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历史,能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淳朴的民风,能保留住最原汁原味的地道风情――这便是我们来胶南探“宝”的理由。 胶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有灵秀的山、灵动的海,激情澎湃的海岸与灵幽浮翠的海岛辉映着,这里有葱郁的田园、富饶的渔村,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和淳朴的民风糅合着。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找到世上无价的宝藏:只有胶南,能让我们踏上探“宝”之旅。
胶南市地处黄海之滨,琅琊郡都,史以东国名地著称,因秦始皇三次登临琅琊台,徐福东渡启航处驰名古今中外,也是中国最早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秀丽的山海美景,数千年琅琊文化的沉淀,赋予了生活在这里的劳动人民独特的艺术气质,孕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这些宝贵的文化,通过一代代人的手、口传承着,有的走过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这些落入凡尘的文化宝藏,如今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胶南的民间风情更显浓郁、厚重、原汁原味。
在胶南市已建立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1项里,其中进入省级名录的5项,青岛市级名录的7项。此外,胶南市还收集2800多条线索,普查到300多个项目,涉及当地的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剧、曲艺、传统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民俗等16个类别。如此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全、价值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胶南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更是琅琊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胶南年画,最朴实的童趣
胶南人过年贴年画的习惯非常久远,已代代相传了不知多少世代。早年的年画内容喜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贴在墙上满屋生辉,渲染出年节的热烈气氛,表达主人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愿望。
山东传统技艺大师李增梅,便是胶南年画作者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自幼擅长年画的她,自二十世纪末开始学习创作年画,并不断地走进农村生活、搜集健康向上的新农村、新生活题材、潜心研究年画构图、调整色彩运用。如今,她的作品经常在市、省、国家级部门举办的展览中展出,有的作品获各种奖项,有的赴新加坡、乌拉圭、加拿大、厄瓜多尔展出并收藏,部分作品被收编进权威画集、资料集。2010年,她的作品《金秋》在全国农民绘画展中获奖。听李增梅讲解胶南年画,会让人更深刻地领悟到这一古老民间文化的流光溢彩
1986年,胶南被人民美术出版社定为“年画基地”,1989年,文化部命名胶南为“中国现代绘画画乡”。胶南年画有着鲜啊的风格特点。首先是构图饱满,作者把自己所经历的、所看到的和所想象的人、事、景和物不受任何技法的限制,满满地表现在画面上,那些儿时偷果子、骑牛钓鱼、喂羊推磨等童趣场景出现在年画中常常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其次是使用高纯度原色,同时吸收国内外一些现代绘画流派的某些色彩特点,使画面鲜艳、色彩层次丰富而又有整体色彩倾向,这相当考验画者运用色彩和构图的功力:三是造型上不求形似求神似。不管画面中的人或景物是否合乎比例关系,透视是否正确,只要看上去舒服、好看就行,大胆、自由、无拘无束地反映作者对美的追求。总之,胶南年画运用简单、丰满、装饰的构图,跳跃统一的色调,稚拙、朴实、夸张的造型,创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具体抽象共存的独特艺术风格。
胶南剪纸,红纸上的艺术
在以老城区为中心的周围乡镇,特别是琅琊镇、隐珠街道办事处和宝山镇等地,广泛流传着历史悠久的胶南剪纸艺术,这便是探“宝”之旅的第二站。胶南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其起源已难以考究,它多用于婚喜节庆日,人们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胶南剪纸艺术品种繁多,从用途看,主要有窗花、顶棚花、饽饽花诸类。
窗花的制作十分注重镂空后的明度效果,样式有独幅和多幅组合之分,多幅大都是成套的风俗题材,此外还有角花,用于装饰窗的四角。窗花内容丰富,以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风景人物、吉祥图案为多,如《凤凰牡丹》、《牛郎织女》、《八洞神仙》等;顶棚花主要张贴在农家房屋的顶棚,包括团花和角花。团花内容多为“福寿双全”、“金鱼闹莲”、“五蝠庆寿”等,一般贴在卧室顶棚中央,角花常用花草图案,剪成三角形,分贴顶棚四隅,与团花相呼应,使团花更突出:饽饽花,是人们嫁娶时,在馈赠亲友和待客时用的饽饽上贴的剪纸。这种圆形剪纸,上面剪有如“福、禄、寿、喜”等各种形式的富有祝愿吉庆意义的字样,周围以各种图案相烘托,饽饽花注重表达生机盎然、喜气洋洋的情愫。
如今胶南剪纸已发展成为实用之外的独立艺术门类。胶南剪纸艺术以隐珠街道办事处为代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巧妙联想,大胆夸张,以简洁明快的手法,独具匠心的构思,剪出淳朴清新的艺术风格。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隐珠街道办事处的700多幅民间剪纸被国家有关部门作为礼品赠送给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家文化界知名人士。如今,隐珠街道办事处已成为“胶南剪纸之乡”。
泊里红席,千百年的承袭
“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在胶南泊里镇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在炕上铺红席的习俗,无论娶媳妇还是过年,泊里红席在当地常常是亲戚朋友问互相赠送的高档礼品。实际上,泊里红席的编织和使用,已经在当地有上千年的传承历史。
传说,战国时期孙膑遭庞涓陷害,流浪并寓居于泊里一带,便用当地高粱的秸秆,编成席子做炕当被。因为孙膑膝伤未愈,编席时鲜血滴在席子上顺着白色秫秸的纹理流淌,形成了席子红白相间的颜色。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孙膑,给席子取名“红席”,编织红席的手艺和在炕上铺席的风俗从那时起便在泊里一带流传开来,世代相袭,传承至今,已有2000年。
泊里红席的原材料是独一无二的,用的是红粟也就是红高粱。每年3月份左右种上,到7月份收割,然后晾干、贮藏、剖割、漂洗等,每年到了冬天农闲时再编织。编织红席要经过去根、剔梢、捆坯子、泡篾子、破刮篾子、熏白篾子、编隔子和挑席子等大大小小36道工序,其中诸多工序都要在四周墙壁和地面都布满了青苔、一种被当地叫做“地屋子”的半地下室里进行,一领席子(1.8米×2.8米)从选料开始,至少需要四到五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得使用小镢头、砍刀、铣刀、刮板、卷尺、大刮刀、小刮刀、破篾子刀、熏罐、硫磺等众多工具。
一领上好的泊里红席,不仅篾子编织得均匀,纹理整齐,还能兜得住满满一瓢水。曾经十几块钱一张的泊里红席,如今的身价已经涨至千元,这意味着,随着泊里红席编织工艺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古老技艺再次焕发青春。
通过寻访胶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发现,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 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可以说,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据了解,为了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相关文化部门开展了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命名工作。经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2009年胶南市入选青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3人,他们分别是茂腔传承人王淑娴,剪纸传承人王明香,泊里红席传承人张学明,入选胶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8人。同时,胶南市积极拓展传承人的传习渠道,经多方努力,多位传承人已建立了教学培训基地,常年开展授徒传艺。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探“宝”之旅中,我们发现了胶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在设施优良的胶南隐珠文化艺术中心里,展览着丰富多彩的胶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面,除了有精美的实物展品、翔实系统的文字资料,更经常举办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茂腔小戏曲调演、春节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和艺术魅力。胶南隐珠文化艺术中心长期对外免费开放,开展各种商演、展演、展览活动,在增添人文色彩、提升品位和效益的同时,吸引工商企业家投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不仅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更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利用。
胶南的探“宝”之旅,实际上是一场对原汁原味的胶南民俗文化的寻访,它让胶南民间文化宝藏重放异彩!
链接:
目前,腔南市已完成建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11大类31项,分别是,民间美术类2项:胶南手绘年画、剪纸;戏曲类1项:茂腔;民间舞蹈类1项:宝山地秧歌;民间文学类7项:琅琊台传说、徐福传说、藏马山传说、大珠山传说、灵山岛传说、胶南歌谣、没尾巴老李的传说;民间手工技艺类5项:琅琊酿酒工艺、泊里红席编织技艺、藏南钩编工艺、李家洼子地瓜粉条手工工艺、胶南打炕技术;民间知识类1项:琅琊台天文学说;曲艺类1项:藏马大鼓;生产商贸习俗4项:海青绿茶种植加工技艺、王戈庄大集、泊里大集、胶河大白菜种植工艺;民族语言1项:胶南方言;饮食民俗4项:王台增聚烩饼、泊里烧肉、炸翻花、塔桥全羊烹制工艺;民间信仰4项:大珠山庙会、王台阁老山庙会、黄山李老爷庙会、灵山岛祭海。这些项目在胶南市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在胶南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