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组织绩效的影响因素及机理_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因素、机理及测度模型研究

  [摘要]知识溢出是指地区或行业之间由于知识存量差异而导致的经济、业务交往活动中知识和技术的转移过程。知识溢出效应是整个科技活动及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对于推动我国技术创新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对知识溢出效应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基础上,分析知识溢出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知识溢出效应的过程机理模型,并从知识生产函数角度提出知识溢出效应的度量模型。
  [关键词]知识溢出 效应影响因素测度模型
  [分类号]F062.3
  
  知识密集型产业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支柱,知识成为区域和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知识及其溢出效应是整个科技活动及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对于推动我国技术创新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在对知识溢出效应相关文献分析研究基础上,分析知识溢出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溢出效应过程机理模型,并从知识生产函数角度提出知识溢出效应的度量模型。
  知识溢出指地区或行业之问由于知识存量差异而导致的经济、业务交往活动中知识和技术转移过程。知识溢出具有外部经济性,是知识和技术的自然性输出;在有限时空内,知识溢出具有时效性。
  
  1 文献回顾
  
  “溢出”的概念最早产生于经济学理论,主要用于描述区域内企业由于存在信任和其他社会关系而更易于获得创新信息的一种经济外部性现象。Arrow(1962年)最早解释了知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提出“干中学”和“学习曲线”两个重要概念,认为知识是投资的副产品,是具有“溢出效应”的公共产品,他假定新投资具有溢出效应,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率,其他厂商也可以通过学习提高生产率。
  Westney和Sakakibara(1986年)、Rosenberg和Steinmueller(1988年)以及Odalgin和Goto(1993年)等人的研究都从经济学的角度证实了知识溢出日益重大的作用,外部知识源与内部知识源溢出的知识能够迅速高效地积累到组织的知识资本的蓄水池中,这是一个渐进与累积的学习过程,并成为技术创新的雄厚资本与坚实基础。
  以Pigou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派学者认为在绝大多数生产领域,经济实体所投入特定生产要素的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之间存在难以被市场机制所识别和度量的差异,从而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经济外部性就是溢出带来的积极和消极效应。许多新古典经济学家研究了经济外部性的重要作用,“溢出效应”逐渐别用于特指经济外部性带来的积极效应,如stiditz把溢出描述为“从事类似的事情并从其他的研究中得到更多的收益”的现象。由Romer、Lucas、Grossman和Helpmail等发展起来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奠定了研究溢出效应的理论基石,认为知识溢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本身是公共产品,具有公共性质。这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内生知识积累过程如“干中学”、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公共物品供给等进行了分析,强调积极经济外部性对于经济增长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知识溢出被认为是隐藏在具体过程背后最本质的经济外部性所产生和传递机制。
  
  2 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关键因素分析
  
  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因素较多,国内外学者在此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之后,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关键因素:
  
  2.1 空间地理距离因素
  空间地理距离是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一个基本因素。大量文献表明,空间上集中的经济主体能从溢出中获益。空间地理距离较短的主体间能更加容易地进行信息交流和缄默性知识转移。反之,距离越远,知识溢出效应就越弱,缄默知识的转移就变得更加困难。很多国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靠近大学或科研中心的企业能获得较多的溢出知识,如Katz(1994年)证明某国内部的研究合作行为受到地理邻近性很强的影响,地理距离越远,合作行为越少。Bottazzi和Perl(2003年)通过对1988―1995年欧洲企业创新行为的调查,指出溢出效应的有效地理范围在300千米左右。Breschi和Lissoni认为,溢出效应空间壁垒的存在通常是用“缄默知识”来解释的,由于科研中产生的知识多数具有缄默性,需要面对面地交流,因而无法长距离传递。
  
  2.2 知识领域方面的影响因素
  知识领域对溢出效应的影响在现实中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不同技术领域内溢出效应对企业创新影响不同;②不同技术领域间的知识溢出较之其内部的知识溢出要少。大多有关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都是针对特定的产业部门进行的,真正对多个领域同时作比较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Audretsch、Feldman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兴产业部门内,知识溢出现象更为明显。Zellner(2003年)从抽象的层面上对基础研究溢出的知识进行了分类,根据应用导向程度和专门化程度两个维度划分出6种知识,并主要研究了从基础研究机构到企业的科学家流动带来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非专门化的知识溢出强于专门化知识,科学技能的溢出强于命题知识。
  此外,溢出知识的隐性程度对知识溢出效应影响程度也较大。根据Ambrosini&Bowman(2001年)的研究,将隐性知识分为4类。
  位于最底端的显性技能可以轻易交换、编码和共享,而根深蒂固的隐性技能由于其对知识个体的高度潜入性而难以传递;另一种隐性技能虽然尚未说明,但通过诸如“你是如何做到的?”这样的简单问题就能够获取到c类隐性技能。对于B类隐性技能,虽然不能通过常规的语言来表达,但却能通过比喻说法等方式来表达。因此,如果被溢出知识的复杂性和隐性程度越高,就越不利于知识溢出。
  
  2.3 客体(知识接受者)吸收能力的影响
  知识接受者是知识溢出过程的结点,知识溢出能否成功,知识溢出效应可否实现,与知识的接受者消化吸收能力关系重大。知识的生产和传递具有很强的自我积累性和路径依赖性,较多的知识存量意味着具有较强的R&D能力去开发更多的新知识,企业R&D投入增强了企业对外来知识的吸收、学习和模仿的能力,使得企业拥有更强的技术能力去吸收外部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前期相关知识、研发投入和学习机制。
  除此以外,知识溢出效应及实现程度还受到知识溢出方式(以产品为介质的知识溢出、无介质的知识溢出、以信息为介质的知识溢出和以流动的人力资本为介质的知识溢出等)、知识溢出的情景特征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3 知识溢出的的机理模型
  
  知识溢出主体主要以政府资助的公共研发机构为主,包括政府实验室、研究性大学等。溢出知识的源头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然后知识再通过各种载体进行扩散和传播,而且扩散和传播主要是通过非市场途径进行的,输送到溢出接受方,最后达成溢出效应的实现。
  在此模型中,中间的扩散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传递机制,首先是以交易关系为主的市场机制,主要通过合同、专利等具体方式实现;其次是由外部带来的溢出机制,可通过学术出版物、正式与非正式交流、科学家流动等方式实现。模型中知识溢出的接受者主要包括科学研究机构、技术发展机构、企业等多类型的社会主体,这三者也代表了从科学研究一直到商业化的各级创新主体。这些主体在接受了知识溢出之后,相互之间还会发生不同形式的知识传递和反馈,最终形成非线性的知识扩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