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播音主持 停顿 留白 “留白”是中国书法术语,指作者在书法作品整体布局、局部关联上为达到虚实相映、高度灵动的艺术效果,有意识地造白留白的艺术活动。这种空白,并非无生命的真空,而是“以白控黑”、“计白当黑”,内中蕴涵着作者的艺术寓意、品味和技巧。给人以虚灵的美感,也是作者留给欣赏者自由想像的空间,引发欣赏者自我解读、领悟,进行“二度创造”,达到欣赏者与作者心灵上的互动、沟通与意会,以收到“无声胜有声”、“无为无不为”的艺术功效。
书法的留白艺术在其他诸多艺术门类中也被广泛运用,并成为艺术家造诣修为的重要标志。如绘画中留白、文学中的“悬念”、建筑中的“空间”等等。那么,在播音主持艺术中它则表现为语句间的停顿。
所谓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停顿是有声语言节奏的基本构成。对停顿的把握和应用有助于播音主持风格的表现和有声语言意境的传递。
一般来说有声语言表达中的停顿分为语法停顿、感情停顿和特殊停顿等。下面,我们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把握和处理停顿。
(1)语法停顿。语法停顿,又叫自然停顿,既能满足讲话者自然换气润嗓的生理需要,也能使所讲的语句、段落层次分明。语法停顿一般用标点符号表示出来,按标点停顿。但有时在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词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也可作适当停顿。这种停顿往往是为了强调某一观点或突出某一事物。
例如:“9岁的凡卡?茹科夫3个月前给送到鞋匠阿里亚希涅那儿做学徒。”“11月11号,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在桐城召开全省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单位工作推进会。”
这两个句子中基本上没有标点符号,如果一口气念下来有点费劲,而且听者也会听得稀里糊涂。这时就需要用停顿来分清句子的层次。
“9岁的凡卡?茹科夫/3个月前/给送到鞋匠阿里亚希涅那儿/做学徒。”
“11月11号,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在桐城召开/全省/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单位工作/推进会。”
(2)感情停顿。感情停顿,是为表达复杂或微妙的心理感情,常常以拖长音节发音,欲停不停或适当延长时间来表现,并且常常辅之以体态语言,使感情表达得更加自然清楚。
比如:在安徽电视台赈灾义演上,我们开场的一段词: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一场里氏8级的大地震骤然降临在汶川。/刹那间,鲜活的生命/消逝,美丽的家园/被毁。
这几个停顿象一帧帧定格的画面,让当时那惨烈的情景再一次震撼每个人的心灵。
另如:“江淮情艺术团的全体演职人员在这里给安徽的父老乡亲/拜/年/了!”
这几个停顿可以让台上台下产生互动,烘托出普天同庆的喜人气氛。
(3)特殊停顿。特殊停顿,是为了加强某些特殊效果或应付现场的某些特殊需要,而采用的停顿。最著名的例子是英国政治家赖白斯在伦敦的一次参事会上,就劳动问题演讲时,中途突然停顿72秒的事例。这种根据表意需要而设计的特殊停顿,可谓匠心独具,高人一筹,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还有的句子,需要对某些词语进行强调或在语气上进行加强来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机械地停顿;或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变动停顿时间,给听者以思考的余地,便于理解、接受,从而增强语言效果。比如:
(1)这里就是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剿匪的地方,我们叫它“威虎山”。
这句中的“这里”“它”后面需要停顿,以强调要说明的地方。
(2)芭蕉越长越高,一张张的大叶子像张开的手。过些时候芭蕉开花了,开出一串串淡黄色的小花。
在“大叶子”后面应稍作停顿,以突出下面的比喻;在“开花了”之后作较长的停顿,可以表现出人们的兴奋之情。
有些句子,我们会在词与短语间安排停顿。这样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但是,如果停顿的位置选择不准确就会产生歧义。
例如:(1)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
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
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
这两个停顿位置不同语义也就截然相反。
(2)最贵的一张值800元。
最贵的/一张/值/800元。
最贵的/一张值800元。
最贵的一张/值800元。
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不同的停顿位置和停顿次数,可使语义的表达产生不同的效果。
一般来讲,在说一件事之前略作停顿,能引起听众独立思考;在妙语惊人之后稍作停顿,可使人咀嚼回味;在说出奇闻轶事和提出精彩见解之后,在听众赞叹之余特意停顿,可加深听众印象,引起联想;在话题转移之际或会场气氛热烈之时稍稍停顿,可加深听众记忆,给听众以领会抒情之机。同时,恰当的停顿也可以使表达者本身赢得调整情绪的时机。
可见,留白也好停顿也好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那么我们在播音主持工作中,如果能够对停顿进行合理正确的运用,也可以做到“此处无声胜有声”。■
(作者为安徽电视台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