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中药材品种“附子”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摘 要:引进“附子、大黄栀子、桔梗、白术、黄芪、当归”6个品种在华宁县宁州街道办山口村进行试验,通过试验示范探索适宜华宁种植的中药材品種,不断完善中药材种植技术,总结出适合我县推广的华宁县中药材品种附子栽培技术,并应用于大面积生产。
关键词:中药材;附子;栽培;试验示范
华宁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县域面积1313平方公里,山地占91%,引种栽培和规模化种植中药材起步较晚,中药材产业发展缺乏适宜中药材种类及相应的栽培技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难,产品质量差异大,距离产业化经营还有很大的差距。针对项目推广前存在的问题,积极引进优质高产品种附子;通过试验示范,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
一、试验设计
1.试验地点选择
试验设于华宁县宁州街道山口村(1690米)、普苏鲁村(2200米),通红甸乡雷打石村(1800米)。试验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的壤土,通气性好。
2.供试材料
无霉烂、缺芽的附子、大黄果栀子、桔梗、白术、黄芪、白芷种苗。肥料为尿素(N≥46.3%)、过磷酸钙(P205≥16%)、复合肥(20:6:24),农家肥。
3.新品种引进
2013年,从四川江油等地引进新品种“附子、大黄果栀子、桔梗、白术、黄芪、白芷”进行同田试验种植,进行产量、产值对比。
4.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2014年附子在通红甸按照株行距30X30、25X30厘米和宽窄行(宽行30cm、窄行25cm)三种田间密度进行试验。
5.肥料试验
2014年在通红甸种植附子进行不同肥料试验。
6.不同海拔试验
2014年、2015年在通红甸乡雷打石基地(1800米),宁州街道山口基地(1690米),在宁州街道那果(2200米)三地进行不同海拔试验。
二、试验示范过程
1.试验研究
2013年8月华宁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华宁县产业办)与华宁永强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合作由四川省江油县等地引进“附子、大黄栀子、桔梗、白术、黄芪、当归”6个品种在华宁县宁州街道办山口村进行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华宁种植的中药材品种附子;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华宁永强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基地(华宁县宁州街道山口村和通红甸乡雷打石)、宁州、青龙、通红甸不同海拔、不同种植密度同比试验和种植附子。试验共种植中药材新品种16.3亩,产量产值统计如表一:
试验结果表明附子产值大、容易种植、投入不高、栽培技术简单易行,农民容易掌握;桔梗也适于种植,但产值相对低;当归适应性差不适于种植;黄芪产量低采挖难度大;白术和大黄果栀子周期长,产值过低。
2.实施附子不同密度种植对比试验
2014年分别按照株行距30cm×30cm、25cm×30cm和宽窄行(宽行30cm、窄行25cm)的密度种植,在通红甸示范种植5亩。
试验结果表明:按宽窄行,宽行30cm、窄行25cm株距30cm种植,利于培土,果均。
3.不同肥料种类及用量对附子产量、产值的影响
进行了三组同田对比试验。每个组设3个处理,分别为第一组,在苗期施用尿素5kg、10kg、15kg(其他施肥量及施用时间、方法完全一致,下同);第二组普通过磷酸钙20kg、50kg、80kg;第三组复混肥(20:6:24)30kg、60kg、90kg;底肥用农家肥、普通过磷酸钙和20%的复混肥混均后施用,沟施,第一次追肥苗齐后用尿素;第二次于苗高40—50厘米,施用复混肥50%,撒施;第三次在苗高60—70厘米打顶时进行,施用复混肥30%,撒施。施肥时结合灌水进行。小区记产面积7.5平方米(3X2.5米),其它田间管理均同大田生产。采收时记录各小区产量,并统计分析,确定附子最佳施肥数量及比例。
试验结果表明:从试验数据可以明确看出附子肥料以亩施10kg尿素、普通过磷酸钙亩施50kg、复合肥亩施60kg左右为宜。提苗肥5kg根据田间长势偏弱,生长量不足,有明显缺氮症状;15kg生长过旺,田间群体过大 ,互相遮蔽 ,影响光合作用。普通过磷酸钙,根据实产在50-80kg差异不大。复合肥30kg田间长势偏弱,生长量不足,有明显的缺肥症状;90kg生长过旺,田间群体过大。
4.实施附子不同海拔种植对比试验,选准推广种植区域
2014年、2015年在通红甸乡雷打石基地(1800米),宁州街道山口基地(1690米),在宁州街道那果(2200米)三地进行不同海拔试验,种植密度按照30x30cm,小区记产面积2平方米,其它田间管理均同大田生产。采收时记录各小区产量确定附子种植区域。
试验结果表明:海拔2000至2300米种植的单株产量相对小,总产量略低,但据药厂检测药效含量高,销售单价高。海拔1600-2000种植的单株产量大、相对产量高,但药效含量低,单价低。
根据以上试验及示范结果(附子)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是:1.海拔1600至2200米均可种植,以1800—1900米最适宜;2.种植密度8000株/亩(以度宽窄行种植,宽行30cm、窄行25cm,株距30cm);3.附子施肥共施4次,底肥以农家肥1000—1500kg、过磷酸钙50—60kg、复合肥12—15kg为宜;第一次追苗肥以氮肥为主,亩施用量10kg左右;第二次追肥以复合肥为主,亩施用量30—40kg;第三次追肥以复合肥为宜,亩施用量18—25kg,施肥与灌水相结合,根据气候情况和土壤墒情,适时、适量地灌溉和排水。
5.示范带动
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采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种植附子2014年10月—2015年9月种植100亩,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种植2041亩,2016年10月至今种植3005亩。
三、推广培训
在全县范围内加大附子技术的宣传培训,促进附子技术在全县的推广。抓好积极到村委会指导,采取田间现场会、科技示范户会,黑板报、幻灯片等形式,并先后邀请有关专家、公司经理、种植能手等进行授课培训,通过科技培训,为中药材附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群众基础。
四、集成技术的主要推广应用情况
2015年10月,华宁县附子实施了集成技术,推广面积2041亩,推广率达90%左右。2016年10月,附子集成技术推广面积达到3000余亩(实施地点包括昆明、玉溪、红河等地)。
五、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2016年10月20日经过华宁县产业办组织按照好、中、差测产后,附子平均亩产达到1512.17千克、种子、农药和化肥2427.32元,附子从种植、田间管理到收获每亩需人工16个、每个工一天60元,合计人工费960元,亩产值7560.85元、亩纯收入4173.53元。
2015年间,华宁县累计推广附子集成技术面积2041亩,依托华宁县永强中药材公司收购,收购总量2745145千克,实现销售收入1372.57万元,平均亩产1345千克,平均单价5元,亩产值6725元,亩纯收入3505元。与项目技术实施地种植玉米相比,种植玉米2041亩,亩均增加产值5603.1元,亩均增加纯收入3105元,增产增收效益显著。
2.社会效益
附子的试验示范及推广,使全县的附子面积从原来的空白,发展到了2015年的2041亩,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以后整个华宁县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生态效益
通过新品种良种良法的配套推广,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同时,大力宣传和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农药,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减少了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促进中药材产品向生态安全方向发展,推动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六、结语
中药材品种在华宁县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推进山区农村全面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