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就职演说解读:奥巴马09年就职演说解读

  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基本做到了“让台湾民众满意、让美国基本放心、让大陆稍为宽心”;要想有作为,第一年是关键,步子如何迈尚需观察。
  
  
  5月20日,马英九正式接替陈水扁成为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并发表题为“人民奋起,台湾新生”的就职演说。虽然基本内容并无新鲜之处,但总体看,该演说基本做到了“让台湾民众满意、让美国基本放心、让大陆稍为宽心”。
  
  主要内容
  
  有关台湾论述。自从马英九任党主席时提出加强国民党的本土化转型后,政治嗅觉敏锐的政论家们就开始猜想,马将提出什么样的“台湾本土论述”。前年马英九放出“独立选项说”、去年国民党党章“去统加台湾”、“修改中心任务”,引起极大争议,致使马的“台湾论述”、“本土路线”迟迟不敢面世。在此次就职演说中,马英九首次完整提出带有鲜明马氏印记的“台湾论述”:一、台湾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新移民的家乡。马英九以富于感情的口吻说,他虽然不是在台湾出生,但台湾是他成长之地,也是他亲人埋骨之地。他感念台湾社会对他这样一个“战后新移民”的包容之义、栽培之恩与拥抱之情,并将尽力回报。二、把“中华民国”与台湾做了更深的连结。马英九以“中华民国在大陆”仅仅39年,在台湾却超过60年,推论出“中华民国在台湾得到了新生,中华民国与台湾的命运已经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言下之意是,“中华民国已经等于台湾”,甚至“中华民国就是台湾”。三、将“台湾精神”与“孙中山的民主宪政理想”连结。马英九先历数了权责相符、保障人权、尊宪守法、司法独立、政治清廉、族群和谐等民主宪政理念,接着话锋一转,“国父孙中山先生的民主宪政理想,今天在台湾终于生根、开花、结果”,自然地把孙中山、国民党和“中华民国”与台湾连结在一起。在演说中,马英九至少50次提到台湾,并用普通话、闽南话、客家话、原住民话交替发言,使其“台湾论述”格外具有渲染力,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尽管听众在就职演说这种感性场合,难有足够时间进行理性判断,但这至少说明,马英九的新台湾论述已经获得了民众的普遍肯定和高度赞誉。
  两岸关系。演说的重点是两岸关系。二十多分钟的演说两岸关系部分占去了八九分钟。大致来说,马英九表达了如下几层意思:一是重申“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恢复协商”。尽管这仅是“重申”马以前的讲话,但却是台湾地区现任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在重要场合亲口承认“九二共识”。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这还是需要克服一定压力的。两岸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停滞不前,根源就在当时的台湾领导人否认“九二共识”、否认“一中原则”。李登辉多次说“根本就没有九二共识”,使两岸丧失了政治对话的基础。陈水扁则更进一步,不但否认九二共识的存在,而且提出一个新名词“九二香港精神”,企图在不设前提的情况下与大陆展开谈判,让外界形成大陆已经放弃“一中原则”的错误印象。马英九以最高领导人身份重申愿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协商,与大陆“只要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就可以复谈”的一贯原则相契合,两岸也就有了对话的可能。二是正面回应了胡锦涛总书记近来的一系列对台重要讲话。马直陈注意到胡锦涛近来的三次讲话中所表露出来的观点,与其理念基本一致。这显示马不愿纠缠过去,希望牢牢把握机遇,在高层的唱和中铺陈两岸互动的基础。三是指出两岸走向双赢的起点是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这虽是兑现其“周末包机直航”、“开放大陆观光客赴台”、“在台自由兑换人民币”等选举承诺的需要,但客观上也有利于引领两岸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四是对最近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表达同情和关切。联系此前大陆对灾区的台湾游客的百般救护、马英九夫妇当义工募捐赈灾等情事,上述关切之语更加深了两岸之间的感情。五是承诺“尊宪、护宪、不修宪”和“不统、不独、不武”,这至少断了以“修宪、制宪”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法理台独”之路,让与“法理台独”苦斗八年的大陆稍感宽心。
  国际空间。对于台湾民众关心的台湾“国际空间”和“对外关系”问题,马英九在演说中也颇多着墨。在“国际空间”问题上,马英九发誓要让台湾成为国际社会中受人敬重的成员,将善尽其作为国际公民的责任,在维护自由经济秩序、禁止核武器扩散、防制全球变暖、打击恐怖活动以及加强人道援助等全球议题上,承担应负的责任。除此之外,台湾还要积极参与亚太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贸关系,全面融入东亚经济整合,并对东亚的和平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在明眼人看来,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废话”,因为马英九回避了以什么样的名义和身份加入什么样的国际组织,或以什么身份去“承担责任”、“做出贡献”等核心问题。八年来,台湾通过用金钱开路、硬着头皮闯等手段,图谋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惨败。如果马英九继续追求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其结果可想而知。但如果他把目标设定为加入不需主权身份的功能性国际组织,或者愿意与大陆就双方的权力、义务、身份、地位、名义等政治界限进行谈判,则台湾加入国际组织、扩大国际参与并非全无可能。联系马英九“将以尊严、自主、务实、灵活作为争取国际空间的指导原则”、“寻求共同利益的平衡点”等话语,以及其竞选纲领中反复提及的“活路模式”,可以认为他所希望开创的是一种在大陆同意下的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新模式。之所以在演说中不提名义、身份和加入何种国际组织,正是要留待与大陆沟通协商。
  “对外关系”。马英九的演说最讨美国欢心:强调台湾首先要强化与美国的军事与经济的合作关系,然后才是珍惜对“邦交国”的情谊与承诺,最后是与所有理念相通的国家扩大合作。他把美国放在第一位,排在“邦交国”之前,意义自然非比寻常。对于美国念念不忘的军购问题,他也正式表态将编列合理预算,扩大武器采购,这等于为延宕六年的军购案开了绿灯。此外,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有生之年看不到两岸统一”的表态,也一定程度打消了美国对“终极统一论”的疑虑。
  
  未来挑战
  
  马英九若想有所作为,第一年是关键。他可挟高民意支持度,大刀阔斧落实政见,兑现承诺。若年内他无法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错过黄金期,民众期待一旦落空,将很难再有作为。在落实政见过程中,马英九仍将面临如下挑战。
  朝野关系。经过多年内斗,台湾蓝绿阵营泾渭分明,势同水火。马英九虽获700多万民众支持,但其他500余万选民心中另有所属。马在演说中表示台湾将不会再有非法监听、选择性办案、政治干预媒体的现象,以及台湾要族群和解、经济奋起等,描绘了美好的政治前景,但在民进党支持者听来,则更像正话反说,是在轰击陈水扁执政无能、失德败德。不但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认为这是在对陈水扁进行“鞭尸”,就连国民党一些“立委”也认为没有必要。如果惹毛了民进党及其支持者,国民党要想顺利实现施政目标恐非易事。
  开启两岸互动。国民党胜出后,两岸高层往来不绝于途,萧万长、江丙坤、连战、吴伯雄相继登陆,两岸关系进入久旱逢甘霖的恢复性上升期。但马英九却任命极具“台独”背景、与李登辉关系密切的赖幸媛主掌两岸关系,给两岸关系当头浇下一盆冷水,也引爆党内开放派与保守派之争。虽然大陆可以宽容以对,但马英九在就职演说中强调的“台湾要安全、要繁荣、更要尊严”等语,以及暗含的“中华民国在台湾”之意,对大陆来说仍很刺耳。未来马英九如何对待以连战为代表的“开放派”、是否继续支持国共两党论坛,将是观察两岸关系的风信标。马英九会否再干出类似任命赖幸媛之类的事情,还需继续观察。
  拓展国际空间。马英九在演说中向大陆释放出极大善意,显然希望“以九二共识换取国际空间”。但加入国际组织、签定自由贸易协定和发展邦交关系等,并不全然操之在台,更多的还是需和大陆或其他国家协商。但大陆有自己的底线和利益。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极其敏感,易放难收,大陆不得不慎之又慎。退一万步说,即使大陆同意台湾以适当名义加入不需主权身份的政府间功能性国际组织,那也得修改国际组织的相关章程、准则,而这些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马英九应该明白,如果期望值太高,恐怕失望也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