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飚之女耿莹:肩负起父辈的信念|父辈的信念

  2011年6月23日,是原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耿飚同志逝世11周年。八年抗战,他率军保卫陕甘宁,收复张家口;解放战争中,他是著名的华北军区“杨罗耿兵团”的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他是第一位驻西方国家的“将军大使”;老年之后,他身在病榻,心里想的还是贫困地区的人民……耿飚将军的长女耿莹说:“我父亲91岁逝世,他一辈子只有一个信念:解放全中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而今,72岁的耿莹女士,还在为保护中华民族遗产艰辛跋涉……
  
  在战火中成长
  耿飚文武双全,被称为“上山能打猎,下水能摸鱼,出门能谈判,回家能下厨的将军”。耿飚生于湖南醴陵县一个贫困家庭,从小读过私塾,背过诗文,学会了南拳、气功、单刀、点穴等很多本领,13岁到铅锌矿当童工。在革命战争中,他经常徒手杀敌,以一当十。耿飚1928年入党,是井冈山红军的骨干之一。
  卢沟桥事变时,耿飚在红四方面军第4军任参谋长。1937年8月22日至25日的洛川会议上,决定改编红军为国民革命军。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主力部队挥戈出征抗日后,要留下一支部队巩固陕甘宁根据地,使陕北成为抗日大本营。
  毛泽东主席风趣幽默,同为湖南人,他一直叫耿飚“小老乡”。有一天,毛泽东喊耿飚过来,说:“小老乡,你知道我叫你来干什么?”
  耿飚说:“报告主席,我不知道。”
  毛泽东说:“鸟有巢,毛毛有摇篮,你说我叫你来干什么?”(湖南人把婴儿叫做“毛毛”)。耿飚想了想,说:“报告主席,你是不是让我建立根据地?”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耿飚带领部队在甘肃庆阳建立了根据地。
  耿飚英勇善战。长征时湘江之战,他曾以一个团阻击了敌人整整15个团,创造出战争史上的奇迹。耿莹儿时的摇篮,便是父亲的马兜子。她不满一岁就跟着父亲南征北战。每打完一仗,父亲便习惯性地伸手摸摸马兜,看看女儿是否安然。在一次战场上,枪林弹雨中,他把一岁多的耿莹放在战壕里,撤退时忘了带走。直到跑出两里地,发现女儿不在,耿飚心里非常伤痛,但他咬着牙默不作声。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战士比女儿更宝贵,回去很可能遭遇敌人,他不能丢了女儿再搭上一名战士。幸而马夫发现后,执意去寻找,耿莹才和父亲团聚。耿飚忙于打仗,之后将女儿送到老乡家代养。直到1950年,他调到北京,脱下军装做外交工作,耿莹的生活才安定下来。
  
  女儿眼中的将军父亲
  在耿莹家中保存着一本珍贵的影集,影集的第一页就是耿飚与一位美国军人的合影。这位军人是耿飚从延安奔赴抗日前线时护送到晋察冀去的美军观察组组长德穆克上尉。1988年5月,已经成为美国政府顾问的德穆克随美国商务代表团访问中国,此时的耿飚正忙于其他活动,未能抽空与德穆克见面。德穆克在归国前托人转来一本影集,扉页上方用英文写着:“送给无所畏惧的领导――耿飚。”
  1944年9月,有个美军观察组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考察,耿飚率部队护送。美国人习惯了坐车,不会骑马,接近黄河时,日军飞机在空中盘旋。指挥员一声令下,我军官兵几分钟就会疏散隐蔽完毕,速度和效率令美国人非常惊叹。德穆克称此为“伟大的冒险”。他曾问耿飚:“该怎样评价这次伟大的冒险?”耿飚回答:“无所畏惧。”德穆克向他的同伴们转达了这个词,引发一阵赞叹。
  耿莹记得,父亲的爱好特别多,而摄影贯穿了父亲的一生。1932年部队缴获了五六个相机和全套的冲洗设备。他拿着银元到照相馆,让师傅传授全套技术,从此,一路拍摄,记录了长征全程。斯诺写《西行漫记》的时候,很多资料都是耿飚将军提供的。
  耿莹的记忆里,父亲对一件东西非常珍视――党证,那是他在江西苏维埃政府的时候组织上发的。他用塑料布包了好几层,长征期间一直带在身上贴近胸口的地方。这件被他视为重于生命的珍贵物品,从没被水浸湿过,里面交党费的签字都清清楚楚。
  
  耿家后人,要无愧于自己的姓氏
  耿莹说,父亲给予她很深的影响――自立自强,多为人民做好事。战火中长大的童年,造就了耿莹敢作敢为,勇往直前的刚劲个性,人们背后称她为“英姿铁娘子”。
  上世纪60年代初,从地质学院中专毕业的耿莹被分配到北京地质队,爬了十年山,找了十年矿。“文革”后,她被调进北京制药厂,成为车间工人。耿莹的学习能力、适应力超强,在这点上,她非常像父亲。据说,1935年红军强渡乌江,耿飚靠着以前做矿工懂得的一点机械原理,硬是啃下了一本《工程学》,36小时建成了横跨乌江的浮桥,后来成为军中少有的架桥专家。凭借勤奋好学,耿莹硬是钻进了医学圈。晚上回家哄孩子睡了,就啃书本,做试验。凭着锲而不舍的努力,耿莹成了一名专业研究人员。
  和平年代里,对党和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耿飚将军仍时刻心系人民。父亲耿飚的一个“命令”,却让女儿耿莹的生活再次发生了改变: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次,父亲要她去趟湖南老家,看看乡亲们的真实生活。耿莹抽身于繁忙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湖南。谈到此处,耿莹眼眶湿润地说:“爸爸要求我做笔记,回来向他汇报,那里人民的生活究竟如何。他心里想的只有人民。”
  这次湖南之行,耿莹仔细走访了醴陵、湘潭等6个县,记了两大本厚厚的日记。热情淳朴的湖南老乡生活的困窘令耿莹内心充满痛感。当时改革开放,很多人都在做生意,耿莹想通过做生意赚钱来援助老家建设。耿莹没有选择停薪留职,而是一纸辞书,打破了“铁饭碗”。耿飚非常了解女儿,她有着非凡的忍耐力,就算摔个大跟头,只要能爬起来,她还会继续往前,她是在刀尖儿上都能行走的人。
  耿莹去美国打拼时,已年近50岁。人们为她担忧:语言不通,飘在异国他乡,能否生存?耿莹非常坚毅:“给我3年时间,如果3年后我没饿死,我就要在美国横着走。”
  耿莹到美国后,从参加各种珠宝展销会开始,用国产的淡水珍珠,通过自己的设计,做成项链、耳环出售。雇不起工人,就自己卖,一面说着“夹生英语”,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人家看好了,她就赶快给安上扣子,包装好。在那段磨难的日子里,她没有朋友,没人交流。最艰难的时候,也只能开车到山上,独自站在雨中大哭大喊,声嘶力竭。在异国他乡,没有人知道她是耿家大小姐,更没有人知道她一个女人有多么巨大的坚强在支撑!
  哭喊宣泄完了,耿莹回去继续串珍珠,在全美各地跑展销会,晚上不顾疲劳,独自谋划着突破自己的办法……自己选择的路,从不后悔,绝不放弃!
  来到美国的第二年,耿莹在美国拥有了自己的别墅,一所相当于6英亩(1英亩等于6市亩)土地的院落,里面种了50多棵果树。之后,她真正进入到美国人的生意圈。耿莹从青年时期就热爱中国文化,30多岁时,她才开始专攻国画。她的画风颇得业界好评,《听琴》《文姬归汉图》等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美展。在熟悉美国后,耿莹重操画业,以中国画家的名义走进美国上流社会的俱乐部,逐渐成为美国上流社会最受欢迎的中国女画家……
  
  保护文化遗产
  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际,父亲耿飚患病,耿莹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生活,重回祖国怀抱。其实,她对这片故土始终充满着眷恋,在美国那些年,每逢春节,她都跑到附近的美国电视台,借来中国央视春晚的节目录像,每每看得热泪滚滚。归来的游子对祖国有着别样情怀:这是个伟大的民族,五千年文明底蕴深厚,山河风貌、名胜古迹、礼仪情操、工艺服饰,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景泰蓝工艺……为其独有,无不闪烁着神性的光辉。然而她痛心地看到,由于保护不力、开发过度,中国面临着部分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的危机。人文古迹、传统文化因为各种原因遭受了严重的损伤,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也只剩下2500公里;锁阳城、龙门石窟等宝贵的人文景观,奇妙的构造形态无不令世人叹为观止,而用于这些超凡艺术建筑的雕刻工艺,业已失传……
  在成长的记忆中,幼年时,父亲让耿莹懂得了什么是“文化”,懂得了什么叫“遗产”。和平解放宁夏的前夕,父亲耿飚在前线,女儿跟在他身边。在一个破庙里,父亲带着将士部署战略,他手里有一大张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作了标记,蓝颜色的圈圈和红颜色的箭头。女儿问:“爸爸,蓝颜色的圈圈是什么?”父亲说:“那是我们的炮口啊。”女儿问:“那为什么不打啊?”父亲愁眉紧锁,指着地图说:“你看,这里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古物,不能破坏……”说到此时,耿莹眼中含泪:“父辈们在艰险处境下,一边打仗,一边还想着给后代留下宝贵的遗产。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辉煌的民族文化遭到破坏,冷漠旁观?”
  当年在美国,耿莹还常想起小时候喜欢看外国名著,父亲很不高兴,把《西游记》塞给她说:“你是中国人,你必须先了解中国的东西,然后再去接触外国的,才有鉴别和比较。”
  耿莹从此选择了一条任重道远的文化苦旅,经过4年奔波筹备,终于获批建立“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2007年2月22日,气质高雅、谈吐不俗的耿莹女士站在成立大会主席台上,一开口便声音哽咽:“为了这一天,我足足准备了4年!父辈们靠两条腿走出来的新中国,我们该怎样保护?”其间,她几次落泪。
  此后,她与多位同仁一起奔赴全国各地考察文化遗产情况,出国交流,希望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找到各国文化遗产保护的解决办法。在贵州关岭县发现的裸露的三叠纪、白垩纪的地层以及一个完整的27米长的鱼龙化石,向有关部门汇报,积极推进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的成功建立;考察云南孟连文化旅游资源,并援建“孟连县民族文化博物馆”;在四川绵阳发现了制造火药的炼硝工具;保护甘肃瓜州千佛洞壁画……70多岁还在为中华文化拼搏“准备大干一场”的耿莹,让我们再次看到耿飚将军的性格,领略了耿家人的传奇。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是公募基金会,它的款项来源于民间筹募,这条路走得非常艰辛。耿莹戏称自己为“丐帮帮主”。每当遇到挫折,或取得进展,她常会到父亲耿飚的墓前,向父亲倾诉,在她心里,父亲始终没有走远,他时时在给女儿力量。
  年过古稀的耿莹女士鬓发微霜,虽含饴弄孙之龄,工作起来仍激情饱满昂扬不逊青年,她说:“华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将亲自参与这些课题的研究与活动过程,感受中国文化,影响更多的中华儿女关注和参与……”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