民两处钱监。广东的这两个钱监的铸钱量分别居全国13个钱监的第一和第二位,两监的总产占全国总产近三成。宋代,广南东路的盐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州县治所的修筑和扩建在宋代也有较大发展,广州城的面积是唐代的4倍。

水陆交通的整治和沿海航线的扩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宋代,广州仍保持着商业大都会的地位,是各地商品的最大集散地,且于城内已形成专门商业街如米市街等。与此同时,

潮州、英州、连州、琼州等地的商业也日益发达。商业活动甚至还扩展到远离城镇的乡村。

宋代朝廷对外贸采取鼓励的政策,对来广州贸易的商船采取许多保护的措施,对外国商人也比较友好和优待。为了管理各地的对外贸易,朝廷于广州设市舶司。当时与广州通航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较唐代大有增加,见于记载者达数十处。

三、文化教育的发展

宋代,广东的文化事业进步加快。最为突出的是,开始建立州学和部分县学。宋初,广东只有少数的州如潮州、连州等有正规官学,后又建立有高州、新州、封州等几所州学和海丰县县学。县学的建立稍迟,且较少。至南宋时,所有州都建立州学,过半县创建县学。至南宋,广东共办有书院33所,主要集中在广、惠、循诸州。元初,广东的学校教育受到战争破坏,但不久就得到恢复,并继续有县学、书院和乡校的创设。南雄、广州、琼山、曲江等州县还设立了蒙古学,教蒙古人、色目人识汉字。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优秀人物不断涌现。宋元时期,广东共有进士610人。宋代,广东已出现了一些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较突出的有曲江人余靖、增城人崔与之、番禺人李昴英等。

明代和清代前期

一、 明、清两朝的更替

明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二月,明军进取广东。次年,明朝廷改广东道为广东行中书省,并将海北海南道改隶广东。广东遂成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终明之世,广东的辖境都没有变动。明朝在广东的统治之重要措施之一,是设立卫所。卫所的设立,大大加强了广东的海防。

明王朝灭亡后,朱明宗室桂王朱由榔在肇庆建立南明永历政权,后退迁广西梧州。粤中义军抗清斗争,所在皆有,但均告失败。

顺治九年正月,清军攻下琼州府,广东全境遂为清廷所统治。

二、明代的海禁与清代的迁界

明初,朝廷实行海禁,禁止民间出海贸易,只允许朝贡贸易,由官府统管。至嘉靖年间,海禁始开,广州的民间对外贸易始有所恢复并渐趋兴旺。

顺治十三年再次下令禁海,严禁浙江、福建、广东、山东、天津等地商民船只出海贸易,禁止外国商船来华贸易。

但海禁令并未能收到如期效果。顺治十八年,朝廷发布迁界令,令山东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50里。此后,广东于康熙年间先后两次迁界。康熙八年一月,清廷允许康熙三年第二次迁界的地区复界。但第一次迁界的地区直至康熙二十三年一月才得以复界,历时23年的迁界暴政至此才告结束。但仍实行海禁。海禁与迁界,使广东蒙受巨大损失。

三、经济的发展

明代,广东开展了农田水利的大规模兴建。整个明代全省兴建农田水利工程1166宗。其中筑堤围850条。在大量兴修水利的同时,还进行沙坦围垦、荒地开垦和开发丘陵地带。从洪武二十年至万历二十八年(1387~1600)210余年间,广东的耕地面积由2373.4万亩增加至3341.7万亩,增加41%强。清代继续大量兴修水利,并实行奖励耕垦政策。

这一时期,农业的耕作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进,已经从粗放型的耕作改变为重视选种、施肥、灌溉和季节性的精耕细作,同时发展双季稻连作制和间作制,一些地区如琼州的水稻种植还一年三熟。粮食总产和单产都有大幅提高,经济作物得到较大的发展,“桑基鱼塘”耕作制度在一些地区迅速发展,到乾隆朝进入一个全盛时期。

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农业的商品性生产提供了条件。明代中叶以后,农副业产品不但种类和数量多,而且逐渐形成大小不等的商品生产专业区域和专业户。

农业的商品性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广东的手工业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冶铁业的分工已十分细密,不少作坊并颇具规模,生产各种各样的铁器。佛山成为当时全国的冶铁名镇。广东陶瓷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规模、品种、产量和质量都较前代有了很大提高,其中石湾陶瓷最为著名。丝织业此时由于养蚕业的进步而得到发展。丝织按种类分为18个丝行,其专业化已达很高的水平,并具有相当的规模。广州在全盛期有职工三四万人,道光年间,佛山有棉织工人5万人,当时的老板和工人已成立有代表各自利益的行会——东家行和西家行。榨糖、制葵、织席、制盐、采珠、造船等业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至清代,广东的各类手工业的规模均较前代有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雇用工人进行生产,可以说是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由于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资本主义的因素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中。

与此同时,广东的商业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推动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时,作为岭南都会的广州,商业的发展更是处于领先的地位。复界和开放海禁后,商业也逐渐趋于繁荣。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决定关闭闽、浙、江三关,仅留粤海关一关对外通商,广州的商业贸易空前繁荣。

由于经济的发展,沿江、沿海出现了一批新兴城镇;农村的圩市也得到很快的发展。

四、文化进步

明代,广东的文化水平与中原及江南地区渐趋接近,这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陈白沙学说的传播及“江门学派”的创立。陈白沙是明儒心学的创始人,后世以陈白沙所创的“江门学派”与王阳明所创的“姚江学派”并称为明代两大学派。

清代前期,广东的文化仍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发展。

清初,广东出现了3个著名的诗人: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被称为“岭南三家”。至乾嘉年间,广东著名的诗人有黎简、张锦芳、黄丹书和吕坚,并称“岭南四家”。地方志的大量编修,也是这一时期的一个文化成就。

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康熙年间,广东书院创办开始增多,以官办为主。至嘉庆年间,广东共新建书院255所,其中著名的有粤秀书院、琼台书院、越华书院和端溪书院。以省份来算,广东所建书院数在全国居于前列,此时,广东的文化发展已超过中原一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