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阅读附答案 读史宜映雪

【甲】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1;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海经》《水经》、丛书、小史,宜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而约缥缈之论;读忠烈传宜吹笙鼓瑟以扬芳;读奸佞论宜击剑捉酒以销愤;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纵水狂呼可以旋风;读诗词宜歌童按拍②;读神鬼杂灵宜烧烛破幽……大凡读短册,恨其易竭;读累牍,苦于艰竟。读滂沛③而襟拨④,读幽愤而心悲。

(节选自吴从先《赏心乐事》,有删减)

[注释]○1以莹玄鉴:使照耀玄理的镜子更为光亮。②按拍:打拍子。③滂沛:情感丰富充沛的文章。④拨:被撩起。

【乙】

对很多人而言,读书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一个真正会读书的人,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比起单纯吸收他人的思想,可说是利多害少。因为后者的思想是从各种形形色色的精神得来,属于别人。他不能像那些自己思考的人一样,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等融为一体。他的脑子里三教九流,百家思想纷然杂陈,混乱不堪。这种思想的过度拥挤,攫夺了一个人的正确观察力,也使人失去主见,并且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学者身上都可发现。

以读书终其一生的人,他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汲取而得,他们有如阅读了许多山水、游记之类的书籍,对于某地的有关知识虽可粗枝大叶地说出来,但是甲地和乙地有何联系则说不上来。反之,以思考终其一生的人,就像土生土长的父老,一打开话匣子便能把本地事物的来龙去脉及相互间的关系等,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来。

(节选自叔本华《比读书更重要》,有删改)

【丙】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手机阅读到底算不算阅读?

许纪霖:首先,我们要分清楚两个概念,一个是知识,一个是资讯。我发现人们通过手机阅读微信、微博,阅读到的大多是资讯,而不是知识。知识是完整的,是整体的,它不是以碎片的方式存在的,它一定有一个体系,以一套整体的系统来解释世界。

解放周末: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以成败论英雄,读书也常被当作通往成功的一条路径。对此您怎么看?

许纪霖:我认为读书完全和成功无关。就像我刚才说的,如果你抱着成功的目的去读书的话,你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喜爱读书的人未必是一个成功的人,但一定是一个有知识、有品位的人。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为了追求智慧。追求成功,只是需要具体的本领,但是读书是为了寻找智慧。智慧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就像一把洒在汤里的盐,它是散落在各种知识里的。所以,说“这个人好有智慧”和“这个人好有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王元化先生在世的时候,有一次我陪一位台湾的杂志主编去看望他,这位主编见识过很多知名的文化人物,但他临走时感慨地说:“王先生真是一位有智慧的大家。”也许从知识的层面上说,我们的知识可能比王老先生还丰富一些,但是他身上散发的智慧,却是我们一般人所远远不及的。

专家、学者有知识,但只有大师或大家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哪怕你发明了一种体系,你创造了一门学科,你可能也未必有智慧。智慧是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有通透的悟性,能够参透天地,智慧让人变得完善,达到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和深度。所以,读书是为了获得智慧,那是一种远比成功更高的境界。

(节选自《解放周末》2015年04月24日)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一处。(1分)

读赋宜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1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吹笙鼓瑟以扬芳(2)空山悲号

(3)恨其易竭(4)苦于艰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宜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

13.曹同学根据甲文提出了阅读名著的建议,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读《水浒传》宜舞枪弄棒以助兴。

B.读《朝花夕拾》宜推窗邀月以回味。

C.读《骆驼祥子》宜把酒临风以怡情。

D.读《格列佛游记》宜漫游闲步以畅想。

14.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如何理解丙文画线句中“洒在汤里的盐”?请用乙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2)乙文主要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5.怎样的读书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请结合以上文段概括回答。(3分)

参考答案:

10.(1分)读赋宜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11.(4分)(1)敲击,弹奏(2)号叫,哭叫(3)遗憾(4)结束,完成,最终

12.(3分)适宜(应该)靠着稀疏的花丛,清瘦的竹子,寒冷的石头,苔藓。

13.(3分)C

14.(6分)(1)(3分)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等融为一体(答知识、个性、见解也可)

(2)(3分)(1分)对比论证。(2分)将“死读书”与“读书注重思考”的人做对比,深入论证了读书注重思考给予人的好处。

15.(3分)真正的读书人读书时讲究情境,注重思考,追求智慧。(一点1分)

附翻译:

读史类的书时,适宜在雪光的映照下,以便使照耀玄理的镜子更为光亮;读子类的书时,适宜有月光的陪伴,以便寄托超远的遐想;读《山海经》《水经》、丛书、小史时,适宜靠着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便收敛无边际的神游,约束缥缈不定的言论;读忠臣烈士的传记时,适宜吹着笙、弹着瑟,以便宣扬传主的芳名;读论及奸邪佞臣的文章时,适宜击着剑、提着酒壶喝酒,以便消解愤怒;读《离骚》时,适宜在空荡荡的大山中引吭悲歌,可以此使山壑受到震惊;读赋文时,适宜纵游水浪、狂歌疾呼,可以此旋动风力、形成气势;读诗词时,适宜使歌者打着拍子伴奏;读神鬼灵怪的书时,适宜点着蜡烛,照亮黑暗……大多数的情况是,读短文,因其短而会遗憾它很容易就读完了;读长文时,因其长而苦于难以读完;读情感丰富充沛的文章,就会不由自主地撩起衣襟;读幽愤的文章,就会让人心生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