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一曲《沂蒙山小调》让沂蒙老区响遍大江南北。如今,位于沂蒙山区的临沂市把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革命资源予以巧妙的结合,“红色旅游”有声有色
沂蒙老区是全国著名的抗日根据地,是当时中共山东党政领导机关的所在地。65年前,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沂蒙山,建立了山东抗日政权,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工作战斗过。从1939年到1942年,日军对沂蒙山区进行千人以上的“扫荡”达157次,万人以上的“扫荡”29次。
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沂蒙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生死,共患难,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粉碎了日伪军无数次“扫荡”,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派千百次进攻,其中比较著名的战斗有大青山突围战、孟良崮保卫战、青口战役等,沂蒙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国抗战史上的壮丽诗篇。当时沂蒙革命根据地420万人,有120万群众参军支前,10万多革命先烈的热血洒在了这片热土上。
坐拥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壮美的山川, 临沂在整合旅游资源基础上,抓住“红色旅游”的机遇,开辟了“红色旅游”线路,将当年八路军一一五师转战沂蒙的线路规划为红色旅游圈,开辟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旧址、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大青山战斗遗址、沂蒙红嫂纪念地、孟良崮战役遗址、《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专线,与蒙山沂水的优美风光融为一体,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沂蒙红色线路。
为了整合旅游资源,寻求旅游业的最大效益,临沂将整个旅游资源统分为“红色旅游”、“绿色旅游”、“文韬武略”三大系列,整体推介。同时,对蒙山资源进行了整合,将过去4个县管理开发的蒙山风景区统一管理,改变了过去到处搞开发,但规模小、规划乱的局面,努力打造世界级“沂蒙山”旅游品牌。
临沂市还不断加大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5年来,全市累计总投入达17.8亿元。同时坚持走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实行社会参与、多元化投放、市场化运作,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吸引了各方资金。仅蒙山风景区内2004年度就吸纳各方投资3亿元,修铺道路、建设景点及旅游度假村等服务设施。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星级饭店22家,旅行社52家,A级旅游区14家。
与此同时,临沂市还充分利用历史文化提升临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旅游业及地方经济发展。
首先,开掘有影响力的红色宣传题材,铸造红色品牌。建立了36个沂蒙精神教育基地,经常性地组织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将《沂蒙山小调》改编成交响乐由中央级乐团巡回演出,拨动了众人的蒙山情怀;组织编排的乐舞诗《沂蒙颂歌》到省城等地演出,沂蒙精神再次得到凝练和升华。
其次,进一步利用“书圣”王羲之和“智圣”诸葛亮等历史名人的知名度,举全市之力打造“书圣故里,书法圣地”品牌,已连续两年举办了“书圣文化节”;2005年度首次举办“智圣”旅游节,带动了城市建设,吸引了海内外名人,促进了经济、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仅两届“书圣文化节”期间,就签约项目729个,利用外资654亿元。
再就是充分运用红色历史资源运作品牌市场,开发特色产品。“红嫂”煎饼、“六姐妹”系列食品、“沂蒙山小调”网页等20多个品牌均赢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沂水县城关镇依靠拥军鞋发展起来的“布鞋城”有企业近300家,年产布鞋1.8亿双,实现产值7亿多元。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成为沂蒙老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8%,高出GDP增幅16个百分点。2004年接待游客人次过千万,实现旅游总收入近60亿元,占全市GDP的6.5%,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提前一年突破千亿元。
2004年,临沂市被正式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今年,沂蒙红色文化旅游线被划定为全国30个精品线路之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和孟良崮战役遗址被选定为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之一,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旅游”成为沂蒙山区旅游业一个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