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于谦祠有感

  【摘要】于谦是明朝名臣,一生与国家治乱紧密相连,亲民勤政,并数度使社稷转危为安。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佼佼者,最后却惨死于党争。本文以时间为经线,选取其一生之中的重要事件,试图从一个侧面展现其磊落的一生。
  【关键词】于谦 党争 北京保卫战
  
  初中时,常读明代名臣于谦的《石灰吟》一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每次阅读心中无不感到震撼:作者是怎样的一种人,具备如何的品质,才能写出这般动人心魄的辞句!
  于谦,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据说其小的时候已是颇不平凡,七岁时,有僧奇之曰“他时救时宰相也”①。当然,此说的真伪,现在无从可考,也可能是日后于谦名扬天下时人们的穿凿附会。不过,于谦少时,的确胸怀大志,有经济天下的理想,是一个慷慨社稷下为己任的奇男子。他自小苦读,效法文天祥,立志成为“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流的人物。十六岁时入府学为诸生,公元1421年(永乐九年)中进士,年仅二十三岁,可谓少年得志,说其是“团花簇锦胸前挂,一朝看尽长安花”并不过分。而幸运之中,亦有不幸,于谦会试高中,本来是会试第一,然而当权者却认为其观点尖锐,措辞有失中道,以于谦策语伤时,将其后置为三甲第九十二名。明制,一甲名次靠前者,方有资格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系统学习国朝典制,探究古今治乱之道,以备将来大用。纵观有明一代,内阁宰辅,十有六七是庶吉士出身,当时朝野阖将庶吉士视为储相,可见地位之清贵。因此,进翰林、为庶吉就成为读书人梦想中的梦想,而于谦,自是失去了位列清华的机会。中考不久,于谦进入都察院,外放江西道监察御史,派赴湖广,巡按政务。御史是风宪之官,为朝廷耳目,失选庶吉,却拜授御史,也不失为一种荣耀。史载于谦不仅经纶满腹,而且才干卓绝,“奏对,音吐洪畅,帝为倾听”②,当时他的长官,都察院都御使,人称冷面寒铁顾独坐的顾佐,驭下甚严,而独器重于谦,以友待之,多方历练,甚至宣称于谦才干远胜于己。初入仕途,得遇伯乐,实是人生之幸。
  于谦首次展露头角,是在公元1426年(宣德元年)。当时宣宗的叔叔,汉王朱高煦,效法其父成祖朱棣,在山东乐安发动叛乱,宣宗亲征,汉王兵败,跪赴军前请罪,宣宗命于谦历数其罪,于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③,以致汉王伏地震颤,连称死罪。宣宗高兴异常,重赏于谦。当是时,于谦亦很幸运地为内阁三杨所垂青,并受到其三人的倍加锤炼,由此进入了最高层的视野。
  公元1430年(宣德五年),明廷首设巡抚,宣宗发下手谕,钦点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巡按山西、河南两省,于谦从七品御史,五岁之间超擢三品大员,开衙建府,位列封疆,可见朝廷对其期望之深,其本人也迎来仕途的第一个高峰。于谦果然不负众望,上任之初,就显出不同于俗吏之处,“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疏言之”④,而其所上奏本,也为朝廷支持,朝上而夕报可。巡抚任上,创设《平舂条例》,兴平准仓、义仓,立药局,无偿向百姓发放粮食,深入乡里街坊体察微情,并加筑河堤,治绩为天下最。巡抚两省九年,境内大治,恩威行于所在,百姓依之如泰山,望之似父母,呼之为于龙图。直可与包拯比肩。据说当时,两省流传的关于于谦的歌谣,多达一百五十多字,甚至有“天遣恩官拯二方”⑤的词句,足见于谦民望之高。
  于谦为人耿介,行事孤直。公元1435年,宣宗崩逝,英宗即位。公元1444年(正统九年)前后,内阁三杨相继谢世,于谦顿失奥援。彼时皇帝冲龄,王振窃权,朝廷枢府,布列私人;地方衙署,党徒林立;阉党故旧,把持要津。王振本人又为司礼秉笔太监,兼掌东厂,可谓重权在握,诸多官员,趋之若鹜,呼为翁父。地方大员进京,必重贿之,以求长保富贵。而于谦每次进京,决不拜见王振,更谈不上馈赠,有属吏好心劝告,说哪怕是蘑菇、手帕之类,送些与王振也可,于谦听罢,仰天大笑,举起大袖,说“带有清风”⑥,时人骇然。为此,于谦写有一诗,用明其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遭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⑦一时京城广为传颂。彼时的朝堂之中腐糜风气盛行,如果只是才干优渥、为民拥戴,恐怕也是难伸己志。因为不去巴结诸权贵,贵人们心中自是愤懑,而乌纱也就戴得不安稳。公元1446年(正统十一年),于谦入京奏对,举荐王来、孙厚贞出任河南山西巡抚,王振借机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⑧为由,将于谦下狱,意图论斩,消息传出,朝野哗然,豫晋两省,数万人进京请愿,恳请释放于谦。由于于谦声望太高,且逮捕本就唐突莫名,故囚系三月,予以释放,但由三品巡抚降为四品大理寺少卿。两省百姓闻之,深怕其继任者是阉党私人,鱼肉桑梓,因此伏厥叩请,要求仍然用于谦为两省巡抚,以至宗室周王、晋王也上疏朝廷,为其求情。王振无奈之下,只好将于谦官复原职。于谦再任巡抚之后,丝毫未因此次打击而改变初衷,反而为政愈亲民,行事愈廉洁,治下百姓,则依之弥笃。
  公元1448年(正统十三年),边情日甚,警报飞驰,于谦奉命调入兵部佐理部务。公元1449年(正统十四年)也先大举入寇,王振请英宗亲征,众臣苦谏无果。英宗遂下诏,调集六军出御也先,事发仓促,大军慌乱,粮饷不济,器械未整。加之连天雨注,道路泥泞,开拔不久,便有数千人溃逃,士气低落,尚未接敌,便被夺气。其后兵败土木堡,大军倾覆,皇帝被俘,开有明建国以来天子身陷虏廷的先例。败报传来,京师震怖,人情汹汹,大明被抛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其后,太后命英宗弟?王朱祁钰监国,?王与诸文武廷议对策,翰林侍讲徐郢首倡南迁,当即竟有人附和,其余群臣面面相觑,无人言声,平日里被高官厚禄养起来的大员们,此时呆若木鸡,一时大殿静得出奇,于谦当即喝道“言南迁者,可斩也”⑨,道理显而易见,“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势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⑩,朝廷遂决意固守京城。在得到了孙太后、?王的支持后,于谦担当起抗击也先守卫京城的重任,此时,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性格展现无遗。于谦立奏调动南北两京、河南的军队入卫,又聚山东、江南的卫所军队入京,以充实武装力量,同时征收大批粮食以加强储备,修筑城池、经划布置、分区防卫、专人负责,并传檄天下令各地军队进京勤王。
  十月,也先内犯,于谦指挥军民,与敌激战五昼夜,大败也先,迫使其退回关外,京城转危为安。
  在北京保卫战中,于谦力促?王登基。也先自掠去了英宗之后,深知手里这张牌的价值,因此,在攻城略地时,每每带着英宗,以此为筹码,要挟明廷,要地要钱,令各地镇守官员棘手异常。在此情况下,于谦一面严命守城诸将,认识到社稷为重君为轻的道理,对也先要求痛加拒绝,一面力促?王即位,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公元1449年(正统十四年),?王登基,改元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消息传到也先处,也先怅恨久之。英宗顿失奇货的价值,对也先来说,可谓釜底抽薪,此处也体现了于谦谋国不谋身的一腔孤忠,却由此埋下了日后悲剧的种子。
  明廷获胜后,论功行赏,于谦被加封少保、兵部尚书、总督军务,而其坚辞不受,并上奏朝廷:“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⑾。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于谦社稷之臣,在满朝庆贺之时,已经开始思考筹划如何加强北方边务了。
   首先,加强京城防卫。在前述措施之上,增调辽东、宣府部分兵马入卫,令杨洪、罗通入京,操练京军。并从全局考虑,又采取了派萧启等人镇守保定、河间、真定诸府,命耿九畴整顿加强江南江北卫所力量,广招流民屯垦开荒等措施。
  其次,从容部署战守诸事,一一化解也先的议和、诱降和进攻手段,并设计诱斩叛监喜宁和降军小田儿,使大明壁垒森严。也先无从占得便宜,且因为不断失利死伤重重,引起内讧,故求和之心日增。
  公元1450年(景泰元年),也先遣使求和,并提出英宗南返的建议。眼看国耻即雪,而景帝却陷入深深的忧虑中,害怕英宗回朝后,自己失去帝位,于谦一眼看出,从容说道:“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⑿。可能是出于对“天位已定,宁复有他”的承诺,景帝听后,直说“从汝,从汝”。一言以定之,1450年英宗南返回朝。因此,正史评价:“奉上皇已归,谦力也”⒀。当然,迎是迎回来了,而景帝对此深怀戒备,不但在迎奉礼仪上有意杀减,而且还将英宗实际上软禁了起来。
  忧患意识是否存在是衡量一个民族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当时的明王朝,可以用“形势稍好,尤需兢慎”这句话来表述。正当景帝切切于自己皇位、满朝文武庆贺之时,于谦已经开始谋划军制改革了。一方面,加强宣府、大同等处防卫力量,并一举收复独石等八城;另一方面,也是最具深远意义之处,就是对当时明军主力――京军,进行了重大改革。祖制,京军分隶五军都督府、神机营、三千营,虽然分别设有总兵,各自镇抚统带,然而彼此不发生联系,互不统一,事权繁杂,政出多门,一旦京师有警,则不利守备。鉴于此,于谦从宏观上,抽调各处京军精锐十五万,分十营操练,每营一万五千人,设都督一人统领,其下设都指挥一人,把总十五人,指挥三十人,领队官一百五十人,管队三百人,团营十处,专设总兵官一人,由武清侯石亨担任,直接对兵部尚书于谦本人负责。此后,景帝又派心腹太监一名为监军,以加强皇帝对军队的控制。于谦同时规定,自他本人而下,每日都要亲到校场操演兵器、阵法,上下级必须彼此相互熟悉。遇有战事,各级将领随队出征,不再另派大员统带,这样就改变了将不识兵、互不统属的弊端,提高了战斗力,自此,传统的京军制度发生嬗变,并在日后的作战中显示了积极的一面。
  臣子竭股肱之力,成安危之伐,是难能的,而居功不傲,则尤为可贵。面对自己的社稷之功,于谦从不自傲,以致忧国忘身。当时景帝更易东宫,赏赐其双俸,于谦固辞,至再至三。景帝见其住处狭小,仅可蔽风雨,便要赐第西华门,于谦又不受。而对于皇帝所赐的诏书、银币、袍服、宝剑等物则封藏起来,岁加省阅而已。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于谦不治产业,不结交文武,不参与派系,有孤臣的清誉。然而却引起了朝中一批人的忌恨,从而在景帝面前大加诋毁。清誉的背后,是对立面的群起峰议,弹章纷至,直指于谦。好在君臣相知甚深,诋毁也就无疾而终。一次,景帝得知于谦痰疾发作,亲上万岁山,为其伐竹取沥,用来医治调理。于谦性格清介,对朝中尸位诸臣颇不以为然,在行事时常被掣肘,每遇此时,于谦都扼腕叹息道:“一腔热血,竟洒何地?”⒁。
  公元1457年(景泰八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发动政变,拥立太上皇复辟,史称夺门之变,一夜之间,江山易旧主。当日在朝班之中,于谦、王文等即遭逮捕,以其图谋迎立藩王之罪交付锦衣卫,妄图屈打成招、锻炼成狱,王文大声辩解,于谦谈笑自若,毫不辩解,并对王文说:“亨等意耳,辩何益。”⒂一语道破玄机。据说案件上报英宗时,这位皇帝踌躇反复,不忍杀之,认为于谦实在有功社稷,而徐有贞脱口而出:“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⒃,于谦命运就此注定。其后,于谦、王文同日被杀,据说,行刑之日,飞沙走石,天光阴霾,天下冤之。人们对忠臣的死愤愤不平,就连曹吉祥的部下指挥朵儿都前往被杀之处,哭奠致祭,曹吉祥怒而笞之,但次日其行为如故。都督同知陈逵冒死收敛于谦遗体,将其葬于杭州三台山麓。
   于谦死后,继主兵部的是石亨的党羽陈汝言,其人品芜劣,招权纳贿,使经过于谦整顿而大有起色的防务又衰败下去,日后,西北战事又起,朝廷举措乖张,恭顺侯吴瑾不无忧虑地对英宗说:“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⒄,英宗默然。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靠夺门之变发迹的诸臣,其后由于争权夺势而内讧,先是石亨挤走徐有贞,其后石亨亦被下狱论死,而曹吉祥也因谋反之罪被族灭,历史以这种方式告慰了于谦的在天之灵。
  公元1466年(成化二年),于谦之子于冕遇赦回乡,上书为父伸冤,宪宗为其平反,将于谦的故宅改为“忠节祠”,遣官祭奠,并亲撰诰语:“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之独持,为群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⒅圣旨一出,天下传颂。
  公元1489年(弘治二年),明廷赠于谦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万历年间,改谥“忠肃”,而河南、山西等处,百姓也为其建祠,四时祭祀。无独有偶的是,于谦与岳飞悉葬于杭州,真是双忠并卧,灵护西子,当地百姓将其视为莫大荣耀,这才有了“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⒆的诗句。■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⑥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⒄⒅《明史?于谦传》
  ⑤《于太保忠萃全集》
  ⑦《于忠肃集拾遗?入京诗》
  ⒆[清]袁权,《谒岳王墓》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