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望复千寻 乡愁家山岛]山岛千寻日本人

  京城西北郊百望山森林公园的秋色,很美、很静。秋深时节枫叶渐红,千亩红叶能使人遐思万千。一座集闽南与北方建筑传统的仿古八角亭立于翠绿群山之巅。周围是层层起伏的秋色美景,酸枣树上的小酸枣也清晰可见,自然秋色让人陶醉。站在亭中顺着东南方向望去,遥指的就是宝岛台湾。或许到访过百望山森林公园的人多少都听说过这里有座望乡亭,但这座亭的来历如何?为何选择在百望山?这座八角亭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些无不让人充满着探索的欲望。今年10月12日,望乡亭落成四周年。本刊记者也得以借此机会采访了望乡亭的捐建者王瑞丰、林珠江夫妇。谈话间,他们夫妇二人质朴的话语与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依恋让人倍受感动。
  
  (一)
  
  王瑞丰,林珠江都出生在日本,他们的父辈,早年如同很多台籍人士一样,赴日求学,最终定居日本。同样,他们两人的童年也同很多出生在日本的台湾人一样,始终在内心深处有着二等国民的感受,当年在日求学的台籍精英分子,早在1915年就在东京成立“高砂青年会”,后改为“东京台湾青年会”,此后于1927年3月附设“社会科学研究部”,经过积极的推动,会员在短时期之间大为增加,在日本各大学都有负责联络的台籍学生,像商科大学郑昌言、日本大学林克东京医专吴新荣、帝国大学陈水土(陈逸松)。林珠江的父亲林加才正是早稻田大学的联络人。或许正是家庭教育的缘故,林珠江与王瑞丰的少年、青年时代都受到了父辈们在人格和世界观上的巨大影响。1949年,当时新中国成立时,在日本的华侨华人无不感到振奋。还在求学中的他们,想象着未来能在完成学业后,回到祖国建设新中国。
  上世纪60年代,日美签订《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以此加强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由此伴随的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日本国内掀起反对安保条约的斗争,举行了23次全国统一行动。每次参加统一行动的人数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斗争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参加阶层之广泛,在日本历史上前所未有。此时正处青年时代的王瑞丰和林珠江受到父辈的影响,活跃于留日中国同学会的各种活动,也作为侨居日本的中国人积极投身反对安保条约的运动之中。也正是在这些运动中两人相识了,同样的家庭背景、同样的教育环境,更重要的同为台籍青年人的他们彼此聊的很有默契。60年代初,两人为了完成青年时代的梦想先后回到祖国。王瑞丰说,祖国,多少次从父辈们的口中提及,多少次从画报上看到的景象,当自己一踏上祖国的土地,内心竟是如此的平静。回到祖国后,王瑞丰来到位于北京西北郊的中国农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不久后,完成学业的林珠江也回到了祖国。林珠江说,与家人分别时,父亲非常支持自己回到祖国参加建设,算是替年老的父亲完成生命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初回祖国的王瑞丰林珠江语言关还没过,生活上也要慢慢适应。他们说那时很多在北京的台籍老前辈给了他们工作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如苏新、苏子衡、陈文彬等老前辈常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聊一聊故土,解一解乡愁。当年和这些台胞老前辈的谈话,让两位老人至今记忆深刻。这也成为近40年后捐建百望山望乡亭的一个缘由。
  
  (二)
  
  回到祖国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平日,王瑞丰对林珠江照顾有加,慢慢地两个人的心也走到了一起。上世纪60年代中期,祖国大陆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其间,他们的两个女儿也先后出生。王瑞车告诉我,之所以选择上世纪70年代离别祖国选择移民赴美,并非很多人之前所误会的因为那场长达10年的政治浩劫,也并非因为海外优越生活的诱惑,更多出于对两个女儿未来教育的担忧。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当时,王瑞丰已调到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工作,还担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很多平日关系要好的台籍前辈,同事纷纷劝他们继续留在国内。但是两个女儿如继续留在国内,就势必如全中国所有家庭的适龄子女一样,作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王瑞丰告诉我,作为家长怎能就这样决定两个女儿的一生?林珠江就趁回日探亲机会向在日本的父亲表明为了两个女儿的教育,决定携带两幼女赴美。旅日台籍学生运动出身的父亲,在当年女儿决定回到祖国建设新中国时给予了极大支持,而如今自己的女儿却要离开祖国移民美国,怎么也理解不了女儿的决定,最终断绝父女关系。但是亲情终究无法割舍,林江珠的大姐当时在美居住,对于他们的决定十分理解。而大姐的家也成为王瑞丰夫妇到美后的落脚点。
  初到美国,都已届不惑之年的夫妇两人没有工作,依靠打零工来维持生计。曾经,王瑞丰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林珠江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日广播翻译人员,如今两人边在家照顾孩子,边在餐厅打零工或在医院药房做帮手。我问他们,很多朋友曾劝他们留在国内,面对生计的艰辛,那个时候是否有过后悔?夫妇两人说为了孩子的未来,这些都值得。或许当年夫妇两人千辛万苦回到祖国,却又举家移民赴美,让很多关心、了解他们的人充满疑惑,甚至责怪。夫妇二人都说,其实大家的误解和责怪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很正常,如今两个女儿一个是专利法律师一个是妇产科医生,也早已成家生子,对两个女儿的责任都已圆满。如今夫妇两人更想继续实现他们的梦想,为祖国的强大尽一份力。
  当年,在餐厅打零工的王瑞丰曾经在国内担任研究工作的经历被一位常去餐厅就餐的大学教授得知,便相约在教授的实验室见面,见面时,教授问他是否会使用实验室的仪器,可以利用他的业余时间做一些研究。能再次进行学术研究令王瑞丰很兴奋,每次都认真进行实验,不久后就得到了美国密执安大学的聘任合同林珠江也成功地考取了美国的药剂师执照。在牙医学院担任科研工作的她,从90年代初期,就开始联系国内的医院、高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王瑞丰说,这也是他们多年来一直梦想的为祖国的强盛尽力。
  
  (三)
  
  上世纪80年代,全国台联举办台胞青年夏令营,王瑞丰的两个女儿都先后参加过夏令营。夫妇二人说,让两个女儿参加全国台联的夏令营,就是要她们记住自己是个中国人,她们的根在中国。每每从两个女儿口中听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让夫妇两人对回到祖国看看有了更多的期望。80年代末,王瑞丰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看着当年的老友、看着日日都有新变化的祖国,他感慨万千。十多年后的2002年,当夫妇两人再次回到祖国,探访曾经在工作之余时常漫步的百望山,才发现当年因抗日战争变得光秃秃的百望山,如今已是植被茂盛。 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同事告诉他,山上的树都是他们这些志愿上山栽植的,把一袋袋土壤扛到山上,亲手种下一棵棵树苗。这件事情让他很感动。离开公园前,王瑞丰看见公园里有一座前日本兵捐建的小亭子,日本人以建亭表达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歉意。由此王瑞丰也想在这片当年生活、工作过的土地上留下一个纪念。
  留下怎样的纪念?夫妇两人谈起当年回到祖国时,常与在京台籍老前辈们交往,每每大家坐在一起,说得最多的就是故乡的往事,那时两岸剑拔弩张。这些花甲老人要想回到故乡谈何容易7对故乡的思念也只得留在心中。夫妇两人最终决定修建一亭子,并命名“望乡”。夫妇两人认为亭名“望乡”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因为每人都有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希望人人永远记住自己的家乡,如有机会有能力,要为家乡做些事情。尽管当年话家常的台籍前辈们终究未能重踏故土便已作古,但这座亭就像一个寄托,无论是寄托过往,还是未来,它承载着每个人对故乡的思念。2004年,夫妇两人找到百望山森林公园管理处,表明他们的意向,得到了公园的大力支持。其间,北京市台联也给予了巨大的支持。2005年,经过王瑞丰与古建设计师的共同设计,这座结合了闽南和北方传统建筑特色的八角亭开始筹建。同年10月12日,这座高6米多,宽5米多,由实木和花岗岩建造,寄托着过往与未来的望乡亭正式落成。亭子的八面都有风光画,一半是大陆的风景,一半是台湾的景色。如今,每年10月12日,王瑞丰夫妇都会邀约新老朋友来到望乡亭,话话家常,聊聊乡愁。而这座风格独特的“望乡亭”业已成为公园的新景点,终日游人络绎不绝,或到此登山稍歇,或欣赏美景,或阅读建亭碑文,体味着一对老夫妇对故乡的眷恋。
  采访中得知,王瑞丰、林珠江夫妇此次回到祖国,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为望乡亭设立专门的捐款帐页,为用于望乡亭及周边配套建设提供资金。尽管事情颇费周折,但此后从两位老人发来的邮件中得知在这次他们离京之前事情已圆满解决,心中不由感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不论身在何处,心中的故乡或朦胧,或清晰,或贫穷,或富饶,总是牵挂在每个人的心中。正如望乡亭柱上撰写的楹联“月朗风清遥思碧海玉山上,亲情乡梦尽在干寻百望中”。亲情、乡愁这些字眼,让每个身在异乡的人都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