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的历史

原油的历史篇一:石油市场发展史

石油市场发展史

2013年04月27日 16:31

文 / 莫西干

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定义,“现货市场”应该是: 在大宗商品以市场价格被当场购买的特定场所,对马上交付的特定数量货物进行一次性公开市场交易的价格。

我们尝试通过本文解读现货市场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否可能对油价产生影响。

现货市场至关重要的原因,当然包括因为现货市场是今天石油价格水平(还包括其它商品和资产价格)最终被确定的地方。这也是金融投机活动最终一定要走向市场现实的地方。你可能可以在未来以100美元/桶出售你的石油,但如果你今天就急切把货物处理掉,而现货市场的交易价格是80美元,那么你将不得不接受这个价钱。

实际上,这就是期货价格向现货价格收敛的定律。这也是一些人相信,投机者不能抬高现货价格的原因。

但石油市场有趣的事情是,一个有效的现货市场实际上是最近业界才发展出来的产物。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石油市场历史一直是卡特尔和垄断企业操控价格的历史。

实际上,上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石油价格要么取决于当年七大姐妹卡特尔设定的长期合约价格,要么当供应情况向产油国靠拢,欧佩克则控制了价格的话语权。在欧佩克之前,还有Rockefeller和Railroad Commission。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代表今天石油现货市场的一些东西才开始出现。1979年,纽约时报的文章曾表示了对这些新事物的担心: 虽然面对国际社会批评和利益集团的试图控制,但现货市场仍在蓬勃发展。欧洲当局和一些国际机构估计,这个不是依据长期合约出售和购买石油的市场,现在已经占据世界石油交易至少10%的份额了。

...

在国际和各国国内的层面上,当局都担心这种趋势的发展。现货市场石油交易量的进一步上升,可能意味着市场抛弃长期合约的趋势。这种趋势将把现货市场,从现在用于撮合过剩供应和需求,或撮合过剩需求与供应的附属角色,转变成整个石油市场的最大一个组成部分。这种转变可能会把现货市场的普通价格波动,放大到全部石油市场的价格波动,这会进一步弱化已经被弱化的欧佩克建立的一切价格结构纪律。

此外,不断上升的现货原油交易量,也可能扼杀试图控制现货市场的新尝试,因为从定义上讲,可以认为越大的市场将会变得越难控制。由法国发起控制现货市场的压力,至今导致的结果只是一个由主要石油消费国组成的,承诺集中起来共享关于原油购买、支付价格和最终消费地信息的组织。然而,没有一个信息是定期收集的。

这个时候,就连欧佩克的成员国都认为,是时候绕过与西方石油企业订立的长期合约销售模式,直接出售给第三方了,因为现货市场的油价更为吸引。

然而,直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1990年),这些趋势才发展成一个真正具有活力的现货市场,一个规模大得所有利益集团都放弃控制想法的石油现货市场终于出现了。

这是因为,当时伊拉克的石油供应出现了中断,石油消费者必须寻找非合约石油抵消供应的下降,这要么来源于其它石油生产国“即兴的”供应增加——因为高油价,当时的产油国有足够的动力增产,要么来源于美国政府自己释放的战略石油储备。

一个真正全球自由流动的石油框架终于建立起来了。

伴随着石油现货市场的成长,与自由流动石油相关的价格发现过程相联系的金融投机活动也发展起来了。石油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得到了改善,市场的风险评估能力也出现了进步。

与纽约时报文章的预测相反,石油现货市场的出现,其实具有一个令人满意和稳定的反馈循环效应。现货市场的流动性越大,越多买家希望他们支付的价格与现货价格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希望建立一个长期来说更有竞争力的定价体系,而不是固定长期价格——长期价格过去倾向于高估了石油价格。(虽然上世纪90年代现货市场的其它发展,可能对石油市场的稳定产生了影响。)

WTI原油价格长期走势: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西方石油运营企业开始利用金融延伸品对冲来替代长期合约,其中BP是先行者之一。这样,石油期货的流动性就进一步增加了。

另一方面,欧佩克的成员国大部分都转向了现货市场销售——它们对金融衍生品有畏惧心态,而只会偶尔签订长期合约。

整体来看,现货市场所有东西都很好,繁荣了好几年时间。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也进一步改善。成交量上升。石油生产企业担心油价下行的风险,消费者担心油价上涨的风险,而投机者则赌博——哪一方的担忧更甚。

然而,一些事情开始“不守规矩地”出现了变化。很难指出究竟发生了什么,但石油现货价格明显开始上涨,而涨速在加快。

以下的一些因素可能是原因之一:全球经济增长和来自亚洲的需求增加,大宗商品金融化和指数化的崛起,洲际交易所的崛起,石油峰值理论的重新流行,船期布伦特原油(Dated Brent)交易量的萎缩,还有更重要的是,五大产油国产量在2004年左右出现了瓶颈。

而且,2001-2004年,为了应对科技股泡沫的爆破,美联储把利率下调至接近零的水平,极低的利率水平也可能影响了油价。如下图所示,美国联邦基金有效利率的历史走势:

在这段时间里,很明显石油生产企业是几乎没有动力去更替现有供应或增加产量,因为油价不足以抵消更高的成本,它们也没有长期合约锁定未来的收益。实际上,在那段时间里直到2004年,欧佩克曾制订明确目标促使美国的原油库存保持低位。

当利率开始上升,石油生产企业希望吸引资本和廉价融资就变得更难了。投资于原油生产回报的波动性一般是很大的,但只要把资金存入银行或投资现有的大宗商品,就能更容易地实现稳定的回报。 总之,石油生产企业有足够的动力等到油价明显处于更高水平时,才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活动。石油生产企业公布储备替代比率的把戏就能很好地证明,最明显了莫过于壳牌和它高估的储备了。

一方面,投资者希望知道企业有稳固的替代比率,另一方面,高油价——源于全球不足的可替代储备,意味着石油生产企业能在短期获取更多的利润。而投资者真正希望的是,能通过长期合约锁定高油价。 但真正有趣的事情是,虽然全世界都在谈论石油峰值理论和石油储备高估的问题,但在2004年前,市场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当油价上涨,最重要和流动性最好的现货市场基准,布伦特和WTI原油市场都开始向期货溢价的形态发展。

(下图分别实现了布伦特和WTI的历史走势,在最下方的指标中,蓝线处于绿色水平线以下,说明市场处于期货溢价的状态)

所以,虽然一些石油生产商(主要是欧佩克)尽力控制供应,但建立库存的活动受到期货溢价曲线的鼓动,快速增加。这毫无疑问,更多是格林斯潘在2004年6月启动加息周期的一个征兆,而不是真的出现任何石油供应过剩。

在某种意义上说,利率对市场来说是不够高的,这就鼓励了石油生产商中介通过另外的方法兑现回报——主要是通过建立对冲的库存,这个过程最终将使它们能“又吃又要”。一方面可以获得生产活动的现金流,另一方面通过保持现货市场紧缺,进而刺激油价上涨来获取获利的机会——因为“锁定的”库存是不会出现在现货市场上的。

实际上,直到2007年年末,库存才开始消失——这个时点刚好与伯南克2007年9月降息和期货溢价的消退相吻合。

那么,上文叙述的因素对石油现货市场规模的影响有多大呢?这是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一直以来,石油现货市场规模的估算结果都是难以获得的。此外,无法确定那些用于长期对冲,被抽离市场的现货是否算作现货。

通过历史档案的检索,可以知道1979年,现货市场被认为代表了原油销售的约10%。到1982年,根据剑桥能源研究协会的数据,现货市场发展到占原油销售的超过50%。到2007年,一些人估计,现货市场又萎缩到原油销售的35-40%。

另一个现货市场出现萎缩的有效指标是,在上一个十年,长期合约需求出现了阶段性的增长。

2003年石油行业的投资银行家Matthew Simmon首次s道出了问题所在,他一直努力传播他赖以成名的观点——沙特阿拉伯原油储备被大幅高估,如果需要继续更替现有储备,石油产业需要大量长期投资。

而欧佩克新闻机构曾在2003年报道: 能源银行家Matthew Simmons今天在这里表示,要让石油生产企业获得足够多的利润继续支持新石油储备的开发,长期石油销售合约就移除基于波动的原油现货价格的定价条款。

在会议上,Simmons认为,油气产业将在接下来几十年面对关于融资问题的艰难选择,所以如果要保持全球油气的稳定供应,能源产业必须改变现在的融资方式。Simmons强调:“需要通过长期资金来给长期资产融资,而不是即期的融资。”他还针对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世界能源投资前景》补充道:“能源产业将不得不依赖自身融资,而不可能依赖风险投资去给16万亿美元提供融资。” 该文章继续谈及: 油气生气企业将不得不改变它们的销售定价方式,因为融资很可能越来越难找到,这是Simmons观察到的。“资金并不总是流向需要它的地方。资金会被低风险高回报吸引,流向这些地方。”Simmons强调:“资金不喜欢高风险或难以预测的东西,资金市场是极端聪明的。”在过去20年里,能源项目的投资对于融资提供者来说回报很低。Simmons还表示:“因为石油价格市场的波动性和定价方式向现货市场发展,投资回报已经很糟糕了。”

Simmons表示,石油企业的财务表现已经极为不稳定,只有当油价水平远高于预期,整个产业的回报才能为正值。贷款者并不喜欢这种波动和不可预测性,他们希望安全的投资。石油和资金是高度相关的,没有资金,就不会有更多的石油。油气产业可能会发现,它们越来越难获得长期融资,同时,应该转向长期合约的定价系统,保证该产业能实现自我融资。

正如我们现在所知道的,2003年,很多资金在CDO产品上寻求“安全的”高收益投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会吸走能源市场和投资于新能源开发项目的流动性。现货市场的波动(对于石油生产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油价下跌的趋势)和低价格对整个产业长期而言,是不可持续的。

Simmons强调的是,贷款者并不热衷于给能源产业提供可以承担的融资,除非能源项目的投资风险下降,或回报大幅上升,这样能源项目就有能力和其它项目竞争了。

原油的历史篇二: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动原因及影响因素

一、世界石油价格的历史变化情况回顾

1.1 1973年以前的低油价阶段

1960年OPEC成立以前,石油的生产和需求受西方国家控制,油价处于1.5~1.8美元/桶的垄断低水平。1960年9月,OPEC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成立后围绕着石油的生产权和定价权不断与西方跨国公司进行斗争。从OPEC成立到1970年,原油价格一直保持在1.8~2美元/桶的水平上,可见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OPEC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控制油价的能力微不足道。1970—1973年,随着OPEC在一系列谈判中的胜利,原油价格的决定权主体开始发生变化,原油标价出现上升迹象,到1973年10月油价接近3美元/桶。

1.2 1973年10月—1978年,油价上升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

这一时期,OPEC国家在实现石油资源国有化的基础上,进而联合起来,夺取了国际石油定价权,并以石油为武器打击欧美发达国家,维护民族利益。1973年10月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油价急剧上涨,从10月的接近3美元/桶涨到1974年1月的11.65美元/桶,造成西方国家第一次能源危机。1974年2月尼克松建议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消费国会议,成立了国际能源机构(IEA),能源问题成为国际政治外交中的重要议题,OPEC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1974—1978年原油价格稳定维持在10~12美元/桶的水平。

1.3 1979—1986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及其消化阶段

1979—1981年第二次能源危机时,布伦特油价狂涨到36.83美元/桶。借助两次石油危机,OPEC从国际石油垄断资本手中完全夺回了石油定价权。1981—1986年为OPEC实行原油产量配额制的较高油价时期,布伦特油价从36.83美元/桶缓慢降到27.51美元/桶。随着非OPEC产油国原油产量的增长以及节能和替代能源的发展,OPEC对油价的控制能力不断下降,原油价格也开始不断回落。1986年,油价急剧下跌到13美元/桶左右。

1.4 1986—1997年,实现市场定价的较低油价时期

此时期,由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石油成本不断下降,产量增加,国际油价的决定主体从OPEC单方面决定,转向由OPEC、石油需求和国际石油资本共同决定的局面,国际油价基本实现市场定价。布伦特原油均价在14.3~20美元/桶的水平上徘徊波动,(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时油价出现短期大的涨落除外)。

1.5 1997年以来,国际油价短暂下跌后的大幅度上升,直至2008年急剧跌落的阶段

受亚洲金融危机、需求下降以及OPEC不适时宜的增产,布伦特原油价格从1997年1月的24.53美元/桶下降到1998年12月的9.25美元/桶的最低价。然后从1999年3月开始反弹并一路攀升,2000年8月突破30美元/桶,2000年9月7日最高时

原油的历史

达到37.81美元/桶,短短18个月涨幅达3倍之多,创“海湾战争” 以来的油价新高。2003年之后,油价更是一路持续上涨,终于在2008年7月创下接近150美元/桶的历史最高纪录,并在5个月之后的2008年底戏剧性地下挫到40美元以下。

2009年至今快速回升高位震荡阶段

油价在2008触底之后,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回升,油价也相应进入了回升阶段。并于2011年达到115美元之后在高位宽幅度震荡。

二、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的历史解读

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发展过程中,1960年9月OPEC成立以前,原油价格在美国和跨国公司的垄断控制下,为垄断价格;OPEC成立至1973年处于成长时期,它对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影响力很小。我们在这里着重从1973年以后石油逐步市场化以后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

2.1 1973—1974年阿拉伯石油禁运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随之卷入了战火,尼克松总统于1973年10月20日提议为以色列提供22亿美元的一揽子军事援助时,沙特阿拉伯宣布全面禁止向美国的石油运输,并且很快获得了其他阿拉伯石油生产国的呼应。1973年10月16日,欧佩克宣布将油价从每桶3.01美元提升至每桶5.11美元,并宣布停止对美国和荷兰出口石油。第二天,中东产油国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石油禁运。

2.2 1978—1980年伊斯兰革命和两伊战争

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动,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即“伊斯兰革命”。1978年12月26日至1979年3月4日,伊朗全部停止石油出口,世界石油供应突然减少了500万桶/日,造成石油供应严重短缺,石油价格从每桶13美元猛升至34美元。伊斯兰革命实质上就是伊朗人民掀起的一次反美高潮。革命成功后,伊朗关闭了美国设在伊苏边境的电子情报收集站,使美国对苏联军事行动和核导弹实验的监视出现了缺口;1979年3月12日,伊朗退出了美国操纵的“中央条约组织”;同年8月10日,伊朗副总理萨迪克·塔巴塔巴伊宣布伊朗取消同美国签订的价值近90亿美元的军火合同;9月18日,伊斯兰革命委员会通过法案,宣布废除1943年制定的美国军事人员雇佣法,大批美国“军事顾问”被赶走;11月5日,伊朗宣布废除1959年伊美签订的“伊美条约”,禁止美国飞机和船只进入伊朗领空和领海,霍梅尼公开支持11月4日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和扣留66名美国人质的事件。紧接着,美国宣布停止向伊朗提供武器装备的零配件,停止购买伊朗石油,冻结伊朗官方在美国的财产和资金(140亿美元),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等等。1980年4月伊美两国正式断交,美国成了伊朗的头号敌人。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突袭伊朗,爆发了两 伊战争。两伊战争的爆发使两国的石油出口量锐减,一度曾完全中断,全球石油产量骤降,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并一度达每桶42美元。由于1979年以后持续一年多的原油抢购使西方国家有了较充足的原油储备,加上沙特阿拉伯迅速提高了石油产量,到1981年油价终于稳定在每桶34~36美元的范围内。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1978—1980年,油价从14.02美元/桶(以2008

年不变美元计,为44.77美元/桶)上涨到36.83美元/桶(不变美元价93.08 美元/桶), 上涨了163%。

2.3 1985—1986年沙特宣布以低价销售石油

1985年7月,沙特国王法赫德宣布以低价销售石油,引起国际石油市场的大混乱,国际石油价格立刻大幅度下跌。其背景在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市场经历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伊斯兰革命和两伊战争等连续的价格冲击之后,西方国家石油需求下降,石油市场萎靡。为了鼓励消费者重新消费石油,重新夺回石油市场份额,1985年OPEC宣布以争夺市场合理份额来取代过去的限产保价政策,从而导致1986年油价战的爆发和油价暴跌。这个时期,OPEC在全球石油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价格决定权。1985—1986年,油价从27.53美元/桶下降到14.38美元/桶。在这个时期,国际油价主要由市场供需决定。

2.4 1989—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0年7月中旬,长期存在于伊拉克与科威特两国之间的石油政策、领土纠纷和债务问题等方面的争端日趋尖锐,同年8月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令突然出动10万大军入侵科威特。5个月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伊拉克撤出侵占的科威特,本国的实力也遭到巨大破坏。这一期间,油价从1989年18.2美元/桶上升到1990年23.81美元/桶。1990年海湾危机期间,欧佩克大幅度增加了石油产量,以弥补伊拉克遭经济制裁后石油市场上出现的每天300万桶的缺口。

2.5 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

南亚的金融风暴。同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也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这个时期,油价在15~19美元浮动。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爆发,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也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这个时期油价从16美元/桶左右降到10美元/桶左右。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国际炒家损失惨重。同时,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和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慢,1998年经济增长仅为2.8% (据IMF数据),石油价格也因此下滑。至此时期,国际油价滑落到9美元/桶左右的低位。

2.6 2001年美国“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的劫持多架民航飞机冲撞摩天高楼的自杀式恐怖袭击使美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打击,国际油价也受到冲击。2001年石油价格短期涨到24.37美元/桶。随后“9·11”事件导致航空、运输和旅游业不景气,国际油价也因此一度跌

到16~17美元/桶的水平。

2.7 2002年委内瑞拉PDVSA公司石油工人罢工事件

委内瑞拉是世界第四大石油出口国,2002年12月2日,委内瑞拉反对派进行以迫使查韦斯政府下台和立即举行大选为目标的全国性无限期总罢工。罢工初期声势浩大、效果明显,委内瑞拉各主要经济部门大面积陷入瘫痪。石油工业生产和出口的中断,给政府财政收支造成巨大压力。据有关部门统计,两个月的大罢工使委内瑞拉损失了40亿美元,其中包括石油出口收入、国家税收、工业生产和商业销售等。另外,国内汽油和食品的供应出现紧张,政府在两个月中被迫支付5亿美元进口汽油和柴油。

2.8 2003—2004世界经济强劲增长拉动需求推高油价

2004年与2002年相比,石油价格从24.93美元/桶上涨到42.68美元/桶,上涨了70%以上。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尤其是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经济全面增长,世界经济在2004年强劲增长5.1%,经济的全面增长引起石油需求增长,供需矛盾加剧,导致油价上涨。2004年全年,欧佩克一揽子油价平均每桶36.05美元,比2003年均价高出7.95美元,并在10月下旬涨到接近47美元/桶。这一时期,尽管伊拉克局势、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的罢工以及产油国备用产能的下降对油价上涨都有影响,但主要原因是石油供应从过去近10年的整体供大于求向

供不应求的转变。西方国家石油需求增长温和,OECD在2000—2004年年平均增幅为0.6%(IEA),来自亚洲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地区石油需求则快速上升,并成为整体需求的主要动力。OECD以外的亚洲地区石油需求在2000—2004年平均每年上升约4.8%,当中需求增长较强的包括中国、印度及韩国,其中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尤其快速,期内平均年增长约

7.7%。

2.9 2005年墨西哥湾飓风

2005年8月下旬和9月,墨西哥湾地区发生“卡特里娜”和“丽塔” 飓风。美国矿产资源管理服务局公布的数字表明,遭受飓风袭击前,墨西哥湾地区的原油日产量约为140万桶,天然气日产量约为2.832亿m3。“卡特里娜”2005年8月29日袭击路易斯安那州,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导致受灾地区石油工业瘫痪,累计损失的原油产量达1.62亿桶,天然气产量损失约为222.146亿m3。统计还显示,“卡特里娜”和“丽塔” 飓风共摧毁了墨西哥湾地区113处生产平台,破坏了457条输送管道。墨西哥湾地区发生的“卡特里娜” 和“丽塔” 飓风造成2005年国际油价连续上涨,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不断改写历史纪录,8月突破每桶70美元关口;现货交易在9月突破60美元/桶,之后略有回落。

2.10 2006年尼日利亚石油供应袭击事件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产油国和世界第八大原油出口国,日产原油250万桶,占全球原油产出量的近3%。2006年初以来,尼日利亚南部原油出产丰富的尼日尔三角洲地区产油设施遇袭。由于该地区频繁发生袭击产油设施和绑架石油工人事件,尼日利亚的石油产量已从原来的日均250万桶下降了约25%,原油出口下降20%,进而影响国际油价,2006年国际油价上升了近20%。2007—2008年,美元走势和游资炒作使得油价急升骤跌本阶段国际石油价格由2007年1月一路上涨到2008年7月,接近150美元/桶。随后的约5个月的时间,在2008年12月下旬,油价戏剧性地暴跌到40美元以下。2007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涨,供需平衡偏紧的局面是决定油价走高的基本背景,而美元贬值、投机资金炒作则是推动油价运行的主要动力。2008年9月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使得投机炒作资金相继离场,国际油价骤跌。主要原因为以下三方面:美元贬值是本阶段高油价的最直接推力,投机炒作是推动油价最主要的手段,金融危机爆发、投机资金离场、美元走强引起油价下跌

三、油价影响因素的汇总

在近些年的经济紊乱中,原油期货的商品属性成份有所下降,金融产品属性成份越来越明显。作为一种商品,价格受供求影响,作为一种金融产品,价格受利率汇率等因素的影响。长期来看,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动力主要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短期内的价格波动会受到石油库存变化、汇率变动、突发事件、政治事件、国际资本市场资金的短期流向、气候异常、市场干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通过对供求关系造成冲击或短期内改变投资者对供求关系的预期而对石油价格产生影响。

3.1 供给因素分析

3.1.1 石油储量

石油产量必须以石油储量为基础。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石油资源探明的储量一直在持续增加,今年BP公布的《年鉴》预计,全球石油储备有1.653万亿桶,按照全球每天“非常非常”保守的0.8亿桶的消耗速度来计算,当前的世界石油储量可供全球消费54年。但是,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 年以前达到顶峰,全球石油供给逐步进入滑坡阶段。石油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石油供需状况。储量降低,说明石油需求旺盛、供给紧张,反之亦反。反映库存变化的指标有美国能源部信息署(EIA)发布的美国原油上周储量数据等。

3.1.2 OPEC影响

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方主要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几次石油危机促使西方石油消费国纷纷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同时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开发替代能源,减弱了石油需求的增长势头,从而减少了对OPEC石油的依赖。目前, 全球石油产能已接近极限, 产油国缺乏剩余产能造成了市场紧张。目前, 全球每天剩余的石油产能估计在100万桶左右, 仅占全球石油日产量的1%, 而据石油输出国组织估计, 剩余产能达到4%左右才能保持世界市场石油价格的稳定。与此同时, 储量的接替成本不断上升。经过100多年的开发, 除中东以外地区, 能够低成本开采的常规石油资源已接近枯竭, 油气勘探逐步向深水、深层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方向发展, 开采难度的增加使得原油综合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据Herold石油咨询公司对世界140家石油公司的统计, 自1999年以来,油气储量接替成本平均每年递增15%,而储量接替率一直处于递减状态, 从1999年的206%递减到2003年的150% 。而且, 新油田的建设周期为3~10年, 在高油价期间投资开发的新油田, 到投产时有可能恰逢低油价。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新油田开发的风险性, 使得石油公司不得不对增加勘探开发投入保持慎重态度。在石油替代能源的方面, 以煤炭为例, 增长幅度比石油有过之而无不及, 转而寻求煤炭利用也不是一条出路。而据专家预测, 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新能源在未来一二十年内还无法达到大规模经济利用的要求。

3.2 需求因素分析

3.2.1 石油消费需求

美国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是石油消费主体。从1994 年到2009 年,OECD 国家石油消费量占比不断下降,从1994年的64.51% 下降至2009年7月的53.53%,而非OECD国家占比却不断上升,从1994 年的35.49%上升至2009年5月的46.46%,其中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主要指印度)上升趋势明显,中国从1994年的4.43%上升至2009年7月的9.53%,其他亚洲国家从7.77%上升至2009年7月的11.38%。虽然美国石油消费需求占比呈下降趋势,从1994年的26.45%下降至2009年7月的22.84%,但由于其占比高达20%以上,因而对全球石油价格走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且15年来美国的石油产量不断下降,从1994年的939万桶/ 天下降至2009年7月的894万桶/天,但消费量则不断提高,从1994年的1807万桶/天上升至2009年7月的1871万桶/天,美国石油进口增加明显。

原油的历史篇三:世界石油产业发展历史-现货石油必看

世界石油产业发展历史

1 、石油(petroleum)来源于希腊语的petra(岩石)和oleum(油),被称为黑色金子。

石脑油(naphtha),来自波斯语naft或nafátá(流动)。

2 、古波斯人的碑文上,记载了上层贵族把石油用于制药和照明。

公元8世纪,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开始利用当地石油副产品柏油来铺设地面。

公元9世纪,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人开发油田生产石脑油。

公元10世纪,地理学家阿布.哈桑masudi与公元13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记载了油田大量开发、油品可装数百只船、用于贸易的场景。

3 、在18-19世纪,俄、法、英、美、波等国家,先后发现、研制、开发了石油产品、方法、设备与油田。

1748年,沙俄政府对原油做过蒸馏实验。

1832年,俄国第一座炼油厂由瓦西里兄弟建立。

1838年,巴库曾在拉汗尼建立了本国第一座炼油厂,从1834年起对轻质与重质原油进行过蒸馏实验。

1845年,法国人建立本国第一家炼油厂。

1848年,英国人建立本国第一家炼油厂。

1850年,美国人基尔最早生产出煤油与商业化生产的蒸馏釜。

1853年,波兰科学家阿格纳斯.卢卡西维奇(Lgnacy Lukasiewicz), 通过蒸馏从原油中提炼出煤油。

1854年,波兰南部克洛斯诺发现了本国第一个“岩石油”矿,卢卡西维奇建立了本国第一座炼油厂。

185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石油公司成立,这是全球第一家石油公司。

1858年,美国人费里斯加工了161吨原油,成为当时美国最大的炼油商。

1859年,德雷克(Edwin Drake)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首次进行商业石油开采,钻出本国第一口现代油井。

1861年,Meerzoeff在欧亚交界处的巴库油田上,建造了第一家俄罗斯炼油厂。

1861年,一船煤油从美国抵达英国伦敦,全球化的石油贸易大门打开

4 、1870年,美国人洛克菲勒创建标准石油公司,自此至20世纪,该公司垄断了美国炼油工业与销售市场。

1878年,诺贝尔石油公司在巴库成立。

1886年,俄国人罗斯柴尔德成立“里海与黑海石油公司”。

1907年,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成立。

5 、1911年,美国法院裁定反垄断法,美国标准石油公司被分解为377地区石油公司;自此,世界各国的石油巨头分食全球市场。

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日后的埃克森石油公司)

纽约标准石油公司(日后的美孚石油公司)

加利福尼亚公司(日后的雪佛龙公司)

印第安娜(日后并入英国石油公司)

俄亥俄(日后并入英国石油公司)

大陆石油公司(日后的康菲石油公司)

德士古石油公司

海湾石油公司

土耳其石油公司

6 、1920年至1945年期间,南美洲、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被开发后形成剧烈竞争,墨西哥、委内瑞拉、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大增,中东石油进入世界舞台,但美国成为世界石油产量大国。

1928年7月,英、法、美各国形成中东石油开发的“红线协议”,除波斯与科威特外,该协议为未来中东石油开发定下了框架。

1928年9月,英、法、美等国签定“阿克纳卡里”石油配额协议。同时,以美国墨西哥湾离岸价加上到消费地的运费,形成原油的“基点定价制”。

在此期间,美国16个州发现油田,1940年美国石油产量占世界的62.9%,美国石油称霸天下。

7 、1950年起至70年代,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世界主要资源,同时中东成立OPEC,冲击了以往的美欧垄断格局,世界石油生产重心由墨西哥湾、加勒比地区移往中东、波斯湾地区。

为抵制西方石油公司的油价垄断,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于1960年成立,现有12个成员国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OPEC宣布石油禁运,提高油价,由每桶不到3美元涨至起过13美元。

1978年,中东先后爆发伊朗革命与两伊战争,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从14美元涨至35美元。OPEC各国废除石油租地制度,实行石油工业国有化,重创美欧石油工业。

8 、1980年至现在:

1980年,美欧先后推出原油期货交易,从OPEC手中逐步夺取国际油价的定价权。

1988年6月

23 日伦敦交易所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

2002年11月2 日,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推出原油期货合约。

1991年,苏联解体,俄国实行私有化。原300多家大型石化国企至2003年仅剩1家,2005年开始新一轮石化国企扩张,2006年,俄罗斯石油公司原油产量达408亿吨,占全球产量12.3%。

2000年以来,国际油价高涨,2008年7月伦敦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最高涨至每桶147.25美元的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