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疾病【疾病来自坏情绪】

  人为什么会生病      气本来是人体内的一种正常能量,但如果它被扭曲、被压抑,宣泄不了,“气有余”,那就成邪火了。也就是说,当你忧虑、恐惧或愤怒,也就是七情六欲失调了,就会上火,病也就因火而生。
  人慢慢岁数大了,最担心的就是生病。
  疾病应该是暂时的,有时候来了,然后又去了,它不会伴随你一生。如果怕生病,生病后一天到晚都要看疾病的脸色,那生活怎么可能有乐趣呢?但是,“水在源头自清”,疾病的种类再多,只要你找到病因,并且知道应对疾病的方法,也就不用害怕了。
  
  “疾”是冷箭,“病”是心火
  
  咱们不妨从“疾”这个字谈起。“疾”,一个病字框,里面是一个“有的放矢”的“矢”。这个“矢”就是“射箭”的“箭”。它告诉你,那些从外而来侵害你身体的东西,就像一个人朝你放的冷箭,比如,感冒、风寒、传染病这些外来因素引起的不适就叫“疾”。
  疾还可以引申为疾驰、疾速,我们由此可以知道,“疾”这个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它是从外面来的,最后肯定还得从外面出去,只是个匆匆的过客。
  再看这个“病”字,“病”字里面是一个“丙”。在中国文化当中,“丙”是火的意思。在五脏里面,丙又代表心。所以,“丙火”又可以叫“心火”。心里有火,人就得病了,就这么简单。
  另外,“心火”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被压抑的情绪,就是失调的七情六欲。比如悲伤、忧虑、喜悦、恐惧、愤怒……这些都是人的情绪。所谓七情六欲,通俗点说,就是人的一股气。
  《黄帝内经》上写道:“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喜则气缓,悲则气消。”说的就是人不同的情绪,对应着气的不同走向和变化。气本来是人体内的一种正常能量,但它现在被扭曲、被压抑了,宣泄不了,结果越积越多。“气有余”不就成邪火了吗?也就是说,你忧虑、恐惧或愤怒了,就会上火,就生病。
  
  “气顺”能挡病
  
  如果我们的七情六欲能够正常地抒发,也就是“气顺”的话,病就不会找到我们了。
  不同的坏情绪会伤害不同的脏器,生理上必然出现不同的症状。心怀恐惧的人肾不太好,胆子也特别小,常常会莫名地受惊;忧虑的人会气短,伤春悲秋;爱愤怒的人会得肝病;爱悲伤的人,心脏功能都有点问题。
  比如,三国里的周瑜心眼小,一受刺激就爱生气,结果“怒伤肝”导致最后吐血而亡。而林黛玉经常忧愁,结果“悲伤肺”,把肺给哭病了。如果一个人容易受惊吓,肾气就不足。日常生活中,时不时有某某人因为一句话就吓得尿裤子了,这就是“恐伤肾”。
  一种思想对应一种疾病,但很多人对此说法半信半疑。他们会说:“难道我脑袋里有一种想法,身体上就会长出一个瘤子吗?”当然不是,一个人不可能有了一个不好的想法就长出一个瘤子,但他如果经常被某些念头折磨着,反反复复地想,反反复复地恐惧,慢慢地身体某些器官受到的损害就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就真的可能形成瘤子了。
  比如说,有人跟邻居吵架生了一肚子气,刚开始只是觉得头疼或者肚胀,可他如果经常跟别人斗气,这股气就会停滞下来,无法推动新鲜血液的运行,慢慢就会形成淤血。当淤血一点点地堆积下来之后,它就变成有形的病灶了。
  淤血为什么会形成病灶呢?因为它相当于细菌、病毒滋生的泥坑,人体内哪里有淤血,细菌、病毒就在这个“泥坑”里生根、繁殖。时间一长,不就变成病灶了吗?相反,如果人体内的新鲜血液天天都运行正常,细菌、病毒就没了栖身之地,这时,人想得病都难。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