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感谢,但没必要反复感谢;日本则不该要求中国反复道谢。这是一种“以心传心”的东西。 铃木英司:说到感谢,我再谈一个在中日间产生了一些摩擦和不愉快的问题,即日本对中国进行的政府开发援助(ODA)。日本的企业认为他们对中国进行了这么多的援助,可是中国没有任何表示感谢的意思。中国的报纸也不报道,官方也不宣传。
尚会鹏:关于ODA,实际上这里面有个政策问题。我曾与一些学者探讨过,大家认为两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有个心理战。即两国政府都有自己心里的打算,自己不说明,希望对方意会。
日本给予中国的ODA援助,确实是其受援国中最多的,条件也是最优惠的。但是中国方面的想法是,我们放弃了巨额的战争赔款,日本在援助上给予一些优惠是应该的。再者,不论怎么说,这种援助也是一种贷款,将来还是要还的。我们应该感谢,但并没有必要反复地感谢。
日本方面的考虑则恰好相反,他们认为虽说是贷款,但因为数额大、低息、借贷时间长,因此本身就含有对战争道歉的意思。他们认为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正是因为中国放弃了战争赔款,他们才以这种方式作补偿。日本方面希望中国能感受到日本人的这种好意,并对此表示感谢。就这样双方都不说明,却又希望对方意会自己的想法,因此外交上带来了一些被动。
孙文清:日本对中国进行ODA援助,首先应该考虑其初衷是什么。应该说日本最初的考虑就是对中国欠下了血债,所以以这种援助的方式做一定的偿还。站在这个角度上看,我认为日本就不应该要求中国反反复复地进行感谢了。实际上日本人在60年代搞奥运会的时候,也接受了不少来自美国的ODA援助,建起了东名高速公路等一大批设施,但又有多少日本人了解这件事呢?当然,中国人在撰写历史时,会对这段中日交流史重重地记下一笔。
尚会鹏:这也反映了两个国家的不同心态。像“感谢”这种东西能写到条文里面吗?这是一种“以心传心”的东西。我个人认为在今后两国之间的交往上,像这种模糊的东西还是尽量少用些,还是应该用那种更清楚、更好操作的东西。
铃木英司:在日本,搞ODA援助的专家都很清楚,中国对日本的这种援助一笔一笔都偿还了。但是反对日本对华进行ODA援助的人却说,中国没有表示感谢,日本经济目前又不景气,所以坚决反对对中国进行援助。
孙文清:日本的确十年经济低迷,如果日本以经济不景气为理由,对ODA进行削减,中国人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日本国内炒作的是,中国正在以10%的速度扩大军费,这样一个国家是很危险的,对这样的国家进行ODA援助,实际上不就是资助了其军费增长吗?对这种宣传,中国人是不能接受的。
铃木英司:但有一点是要搞清楚的,即中国在与日本建交时,是从法律上宣布放弃战争赔款的,而日本对华进行ODA援助,则与法律无关。
尚会鹏:两国都有一些不言而喻、让对方心领神会的东西,这就是东方文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