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印尼的四个人等] 印尼

     改变印尼的四个人   Hal Hill(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      《远东经济评论》   2005年11月刊   香港评论版有限公司出版
  
  印度尼西亚正走向政治稳定和经济复苏,在这一过程中,有四位重要思想人物在公共政策领域的作用功不可没。他们是:穆罕默德?萨德里(Moh Sadli)、布迪约诺(Boediono)、哈迪?萨斯特罗(Hadi Soesastro)和戴建伟(Thee Kian Wie)。印尼大学终身教授穆罕默德?萨德里通过其极具影响力的评论文章,强调公共政策应符合经济学基本原理,提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政策利弊,扩大国际视野,打破地区观念;布迪约诺曾在梅加瓦第执政时期任财政部长,金融危机之后,他通过说服同僚和议员成功地控制住财政赤字,使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哈迪?萨斯特罗管理下的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是印尼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问题智库,也是国际社会了解印尼的重要窗口;戴建伟作为印尼社会科学界的泰斗,2002年获得国家最高成就奖,他以实际行动教育下一代保持学术品格和求知热情。
  
  王 力
  
  
  整装待发:
  乔治?艾伦为竞选总统作准备
  Richard Lowry(《国民评论》编辑)
  
  《国民评论》
  2005年11月7日刊
  美国《国民评论》公司出版
  
  乔治?艾伦参议员是美国共和党2008年总统热门候选人之一。他兼具克林顿的亲和、里根的自信和小布什的坦率。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的他1976年作为里根竞选总统时弗吉尼亚州的青年负责人崭露政治头角。任职弗吉尼亚州州长期间,他力主人本主义,推动司法体系、福利制度、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声望颇佳,后顺利当选该州参议员。真诚的性格和务实的作风为其往日的成功增色不少,但其从政背景和个人风格方面与小布什过分相似,这将使其在未来的总统竞选中难立新意。他信奉有限政府的保守政治理念,以杰斐逊和里根为楷模,这种旧时的理念在2008年能否广受欢迎,还未可知。
  
  张 建
  
  
  卡迪尔?汉的怒吼
  William Langewiesche(《大西洋月刊》通讯记者)
  
  《大西洋月刊》
  2005年11月
  美国《大西洋月刊》杂志社出版
  
  巴基斯坦“核弹之父”卡迪尔?汉的人生历程充满悬念。据说在卡迪尔?汉出生后几个月,算命先生就预测他能给家人带来好运,能光宗耀祖。数年之后,他确也给家人带来荣耀,并给祖国带来“即便人民啃草皮也应获得的东西”――核弹。在西方,他被描绘成一个性格扭曲、恶贯满盈的科学家。而在家人眼里,他则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在朋友眼中也是一个坦率、慷慨之士。如今,昔日风光不再,巴基斯坦的精英阶层出于自我保护,避之惟恐不及,但巴基斯坦民众依然站在他这一边。他一手创建的全球网络也依然活跃着。全面了解卡迪尔?汉的个人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就能理解核武器为何在传统核大国之外传播。
  
  陈文鑫
  
  
  共和党的明日之星
  Benjamin Wallace-Wells(《华盛顿月刊》编辑)
  
  《华盛顿月刊》
  2005年10/11月刊
  美国《华盛顿月刊》公司出版
  
  帕特里克?麦克亨利(Patrick McHenry)议员是共和党内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新星。他可谓是天生的政治人物,擅长结交实力派要人,常能借势以助自我发展;并能敏锐地看出政治背后的运作制度,灵活地制定策略以规避或充分利用现存的政策。如同美国大多数新一代政客一样,麦克亨利坚守并信仰的更多是政治运作的本身而非政治原则或者意识形态。而且他少年老成,在公众媒体前挥洒自如。加上他卓越的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使得他29岁就能成为国会议员,他的政治前途也为相当一部分人看好。但是他过分强调保守立场使得他在赢得右翼大力支持的同时难以联合民主党,妨碍了成为被两党同时接受的首领人物。
  
  张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