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不再仅仅是为了交流而产生,而是成为了一种反映某些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的工具。本文通过对网络流行热词“被”进行个案分析,剖析了网络流行语背后的符号建构过程和话语对抗体系,认为网民正在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特殊的话语体系,以争取自己的话语权力。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符号 话语 权力
网络的多媒体特性和民主、平等、开放的环境在为上网者提供自由言论空间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语言的生成和运用方式。政治及社会禁忌、网络管理、内容审查,与自由表达的冲动交互作用,造就了全新的语言修辞和话语模式。谐音、隐喻、借代、通假、省略、会意、拆解、重组等均是网络流行语常见的手法。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对它们的分析,能够透视出当前中国社会的若干问题。本文以网络热词“被”字作为分析个案,试图剖析网络流行语背后的符号建构过程和话语对抗体系,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和反思整个网络流行语现象。
一、“被”字流行背后的网络语言系统
1、从网络语言到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是发源于网络并在一定时期内流行起来的一种语言形式,存在于具有共享性和开放性的网络论坛、贴吧、博客、聊天室中,通过众网友的频繁引用、转载及再创作实现的,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句。它是网络语言中最为活跃的那部分语言,是网民约定俗称的表达方式。
纵观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语,很大一部分都借用了调侃、幽默的表达方式,个性化和趣味性十足。从“很黄很暴力”到“范跑跑”“楼脆脆”再到“俯卧撑”、“七十码”等等,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在偶然中带着毋庸置疑的必然性。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流行语也逐渐发生着变化,使用对象从小众化变为大众化,并且越来越多地具备着传递新闻资讯、体现社会民众情绪、反映社会不同心理状态的功能。
2、“被”字在网络语境下的应用和表达
“被”有四种词性:名词、动词、介词和助词。当助词时,是用在动词前构成被动词组,如“被骗”、“被批评”、“被剥削”等;当介词时,是用在句子中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中文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并不高,许多具有被动含义的句子均可以用主动句进行表达,被字句被使用的频率远低于把字句。但是在网络语言中,被字句异军突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流行。
自从“被自杀”“被就业”等词蹿红网络和媒体后,“被式语言”就如雨后春笋般往外冒,一系列具有同样构成方法的新词在互联网上广为流行。网民在“捐款”、“幸福”、“精神病”等不及物动词、形容词甚至名词前加上“被”字,用一种荒谬的语法形式,实现出一种具有调侃、戏谑、讽喻意味的颠覆性解构。
在虚拟的网络语境中,网络给语言的自由和随意发挥提供了一个载体。“被”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介词或助词,不再是简单地表达一种被动含义,而被赋予了一种情绪,承载了一定的现实意味和丰富的社会意义。
二、语言的基因突变――“被”字新所指的建构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某个符号或符号系统与其指涉现实的关系即为意指。所有意指都包含两个层面,一个由物质形态的实体能指体现的表达层面;一个是内容层面,即以意义方式表现的思维形态概念,意指行为则相当于这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而在罗兰?巴特看来,索绪尔的“能指+所指=符号”只是符号表意系统的第一个层次,而将这个层次的符号又作为第二个表意系统的能指时,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所指。菲斯克和哈特利又在巴特的基础上,提出符号表意系统的三个层次:
按照这三层次的关系,可以对网络语境中的“被”字做如下的符号分析:
1、汉语言文字符号在创立之初,是根据其形式或读音与其所指之物按象形、会意、形声三种关系进行
“被”有名词、动词、介词、助词四种词性,“被XX”结构中“被”的词性一般是介词或助词,因此本文只讨论“被”作为介词或助词时的能指与所指。在第一层次中,“被”字的能指应是“被”字的书写形式和拼音“bèi”,所指应为一种被动的语态。此时,“被”作为一种象征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具有的只是一种通用惯例和约定俗成性。这里是由于分析的目的才能将其能指与所指截然分开,而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其能指与所指是既定的,不可分割的。
2、在第二层次中,“被”字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体,即表示被动语态的“被”成为新的能指,而它的所指则是一种网络文化中常见的颠覆、解构与嘲弄
这一所指的变化源自“被自杀”一词的出现。2007年,阜阳市某经贸发展局局长李国福多次到北京举报该市颍泉区区委书记违法等问题,被颍泉区检察院拘留、逮捕,并在看守所死亡,当地检察机关调查结果是“李系自缢身亡”。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起公众极大关注。网民们认为事件背后应该另有蹊跷。有网友在“自杀”前反常规地应用了一个“被”字,形成了“被自杀”这一颠覆传统语言表意结构的短语。“被”与“自杀”的强烈矛盾对比,反映的是一种强烈的质疑和冷讽态度。
此后,“被”字开始广泛风行起来,“被XX”的格式不断被网友仿用,“XX”的词性也从及物动词扩展到不及物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等,凡是在主流媒体报道中刊载却引发公众广泛质疑的词语,都有可能被网友冠以“被”字后进行二次传播。
3、对“被”字的符号分析并不能止步于网络流行文化的范畴
综观“被XX”短语在网络语境中的应用,可以发现,被冠以“被”的词,通常涉及的是较重大的社会事件,如“被就业”、“被小康”等,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门话题。而无论是“被就业”中的“就业”、“被小康”中的“小康”,抑或是“被增长”中的“增长”等,都是一些具有权威性的官方新闻中出现的字眼,在其之前冠以“被”字,实际是通过一种颠覆、解构与嘲弄的形式,表达网民对我国处于中心地位和支配地位的主导文化和主导权力的一种反叛与抵抗。“被XX”从一开始的反讽意味,纵深发展为一种模拟社会关系和表达社会心态的语言形式。
在这一表意层次中,“被”的所指变成了一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心态,正如某篇新闻中对“被”现象的评述:“‘被XX’的发明者并未预料到,一己一时的情绪表达,会引发如此波澜壮阔的群情涌动:质疑、委屈、愤怒、指责、无奈、调侃、无聊,畅快淋漓地在“被”字旗下倾泻而出。”
三、话语对抗――“被”字新所指被广泛认同并传播的原因
1、公共话语空间的逼仄使话语对抗成为必要
“被”字新所指的建构实际上缘于网友以“调侃”的姿态对权力进行话语的对抗。法国哲学家福柯认为,话语是一种物质力量,它是权力争夺、占有、挪用、恩赐的对象,它也对人们发挥了控制、操纵、压迫和解放的功能。他认为,影响、控制话语运动的最根本因素是权力。权力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同时话语既是权力的产物,又以其特有的实践形式,赋予权力新的内容,成为权力的组成部分,也就形成一种话语权。掌握话语权的群体会对丧失话语权的群体有意无意之间就形成一种话语压迫,这种压迫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强制力,形成一种话语霸权。
在当前我国社会中,媒介话语、官方话语长期处于文化中心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掌控着大众对社会的认知和判断,掌握着舆论的走向,这样势必对其他话语形成某种遮蔽和压迫。“被XX”在广泛流行的背后隐含着普通民众强烈的话语权诉求。
2、网络平台使广泛、公开的话语对抗成为可能
在“被”字的新所指建构并流行的过程中,网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网络流行之前,对权力话语的抵抗只能以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小规模的方式出现,它们因为传播渠道的隔断而难以形成足够的力量,而网络改变了个体交往面对面直接沟通的方式,变成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谈,人们的活动范围和行为规范不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网络中相对可以自由言说的状态,使公开的话语对抗成为可能。网络的自由平等性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地参与到话语对抗中来,每一个人都可以对权威话语进行解构或反叛。
此外,网络的超时空性和互动性也加快了网络语言的传播速度。在网络的双向互动传播中,受众可以通过论坛、跟帖等形式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反馈到网络上,这样会促使网络语言被进行二次创作和加工,被赋予新的含义。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是网民自主参与传播意义建构的一种话语体现,它对话语霸权产生制衡作用。“被XX”的,总是弱势的一方,他们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倾诉他们在强权面前的委屈与无奈。网络流行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权力的运行进行了监督。
当然,也必须警惕网络流行语的过度泛滥造成的负面影响。尼尔?波兹曼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在语言的狂欢宣泄过后,我们对现实的改变可能依然无力。如何避免非理性的狂欢,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关注的。
参考文献
①约翰?费斯克:《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②尼克?史蒂文森:《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③李彬:《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④余志鸿:《传播符号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⑤菲斯克:《解读电视》[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
⑥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⑦克里斯丁?麦茨:《符号学文选》[C].北京:三联书店,2002
⑧夏雅凤,《网络流行语兴盛现象的传播学分析――从2010年春晚流行语的强力涌入窥探》[J].《中国科技博》,2010(19)
⑨甘泉、郑毅,《基于符号分析模型的历史剧文本解读――以为例的电视符号分析》[J].《东南传播》,2010(4)
⑩胡静,《网络恶搞现象的青年亚文化特征解读》[D] 山东:山东大学,2009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实习编辑:易高阳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