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级媒体的延伸、数量的扩张以及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媒体间的竞争也越演越烈,纸质媒体特别是党报受到的冲击、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新的形势、新的情况对我们党报特别是地市党报提出了一个严峻课题,那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提升影响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但看问题总要有个着眼点,解决问题总要有个切入点。地市党报属于党报性质,这就是我们的定位,我们的着眼点,要在“党”字上做文章。至于切入点,就要从党报的自身优势出发,清醒地认识自己,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在地方政策、时代先锋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寻求突破。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报纸才能出彩儿,读者才能满意。
紧跟市委步伐,发挥权威性
尽管国家在某个时期内都有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但这也只是宏观的。在这个宏观的框架内,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又会制定本土的一些政策措施。对这些政策措施的宣传我们党报是近水楼台的,是有权威性的,这也是非主流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要发挥权威性,就要在把党委的政策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新闻化上下功夫,从而有效地传达到基层的干部群众之中,变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推动党委决策的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最近,《赤峰日报》搞了一组有色金属的系列报道,就是将市委市政府政策做足做细的典型案例。赤峰市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这在全国地级市中是第一个,足见赤峰市有色金属的储量和潜力。为此,市里提出了全面建设“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的大政方针。这一政策刚一提出,我们就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个非同小可的大题目,事关全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必须把这一信号用新闻语言的形式传达下去,进而变成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真研究有关领导讲话、文件和相关资料,弄清了全市有色金属的主要品种、远景储量以及分布情况等,然后精心策划,推出了由六篇文章组成的系列报道。第一篇为综述《好大一笔财》,对全市有色金属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然后按金银、铅锌、铜、锡、钼、钨,各形成一篇文章。报道紧紧围绕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既有主管部门、权威专家的说法,又有矿山、深加工企业的最新动态。在写法上,说理与描写相结合,现场与访问相烘托,使报道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具有了较强的指导性,带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
摸准时代脉搏,增强引导性
作为一张党报,一张执政党的报纸,应该时刻站在时代的前列,引导主流舆论,唱响主旋律。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时代脉搏和党的重大举措往往是一致的,因为执政党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一张党报办得有没有高度,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勇立潮头。2003年,《赤峰日报》搞了一组满都拉先富帮后富的系列报道,持续时间之长、稿件分量之重、事件报道之透、版面安排之阔都创造了新的记录。
满都拉是阿鲁科尔沁旗的一名个体工商户,他自己富起来了,但看到一些乡亲们还处于贫困线上,有的连吃顿饱饭都做不到,他很难过,甚至流下了眼泪。为了帮助其他群众摆脱贫困,他很是动了一番脑筋,借助自己经商多年的经验,别出心裁地采取了“契约扶贫”的办法。他拿出30万元资金,买了800多只羊,分到20个贫困户家中。满都拉同他们签合同,增值部分贫困户自留,三年后给他还本。
这件事引起了我们报社的高度重视,因为它正好是党的十六大倡导的主要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贫困人口,只有把这部分人扶持起来,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都拉,正好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里。
扶贫,无非有两种方式:一是政府扶贫,二是社会扶贫。满都拉属于后者,是先富帮后富。他的做法,为那些靠党的富民政策先富起来的人带了一个好头,值得大书特书。为此,本报决心把这个典型写深写透。我们的记者几下满都拉所在的偏远苏木,前前后后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同满都拉同吃同住同劳动,克服了语言障碍等诸多困难,终于把满都拉这个人,从不同的侧面,立体式地推到了读者的面前。人们看到的是既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有市场经济观念、既有爱心又有方法、既能帮人又能教育人改变人的一个活生生的满都拉形象。比如,侧重他的社会责任感、响应党的号召,刊发了长篇通讯《满都拉的小康梦》;侧重他的扶贫方法,写成了消息《满都拉开创出民间扶贫新路子》,被新华社采用;侧重他的扶贫扶本,发表了长篇通讯《一颗滚烫的心与一群变样的人》。在本报接连不断的强力推动下,满都拉在全国出了名,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耀眼的光环,最后被请到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赤峰日报连篇累牍宣传满都拉扶贫的先进事迹,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感召了一批又一批富人,加入到扶贫的行列中来,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捕捉重大题材, 把握前瞻性
一张报纸有没有灵魂,能不能影响社会,完全取决于办报人的政策水平、思想深度和社会责任感,报人的思想会完完全全“暴露”在版面上。捕捉重大题材,就是要善于发现苗头性、前瞻性的问题,继而抓住不放,咬定青山不放松,从而影响人的思想,改变人的行为,达到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在这方面,我们有着深刻的体会。
村务契约化管理,是赤峰市的阿鲁科尔沁旗率先搞起来的。他们也是受到了满都拉合同扶贫的启发,将这种办法移植到了村务管理上。为了稳妥起见,他们先行在两个乡镇搞了试点,结果非常见效。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报社发现了这件事情,觉得题材重大、新闻价值巨大,因为它涉及到村民实行自治后,农村如何实现科学管理,如何化解矛盾,如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重大课题。如果将这种管理模式延伸到乡和村、县和乡进而到省和市,将引起上下管理体制的重大改变。因此,我们报社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对阿鲁科尔沁旗的村务契约化管理进行全程跟踪立体式报道。我们的记者深入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来到了乡村干部的面前,就村务契约化管理请他们现身说法、品头论足。于是,第一篇稿件《一纸契约与一种模式》加评论《创新农村治理模式的生动实践》,在本报头版推出。
为了进一步阐述契约化管理,我们还对与农村事务有关的几个部门进行了专题采访,这几个部门的领导从自身的视角谈了对契约化管理的认识。报道走到这一步,便引起人们的注意了。他们都自然不自然地提出这样的问题:赤峰日报如此重视,看来契约化这个东西不得了。然而,光引起注意还远远不够,要想让读者心服口服,还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来。我们的记者再下阿鲁科尔沁旗,对村务契约化管理的试点村进行了地毯式的采访,最后筛选出15个经典案例做成新闻。这些案例分别从集体资产管理、经济项目建设、公益事业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五大类中选出,每类3篇。这15篇作品的推出,可以说为契约化的宣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上级众多媒体和研究单位索要的原始资料。也使我们赤峰日报在契约化管理的宣传上抢占了先机和制高点。
与此同时,我们还兼顾了对外宣传,对内对外两把扇子一起煽。内蒙古日报、人民日报分别刊登了我们的稿件,特别是人民日报的稿件一见报,在赤峰市的干部群众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对赤峰市全面推广村务契约化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们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就在本报的言论《推广村务契约化管理势在必行》刚刚见报之后,赤峰市委就召开了常委会,一致通过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阿鲁科尔沁旗经验,实施村务契约化管理。
全面推广了,更要配合,本报在第一时间推出了系列言论:《管用才是真》、《一把金钥匙》、《好似万花筒》,旨在进一步将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决策上来。
看准了的就要盯住,盯住的还要抓住不放,对村务契约化管理这条“大鱼”,我们还要继续关注下去、继续报道下去,争取使其在全区、全国开花结果。
新闻资讯
★ 十堰晚报推出全国首份3D报
4月16日,十堰晚报推出全国首份3D报纸,读者戴上随报赠送的眼界后阅读报纸看到的图片是立体的。
★ 广电总局下令清查IPTV
据21世纪经济报道,4月12日,广电总局向各省广电局发出“41号文”,除了此前获得IPTV落地资格的二省十二市外,包括广东、福建、浙江等IPTV用户的IPTV业务都将被强制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