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邓丽君的名曲《小城故事》在大陆恐怕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但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首歌源自1979年由著名导演李行执导的影片《小城故事》,而由邓丽君演唱的这首电影插曲,所叙述的正是从三义小城木雕师的爱情故事演绎而来的。
三义位于苗栗县南端。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旧称“三义河”,1953年改称三义因地形与地势的关系,三义常有浓雾,又有“雾都”之称。多山的苗栗县,东境盘踞着台湾第二高峰雪山山脉,靠山吃山的苗栗,物产多缘山而来。昔日山区尽是原始樟木林,而盛产的樟木也造就了三义奇木雕刻的崛起,盛况至今不坠,每年初夏时节 白色的油桐花,风起花落的美景,犹如冬天飘雪的景象,因此也有了诗意般的名字“五月雪”。当夏夜来临时 闪烁发光的萤火虫,宛如满天星斗亮丽登场,也呈现出三义小城现人文与大自然结合的另一番风味。
木雕:小城代言人
话说三义,自然离不开木雕。三义乡早年盛产樟木全乡50%以上的居民以木雕业为生。这里不但有闻名宝岛的木雕街,还建有全台唯一一座木雕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木雕之乡。素以木雕城之称的三义,以水美街神雕村,雕刻南街最为有名。
三义木雕起源于日据时期,雕刻业一向就是本乡的祖传行业,亦是农闲时的副业。上世纪70年代成为三义木雕的鼎盛时期,产品以外销为主。1995年木雕博物馆成立后,许多木雕艺术者汇集于此,并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创作风格。三义木雕常以樟木巨根,枯木为料,因材施雕,一刀一斧,雕琢出多元文化风格的作品,这也成为三义木雕区别于台湾其他地域木雕的特色。走在水美街上,无论是粗犷的达摩 庄严的观世音、栩栩如生的小动物,都令人目不暇给。顺着水美街的指标可达广声新城,即所谓的神雕村,一般游客较不熟悉的新兴社区,吸引了许多风格各异的木雕创作家,形成另一种风格的商业街。而位于神雕村街尾的木雕博物馆,则是全台唯一以木雕为主题的博物馆,更是三义的精神标地。馆内不仅收藏三义木雕的传世之作,也涵盖了早年间渡海来台先民的木雕、台湾原住民木雕、台湾建筑与家具中的木雕,宗教木雕,现代木雕艺术等主题,丰富多彩地呈现出木雕在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情形。馆内的展示空间共分三个楼层,展示内容包括历朝各代不同的木雕艺术、清代古董家具,寺庙建筑中的雀替、虎座、斗拱等部位,以及雅美族渔舟、排湾族门板的祖灵,百步蛇图腾,甚至还有来自非洲、大洋洲、南太平洋等土著民族的木雕器物,琳琅满目,全部为实物展示,令人对先民的智慧巧艺赞钦不已。其中地下一楼则为木雕艺廊,定期邀请木雕艺术家参展,期能为木雕艺术注入现代和创新的生命。如今木雕已成为三义的最佳“代言人”,吸引了备领域的艺术工作者进驻,字画艺术,陶艺、铜雕、铁雕等多元艺术发展,成为艺术创作者的桃花源。
桐花:美丽的错误
春末夏初,三义遍山的油桐花盛开,雪白的五瓣娇美花朵,一片片、一簇簇、一树树地绽放开来。一阵风吹过,漫山遍野的桐花旋舞而下,犹如纷飞的白雪,如诗亦如画,也正因此,桐花又被称为“五月雪”。在桐花翩然飘落的季节,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在山间农舍寻访一份诗意与浪漫,对都市人来说都是难得的放松与惬意。但对于三义人来说,桐花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感情与蕴涵。开山伐木是早年客家族群普遍的生活方式,樟树,香茅,茶叶,都是当时客家人寻求温饱的经济作物。早年问三义客家人的居住场所,与油桐树的生长地域几乎重叠,勤俭的客家先民发现油桐子可以榨油,并具有防水的功效,可以涂在纸伞上或是作为油漆的重要原料,于是便捡拾油桐子补贴家用。渐渐地,油桐成为了客家人的经济作物,也代表了客家人为生活打拼的精神。
而关于三义桐花,还有这样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市场需要大量梧桐作为书桌抽屉木料,许多种植梧桐的三义林农因而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但梧桐因生长周期长,且易感染俗称“天狗巢”的簇叶病而种植不易。为了不失去它的高经济价值,当时就有人提议以材质类似的油桐木继续外销日本,没想到日本人没有察觉,依旧以高价向台湾购买,这个情况也因此让许多想要提升生活水平的客家人群起抢种油桐树。由于油桐树的生长速度较梧桐快,日本人开始怀疑为何台湾能有如此多的梧桐木输出,后来派人来台查访,终于发现原来是用油桐木鱼目混珠,从此拒绝再向台湾购买梧桐,而当时大量种植的油桐已不再是人们的“摇钱树”,最后只好任其满山蔓延。或许正因为当年这个美丽的错误,才使得在今日的三义,看到这缤纷美丽的丛丛雪白花海。
三义素有“山城”之称,热情淳朴的客家人便在这群山叠嶂之间世代生息,并传承着深厚底蕴,别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在台湾,“海线”的闽南文化与“山线”的客家文化泾渭分明,两处不仅方言迥异,连生活习性、饮食风貌也有差异,成为体验三义风土饶富意趣的一环。今日的三义已是一座观光小城,汇集着声名远扬的木雕艺术,近百年历史的旧山线铁路,民风质朴的客家文化,还有那“五月飘雪”的油桐花,这些都让小城的故事永远传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