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跨专业研究生学习适应性个案研究
【摘要】跨专业招收研究生是培养交叉学科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选取本科为英语专业、研究生跨入教育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探讨了被研究者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方面的学习适应性情况,进而提出加强教育学跨专业研究生快速适应专业学习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学习适应性教育跨学专业研究生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037-02
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习条件(学习态度、方法、环境等)的变化,主动做出身心调整,以求达到内外学习环境平衡的有利发展状态的能力。跨专业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超越原专业界限,从事其他专业的学习,如跨专业考研、跨专业就业;二是指横跨两个以上学科门类的专业,如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学位)。广义上的跨专业是指跨越《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设置,因此既包括狭义上的跨专业,也包括跨学科,本研究主要是指第一种类别。
当前,国内外大力推崇培养跨专业研究生,然而步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却存在着适应不良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其学习与生活。
一 研究过程
本研究选取研究对象时确立了三条标准:(1)研究对象所学专业相对于本科而言属于跨专业,且跨度较大;(2)研究对象在一年级学业成绩位居班级前30%;(3)研究对象在学校或学院的社团中表现突出。由此择取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的小王,她的本科主攻英语专业,研究生专业为教育学原理,属于跨学科跨专业,其学习适应性较好。通过个案分析,以寻求较好适应跨专业学习的原因。
首先,编制访谈提纲,进行预调查。访谈提纲的编制主要围绕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三个维度,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最终定稿。其次,对本研究所选取的小王同学做深入访谈(正式访谈与非正式访谈相结合)。访谈前,研究者已与访谈对象建立深厚的友谊,增强了研究的真实性、有效性。除访谈外,还就其作业、笔记、公开日记等进行分析。
二 研究结果
1.学习现状
小王目前的学习成绩靠前,自我效能感较高。专业课程方面,小王回答“学得凑合吧”,“教育学课程的难度没有那么大,还是比较好学的”,“有空的时候会去看看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关注下最新的研究动态”;学术研究方面,“导师把我也列入项目组了,对我也提出了一些要求”,“也会翻译一些外国资料,受益很多”;学习态度方面,小王从容不迫地答曰:“我觉得自己挺努力的,上课比较喜欢记笔记,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很兴奋,有时课上遇到问题,我会课后找时间慢慢研究”;教师评价方面,小王提及任课教师会表扬她所准备的材料丰富。根据笔者了解,小王研一时的专业课成绩全班排名第四。
2.学习态度
第一,对目前所学专业的态度。小王对目前学习的学科专业是比较满意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导师和任课教师满意。小王说她在准备调剂之前就了解过,认为“导师很有水平”,“硕士点的老师挺不错的,有的老师是名校的博士,有的是从中科院出来的,水平相当高”。小王认为学校具有良好的学风以及学术氛围,能够促进她很好地成长。此外,小王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导师的科研精神、人格魅力使她较快适应新专业的学习。“分配导师后,跟着导师学习如何做研究,导师也特别负责,在学习、生活方面对我都很关心。”(2)对目前所学专业满意。小王对所学专业持肯定态度,“现在的专业对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我以前就想做老师,现在读教育学原理专业,让我更清楚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同时,她也认为,以前学的英语专业与现在的教育学原理专业相结合,对其就业帮助很大。
第二,对跨专业学习的态度。跨专业招收研究生是培养交叉学科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故跨专业学科领域人才辈出,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王认为,“我觉得跨专业很好。如果一直执着于一个专业的学习,你的思想就会被束缚住,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一些新的东西。所以我个人还是很喜欢跨专业的。不管从英语跨到教育,还是从教育跨到英语,应该都算是个全新的世界。而且在写论文的时候更能提到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想法也更加的不同。所以跨专业、跨学校对个人帮助很大,而且跨度越大越丰富。”(小王同学访谈录,2012/12/20)
笔者认为小王对跨专业持积极的态度,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乐于挑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她对教育专业的热爱,对学习执着的精神,使她的思维独树一帜、视野开阔,在学习上表现出很强的个性特征,才有如此突出的表现,受到任课教师及同学的赞许。
3.学习环境
第一,学习方面的困难。在学习上常会遇到困难,小王也不例外。“首先就是科研方法不太懂,还有论文的程序我也不是很了解,因为我以前写的英文与现在不同。我觉得写作业的时候就是边学边写,遇到困难我会想办法去应付它。”此外,“上课的形式比较多样,比如高等教育、学前、心理学。反正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笔者经常看到小王去图书馆借书,去上自习,她的确是把很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学习上。
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跨专业研究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是很明显的。目前,跨专业的研究生比例越来越高,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基础学生的不同要求,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帮助跨专业研究生理解消化课堂知识。
第二,本科专业对学习的影响。跨专业程度影响着研究生的学习适应性。如果把A作为跨学科大类,B作为同一学科大类的跨学科,则A、B两类研究生在知识转移的跨度上存在差异,A类研究生相对于B类研究生来说,在知识转移上的跨度更大,因而在学习适应性方面就有了不同的表现。小王从英语专业跨到教育学专业,跨度不大,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我觉得以前的专业对现在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很有优势。首先,本身我很喜欢英语。其次,大家也比较熟悉的,一个是文献翻译,还有教育里涉及有关英语方面的东西,我都比别人更感兴趣,也更加容易接受。英语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结合可以说是完美,翻译外文文献比较多,一个是保持自己继续对英语的接触,此外就是,接触到英语方面的东西能更加让我兴奋起来。”(小王同学访谈录,2012/12/26)
4.学习方法
第一,请导师帮忙。“我会让导师推荐一些和我专业相关的书,此外,我本来就比较喜欢看书,不论是与教育相关的还是不相关的。书的题目、封面,无论哪个方式、哪一点可以吸引到我的,我就会去看。有时候也会去图书馆里翻翻,找些有用的书读读。”
第二,做笔记。“你看,我笔记做的满满的。我每堂课都会做,我从小学到现在都比较喜欢做笔记。记下来以后也方便翻,而且这是防止自己开小差的好方法。研究生上课的时间都特别的长,两节课三节课的。”
第三,学习有计划性。计划是学习的指引,没有计划,人漫无目的地行走,只会形同枯槁。而有计划,人的学习效率倍增,每天生活充实,相信人生会活得很精彩。小王同学是一个有计划的人。
“研一就不用说了,计划满满的,任务也比较多,要完成很多论文任务。研二的时候也有目标,我们要开题,翻译,找资料。研二几乎没有课,所以要有目标,不能虚度光阴,导师也会盯的比较紧。但是,学校里也有计划,本身有任务在身,就要根据任务来制订适合自己的计划。”(小王同学访谈录,2013/1/4)
冯廷勇等认为学习适应性个体自我调整的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周步成认为,个人学习的努力程度包括有计划地学习、听课方法、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记忆和思考的方法、应试的方法等等。从访谈中可知,小王自身学习比较认真,有着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努力程度是影响跨专业研究生学习适应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谈话中可看出,无论是课堂内外,小王总是保持学习的热情。因此,树立正确可行的学业目标,努力的付出实际行动,重视课堂内的学习和消化与课外的补充,才能更好地适应研究生的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三 研究结论
跨专业研究生在学习方面若要努力提高认知能力,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情境,对新的学习环境做出积极的反应,并将新专业学习这一被动的适应变为主动适应,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比如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短板知识。其次,面对学习“瓶颈”,可寻求导师或同伴的帮助。此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适应跨专业学习的关键。总的来说,研究生应该遵循心理调适规律,通过自身努力或借助外在力量对心理进行有效调整,以提高自我对跨专业学习的心理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罗仕鉴、陈杭渝、孙守迁.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途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6):76~77
[2]项蓓丽.跨学科研究: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7~98
[3]何刚、陈孝杨.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20~23
[4]王志专.师生互动对文科研究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09
[5]熊勇清、陈江勇.跨专业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A地区“211工程”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为例[J].高教探索,2011(3):117
〔责任编辑: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