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

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篇一: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发展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淡化了学科体系,提示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文明成就和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分封制作的简况;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胜的情况及其作用;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作用和历史作用

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用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厚实的崇敬。

单元知识体系:

第二单元主要抓住两个环节:一是国家起源,一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社会变革。

(1)国家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七年级学生不易理解,主要让他们知道,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国家的过程中,原先通过原始民主方式(禅让制)来更替领导权的方式变化了,变成了世袭制,再加上国家

机器、军队、监狱等,国家产生了。在夏商周更替过程中,有一个难点需要把握的,那就是宗法制度。

(2)本单元中还有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社会变革。 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分封制作的简况;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胜的情况及其作用;商鞅变法的主要作用和历史作用。

讲解国家的产生和春秋战国时时期的和社会变革历史史实,从图表中、文字材料、实物图片、文献资料中解读他们的生活情况和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课时分配: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课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课时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1课时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1课时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课时

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篇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检测题

学校班级 姓名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铜器 D、陶器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 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3.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干野兽和照 4.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于()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C、舜时期D、禹时期 5.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局面开始于 A.禹 B.启C.桀 D.周武王

6.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①夏桀②商纣③周厉王④周武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极限联想:青铜器、世界现存最大、商朝、祭祀用品、全力和地位的象征,它是 A.四羊方尊 B.妇好觚 C.三星堆青铜神树 D.司母戊鼎 8.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B.齐C.秦 D.燕 9.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10.“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来源于

A.吴越争霸B.晋楚争霸C.齐楚争霸 D.吴齐争霸

11.伴随铁器、牛耕的开始使用和推广,我国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是 A.奴隶主阶级B.奴隶阶级C.平民阶级D.地主阶级 12.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走向统一B.战争频繁 C.诸侯争霸D.王室衰微 15.把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的是哪一事件

A.大禹治水 B.李冰修筑都江堰 C.长城的修建 D白渠的修建 16.孟子的思想是 A.“兼爱”和“非攻” B.“民贵君轻”C.“无为而治”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17.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8.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下列哪本书? A、《道德经》B、《尚书》C、《论语》D、《春秋》

19.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最大的是

A.孔子的学说 B.老子的学说C.墨子的学说D.韩非子的学说 21.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学说与商鞅思想相接近的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2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 ) A、世袭制B、郡县制 C、禅让制D、分封制 23、在西周,你觉得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发生?( )

A、人不人之间不平等,被分成几个等级 B、天子的王位由儿子继承 C、天子把土地分给亲属、功臣

D、天子年老时,征求各诸侯的意见推举有才能的人做他的继承人。

24、以下是小明同学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 A、夏朝出现甲骨文 B、西周实行分封制C、孔子创立儒家学派D、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25、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C.建立县制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二、材料题

31、下图反映的是周朝严格的等级制度.

(1)这种制度称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实施的目的是(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什么?

(2)其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什么人?在这种制度下,全国最大的奴隶主是谁?

(3)受分封的诸侯要向周天子履行哪些义务?

(4)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作用?

32、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其中效果最显著的是商鞅变法。请回答:

(1)商鞅变法是哪国实施的?商鞅变法对该国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请说说有哪些?

(2)商鞅变法中的其中,“奖励军功”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建立县制”,有利于加强什么人的权力?

(3)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它是什么制度?标志着我国什么社会从此形成?

(4)你认为商鞅为变法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值得吗?你应该从商鞅身上学到哪些高贵品质?(至少两个)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材料题(10+10+10=30) 31、(1)分封制(1分);为了巩固统治。(1分) (2)诸侯(1分);天子(1分)。

(3)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4分) (4)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2分) 32、(1)秦国(1分);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2分)。 (2)君主。(2分) (3)封建制度(1分);封建社会(1分)。 (4)值。(1分)不畏权贵,勇于创新。(2分)。 33、(1)孔子(1分);春秋(1分)。 (2)创立儒家学派(1分);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1分)。 (3)创立儒家学派:政治上提出“仁”的学说;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要求学习态度要老实,做到温故知新)(4分)

(4)孔子是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2分)。

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篇三: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