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高等教育借力中外合作办学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为例,从中外合作办学特色、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实践教学、国际学术合作、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探討了中外合作办学对影视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影视;高等教育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辐射作用,深化对国内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①中国的影视高等教育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以国际化推动了自身的教学改革,为一流学科建设作出了积极且有意义的探索。
本文将以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为例,从中外合作办学特色、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实践教学、国际学术合作、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探讨中外合作办学对影视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一、顶层设计:“1+N”的中外合作办学特色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是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依托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多学科交融特色,以及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覆盖23个国家和地区的65所国际传媒高校的教育资源,开创了“1+N”融合式全新教育模式。即中国传媒大学分别与不同外方高校的优势学科进行合作,充分引进外方高校国际领先的教育教学资源,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与强强联合。
二、课程体系:融合创新、国际特色
学院充分发挥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学科优势,大力引进国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创立了具有融合创新特色的国际化传媒教学课程体系,旨在培养一批“熟知全球传播规则、能够参与全球传播事务竞争与合作,运用先进的、国际通行的传媒信息手段,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参与或领导国际团队为中国的国际化发展贡献中国价值和中国智慧”的国际化传媒人才。
(一)建构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
学院在国际化教学课程体系方面,致力于培育艺术、技术、管理融合的现代复合型传媒人才,建立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等专业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
(二)立足国情,打造通识博雅课程体系
立足中国国情,以我为主,融合创新,设置通识博雅课程体系。本科设置数理逻辑应用、自然科学基础等“数理学科”,社会科学、调查基础、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学科”,以及文学、哲学、美学等“博雅学科”,以培养具有理性批判思维、科学研究方法、文史哲通识的国际传媒人才。
(三)中外联合,建构融会贯通的专业课程体系
学院的所有专业严格按照中外联合培养方案进行教学培养,中方学校引进的外方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占全部专业课程的近二分之一;由外方教师面授的专业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占所有专业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的近二分之一。此外,还通过国际教授工作室、密苏里新闻周、ICUC国际大师工作室等方式,为学生搭建中外联合的课程体系。
学院邀请国际一流高校的核心教授、学科带头人或传媒实践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业界大师为全院学生开设多学科前沿课程,专业兼顾影视艺术与新闻传播的学科平衡,形成融合型的国际前沿知识体系。自2011年起,已邀请牛津大学、南加州大学、西北大学等欧美名校和BBC、NBC等国际主流媒体的20余位学者和业界专家来校授课。
为促进中传-密苏里传播学专业的国际化教学,学院邀请密苏里新闻学院艾米·西蒙斯教授和章于炎博士为传播学专业学生讲授“媒体融合新闻报道的艺术和技术”(Techniques & Arts for Media Convergence Reporting Journalism)课程,并主持一个讨论国际传媒学院新闻及传播课程创新的工作坊。
(四)结合业界,建构“在实践中学”的特色课程体系
建立业界特邀导师制,系统聘请业界导师参与国际教学,建立企业咨询委员会和实习基地,引进业界导师的优质品牌和业界项目资源,通过项目实践带动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如为促进学生对新闻业界前沿的了解,受学院聘请,加州州立大学终身教授白春生、新华社资深记者、香港《南华早报》前主编黄天波为中传-密苏里传播学专业本科生分别讲授“演讲与修辞”和“新闻伦理与规制”课程。
三、师资建设:内培外引,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中外合作办学能否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如何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如何既能够引进国际优质师资,又能够充分调动国内高水平师资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培养一支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成为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重点。
中传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依托中国传媒大学 “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内培外引,建立了融汇中西优质教学资源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整体而言,通过机制创新、平台建构,学院实现了中外教学资源的汇聚,及“三个三分之一”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国际化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分之一外方沉浸式教学导师。学院形成了外方合作院校师资的长期驻校教学机制,目前学院常驻外方师资达25人次,同时每学期还邀请外方合作院校相关专业其他教师进行短期访学,面向学生进行前沿讲座教学。
三分之一中传国际创新课程导师。陆续已有60余位中方教师为学生授课,其中博士比例、副高比例占到了80%以上,特别是邀请了各合作学院的教学名师,教授级别专家参与授课,并组织中外教师见面会,推进了教学的国际化。
三分之一业界优秀导师。学院邀请大批业界导师及大咖,将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国建设银行、财新传媒、韩国SBS综艺局、零点集团等单位的三十余位业界精英人士聘为学院业界导师,纳入教学团队。
四、创新实践:世界眼光、中国立场、乡村情怀
高等教育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最终还是要落到人才培养质量上。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重点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以中传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