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英国学者波尔曾指出:“只有在多种产品供选择的情况下,选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择,可以这样说,如果所有的学校都提供同样的服务那就不会有任何选择。任何旨在为客人提供平等的和相同的学校教育的尝试,都只会给教育市场带来混乱。为此,要把学校教育服务控制权和决定权从政府手中交给市场。”
中国现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7万多所,在校生总规模达1400多万人。逐渐发展壮大的民办教育正以其灵活的办学机制、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为中国教育撑起了一片自由的天空。民办教育该走一条怎样的道路?它与公办教育又是怎样的关系?到底是共分一杯羹还是成为后者的有机补充?民办学校的优势何在?在论坛开办之前,我们走访了一些民办大学的负责人。
鼓楼脚下的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 翟淑蓉 张 扬
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素有“城中大学”之称,位于北京最富传统文化底蕴的鼓楼大街。跨人造型古朴的大门,记者就看到院内人头攒动,教学楼上悬挂着一条写有“培养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摇篮”的横幅,身穿白色T恤的师生正忙碌地为新生办理报到手续。还有些学生正陪着家长兴致勃勃地参观校园。
在签到处,一位老师向记者解释这个横幅的含义:“我们培养的是具有多种技能、多种认证、并能够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英语人才。在这里的学生就是用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去学国际上先进的技能。”这让人明白了美语学院为何在业内会有如此的口碑。
美语语言学院于1993年10月8日成立,至今已走过了十一个年头,是北京市第一所中外合作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学府。它以外语为优势,双语教学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外向型人才。该校现有在校生4186人,中外教职工363人,外籍教师达38名之多,是民办高校中拥有外教最多的学府。
38名专职外籍教师,这在北京民办高校中是绝无仅有的,这就决定了他的办学特色――与国外各院校的密切合作,使得该校在课程设置和专业选择上更趋合理,也拥有了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1998年美语学院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合办了“国际贸易与英语”专业,学生在国内、国外各读两年,最后获取英国大学的学士学位,这种办学方式在当时的民办高校中独领风骚。常务副院长钟华女士告诉记者:“到现在为止,学院已成功地送走了4批学生,有些学生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留在英国工作;学成回国后的学生也在国内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学院又与澳大利亚墨尔本金融管理学院合办设立了“国际市场营销”本科课程,采取引进国外教材,聘请澳洲教师上课,通过学习,可在国内获得澳洲的大专文凭,学生再去澳洲上一年,则可获得该学院的学士学位。
送子女出国留学是许多家长的梦想。但通过留学渠道,费用实是不菲。钟院长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一个高中生如选择出国留学,四年的大学费用将是90万元,但如果选择了美语学院,则只需这个数字的一半,而且因为学院一直坚持使用国外引进的教材、外教授课,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至于造成“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记者见到有一个十几人的“浙江父母团”将他们的子女送来并办理了入学手续,他们之所以会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这里所有的专业课程,都是有英语授课,这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在国内上国际学校的环境。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一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美语学院以敏锐的嗅觉捕捉到了国际金融人才缺乏的信息,迅速与排在英国重点大学前5名的斯德林大学商学院合作开设了“经融与投资”专业,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师资全部从国外引进。“这些学生学成后,将会成为中国外资银行的优秀人才。“因为我们培养的学生,他们不会再是只懂点外语、清点钞票的小职员,他们还能进行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业务操作。”钟女士自信地说。
这个学校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双证书课程,是指在国内修完所学课程后,获得国内颁发的证书的同时,国外的合作院校同时给学生颁发国际认可的证书,这种“不出国门的留学”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也已为一些国立大学所借鉴。钟院长笑谈到:有一次,在市教委开会,讨论双语教学和引进教材的问题,与会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等著名学府的老师,民办大学只有两所,其中之一就是美语学院,当时的高教处处长张有生这样评价:“美语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搞得不错,希望大家有时间去看看。”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学院就表达了合作的愿望。
由于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和个人素质上与国立高校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学校在抓学习的同时,强调德育教育,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们去山西赤泥洼小学扶贫,去西城社区义务服务,从而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经过十年的历炼,2002年3月,该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民办高校教育部教学质量综合评估,成为首都民办高校中“首批合格学校”,并成为国际院校网络组织成员,与美、英、法、德、荷、瑞、希腊、澳、日等近二十余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谈到就业问题,钟女士显得信心十足。她说,近三年来,学校每年就业率可达90%以上,除一部分学生出国继续深造外,外资、合资企业是他们最多的选择,中央电视台、华尔街英语培训中心和英特尔公司等著名机构也有毕业生。谈到今年教育部取消了高等学历文凭考试后,钟女士冷静地说:“这对我们不能说没有影响,但并不很大。美语学院的特色是中外合作办学。我们会紧紧抓住这一优势,加强与国外院校的合作,引入更多合理的国际课程和管理经验,让这里成为国际型人才的摇篮。”
特别有趣的是,那些外籍教师很钟情于这所校园的生活环境。古城里老百姓的日子伴随着校园里传出的“洋文”读书声,使人感受到,世界就在这里交汇。
依托方正实力承载北大底蕴的软件技术学院 傅任任 李晶龙
北大方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著名高科技企业,是IT业的先锋。它曾引领全球华文报业出版业实现了“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革命,推动了中国信息产业的持续进步;又与四通、联想等高科技集团一起创造了中关村的硅谷神话。今天,当中关村硅谷大道已向四周以数十倍的面积拓展时,北大方正又挥师东进,开辟了它的又一块崭新领域,创办了以培养专业IT人才为主的民办高校――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
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位于京畿之地的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内。这里拥有中国地质大学、中国中医药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四十多所高等院校,这是一个鼓舞年轻人不懈追求理想的地方。软件技术学院就位于大学城二期工程的最北 侧,穿过一个如古罗马竞技场一般的巨大广场,门口两尊巨大的石狮雕塑使学院的主体建筑显得格外的庄严气派。
八月份正是民办高校招生的黄金季节,在大学城里到处可以看到学生及家长们咨询、报名的忙碌情景。但当记者走进方正校园的时候却显得宁静了许多,在占地面积几百亩的校园内几乎看不到学生的身影。面对我们的疑问,接待我们的王建军副院长介绍说“我们这所院校在成立之初,就被纳入国家计划内招生的行列,现在有自己颁发文凭的权利,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因而招生工作早就结束了。”但是王女士又不无遗憾地说“给我们的1300多个名额,却让我们要在北京招生二分之一,而北京的学生上学的机会太多了,我认为应该把更多的名额让给外地求学困难的学生。”
当记者问及软件技术学院如何充分利用“北大”和“方正”两个品牌资源时,王校长说:“北大是一个不断涌现新思潮的知名院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这所院校会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路办学,但它不会办成第二个北大,而是要办成名副其实、规范培养软件人才的基地,而方正给了我们雄厚的技术、资金上的支持。”
走在校园里,发现这里的老师都比较年轻,一些老师正在活动室里打乒乓球。朱延庆是一名来自山东的大二的学生,他评价自己的老师说:“我们的老师不但年轻,而且大多都是既是老师又是工程师,和这样的老师交流起来轻松也愉快。”学院组织了一个软件实训基地,由专业老师带领大家实际承接软件设计项目,这给了大家锻炼的机会。所以有的同学还是放弃了回家的机会。他们是想将来走上社会后拥有更强的竞争实力。
可能是校方担心软件学习比较枯燥,所以特别提倡学生们参加文体活动。大学城占地两万多亩,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如体育馆、图书馆、文化宫、东方大讲堂等,这些配套资源可供各个院校共享,使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充分的空间和条件进行休闲活动,从而保证了学生们各方面素质均衡发展。有的高考落榜的学生就曾吐露过这样的心底秘密:再好的学校他不想去,因为有的学校地处荒凉,他孤独。而在东方大学城,有十几万的学生相处,各种服务设施齐备,好像生活在一个小城市中,在这里他可以沟通信息,也可以交到更多的青年朋友。
让年轻人动心的不仅是良好的学习环境,软件技术学院更是以自由的选课体系、灵活的修业年限和弹性的收费制度等特点,学分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1980年代初,中国的高等院校就开始了学分制改革,几经潮起潮落,始终步履缓慢,被人们看作是教育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改革。就在各高校相互观望、比较的时候,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已经旗帜鲜明地开始了学分制改革,此项改革在全国民办教育行列可谓开先河之举。
目前,学校开设了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外语类17个专业19个专业方向,并且每一个专业都有特色及就业方向。此外,为了适应IT行业的国际竞争趋势,学院还与加拿大国际教育中心合作创办了二级教育机构一一中加国际教育中心。加拿大国际教育中心是经加拿大政府批准建立,得到中加两国政府及使馆同时认证并推荐的非营利性质的权威性教育机构,有了它的加盟使方正软件学院能尽快站在国际舞台上。
采访之前早就听说中国软件业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就是说大部分的高端人才在做着普通人才就可以做的工作。而王建军女士乐观地说“这个问题在这里已经得到了解决,我们针对市场需求,重点培养软件市场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可以说我们的学生就业前景是光明的,我们学校的发展也是前途无量啊!”
黄埔精神薪火相继的北京黄埔大学 周 瑾 李晶龙
2004年5月30日下午,第二届中国十大优秀民办高校、中国民办高校十大杰出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北京黄埔大学在此次评选中被评为“最佳信誉度高校”。
在这次被中央电视台热切关注的颁奖盛会中脱颖而出的北京黄埔大学究竟是怎样―所高校呢?她又如何在群雄逐鹿中崭露头角的?带着一连串的疑问,笔者在位于通州北苑的校区采访了副校长郝国印先生。
看出了笔者对校名的好奇,郝校长自豪地说“北京黄埔大学是由北京市黄埔军校学生会于1993年创办的。黄埔军校是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由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起创建的。黄埔军校同学会是邓小平同志为促进海峡两岸统一,于1984年批准成立的。”
虽然早料到能够以“黄埔”二字命名的学校必定有着其不同凡响之处,但郝校长对校名由来的介绍引发了笔者心中的激情。
黄埔军校至今已经建校八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也许是弹指一挥间,而当年的铁血壮士早巳经是耋耄老人。但人生易老,精神不朽,曾经激励了几代人的“黄埔精神”必将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黄埔同学会成立十周年的时候,写下了“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字幅。对此,郝校长深有感触地说“我们黄埔大学和一般学校的不同就在于:一般的学校只是培养人才,而我们多了一项‘促进祖国的统一’的任务”。据了解,海内外各地的黄埔老人听说大陆有个黄埔大学,纷纷组团前来参观。郝校长肯定地说:“对于这样的黄埔老人,我们做到来,就热情接待,汇报情况,联络感情”。
眼下,教育消费成为新一轮的消费热点。有些家庭不惜重金去选学校、选专业、选教师。更有甚者,出资数十万,让孩子远离故土,出国读书。而北京黄埔大学的教学模式,让你不出国门就可以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国际化精英教育。
“以前民办教育与境外合作办学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今后我们会与国际知名的专业学院合作当作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与郝校长对话中,我们得知北京黄埔大学已经与澳大利亚麦兹立大学合作办学,在学校就读大学预科以及本、专科毕业生均可自愿申请免试去国外合作办学院校留学,毕业后可选择回国或者留在国外工作。此外,学校先后与新加坡系统商业电脑学院、泰国易三仓大学、爱博大学达成类似的合作办学协议。
在引进优势资源、合作办学、选派留学生方面,北京黄埔大学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注重选择由教育部邀请来华的各类高等职业学院。用郝校长的话说,“我们已经走了出去,广泛合作,不是一家,而是二十多家”。
这样的一个数字,即使放在国内的一些知名国立大学也是很惊人的。那么北京黄埔大学是怎样办到广泛联合国际教育力量联合办学的呢?对于我们的问题,郝校长微笑着解释道:“因为我们的名字‘北京黄埔大学’,大家一听到‘黄埔’两个字,就愿意和我们合作,有很多项目是对方主动找上门的。”
“民办教育的发展是大势所趋,美国的哈佛、斯坦福,英国的剑桥、牛津,日本的早稻田等都是私立学校”。笔者不禁想起一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名言,北京黄埔大学从建校伊始,就把自己放在世界民办教育的水平线上,这不能不说是学生之福音。
对于民办高校的采访,我们仅仅是个开始,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亚洲民办(私立)教育论坛,将使中国的民办教育站在国际舞台上,与亚洲一些私立教育先行发展起来的国家共同探讨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中国民办教育的投资与合作空间。
责编:翟淑蓉 周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