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使用武装力量处置战争以外的非战争事态的军事活动。美军在1993年版《作战纲要》(FM100-5号野战条令)中首次提出这个概念,并指出非战争军事行动主要包括:国家援助、安全援助、人道主义援助、抢险救灾、训练外国军队、向外军派遣军事顾问、维持世界和平、反恐怖、缉毒、武装护送、情报的收集与分享、联合与联军演习、显示武力、攻击与突袭、撤离非战斗人员、强制实现和平、支持或镇压暴乱以及支援国内地方政府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承担的任务不同于一般的军事任务,往往有着明显的政治、经济、外交诉求。
与日常新闻相比,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新闻具有重要性和非常规性等特征,具有其他新闻事件所不具备的强大的社会影响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起因、事态发展、后果以及军队的态度和处置措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媒体报道的热点。军方发言人发布权威的信息,有助于人们了解事实真相,减少各种猜测、传言和谣言,引导舆论,稳定局势,同时发布过程中军方的表态和宣布的应对措施也有助于人们相信军队的处置能力,从而形成对军队的有力支持。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军各级机构通过多种新闻发布形式,包括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抗震救灾军方专场新闻发布会上,由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和四总部军官共同出席发言并接受记者提问;授权新华社发布消息;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发布新闻通报;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在第一时间发布灾情报告,公开军队救援措施,驳斥不实谣言,积极、准确、合适的处置方式有力地配合了部队救援、灾民安置等抗震救灾工作的部署和实施。
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新闻发布策略包括:
1 积极应对
非战争军事行动展开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全球受众瞩目的焦点,所有人都在关注,都想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而传播源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将导致各种虚假或负面消息四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军方发言人不主动公开信息,那么传闻就会越炒越大,使军方只能作出被动的解释,失去公布权威信息的主动权。因此,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展开过程中,为控制相关事件的发展态势,稳定秩序、避免恐慌,军方发言人一定要快速应急,抓住时机积极应对,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引导舆论,加大信息的透明度,充分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消除舆论的不确定性。
2 口径一致
与普通新闻事件的新闻发布不同,军队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新闻发布的准备时间非常短,往往是在情况还没有完全明晰,或是事件本身还在发展过程之中就要进行发布。在这种情况下,表态的基调、口径往往难以确定和把握。另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涉及的内容大多非常敏感,处理不当容易引出新的麻烦。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新闻发言人的对外口径必须高度一致,不能提供互相矛盾的信息。
3 以我为主
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进行新闻发布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信息部公布出去,需要的是对记者和公众最关心的信息、问题进行准确及时的发布和解释。第一时间只介绍事情的基本情况,以及军方对此的解释,不用公布所有具体的细节;发布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控制,确保重要的信息得以传达;在告诉公众基本情况的同时,一定要告诉他们军方采取了什么措施;公开什么,公开多少,公开到什么程度,都要作出明确规定,做到规范合理。
4 诚恳解释
军方是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最可靠的消息来源。而从传播的基本环节看,能否成为媒体依赖的信息来源,往往决定着相关事实以及事件主体态度和认识等内容传播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这对于主导舆论发展的方向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第一时间进行正面回应,对相关事件进行合理、诚恳的解释,是主导信息传播的基本要求。不仅要向公众说明事件的来龙去脉、发展趋势,还要表明军方的立场、态度,使公众从军方发布的权威信息和观点中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最终作出正确的选择。
5 淡化处理
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由于媒体立场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往往会对同一事件作出多样的解释。特别是在行动开展初期,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媒体对事件的性质、强度、发展趋势、利害关系等缺乏明确的界定,往往运用独特的经验和背景来弥补信息的多义性和不明性,形成意见多元化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媒体记者的尖锐提问,军方新闻发言人要对敏感事件进行淡化处理,巧妙地进行回避,摆脱记者恶意的纠缠。
6 转移话题
面对不便直接回答的问题,军方新闻发言人可以通过设置新的话题,引导话题走向,改变或转移媒体记者所关注问题的焦点。在发布过程中主动发布更具新闻价值的事件和信息来转移记者的注意力,对事件的积极意义和正面影响加强解读,能够加深记者对相关军事行动的理解,消除疑虑和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