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首颗卫星升空50周年】 中国有多少颗卫星

  1957年10月4日,苏联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从此人类进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层空间的新时代。      特地发射纪念卫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50年来,人类向太空发射了大量各种用途的卫星,而第一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和运行,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永远载入了人类探索和开发宇宙的史册。
  正是考虑到第一颗人造卫星开辟了人类探索外空的道路,以及1964年10月10日外空条约的生效,1999年联合国第三次外空会议与会国一致建议,将每年的10月4日至10日作为“世界空间周”。
  10月1日,1500多名来自俄罗斯国内和国外的航天业者齐聚莫斯科,参加为期4天的国际宇航研讨会。研讨会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科研院所进行,与会者们就太阳系、天体物理学、无线电天文学、国际空间合作、空间技术与人类进步等问题展开讨论。
  10月4日,俄罗斯科学院举办隆重集会,庆祝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50周年。
  作为纪念活动的一部分,俄罗斯还将于今年年底专门发射一颗名为“周年纪念”的小型卫星。目前,列舍特涅夫应用力学科学生产联合体已完成卫星图纸设计,准备投入生产。
  “周年纪念”卫星仅重40公斤,它将连同“信使-M”卫星系统由罗科特运载火箭送上太空。借助这颗卫星舱内的仪器,全世界的无线电爱好者都能接收介绍宇宙空间开发和俄罗斯宇航业成就的信息。
  
  小卫星影响世界
  
  “斯普特尼克”1号非常小,重量仅83.5公斤,呈球形,直径59厘米,铝合金外壳上带有2个雷达发射器,外置2对天线。
  “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后,美国氢弹之父特勒将其称作美国“比珍珠港更大的失败”。时任参议员、后来成为总统的约翰逊甚至说,苏联将来会“像小孩站在高速公路天桥上往底下汽车砸石块那样,把炸弹从太空扔到我们头上”。
  但是,对战争的恐惧并没有变成现实。“事实是,我们所预测的事(战争)并没有发生。”美国史密森学会全国航空航天博物馆高级研究员劳尼厄斯说,“而我们没有预见到的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50年后的今天,数千颗卫星运行在太空,提供电话、网络通讯、电视转播、气象预报、交通导航等各种服务,人类生活已离不开卫星。
  
  昔日对手今伙伴
  
  “斯普特尼克”在俄语中的意思是“(政治)同路人”,美苏两国由此开始长达数10年的太空竞赛。
  1957年11月3日,苏联成功发射“斯普特尼克”2号,并载有一条混血狗“莱卡”。尽管“莱卡”因舱内太热而在一周后死去,但这次实验证明,生物也能在太空中生存。
  12月6日,美国仓促发射的“先锋”卫星在发射台上爆炸。
  1958年1月31日,“探险者1号”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升空,成为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进入太空,开始了载人航天的历史。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舱登陆月球,在月球表面留下人类第一个脚印,成就美国航天史上辉煌一页。
  当年你争我赶的太空竞赛时代已经过去,昔日对手如今可以平心静气地回顾这段历史。
  美国宇航局局长格里芬10月4日在莫斯科出席纪念仪式时说:“美国空间项目的诞生缘自俄罗斯人民取得的‘斯普特尼克’成就,没有‘斯普特尼克’就没有‘阿波罗’。”
  俄罗斯和美国已经开始一段在太空领域紧密合作的新历史。在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承担起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给养、仪器等货物和宇航员的任务。
  格里芬与俄罗斯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10月3日签订一份新合作协议,俄罗斯将向美国月球和火星探测计划提供技术支持。届时,美国发射的月球和火星探测器上将载有俄罗斯制造的科学仪器,以寻找那里可能存在水的证据。
  “我们已经相互从对方学到了很多。”格里芬说,“比起各自独立行动,在一起我们能走得更远。”
  
  重新投入航天竞争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航天领域难以再现昔日辉煌。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以及国际航天业竞争的加剧,俄罗斯重新审视自己的航天实力,制定航天计划,决意要在国际航天竞争中站稳脚跟。
  在俄罗斯新一轮航天研发中,重新启动全球定位系统“格洛纳斯”计划格外引人瞩目。
  俄罗斯的全球定位系统名为“格洛纳斯”,相当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该系统上世纪70年代由苏联开发,最初拥有24颗卫星,主要用于军事领域,防护国家安全。苏联解体后,该系统卫星数量急剧减少。
  俄罗斯于1993年开始独自建立本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到2010年完成全部24颗工作卫星的部署并使该系统完全发挥作用。届时,该系统的导航范围可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
  与此同时,俄罗斯还将不断开拓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俄已与欧洲航天局签署协议,允许俄罗斯的“联盟”火箭自2006年起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这一协议的签署将吸引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大量发射合同。俄专家推测,自2006年开始发射起,5年内“联盟”火箭将为俄罗斯赚得100亿欧元的巨额收入。
  在目前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呈现萧条的背景下,俄罗斯火箭却以优良的发射性能不断赢得客户的青睐。目前,俄罗斯牢牢占据着国际发射市场30%的份额。
  显然,在“斯普特尼克”上天50年后的今天,俄航天业正力图通过变革和开拓,继续保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大国地位。
  (综合10月4日《参考消息》、10月5日《新民晚报》,董爱波为《参考消息》记者,胡若愚为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