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皮埃尔?热内作为一位法国导演,对自己的电影作品总有独特的追求,这使得他的电影非常具有“热内式”的视觉风格。导演对于生活的体验与对影片细节的雕琢赋予其作品极大的魅力,天才的视觉创造力和浓郁的黑色幽默感使得热内作品有着浓厚的诗意现实主义风格。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热内的三部作品均是以爱情为主线或者铺垫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热内影片中表现的故事是幽默的、诗意的、朦胧的、苦涩的、忧伤的,同时也是压抑的。透过影片,他能将个人的创作思想与现实生活元素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现实并且使观者产生共鸣,将电影的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黑色幽默;诗意现实;爱情;细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65-4
一、影片风格
(一)流派与风格
诗意现实这一学派从1935年起,集合了让?雷诺阿、马塞尔?卡内尔、叙利恩?杜维威尔等人。他们的影片充满怀旧和忧伤,将焦点对准了法国社会生活在边缘的民众的灰暗生活,或者是失业工人,或者是罪犯,这些卑微的人经历了落魄窘迫的生活,最终有一段美好的感情;或者是这些主要人物,以幻灭、死亡为结局,镜头流动的淳朴节奏中反复书写真善美的被毁灭的悲剧。他们大多数只能客观地反映自己所接触到的那一部分现实,反映有限的“经验与回忆世界”。这样,就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当时“重大的社会政治题材”,回避了“时代和社会的重大斗争”,而致力于从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中寻找所谓的诗意。那时即使有涉及大城市的作品,也大都局限在家庭这一小圈子里,表现的也常是“市民家庭生活的舒适和狭隘”,并且基调也显得较为低沉,文章的故事情节相对而言亦比较简单。但是,他们在拍摄艺术方面却是刻意求工,十分强调意境的营造、气氛的渲染和缠绵悱恻的情感的抒写,力图从语言和形式方面感染和影响读者,使其领略到平庸生活中富有诗意的因素和瞬间。
热内是一位法国导演,他的骨子里就透着一种法国艺术家的浪漫气息,既有艺术家独到的思维与想象力,同时具有独到见解。他在其三部影片《天使艾米丽》、《漫长的婚约》、《黑店狂想曲》中的创作手法令人称赞,影片内外均流露出浓郁的诗意现实的色彩。例如《天使艾米丽》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自小与孤独为伴的小女孩,长大后在一家咖啡店做招待,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角色,导演却拍出了她不平凡的一面,那就是她以帮助别人为自己的快乐,别人快乐她就感到幸福。又例如《漫长的婚约》中的自小残疾的玛蒂尔德和她的未婚夫马奈特,以及他们身边的人,个个都是生活中平实的角色,在热内的电影中是那么完整地被刻画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让人觉得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无论是快乐的、暴力的,还是悲情的,热内都能找到每个角色的定位。而《黑店狂想曲》这部影片属于超现实的幻想喜剧,屠夫和他的女儿还有路易斯以及楼里的做手工活的兄弟、上有老下有小的失业者、神经质的中产女人、穴居者以及一个吃蜗牛的老人等众多的平凡生活中的人物角色上演了一出荒诞的喜剧。这部影片子充满了童话色彩和超现实主义语言,属于超现实的幻想喜剧,同时又有着现实色彩的影子。
三部电影均有个性化的画面与色彩,每部影片虽然题材不同,但是叙述方式和油画般的色调给热内的电影风格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当然我们不能仅仅用定义去理解热内的电影,不能单一地说他是诗意现实风格的导演,只能说他的影片处处体现着诗意现实的味道,他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印证,生活气息浓郁,同时又具有想象力与诗意,所以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
(二)黑色幽默风格
“将一个戏剧性,甚至是悲剧性的,或者是卑鄙下流的场面不加美化地表现出来,以产生一种令人发笑的效果,这似乎就是黑色幽默的定义。”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幽默是一个人在心理上的精神之解脱”,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要带给观众一些哲理和道理,更重要的是有一定的娱乐意义,在热内的影片中就不乏这样的场景。热内的影片总能找到娱乐点,不论从演员的动作、表演技巧,还是剧本设置,甚至从声音剪接中都能找到令人发笑的元素。之所以说热内影片的风格属于黑色幽默,是因为这些影片中的笑点多数是为主题服务的,就如《黑店狂想曲》最经典的一段,路易斯在粉刷墙壁,屠夫在和与自己关系暖昧的女人做爱,弹簧床的声响通过管道传到女儿茱莉的房间,茱莉此时正在拉琴,与此同时一个妇女在楼道清理地毯,一个男人在房间内给自行车打气,男人的母亲在织毛衣以及楼下的做手工活的兄弟,所有人都对这个声音感到奇妙,非常有节奏,随着弹簧声节奏的加快,所有的人都加快了自己手中干活的节奏,而且都乐此不疲地做着手中的活儿。当弹簧声戛然而止,路易斯直接摔到了地上,车胎打到爆裂,茱莉的琴弦由于拉动剧烈在同一时间断裂,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滑稽幽默,而在影片中的空间和时间又存在得那么合理,这让我们不禁赞叹热内对于影片细节的处理与幽默元素的运用的手法的高明。在《天使艾米丽》这部影片中也是有颇多的幽默成分,从导演喜剧性地安排艾米丽的出生过程,到艾米丽之后的生活环节都充满了戏剧性。我最觉得艾米丽童年最逗笑的一段场景是她亲眼目睹了车祸现场时候被大人训斥,然后艾米丽决定报复他,在球赛最激烈的时候突然拔掉天线,使一个球迷因为看不到精彩场面而抓狂。《漫长的婚约》虽然是个比较压抑、悲情的爱情故事,但是导演在其中也加入了一些幽默效果,例如邮递员三番五次送信,每次都是以一个漂亮的自行车甩尾停车,最后,由于路面被改成硬化地面,最后的一次重要的信件送给了玛蒂尔德,没想到直接被摔倒在地,很微妙的情节却能使观众在凝重的气氛中会心一笑,这样的功力实在不可小觑。幽默在热内的电影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添加剂,能合理安排运用,对于自己来说可以当作作品标志,对于观众来说也是在享受经典影片中的一段快乐的插曲。
(三)影片细节设置
“我一直保留着对我童年时期法国的怀念之情,那时的风景、风情、及其他一切值得我回忆的东西,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再有大的政治理想的时代,我们只关注那些小小的幸福和快乐”,热内在拍摄《天使艾米丽》的时候曾说过。
细节决定成败!对于电影而言细节是每个导演不可忽略的成分,在电影中我对于细节的理解是:对于构建一个故事或者塑造一个人物形象必不可或缺的成分。而细节具体没有定义,可以是特写镜头,可以是一个人物表情,可以是影片中人物的喜好、习惯或者穿着打扮,或者标志性的建筑、场所,甚至用音乐去为特殊的人物出场做铺垫,这些统统都可以称为细节。在热内的影片《天使艾米丽》中对于细节的着墨尤为突出,甚至可以说让我震撼,使我在观影时产生了很多触动。我认为这就是导演刻画表现细节的成功之处。无论对于哪个国度、哪个时空的人都能产生触动,这就是热内影片的魅力。艾米丽的父亲形象:不喜欢别人嘲笑他的凉鞋,痛恨别人在他旁边撒尿, 讨厌湿的泳裤粘在身上,喜欢把旧的墙纸大块地撕掉,喜欢把皮鞋排成排擦干净,喜欢将工具箱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清理干净再放回去。而她的母亲不喜欢洗澡时双手被泡得起皱,不喜欢陌生人碰到她的手,不喜欢睡觉起来时脸上被压出印迹,但是热爱滑冰服,喜欢用双脚将地板擦得光亮;女老板苏珊喜欢运动员失手后的喊声,不喜欢男人在孩子面前丢脸;珍娜是艾米丽的搭档,喜欢拗手指;伊布里图喜欢看斗牛士受伤;黑面神瑟约喜欢捏破塑料膜上的泡泡;艾米丽的朋友菲乐美喜欢艾米丽帮她照顾小猫,喜欢听到猫咪碰倒它的食碗的声音;而猫喜欢听小孩子的故事;等等。
而在《黑店狂想曲》中路易斯在阁楼对着孩子们玩肥皂泡的一段刻画充分表现出导演对于童年生活的怀念与眷恋。要把人或事编写成故事,就要说明白时间的意义和它对主人公的影响。事实上,因为情感比理性更易影响我们的决定,所以只是明白其中的影响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设身处地地体会那种感受,融入主人公所处环境和所经历的生活。宠物的死、在学校里出丑,或者一次约会、爱情、欲望、对未知的恐惧、失去信心、父母给与的打击和困惑,这些都是我们曾经有过的情感。导演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此,他总能在生活中捕捉到有趣的情节来放在自己的电影创作中,就像随风飞舞的酒杯,也是导演自述在国外吃饭时候偶然遇到的场景,之后就在自己电影中为大家呈现出来了。
二、电影元素的综合运用
(一)画面创作―摄影
画面是电影创作的终端。摄影师在创作画面的同时,也创造了感觉,创造了情绪,创造了形式,创造了气氛,创造了风格。热内在他的影片中大量使用急推镜头来表现人物,运用旋转镜头写意,运用运动镜头增加视觉的流畅性。所以他的影像有浓重的个人风格。
1.急推镜头
热内在三部影片中的两部影片《漫长的婚约》和《天使艾米丽》是出自同一摄影师布鲁诺的手笔。在热内的影片中在表现人物表情的时候大多使用急推镜头,可是在技术手段上却不是使用变焦来获得效果,他的镜头是摄影机直接推向演员的面部,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大,在影片的人物造型上,创作者追求的是一种漫画式的效果。热内很少用中长焦镜头来美化人的面部。反之,在拍摄人物中近景甚至是特写时,摄影师常常使用35mm(标准镜头)以下的焦距,使人物的脸具有一种夸张的透视变形。在使用广角镜头的同时,摄影师还使摄影机与被摄者之间保持一定的俯角或是仰角。这样的广角镜头所具有的透视感就进一步被夸张了。在这样的画面中,人物的双眼被透视放大而显得突出,透过这样的眼睛,人物的内心活动被暴露无遗地展现给观众。这样的镜头效果在《黑店狂想曲》和《天使艾米丽》中使用甚多,极具热内风格。最使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对于艾米丽的父亲和母亲出场时使用的夸张的急推镜头,以及在看到小鱼跳出浴缸自杀时童年的艾米丽惊声尖叫时也采用了这种的拍摄方式,先是180度的近景旋转镜头,然后直接推到艾米丽的脸部特写,非常连贯,一气呵成。
2.旋转镜头
旋转镜头为热内的影片增色甚多。《漫长的婚约》中最经典的一段采用的是航拍,玛蒂尔德和马奈特小时候一起爬上灯塔,两个孩子在上面尽情地呼喊,此时的镜头一直是在空中进行旋转拍摄,不停地转,孩子不停地呼喊,音乐渐强,此时此刻两个幼小的心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温情的画面为之后的分离情节做了深深的铺垫,更预示了寻爱之路的艰辛。《天使艾米丽》中的一场戏是艾米丽已经长大成人,但是依旧孤独,自己一个人在水边打水漂,此时镜头从她的头顶掠过180度旋转之后缓缓落到河面上,此时人物是全景,但是这样的写意镜头完全可以分切来拍摄,热内就是喜欢这样连贯的旋转拍摄手法,总在不断挑战自己。
3.运动镜头
(1)摄影机的运动
运动镜头在影片中的使用使视觉具有流畅性,其实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动态构图。由于动态构图本身的多边性,使得画面中的景别、角度、色彩、光线等造型元素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有意设计的,是有序的整体。笔者认为在三部影片中最具魅力的镜头非《黑店狂想曲》的开场字幕莫属,当然这和美术师的功劳密不可分,运用多种道具组合,设计了严谨的运动路线与灯光效果,虽然只是一段开场字幕,但是能够体现出导演不凡的实力与想象力。
(2)摄影机与被摄主体同时运动
摄影机与被摄主体同时运动是运动镜头的最高境界。这就要求导演、摄影师、灯光师严格设计演员和摄影机的运动路线,这里就涉及到了场面调度的问题。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天使艾米丽》中当艾米丽在地铁站第二次遇到连诺时,连诺转身就跑,此时摄影机就一直跟着艾米丽的脚步,之后切到车站外景,再跟上连诺的脚步,连诺继续追车,地上留下了一个盒子,此时镜头围绕盒子旋转180度后,艾米丽出现,拿起盒子,结束。这段镜头的创作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风格,这里的动态构图产生方向、方位的纵深调度关系,产生了焦点的虚实变化,前后景别的变化,传递了多种画面信息。
(二)作品点缀――色彩
色彩在影片中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是导演表达艺术情感的重要工具。电影中的色彩基调,不是单一的色彩,而是一部电影色彩构成的总和,是导演开拍前就要和摄影师以及美术师、服装设计师还有道具师为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达成自己心中的艺术效果。
1.用色彩刻画人物性格
色彩能够制造浪漫,能够渲染情绪,有时候为了加强色彩情绪表现力,摄影师通常会采用一些夸张的或者非原色的手段去处理。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观众在特定环境下能够接受这样的色彩应用。艺术没有原则,只要符合审美任何运用都是成功的。影片《天使艾米丽》绚烂的色彩将法国电影的精美彰显到了极致。导演通过色彩表现出了艾米丽的性格特征、浪漫的心态以及对生活的激情。所以在她的眼里世界是美好的,是鲜活的、生动的,是五颜六色的。《天使艾米丽》总体色调以红色和绿色为主,红色的暖色调,象征艾米丽的青春、热情、爱情、温暖;绿色的冷色调象征艾米丽的如春的生命、活泼健康、和平和希望。尤其是影片中经典的一段场景,艾米丽帮助盲人老人过街的一场戏,大篇幅运用了红色,在街道旁边的店面里的糖果是红色的,火腿和排骨是红色的,西瓜摊的老板衣服是红色的,坐在手推车里的婴儿的衣服是红色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真实,但是这些都是为了表现艾米丽热情地帮助别人而设定的色调。
2.用色彩展现时空关系,映射主题
色彩可以在表现时空中作为叙事语言。在影片《漫长的婚约》中,镜头不断穿梭于战场与现实之间。这就要求导演用色彩去合理展开空间描述。此时导演选用黄色来表现影片中现实田园生活的温馨,用灰色来表现战争的冷酷与无情。在淡淡的黄色中有恬静美丽的临海小镇、舒适惬意的田园风光以及热闹繁荣的巴黎街景,这样的色彩构成极具魅力,很好地展现了法国人特有的浪漫与诗意。泛黄的画面在表现玛蒂尔德忧伤与怀念的时候给观众留下一种淡淡的忧伤。两个人在灯塔相约正是 夕阳落下之时,黄色的日光照在两个人的脸上,此时对于表现出两个人坚贞不渝的爱情起到了催化剂的效果。灰色是压抑的、冷峻的、严肃的色调,给观众一种冰冷、残酷的感觉。阴沉的天空、冰冷的雨水表现战争的惨烈,士兵的衣服甚至都是灰色的,这样的表现给士兵内心笼罩了一层死亡恐怖的阴影。他们都知道生命的意义,他们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他们渴望回家,他们有求生的欲望,可是自己命运却由战场指挥官与敌人的枪炮决定。所以让人感受战争的残酷与人生的幻灭,灰色是最具有冲击力的颜色。影片灰色与黄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同时也为导演的故事展开提供了很好的叙事语言。
3.用色彩烘托气氛
气氛的营造是为内容服务的。《黑店狂想曲》一开始就是在一个昏黄的路灯下展开的故事,所以影片开场的凝重气氛意在给观众一个暗示。暗示在一个不特定的年代,在这个楼里住着一群古怪的人,人们为了生存开始吃人肉为生;地下室中还住着一个食蜗牛的老人;而在比地下室还深的下水道中,生存着与他们不属同一社会的“穴居人”。整部影片给人一种浓重的酱棕色印象。无论是在潮湿的、弥漫着烟雾的废墟和街道,楼内幽暗的楼梯和房间,还是穴居人活动的下水道中,画面都以一种重色调高反差的形式呈现出来。与影片的整体色调相对立的是,食蜗牛者潮湿的地下室内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荧光灯所具有的墨绿色调。中产阶级房间内的色调也被处理得具有这种倾向性。整体棕色调和少量墨绿色调在同一影片中所形成的对比和呼应,传达出了创作者在色彩审美上的独特趣味。
(三)作品升华――音乐
音乐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具有感召力的形式,可以体现出氛围和情感的无数种变化。声音在赋予场景以情感色彩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一书中对音乐做过如是评价:“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人类主观世界的外化物,是人物情感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声音语言中飞翔的精灵。⑦
渲染力是音乐本身的功能,音乐不能脱离画面单独存在,这样就失去了视听的意义。在视听作品中音乐的加入可以使单纯的画面变得生动,可以呈现出画面难以表达的那部分感觉、气氛。在热内的作品中我个人比较偏爱《天使艾米丽》中的配曲,影片主旋律有三个不同版本:手风琴,节奏欢快明亮,杨?提尔森眼中的巴黎奇妙、梦幻,充满了惊奇与幻想。就如在艾米丽将盒子送到白托图手中的时候,手风琴配乐曲响起;此时,画面又切回白托图儿时的回忆,音乐节奏略微加快,和童年的回忆交织在一起;然后画面再次闪回到艾米丽与白托图所在的酒吧,白托图自言自语回忆着自己的一切内心感受,这些全在音乐中体现出来了。画面再次切到艾米丽时,她感觉到内心是如此祥和,因为帮助别人是如此开心,音乐节奏较慢;这时有个盲人在马路边,艾米丽决定帮助老人过马路,音乐节奏渐快,手风琴的和弦和口琴的颤音恍若游乐场的旋转木马,将艾米丽和老人连接在一起,她的微笑和老人脸上幸福的表情在这样的音乐中此起彼伏。交响乐版本清澈的打击乐器宛若记忆里的童年,然后是提琴,好似一缕哀愁在美好的心绪中化解得烟消云散。钢琴版本最伤感,你可以听到指尖里流出的心声好似在对你诉说艾米丽的一切,就如开场时候导演用艾米丽的童年作为背景给出的字幕,这个时候的音乐是钢琴版本,直接将艾米丽童年的惆怅与孤独体现得酣畅淋漓;艾米丽在放生金鱼的时候也是钢琴独奏,可以说这里是最打动我内心的乐章,她和金鱼相互对视,因为彼此都有着寂寞的心灵,此时下起雨来,艾米丽迟迟没有离开雨声和钢琴声交织缠绵,真正表达出了内心的切实感受。
音乐同样具有含蓄的叙事功能。在《黑店狂想曲》中最浪漫的事情莫非是茱莉和路易斯一个拉提琴一个拉锯琴,两个人配合得很默契,此时也正是音乐拉近了两个人内心的距离。茱莉告诉了他一切发生在这里的不幸,正是因为这段戏使茱莉坠入爱河,为两个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做了铺垫。
三、作品主题与思辨价值
《黑店狂想曲》拍摄于1991年,导演在开片没有介绍影片的时代和空间背景,在经济萧条、人们失业的大背景下,一个昏黄的熟食店内,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以吃人肉为生,新人住的人便是维持他们生活的“粮食”。但是爱的力量终究是伟大的,它挽救了一个即将被杀戮的人,冥冥之中总有奇迹的出现,这就是爱情的魔力。
《天使艾米丽》并不是一部徒有快乐的电影。在这样一个失意的世界中,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希望找回生活中的快乐,同时也渴望被关爱着。关心别人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影片表达出了让世人充满关爱的美好愿望。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人与人间的关系越发冷漠,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亲情、友情、爱情在现代社会中是那么的不值得信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愈演愈烈,生活失去了快乐的意义。通过观看热内的影片,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快乐吗?”现实生活中无数人的命运与片中情节或多或少地相似,一切都是那么支离破碎。艾米丽就是天使,希望拯救一切破碎的心灵,这样生活才能焕发新的希望。
《漫长的婚约》是一部以寻爱为线索的影片,有爱就有希望成为影片唯一的主题。玛蒂尔德为了寻找马奈特费尽周折,一次次地寻找,一次次地失败,她认为没有了爱就没有继续生活下去的意义。最后,她终于在受尽折磨和打击后找到了自己的爱人。她哭了,这些泪水是无数心酸与悲痛后的释然,因为她明白放弃希望比放弃生命更可怕。影片的目的在于用凄美的爱情去映射残酷的战争,战争时至今日依然没有退出政治舞台,导演通过影片传达的信息是战争是残酷的,它会无情地剥夺人们生活中美好的一切,死亡、阴霾、恐怖似乎是战争的代名词,“我”渴望和平,渴望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爱情,享受生活。
四、结论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三部影片均为爱情的描述与表达煞费苦心,当今社会的人们只会沉醉于自己的天空下,当真正有时间在结束一天的辛苦工作学习后,偶尔看一部电影来放松心情,没有几个人会真正去思考影片的现实意义,若有幸看到文中介绍的三部影片一定要静下心来品味一下,真正去体会一下导演的良苦用心。人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现实一些没有错,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人要活得真实一些。热内是个热爱生活、崇尚和平的导演,他的作品处处体现出温馨与幸福,残酷的爱与别离都是为最后的永恒做铺垫,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决不是天与海的对立,不论生活道路多么曲折,多么艰辛,让爱去融化一切,一定要有唤醒生活的勇气才能在幸福的道路上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