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新常态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发展动态研究
摘 要 高校體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目前高校的体育教育现状很难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体育课程是高校培养学生所实施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从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现状和不足,分析高校体育教学的问题所在,以供今后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常态 高等教育 体育课程 发展动态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技术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在高校教育中成为一种现象。在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新媒体的形式主要有: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互动等。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借助新媒体能够加大对大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提升大学生体育学习的效率,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是更好地适应新媒体和新技术应用的途径。因此加大对高校体育课程发展动态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资料信息,了解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动态。
1国内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课程改革趋势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例。注重综合化课程,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综合化,以克服分科教育的缺陷。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及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重视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赋予课程以新的内涵与时代特征。
在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方面,百余年来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从军国体育思想到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从工具主义体育思想到人本主义体育思想,其指导思想一直不断的更新交替。课程模式从效仿日本、借鉴美国、学习苏联直到结合实际情况融合。而具有对称、简单、序列性的传统体育课程正在被非对称、混沌开放的体育课程所取代。但无论体育课程如何改革,其指导思想、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如何变化,这些成果大多是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有学者指出高校的学分制制度,不应该只规定学时数,还应该增加学分数的规定,并认为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不仅要重视运动技能的教学,还要把终生体育观念也融入教学当中,让大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提高体育活动参与度。
梳理目前文献资料,有研究学者以体育选项课为研究对象,得出应该首先重视技术方面,其次延展到身体健康方面,最后到养成终生锻炼习惯方面,还认为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应该只注意近期或者长期目标,两者应该有机结合起来,需要转变现有教学思想,引进更多新型项目。还有学者提出,不能只使用一种体育课教学模式,应该将二段式和并列式结合,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学模式。且对体育专项的高校,在拥有良好师资,场地,器材设施的情况下,建议其运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另外有学者针对“健康第一”、“终身体育观念”与《全民健身计划》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三者关系进行了深度剖析,认为应该将“竞技观念”也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当中。然后强调必须符合《全民健身计划》,坚持将终身体育作为指导思想的同时,把单调的体育课程模式调整为体育基础课,体育选项课、高年级选修课以及体育俱乐部模式等多种课程模式,提高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热情,并且按照《纲要》要求增加各类体育课外活动,以此养成终身体育的目标。
2国外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目前美国高校中的体育学已经超出了国内传统意义理解范围内的体育学概念,是以多元化、开放性的发展态势。美国的高校将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融合了起来,并且以学生为本作为其核心理念,美国高校体育课以注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课程服务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代替传统的对学生实行教学的理念,这种与时代俱进的理念将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起来。
有学者指出,日本高校体育课程大胆改革,不再由国家硬性规定为必修课以及毕业必修学分,取消大学一二年级体育必修课程,将体育课地位决定权下放给各个学校,并将体育构建为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体系,让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体育成为运动科学类科选修科目,同时使之能够比肩其他选修科学类科目。还有学者发现,美国在《NASPE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下开展锻炼,基于这个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各个州都设置了自己的体育教学大纲,以此为各个学校提供课程开展与体育教学的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基本点是:“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标准中还提出,体育活动是一种生活方式。认为让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与强健体魄是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且会随着学生的长大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在各个体育项目中主要采取了竞技体育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竞技体育中的各个角色并能适应它,不仅贴近生活,还利于养成锻炼的健康生活方式。
3结语
针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从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和谐发展的大局观出发,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要不断增加体育教学经费投入,改善体育教学工作环境,满足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抓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渠道更新体育教师体育理论知识和提升业务能力,同时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激励措施,改善体育教师待遇,以促进体育教师队伍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励学生投入到课外体育锻炼中来,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陈学华.构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特色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06):93-94+104.
[2] 刘从梅.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发展现状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3] 钱毅恒.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2.
[4] 丁宝龙.体育教学模式建构之理论探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5] 江少平.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