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的第50个年头。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它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片组一起,给相对闭塞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用自己的语言触摸世界的窗口。那些精致的电影,动听的声音,经典的对白,还有明星一样鼎鼎大名,却始终隐藏在幕后的神秘的配音演员,让几代人耳熟能详,念念不忘。
诞生:从黑土地出发
1948年1月8日,大上海大戏院公映了由20多个华侨译配的意大利影片《一舞难忘》。这是第一部在中国公映的“外国人说中国话”的电影。
1948年9月,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翻版组,开创了我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先河。1949年5月,一部反映前苏联近卫军战士马索特洛夫英勇事迹的影片《普通一兵》译制完成,标志着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的出现。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片中东北味十足的配音虽有些滑稽可笑,却与苏联红军战士的工农身份很符合,让观众感到亲切。该片的译制导演袁乃晨被称为“中国译制片之父”,片中的几位配音演员也因此走上译制片的道路,成为新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奠基人。
《普通一兵》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东北电影制片厂译制人员。仅1949年下半年,他们就接连完成了另两部苏联电影的译制,即《俄国问题》和《伟大的转折》。次年的产量更令人咋舌,多达31部。
从译制片《普通一兵》诞生到1965年,17年间我国译制的外国电影达到了775部。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前苏联革命题材的译制片,而这些影片中,许多都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的。
发展:来自上海的声音
就在《普通一兵》译制的那年冬天,上海电影制片厂派出翻译片组到东北学习经验,队长就是后来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陈叙一。
1950年3月,上影厂翻译片组译制的第一部作品《小英雄》完成。同年6月,在上海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618号,一间十五六平方米的旧汽车棚改成的放映间,加上用麻布片包稻草作隔音改装的录音棚中,诞生了中国日后最负盛名的译制片基地――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片开始有了“南腔北调”的差别。
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上影厂翻译片组制作出了《乡村女教师》、《列宁在1918》等一大批上乘之作,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至今仍是常被援引的名言。
繁华:星光璀璨的时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对外国文化的渴求和一批爱岗敬业、有着极高专业素养的配音导演和演员的努力,造就了中国译制片最辉煌的时期。
《虎口脱险》中尚华和于鼎堪称珠联璧合的配音,将法式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魂断蓝桥》中刘广宁、乔榛的完美演绎让这部在欧美原本非常普通的影片成为中国影迷心中的爱情经典;《茜茜公主》中丁建华和施融恰到好处的表现让这个王子与公主的完美童话成为许多影迷的最爱;《叶塞尼亚》中李梓的一句“喂,当兵的!”让美丽泼辣的吉卜赛女郎呼之欲出;《佐罗》中男主角富有磁性的声音让无数人迷上了童自荣;《简爱》让邱岳峰所演绎的罗切斯特成为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追捕》中冷峻刚毅的杜丘警长让毕克成为高仓健中文“代言人”的不二人选;群星荟萃的《尼罗河上的惨案》更是一演再演,成为配音教学的经典教材……?
那一串串耳熟能详、精彩绝伦的对白,那一部部脍炙人口、百看不厌的影片,那些或轻柔娇媚、或阳刚洒脱的声音,作为经典永远地留在了一代人的记忆中和中国电影发展的史册上。
问题:活着,还是不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泰坦尼克号》、《珍珠港》、《蜘蛛侠》、《黑客帝国》、《指环王》、《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译制片依然一如既往地为我们打开那扇了解异域文化的窗口。据统计,2006年译制片与原声片的比例约为10:1,每年数量有限的进口大片中,译制片仍是绝大部分影院放映的主要拷贝。
然而,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外语学习的普及和流行,老一代配音艺术家的淡出,以及市场化环境下译制作品质量的下降,译制片似乎渐渐被纳入了“怀旧”的范畴。
“活着,还是不活?”这句《王子复仇记》的经典对白,是2006年4月中国译制片问题讨论会的主题,也是人们近来关于译制片讨论的核心,正反双方都有一箩筐理由和论据。关于中国的译制片,这是一部未完待续的历史,未来究竟怎样,或许不仅仅取决于译制片工作者的勤勉努力,更将取决于我们――大众的选择。
(摘自《人民画报》2007年第9期,作者为该刊记者)
名嗓寻踪
他们,曾用声音塑造经典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几代著名艺术家之中,乔榛、丁建华、童自荣虽然淡出舞台,但依然还在我们的视线之中。而邱岳峰这样的配音大师,却又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而除了这几位,其他那些“著名角色”,又都在哪里呢?
李梓:一直被定位为年轻美丽而富有活力的女性的代言人。配音的经典角色有:《叶塞尼娅》中的叶塞尼娅、《巴黎圣母院》中的艾丝美拉达、《简爱》中的简爱、《冷酷的心》中的阿依曼、《英俊少年》中的少年海因策、电视剧《居里夫人》中的居里夫人等等。
现状:李梓退休比较早,由于家庭幸福美满,退休后基本未再从事配音工作。
苏秀:配音界有名的才女,很早就从事译制导演工作,对配音理论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声音尖细而矜持,多为坏女人角色配音。代表作品有《孤星血泪》中的哈维沙姆小姐、《望乡》中的老板娘、《为戴茜小姐开车》中的戴茜小姐、《华丽的家族》中的女管家、《警察与小偷》中的小偷妻子、《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的黄色小说作家等等。
现状:今年已80高龄,由于年事已高,基本已不再从事配音工作。
曹雷:上译厂配音演员中的“演技派”,嗓音醇厚温和、戏路很广、可塑性极强,先后为格丽娅?嘉逊、英格丽?褒曼、阿丽达?瓦莉、凯瑟琳?德诺芙、松坂庆子等外国著名女影星主演的《鸳梦重温》、《爱德华大夫》、《第三个人》、《最后一班地铁》、《国家利益》、《蒲田进行曲》等影片主配。她担任译制导演和主配的《国家利益》、《斯巴达克斯》、《靡菲斯特》等影片曾获得过国家优秀译制片奖。
现状:自1996年退休后,曹雷一方面将其父亲曹聚仁的文稿不断整理出版,一方面继续从事配音工作,她在《大明宫词》中为归亚蕾饰演的武则天的配音尤显当年风采。
尚华:嗓音与众不同,他的配音常常带有一种拖腔与尾音,具有一种幽默感,擅长为喜剧人物和反面角色配音,在《虎口脱险》中他为路易?德菲耐扮演的指挥家配音,与于鼎配音的油漆匠堪称珠联璧合,《复仇》中的巴特万、《悲惨世界》中的沙威警长、《追捕》中的长冈、《爱德华大夫》中的心理学教授以及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中的“黄毛”、《老古玩店》中的高利贷者奎尔等等。
现状:尚华退休后由于居所拆迁搬到离上译厂很远的地方居住,但他身体很好,所以偶尔还会骑车到厂里继续为影片配音。
刘广宁:一直是以配美丽善良、纯情质朴的女性角色为主,配音的著名角色有:《绝唱》中的小雪、《生死恋》中的夏子、《苔丝》中的苔丝、《望乡》中栗原小卷扮演的圭子、《大篷车》中的妮莎、《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的杰基、《魂断蓝桥》中的玛拉等等。
现状:20世纪90年代初退休后,举家迁往香港定居,现在在香港担任兼职语言教师工作。
赵慎之:赵慎之与苏秀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公认的专门为老太太角色配音的高手。她的代表作品《望乡》中的阿崎婆,还有《蝙蝠》中的女主人、《华丽的家族》中的银行家妻子、《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的女高利贷者等等。
现状:退休后很少从事配音工作,她的三个孩子在国外生活,目前她一个人住在上海张瑞芳老年公寓。
于鼎:于鼎为《虎口脱险》中的油漆匠的配音展现了他深厚的功力,足以成为配音人物画廊中的经典。代表作品除《虎口脱险》以外,还有《阿里巴巴》中的阿里巴巴、《大篷车》中的莫汉、《三剑客》中的达达尼昂等等。由于于鼎的妻子长期患病,他的生活负担很重,但他对配音艺术始终满腔挚爱。
现状:因心脏病发作不幸去世。
杨成纯:杨成纯曾担任过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厂长,他的声音冷峻潇洒,与邱岳峰的风格相似。代表作品有《追捕》中的矢村、《野鹅敢死队》中的“军师”、《海狼》、《逃往雅典娜》中大卫?尼文扮演的角色以及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中的卡西诺等等。
现状:20世纪80年代末举家前往美国定居,现在在美国一家华人电台工作。
施融:曾是上译厂给“英俊小生”角色配音的主要演员,与童自荣齐名。配音的主要角色有:《超人》中的超人、《加里森敢死队》中的酋长、《砂器》中的警探吉村、《茜茜公主》(1、2)中的皇帝等等。
现状:1986年施融举家迁往美国定居,到美国后一直在电视台做编导工作。(郑照魁、吴培锋)
(摘自5月27日《南方日报》)
追忆
陈叙一:那个确定译制片标准的人
鸟无头不飞。能够驱赶着这些“神人”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中制作精品的人自然不是等闲之辈。这个把邱岳峰、毕克、苏秀、曹雷等一手培养出来,这个把乔榛、丁建华、童自荣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就是上译厂的老厂长陈叙一。而他在1992年的去世,也被认为是上译厂从鼎盛到衰落的一个分水岭。关于陈叙一的采访,因为年代久远已不可寻。但从一些老一辈配音演员的回忆中,我们似乎可以找到译制片在中国兴盛一时的原因。
要信,要达,但未必要雅
“《普通一兵》中很多东西太离谱了。甚至苏联士兵会对人说:‘兄弟,今天中秋节,到我家吃月饼吧。’――苏联人怎么会过中秋呢?”这是陈叙一在翻译时常举的一个例子。但他也不是食古不化,一定要把原文翻译得一字不差才行。在他看来,既要忠实于原著,又要以让中国人理解的方式表达,这才是电影翻译的最高境界。
根据这个原则,陈叙一“重构”了很多东西。最典型的,就是《卡桑德拉大桥》中的“一打就着”和《虎口脱险》中的“鸳鸯茶”。当年普通中国人根本没见过ZIPPO这样的名牌打火机,而《卡桑德拉大桥》中火车上就有一个人是卖这种名牌火机的,于是陈叙一在了解了原委之后,就将该打火机命名为“一打就着”――看起来形神兼备。而“鸳鸯茶”在《虎口脱险》的原文直译是“情侣茶”,陈叙一觉得它太书面语,不符合这个喜剧的氛围,于是便把“情侣”改成了俗得不能再俗的“鸳鸯”,而这一改,使得“情侣茶”这种东西在中国的知名度,远远不如“鸳鸯茶”那么高。
陈叙一翻译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英国电视剧《是,大臣》。但这部电视剧在央视只播了7集就无疾而终,因为陈叙一逝世了。若是根据现在的“字幕派”要求,他们是肯定不同意《是,大臣》配音的,但这部戏里充斥着俚语、双关甚至三关的意思,若是普通的字面直译,能让人理解一成就已经不错了。
节奏决定一切
关于配音,陈叙一最基本的要求是节奏。“如果原片中演员说话的长度是13秒,那么我们的配音,也必须做到这么长。”著名配音演员曹雷回忆说,当年她在为日本影片《蒲田进行曲》中的小夏配音时,有一场戏是小夏坐在银四郎的家里哭,镜头很远,于是她就没怎么注意。但后来导演告诉她,这样不行。“哭得是挺像,但呼吸跟片中的人物是反的,虽然观众看不到口型,但从演员松坂庆子耸动的双肩上还是能看出她是什么时候抽气、什么时候出气的,这样的节奏是不能反的。”
为了表演时的节奏感,陈叙一经常在翻译方面下功夫。上译厂的人都知道,陈叙一有个习惯,用手敲桌子,有时吃着饭都在敲,那就是他在寻找翻译语句中的节奏,看其是否会与原作吻合。而这个节奏感,最后被他总结成十六个字,到现在为止依然是上译厂的配音准则:“上天入地,紧随不舍,拐弯抹角,亦步亦趋”。可惜的是,由于现在译制片的粗制滥造,这样的要求,在当前绝大多数的译制片上已经看不到了。(郑照魁、吴培锋)
(摘自5月27日《南方日报》)
多方对话
“译制艺术是永恒的”
邱岳峰、毕克、乔榛、丁建华、童自荣、苏秀、李梓……这些伴随着我们“看西片”的岁月长大的声音,在成长的年轮中刻下了深深的印痕,以至于“影迷”们想自发来组织“纪念”……
高仓健向他们鞠躬,阿兰?德隆向他们致谢,因为他们的确把这些国外的优秀电影带入到一个“无障碍沟通”的阶段。对于电影本身而言,上译厂的这些老艺术家们,无疑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记者: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成立50年了,推出了很多优秀的译制片,但人们印象深刻的大都仍是以前的老艺术家,年轻配音演员里并没有出现非常有特点的新人,上译是否存在人才断档的问题?你们是怎样培养新人的?
丁建华:当年我们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搞艺术的。1976年我来上译厂的时候,看其他演员各怀绝技,配音拿捏的就跟大老虎叼小老虎一样,既能把它叼住了,又不会咬疼它,都是我的榜样。脑子里天天想的就是怎么把音配好,其他什么都吸引不了你。哪怕一部片子里就让配一句“先生,我来给你挂帽子”,都会反复琢磨。
现在的演员可能就更多地琢磨怎么多配点广告,怎么跟导演搞好关系拍电视剧去,而且有的会想:给我多配几部主要的,我肯定会出名,都是你们年纪大的把我们道路挡住了!我给你讲一个年轻演员,一个月配了3个主角,末了叫他做个心得总结,他居然说:“我最近没配什么戏,都是跑小角色。”这个是整个社会环境造成的,我们希望把手里的棒子一代代传接下去,但是他们没有接好。
乔榛:2002年的时候,我们也招了一批年轻的演员,着意培养,给他们很多实践的机会,原本自己可以配的角色,都尽量让他们来做,他们进步也很大。他们有的也很辛苦,但我们做译制不只是劳动的投入,还要有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投入,我希望年轻演员们能把自己沉到作品里去,不要那么浮躁,老想我怎么还没有出名,观众怎么还不认识我。
记者:以前上海美影厂很多动画片都是由你们这个兄弟单位来承担,但现在7月公映的上海美影厂动画片《勇士》请了歌手孙楠这样的非专业明星给男主角“巴特尔”配音,香港和好莱坞现在也流行这种模式,你觉得这些非专业明星配音演员的表现怎么样?
乔榛:明星和专业演员的配音收入,那是不能比的。这是一种市场的现象,投资方想通过明星效应,片子出来的时候热播一把。但我要说,在译制领域,这不会是一种趋势。译制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组合,组合中有各种色彩,几十年在一起,大家对彼此的色彩也都熟悉,搭配协调起来才能做好译制。这就像一个乐队共同演奏一个曲子,默契、协调很重要。突然插进来一个明星,反而不好。以前有很多失败的例子。
记者:现在年轻人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翻译后再配音也有很多损失原意的地方,翻译片还能存在吗?
苏秀:所谓的年轻人英文水平高了,这个绝对不是问题。我问过一些人,一个当时在美国待了18年,在美国之音工作。他说看大片没问题,但是文艺片、有哲理的片子,还是不能完全看懂。另外一个人是翻译,在英国待了20年,他的回答也一样。你想,大学英语四级,怎么可能看得懂电影呢?
不错,翻译过来以后,影片的原意必然要损失。即使是小说,不受长短限制还可以加注时,也无法完全对应。翻译不能一字一句地翻,整部戏是什么感觉,你要抓住这个感觉去翻。比方说有一部戏,爸爸跟一个马上要演出的朋友说,打断你的腿。小女孩问:什么意思?爸爸说这是让他好好干的意思。于是小女孩说,那我抠掉你眼珠子――她以为越严重越能表示鼓励。但是中国人会觉得,这个小孩怎么这么残酷啊?所以陈叙一就翻译成“你露一手”。小孩问,什么叫露一手?爸爸就说,我让他好好干。小孩说,那你就再露一腿。
损失有没有,我认为还是有的。但翻译成母语以后,我们对这个片子理解的要比损失的大得多。所以我认为译制片是需要的。什么时候有翻译小说,就应该有译制片。就算你懂英文,你还懂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吗?(把这个当理由)一点道理也没有。
我觉得目前译制片不景气的问题就在于质量太差。当年陈叙一说,你们不能满足于叫观众看懂故事,原片有的味道不能丢掉。但现在是连最起码的故事都让人看不懂。
我导了一部捷克的片子,赵慎之配女主角。她的台词只有三个字“雨停了”。结果陈叙一把我骂了好几个小时。在这个故事里,“雨停了”意味着女主角跟她的情人没有可能性了。他说,赵慎之说这三个字的时候就是表面的意思,没有把人物的心理给传达出来。还数落我:演员说成这样,你为什么要通过?你自个儿懂了没有?
这不光是敬业的态度,还有积累。任何一个艺术工作都必须有想象力。观察和想象怎么来?要看书,看电影,看话剧,甚至听音乐会,背诗词。艺术都是触类旁通的。好像现在也没有人这样要求年轻人了。
记者:您经历过配音业的辉煌,也经历过低谷,有什么感受和经验?
童自荣:跟以前对比,(感觉)非常失落。以前的环境、艺术气氛,现在没有了。那时候,没有译制工作的话大家坐下来就会探讨艺术,很直率地互相提意见,老的帮助年轻的。现在,大家是忙忙碌碌比较机械地在工作。
我们知道,现实是非常严峻的。现在的大环境跟从前完全不一样了,再加上(上译厂)中年配音队伍的断层,就难上加难。不过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比如充分发挥苏秀老师、曹雷老师的经验,办一所配音学校,或者搞一个配音大赛去海选,去发现人才。另外,比演员还要重要的,是要发现和培育一些懂戏的导演和翻译。剧本是一剧之本,它的质量提高了,加上导演的素质提高了――懂戏,会挑选演员、指导演员,配音作品就会好。有了高质量的配音作品,上译厂才能站住,才能重新赢得观众的欢心。
现在已经有些人在宣扬了:谁要听配音,那都过时了;要看字幕,听原汁原味的对话。但是我想,总归有一部分人是喜欢配音艺术的。关键在于:你的质量要高!演员配戏的时候,只要你动情了,喜怒哀乐都发自内心的话,观众就会承认这个角色。现在有些片子搞得那么粗糙,人家还不如听原音。配得好的话,看电影也轻松,不用老看字幕;配得有味道的话,甚至能够超过原片。那是一种享受。
记者:译制事业现在面临这么多的现实问题,你作为这方面的老艺术家,怎么看待它的前景?
乔榛:几年前,我在一个译制片的颁奖晚会上,就说了一句话:译制艺术是永恒的。译制不光是个桥梁,它还负有展示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使命。法国人对所有舶来的电影都要经过译制,他们就觉得自己法语是最优美的。我们就是想把汉语发挥得特别好,让人觉得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或者谦虚点,就说它是最优美的语言之一吧。
今天接受你的采访,我很感慨,也很酸楚,大半辈子都投在译制艺术上,本来想让社会各方面都来支持它,让它重放光彩,但因为年龄啊、转制啊等问题,现在无能为力,只好留有一点遗憾了。(陈玉洁、郑照魁、吴培锋)
(综合《人民画报》2007年第9期及5月27日《南方日报》)
时评
我们真的不需要配音了吗?
前些天,分别看了两部大片,一部是《蜘蛛侠3》,一部是《忍者神龟》。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看的是英文原版加字幕,后者看的则是配音。但看着说中国话的乌龟们,突然间有些觉得不自然了。
然后便开始怀念当年鼎盛时期的上译厂。开始怀念乔榛丁建华童自荣――可以说我是听着他们的声音长大的;同样开始怀念邱岳峰毕克尚华――我父母一代是听着他们的声音恋爱,然后生下我们的。但现在,这些能够让普通的国外影片变成中国经典的声音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我们可以理解,这些大师们因为老去而淡出舞台。我们无法理解,在这些熟悉的声音离开后,却没有任何新的、能够令人记住的声音出现。据说,现在很多人号称外语不错,甚至有人认为,字幕可以提高外语水平。所以,大家需要的是原汁原味,而不需要乌龟嘴里冒出中国话。也许,这就是配音逐渐衰落的原因?
应该不是。曾经问过几个在国外呆过很久,回国后仍在从事一些翻译工作的人,而他们的答案出奇地相似:自己的英语,看大片基本可以理解,但如果是像《莎翁情史》或者《钢琴师》这样的文艺性比较强的电影,还是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
所以,上译厂的老导演苏秀就认为,只靠英语六级八级就敢出来翻译制片字幕,那纯粹就是骗子。而丁建华在采访中也说,就连英语专业的老教授,能听懂的电影台词也不过是60%左右。但现在的行情却是,这种“骗子”越来越多,而正规的电影翻译家们,却没有了活路。
不光是翻译,配音演员也是一样。传说中现在电视剧配音市场的通价,是250块一集,著名配音演员可以到300元左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在这里已经显现无疑。
随着乔榛丁建华童自荣这一批人的“退休”,我们真的已经不需要配音了么?
金鸡百花奖的译制片奖已经取消了。唯一的专业译制片厂上译厂已经开始青黄不接,仅剩的人中也有很多人开始浮躁了。
即使我们将来也都像香港那样,演变成当红明星来配音,但跟这些专业的大师们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最起码,我就不觉得章子怡的声音比丁建华的更有感染力。
关于“字幕派”和“配音派”的谁是谁非,并不是我们要讨论的内容。只是,像上译厂这些能够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配音大师”们,他们的事业,不应该就此凋零。
(摘自5月27日《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