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答题技巧篇一:历史主观题答题方法
历史主观题答题方法
一、材料题答题方法策略
(1)一般材料题解题步骤:
①审设问:有几问、问什么、怎么答。
②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并划出关键信息(与设问相关的句、段、词):
一粗读:读标题、材料出处、作者、时地人(分析材料所处时代、作者立场,并与课本相关内容挂钩)——圈定材料考查范围、教材主题。
二精读:逐句逐字读,并划出关键信息;划分层次(按标点);提炼每层、段大意;概括材料中心思想;分析每层之间的联系、关系。精读可读两至三遍。
③据题要求,对号入座,组织答案:按问做答;看分数答题;观点力求全面;简明扼要。(如要求?据材料回答?,答案基本上是从材料中归纳得出;如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回答,答案主要还是从材料中得出,但还要结合课本观点补充回答)
④开放性试题(要求谈看法、认识、启示、教训、明白什么道理等)解题关键:把握方向,依托材料、合理发挥、角度多样。一句话:?站对材料、问题的角度,言之有理?。
(2)图表型材料题的解题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
分析方法:
①根据时间、时期→→分析出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界定范围)
②分析数据变化趋势→→得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问题(找出表象);
③分析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得出历史认识、结论(透过现象看本质)。
注意三点:
①充分获取有效信息,弄清图表与数据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②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解答问题。
③立足材料、联系课本、全面、辩证地评论与解析。
(3)?历史地图说话题?解题四步:——疆域图、经济中心分布图、交通路线图、战争示意图
第一步:认真审题,辨析地图(出处、注释、提示、限定语),限定范围等,一般依时代特征来答(即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演变在地图上的反映)
第二步:尊重史实,联系课本内容。
第三步:对照行文,讲究层次。
第四步:规范作答,简洁成文。(结合设问要求,作出正确解答,做到?论从图出?)
二、几种问答题的答题思路:
①一般的问答题的答题思路:
一审题,理解题意,分析构题成分、明确具体要求:有几问、问什么、怎么答、答哪些。
二构思并列提纲:考虑答案范围可分哪几个部分,各部分要点有哪些,拟出简明要点,即列出提纲,(分点分段,有几问就分几段)使之条理化、全面化,然后按提纲要求的范围作答。
三组织答案:根据拟定的答案要点,汇集材料,进行取舍,选择作答。应按三个要点去做:一要选择典型,二要归纳概括,三要历史基本要素完整(避免由于观点不全面而丢分)
注意三点:①层次条理清楚,按照事件时间的先后顺序回答,不要杂乱无章,头脚倒臵;②答题时,要运用正确观点,做到?史论结合?。尽量使用教材上的?观点?、?提法?。对史实分析进行综合分析时,必须建立在充实的史实基础上,才能言之有物,才能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③认真检查,及时更正:检查审题是否有偏差,题意是否抓准,要点是否齐全,答案是否完整。
②比较型问答题:一般是比较两个相近或相似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历史朝代、人物、文件等)。
一是先审题:明确比什么?属于哪类知识?
二是确定比较项(从哪些方面比):如题目有比较项,直接据题要求按比较项逐项列出两者相关知识要素。如题目无比较项,首先自定比较项,按历史知识结构(即构成历史的知识要素)列出比较项,再按比较项分别把两者的知识要素逐项列出。
三是对比列出的两者的知识要素,找出相同相似的部分,以相同点逐点列出。剩下的部分属于不同点,以不同点表述回答。
试比较: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
③论证型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第一步:归纳观点(明确观点);第二步:判断观点:正确、错误、片面、偏激;第三步:以史实来证明观点的正误,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四步:指出原材料作者的错因,一般从其阶级立场、政治立场、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
④评价型问答题:(评价历史人物、历史运动、历史事件)一般步骤:
评价人物:第一步,提出观点:给所评历史人物一个总评(历史地位),要一分为二;第二步:史实证明,即以该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重大活动、政绩、作为等方面的史实来证明你观点。第三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结。(试评价拿破仑)
评价历史事件:①总评历史事件的历史作用;②概述事件的过程(或内容);③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积极作用、局限性)。
评价题需要注意的事项:①要辩证地公正地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切不可片面。②要依据生产力标准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标准去分析评价。③有些人物评价可分期评价,如孙中山。
⑤开放性问题(同材料):
要求学生对人或事,谈谈自己的?看法?、?认识?、?启示?、?教训?。此类题目题意一般考查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明白什么道理、得到什么收获,能否做到以史为鉴。此类题目没有固定的答案,要求站对角度(把握准方向,依托材料、问题);言之有理(合理发挥),角度多样(一分为二)。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转载)
默认分类 2009-10-15 16:31:02 阅读97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
内容提要:
一、背景要素:原因、条件
(一)原因类
1、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 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2、目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
(二)条件类
条件根本条件最重要条件历史必然条件
二、内部结构要素:经过 内容 表现
三、评价要素:
(一)结果类:结果 效果 成果 后果、结局
(二)性质类:性质 实质 特点
(三)意义类:作用 影响 经验 教训、认识、启示、地位
一、 背景要素:原因、条件
[词语解释]?背景?是指: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可见,?背景?、?原因?、?条件?三者有时可以通用。但严格说来?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又比?条件?和?原因?更宽,纵横的范围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
[应用训练]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
① 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里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② 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贵金属——黄金
③ 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引起了商业危机
④ 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A.① ② ③ ④B.① ② ③ C.① ② D.④
[解题思路]此题备选内容:①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②是社会根源,③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原因,④则是客观条件,因题干的要求是?背景?,根据原因和条件均属背景的组成部分,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A。透过此题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到?背景?与?条件?,?原因?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领悟到?原因?和?条件?虽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则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客观性强些,更具体一些,有时不能算作原因。故下面我们将原因和条件分类介绍。
(一)原因类
[词语解释]?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在哲学上与?结果?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从现象和本质分,原因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矛盾方面分,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从主客观方面分,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以下便就有关原因类的特定概念作必要的解释。
1、根本原因
[词语解释]是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一般应从历史事件的本质的、深层次的因素去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性、内因等方面。因而提出?根本原因?的试题体现了较高层次的考查目标。
[应用训练]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上,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产品 D.清政府闭关政策
(1992年上海高考试题)
[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根本原因?这个特定概念,抓住概念中的?根本原因必须是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来分析比较给出的四个备选项,得出正确答案为B。理由是:选项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自给自足?,这表明当时中国仍处于男耕女织,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基本自给的状况,这就使英国工业品难在中国找到市场(即选项A);另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给性又造成闭关性,决定了清政府有政治上实行闭关政策(即选项D)。由此可见,选项A和D都是由选项B所决定的,B项是根本原因。至于选项C,则很容易判断出其错误,因为18世纪后期,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中国的手工产品在质量上是很难优于英国用大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的。
2、直接原因
[词语解释] 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原因,又称为近因。?直接原因?往往是表面现象的一种。
[应用训练]
(1)1894年,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的直接原因是:
A、 日军侵占中国的属国朝鲜 B、日本拒绝从朝鲜撤军
C、日本人侵占中国领土台湾 D、日本突袭中国运兵船
(2)?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1995年上海高考试题)
A.宋教仁被刺 B.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C.袁世凯称帝 D.张勋拥戴溥仪复辟
此题的答案为A。到底?直接原因?和?导火线?的关系如何??导火线?是指直接原因中促成事件在某一特定的地点和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爆发的偶然因素。所以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少许区别。
3、主要原因
[词语解释]指在各种原因中最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次要原因而言的。
[应用训练] 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奉行:
A.?分散事权?的政策B.?不抑兼并?的政策
C.?守内虚外?的政策D.养兵政策
答案:B
4、主观原因
[词语解释]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因素,分析主观原因时,要分辨出与它对应的客观原因。
[应用训练]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干涉B.封建势力的强大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机会主义错误
[解题思路]大革命虽是国共合作进行的,但由于右派叛变革命,其已丧失革命性,故革命的领导方是中共。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D反映了中共自我方面的因素,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A、B、C均为客观因素。
5、客观原因
[词语解释]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因素。
[应用训练]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没有立即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客观原因是:
A、中共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党B、中日民族矛盾还没有成为主要矛盾
C、国民党加紧围剿苏区D、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
5. 目的 根本目的 直接目的 主要目的
[词语解释]目的是指人在行动之前在观念上为自己设计要达到的境地、目标或希望实现的结果,它常常用?为了?这一介词来表示。目的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所以可自行参照上面介绍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来分析?根本目的?、?直接目的?和?主要目的?。
[应用训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1993年全国高考试题)
A.加强诸侯王的权力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解题思路]?直接目的?是指近期的、急于马上达到的,不经过其它中介而能够达到的目的。根据这一概念,回忆?推恩令?的具体做法:?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也就是分割王国的封地,故正确的答案为C。但此题如果问的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那就不能简单地回忆具体做法了,还要联系背景,要揭示其深层次
的因素,即加强中央集权,解决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二)条件类
[词语解释]条件是指制约、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事物的条件是多方面的,通常可分为根本条件、主要条件、次要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等等。
[应用训练1]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①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
②中国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是?比较革命民主派?
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组合式的单选题,该题命题角度新,知识容量大,对于选项中的①②③绝大多数考生可以选出,但对于选项中的④,许多考生由于对?条件?这一命题用语的内涵不理解,而漏选,所以解题关键是抓住?条件?这一概念是泛指影响事物存在的诸因素,偏重于?有什么?,所以选项中的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虽然出自引言部分,但符合题干的要求,也应当选,此题正确答案为D。
[应用训练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是:()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C.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来维护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的角度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我们可参照前面已介绍的对根本原因的解释抓住?根本?一词是指?深层次的?、?最本质的?、?决定作用的?。解答此题时,从导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诸多因素中寻找出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反映客观历史规律要求的必然因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选项A是导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斗争的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
[应用训练3]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诞生,最重要的条件是:(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C.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 D.李大钊、陈独秀等的积极组织
[解题思路]选项A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选项B是中共诞生的阶级基础,选项C为中共诞生的外部条件,选项D为中共诞生作了组织上的准备,所列的四个选项均为中共诞生的重要条件,缺一不可,要从中鉴别出哪一个为最重要的条件,就必须找出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们可根据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政党这一性质,判定出只有选项B:阶级基础才是中共诞生的内在的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故最佳答案为B。
[应用训练4]美国独立的历史必然条件:①北美初步形成统一的市场②英语成为共同的语言 ③启蒙思想的传播 ④涌现了杰佛逊、华盛顿等人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的角度是?历史必然条件?,这就限定了我们必须从导致美国独立的诸条件中找出反映客观历史规律的必然因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统一的市场,共同的语言以及民族意识的增强均是一个国家独立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所以此题的选项①、②、③合符题意,而选项④中提及的杰佛逊、华盛顿等人物虽然在美国独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只属于个人的偶然的因素,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历史的必然的条件,故此题的正确的答案为B。 以上我们从背景要素的原因类和条件类对高考历史试题中常见的命题用语分别进行了解释,并选取了部分选择题作为典型题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命题用语解释不仅适用于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也同样适用。例如,问答题的题干中出现?为什么?这一疑问代词时,那就是询问原因、条件、目的等等背景要素,考生要凭借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理解、分析,针对问题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
历史的答题技巧篇二: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
一、历史学习:似易而实难
1、难在记忆——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具体对策: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
[实用举例]:①奇数法记年代
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张勋复辟、1919五四
运动、1921中共成立
1939--1945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③因果推导法
市场(根本)——走私鸦片——销烟(直接)——鸦片战争 ④浓缩转化法
戊戌变法——“变”(政治:君主立宪;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2、难在答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实用举例]:2007年太原市中考《文综卷·历史部分》的三道题目解析。
①列举: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件事(3分)
答: 1927:领导南昌起义;
1935: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
1936: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叙述要简单、准确)
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国崛起)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世界近现代史上,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强大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强盛、体制的创新以及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改革,在经济、外交、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近几年,太原进入了历史上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2003年太原举行了建城2500周年盛大庆典;2006年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成为全球不锈钢产能最大的生产企业;2007年9月特在太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2008年将在太原举办自行车BXM世界锦标赛暨奥运会预赛……
(1)根据材料,说明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
答:寻找到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向发达国家学习等。
(将材料中的语句加以概括和转化出对内改革(依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对外学习借鉴他国经验两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
阅读下列材料,参与讨论阿题。
20世纪上半期,相继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空前浩劫。但整个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却是伟大而辉煌的。尤其在最后30年,各种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繁荣。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入2l世纪,争取世界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仍然是当争世界的主潮流。
【问题探究】
(2)说明20世纪最后30年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4分)
答:由美苏争霸到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纠纷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和平安全的因素;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兴起和繁荣;人类走向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以对话促进合作,追求共同发展;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主潮流等。
应包含政治(总趋势——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特点——美苏争霸到多极化)、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科技(高科技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化)
3、难在复习——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体对策: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
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
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
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二、历史解题: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
①原因=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
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
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答:有两方面的原因。【国内原因】是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前夕,已从其发展的顶峰“康乾盛世”跌落下来,国势日衰,整个封建制度日暮途穷。自嘉庆以来这个封建王朝已经走上政治腐败、军备废驰、财政拮据的衰败道路。【国外原因】在这时候的欧美各主要国家却已进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衰弱落后的封建中国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重要目标。英国资产阶级首先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正是他们不断向外掠夺殖民地的必然结果。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答:【内部原因】①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②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③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④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外部原因】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②背景=原因(为什么)+条件(有什么)
如: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答: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导致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经济根源) 西欧社会各阶层(商人、新兴资产阶级、社会上层)对黄金的狂热追求;《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富庶的描述,使西欧人向往东方;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东西方商路,引发商业危机,使西欧国家被追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葡萄牙、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社会根源)【条件】 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地图绘制技术进步;造船技术进步,出现适于远洋航行的海船;罗盘针在海船上普遍使用;海船上装上了火炮。这些客观条件的具备,使新航路的开辟成为可能。(客观条件) 15世纪晚期,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完成了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化的过程,国家有力量支持和供应远航所必需的装备。两国都处于大西洋沿岸,便于进行海上探险。两国都曾是意大利和尼德兰之间的商业贸易转运站,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航海知识,而且集中了许多富有航海(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历史的答题技巧)经验的水手。两国王室都热衷于新航路开辟的海上探险活动。(主观条件)
③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
如: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答:【国内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国际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中国人民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答:【国内意义】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国际意义】占世界人口近三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防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影响:
答:【正面影响】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统一思想,是统一国家的基础,建立法制,造就了中国“大一统”格局。【负面影响】是文化的大毁灭,对知识分子的大摧残,禁锢人们思想,是知识的大倒退。
评价人和事的方法: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
既要看到进步,更要看到局限。
【附:细化历史公式全套:】
一、 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 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 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 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如:王安石变法:
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二、 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1、 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 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 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⑴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
如:明清政治: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
⑶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
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热战等。
3、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
⑴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
⑵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
4、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
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二战等。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
三、 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
1、 性质分析: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
如:辛亥革命性质分析: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由资产阶级领导,具有一定群众基础,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却被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此可以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2、 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等。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西学东渐”、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
3、 判断成败及原因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看,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达到。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满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4、 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启示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由此得到启示是合作要以斗争求团结……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结合……
如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或建设实践探索中不断的发展等。
5、 历史评价=(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史实+结论
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如:评价李鸿章:首先是其身份属性即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接着按方面和时间顺序阐述其在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中法、中日战争的具体事迹;对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
⑵事件、事态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
历史的答题技巧篇三: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解题技巧
一、能力要求—三大条目
①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考试要求”即题目要求,应首先审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能使我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当中有较大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
②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认真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心;或者对材料进行分层,在卷面上对相关信息进行圈划和批注。注意要求里面的“最大限度”。
③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在前面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各层次概括;或者分析材料各层次哪些信息是事件特征描述,哪些是事件原因表述,哪些是事件结果或意义表述。
二、基本机构—两大部分
① 材料:涉及历史知识或热点知识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
② 问题:主要有五大类:
(1)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2)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4)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
(5)综上,简述……的启示(或得出……认识)。
三、答案类型—两类分法
① 据答案来源分
(1)来源于材料的答案:指从指定材料中概括、归纳或摘录的答案。
(2)来源于课本的答案:指出自课本的原话、某种观点、认识或看法等。
(3)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多指根据相关历史知识自己归纳答案。 ② 据答案内容分
限定性或半限定性答案:指来源于课本或材料中的答案。
如: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和部分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2)开放性答案:指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如:启示题和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四、解题技巧——三个环节
1. 读——解题的基础
(1)读设问
一是粗读,大致了解所需回答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这样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二是精读,在读完材料后做答前。这遍审题要注意五个方面:
①信息来源或者答案出处:表述为:依据材料;依据所学知只;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②答题要求:分析、概括、列举、说明、比较等。
③核心词(答题语):原因、影响、特点、措施等。
④限定词:时间、地点、答题范围、答题角度等。
⑤审分值,正如量体裁衣,我们答题也要根据分值写要点。
特别提示
①依据设问类型,确定答案应该来自课本还是材料:
(1)“根据材料回答”:概括归纳材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教材;
(3)“根据材料获取什么历史信息”(含图片信息题):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提炼信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什么影响等层次递进);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认识或启示”:根据材料,逐一分析,史论结合,生成新结论,谈评价、经验教训,切记不能没有根据的随意空谈;
(5)“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从材料中概括,而需要依据材料所涉及的现象,结合课本总结出本质。
②历史学科基本的要素为时间,因此大家无论在回答任何题目时都要在时间上做一个准确的判断。没有时间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了历史学科,也就不可能对任何历史问题作答了。
(2)读材料
①读引言(题引):
考试一般都采用专题式或者主题式命题方法,即一道题目都有一个中心和主题,体现命题者的立意和命题意图。而体现命题意图的直接呈现方式是题目的引言材料。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明确爷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因此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②读材料正文:
这是读题的核心任务,一般要求阅读材料在两遍以上,在阅读向过程当中要动笔圈划关键词、句,最大限度地提取材料信息。
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分号、句号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分号和句号的个数往往意味着材料要点的层次和个数。
③读材料出处:
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我们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要高度重视。
2.找——解题的关键
(1)阅读全部材料之后,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出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找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时,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
3. 答——解题的落脚点
规范答题——要做到”六化”:
(1)答案要做到“三化”:要点化、条理化、专业化。 ①要点化: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高考阅卷就是看点给分。详略得当,一看分数多少,二要点到为止,不要纠缠在一点上啰嗦太多,言多必失。
②条理化:分析原因、条件或影响时要从根本一直接;内因—外因;客观—主观;积极—消极;政治、经济、文化和事件当事各方等方面,辩证思考,全面分析。先后顺序清晰,层次分明。
③专业化:要尽量避免“大白话”,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作答,做到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这样做可以起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的作用。
特别提示
① 根据题目的“核心词”或“答题语”形成答题思路:
原因(背景):主观一客观;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
影响(评价):积极—消极;直接—深远等;
作用:由近及远,直接—间接—深远等。
变化(趋势):由……到……;越来越……等。
②其他答题基本思路:
(1)先材料后所学知识;
(2)先材料表层信息后概括性语言;
(5)先史实后结论,史论结合等。
③ 切记答案一般不要照抄原文,高考阅卷明确规定照抄原文没分,一定要稍做改动和概括。如果出现材料和课本不一致的情况,还是要以材料为准。
(2)书写要做到“三化”:段落化、序号化、规范化。
①段落化:每一大问的答案独成一段。每一大问要分解设问,列表规划,列成几个小问题,防止漏问。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漏答现象,也有利于卷面保持整洁。还能方便阅卷老师对号入座,快速阅卷。
②序号化:答案要点用序号标明,这样答案一目了然,便于阅卷老师迅速阅卷和判分。
③规范化:书写要正规,好多省份采用的是网上阅卷的方式,书写潦草更不容易得分,要保持卷面整洁。男生字小些,女生要写的大写。
历史学习中的七种主要史观:
第一,近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有时候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
①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
②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
③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
④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第二,全球史观: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第三,文明史观: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复习备考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第四,社会史观:
①概念: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②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第五,唯物史观
①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②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⑤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⑥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六,生态史观: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第七,革命史观
高考历史高分答题技巧
***历史分析“公式” 答题模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