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深化课程改革是进一步推进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根本,本文就当前设计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学生实际情况,从重塑基础课程与人文精神、课程改革与高新科技的整合、交流与实践环节、尊重个性加强引导、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和课程改革的实验性与精细化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艺术设计;课程;改革;多元化;衔接
  教育始终是指向人发展的,课程从中起着催化的作用,从宏观上看,课程并不是一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组组学科群有机的结合,从微观上看,课程是依据理论框架构建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结构体系。鉴于当前艺术设计课程本身形成的惰性和问题,设计教育要发展,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和发展的理念,提升和推出一批质量较高、特色鲜明、辐射性强的课程。
  一、重塑基础课程与人文精神
  重基础、宽口径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美国的设计教育改革起步较早,其基础课程所占的比例已增至50%,日本的设计专业学生必须修完36学分的基础课程,才准许接受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欧洲德、法两国的设计院校则不把课程固定在过细的专业划分上,这反映了人们对设计基础课程新的认识和重视。设计学科属于综合性学科,设计院校应积极拓宽学科视野,结合设计专业特色开设人文、哲学、史学、社会等文化综合课程,努力为学生创建丰厚的艺术理论修养和多元的创意平台,受到更加完整的艺术设计教育;设计需要本土化,设计院校应加强本国文化资源的梳理和挖掘,因地制宜,挖掘提炼。
  二、课程改革与高新科技的全面整合
  世纪伟人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时代,设计课程改革要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注入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提高科技含量,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能够大幅度拓展人类的思维空间,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直接面临着“数字化生存”状态, 为设计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环境和操作平台。因此设计教育要在继承以往文化遗产和学科基础的同时,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吸收高新科技成果,提高教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水平,使课程内容向智能化、自动化层面延伸。另一方面,鉴于市场的需要和就业的压力,学生都非常热衷于电脑设计软件的学习,对其他课程重視不足,这是当下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亟待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三、加强交流与实践环节
  或许是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一些原因,设计院校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合作。“艺术是我,设计是他”,在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闭门造车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设计教育应建立开放性的课程体系,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在师资和课程方面展开校际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新的教师可以带来新的理念和新的课程,使不同门类的艺术产生碰撞的火花,这也体现了艺术的相通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走向市场、学以致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评价与社会实际需要的脱节,造成设计教育落后于现代设计实践的发展。因此从社会和时代的角度研究设计的动态变迁,开展校企合作,引进资深设计人员充实师资队伍,加强营销策划、媒体研究、专业调研与实习等市场化的教学显得尤为必要。
  四、尊重个性,加强引导
  艺术设计的价值在于独特的个性,不同的人认识方式是不一样的,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用一种固定不变的课程模式把他们来框定起来,无法让学生自我、多样、持续的发展成为一个有创见的个体。尊重个性发展,引导自我探索,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既是结构课程论和发展课程论的精髓,也是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教书与育人共举,能力与素质并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导”,“导”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意志、情绪和创新思维,发扬教学民主的精神,从千百年师徒相授的传统中走出来。
  五、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涵盖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大领域,设计教育也存在着隐性课程因素。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的,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的知识、规范、态度和价值观念,这些因素看似无形,但却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隐性课程就是校园文化,隐性课程的编制就是课程以外的校园文化营造问题。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形态和精神内涵的总和,对广大青年学生具有导向、凝聚、调适、整合等多种影响,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创建有利于设计教学的人际关系。从教学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互动关系,从社会角度看,师生关系是更深刻意义上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人际关系。
  六、课程改革的实验性与精细化
  艺术设计没有统一标准,设计课程改革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最有益于思维、实验、创造的环境和空间,从前程式化的教学思路已经跟不上设计教育的趋势和潮流。创造性的灵感往往在实验摸索中闪现,课程的实验也包括学生的实验。学生可以借助学校提供的课程实验空间,在没有主题先行的束缚下,对任何一个奇妙或荒诞的观念进行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实践,逐渐了解自己,形成个性贤明的语言方式。这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勇于创新,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进行整合实验,在精细化上下功夫,理顺学科关系,为设计教育开拓一个无边界、更开放的发展性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9.
  [2] 徐学莹.教育学新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3] 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