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半岛局势“暖冬期”?|半岛局势

  由于朝鲜刚刚进行了一次核试验,核试数据的消化需要一段时间,短期内尚不具备进行铀弹试爆的条件。因此,今后一段时间朝鲜的核计划主要是“室内作业”,看上去核形势会很平静。   2009年,朝鲜半岛局势波谲云诡。2010年,这里的局势走向如何?朝鲜科学院学者金明哲2009年10月14日在香港《亚洲时报在线》发表的一篇文章,非常便于我们对新一年进行分析和预测。这位学者被称作朝鲜领导人的“非官方”发言人,他在文章中声称,朝鲜业已制定并开始实施一项“C计划”,其内容是朝鲜要当永久核大国,要迫使美国及其他国家最终学会与拥有核武器的朝鲜打交道。
  
  过去一年顺利推进了“C计划”
  
  据此信息,朝鲜若想达到其“C计划”所设定的目标,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大步推进其核武计划,使自己成为“核大国”,这是基础;二是运用怀柔手段和外交谋略,诱使国际社会在核扩散问题上绥靖主义、机会主义和偏安思想一同发酵,令美国等“忘记”朝鲜核问题,在“友好合作”的歌声中完成对朝鲜“核大国”地位由“拒斥”到“默认”和“承认”的过渡。
  循此思路,我们再看朝鲜半岛戏剧性的局势变化就不再是“雾里看花”了。
  2009年伊始,朝鲜便宣布同韩国处于“全面对抗状态”,废除此前与韩国签署的一切停止对抗的协议,后又宣布永远退出六方会谈,宣布“停战协定”失效,朝鲜半岛重新回到“战争状态”。于是,朝鲜就在这种“一触即发”的局势下顺理成章地进行了“卫星”发射和多种型号的导弹试射,闯关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当前朝鲜在其核武计划中有两项重要任务,一是通过核试使其核弹小型化、实战化;二是改进并提高运载手段。2009年上半年朝鲜在这两项工作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进入8月,朝鲜来了个“华丽转身”。先是盛情邀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朝,并不顾美方一再声称的“个人身份、私人旅行”,径直称之为“朝美直接谈判”,而且为示好当场释放扣押的两名美国女记者,随后又派大员赴美游说,推动朝美双边谈判,终于促成美国特使博斯沃思12月访朝。与此同时,朝鲜高规格地接待了韩国企业家,“满足了其全部要求”,解除限制开城工业园区运转的“12.1措施”,展开吊唁外交,提议举行第三次朝韩峰会,极力缓和同韩国的关系。10月,朝鲜邀请中国总理访朝,签订多项合作协议,随后又邀中国国防部长访朝。与此同时,朝方称要改善同日本的关系。11月,俄罗斯一个高级代表团到了平壤。
  由此看来,2009年上半年朝鲜工作重心是做“C计划”所要求的第一件事,下半年集中精力做“C计划”中的第二件事。而且必须承认这两件事朝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更重要、也为许多人所忽视的是,朝鲜在进行导弹试射和核武试验的同时,做了两项用意深远的宣布,堪称设伏千里。一项是“永远退出六方会谈”。表面看来这是宣布六方会谈死刑,摆脱核武计划羁绊,实质是剥夺朝鲜核问题直接受害者半岛周边国家在这一问题上表达关切的机会和参与维护半岛无核化进程的权利;更深层用意是转移焦点,暗换命题,把朝鲜核问题转移为“核大国”朝鲜与有关国家间的“核裁军谈判”,从而为其核计划架设一道保护网。
  另一项是公开其铀浓缩活动。我们知道,第二次朝鲜核危机爆发的导因即美国追究朝鲜违背1994年签订的《框架协议》秘密推进铀浓缩计划。2002年10月,朝鲜先承认有此计划,后又矢口否认,此事遂成为后来六方会谈争议点之一。其实,朝鲜若想推进其核武计划,必然大力推进铀浓缩活动。因为其钚计划技术和设备陈旧,且不易隐蔽。2008年朝鲜“炸塔”(宁边核反应堆冷却塔),实际上表明铀浓缩计划已取代钚计划成为朝鲜推进核武计划的主要途径。若想让世界承认其为“核大国”,“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于是,2009年6月朝鲜借安理会就其第二次核试通过1874号制裁决议之机,第一次公开宣布它要推进铀浓缩活动,9月又示威性地通知联合国它的铀浓缩活动“已成功进入最后阶段”,实际上是为早就生下来的孩子报户口。这样,朝鲜就为其公开推进铀弹计划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照会”。
  朝鲜方面对其2009年的工作成绩十分满意。2009年10月28日,朝鲜一名高级智囊罕见地在平壤接受日本共同社的采访。他说:上半年朝鲜的一系列举措“将核技术提高到较高水平,使核威慑力和军事实力得以强化”,“由于我国的军事实力得到加强,以美国为首的周边大国不得不开始寻求(同朝鲜)进行谈判”,他特别举例说,克林顿访朝是“举着白旗来的”。本文开始时提到的那位金明哲也在其文章中写道:“克林顿访问平壤带来的最大礼物是美国默认了朝鲜核国家身份”,他说,中国总理“访朝的最重要的成果是,金正日将朝中关系提升为一种新的缔约伙伴关系,这种新关系将两个核武国家联系在一起”,“对北京来说,应当欢迎拥有核武装的朝鲜……因为北京再无其他盟友”。其成就感溢于言表。
  
  新的一年是朝鲜核武计划的“缓冲期”
  
  朝鲜的“C计划”在2009年虽然取得巨大成绩,但距其设计的最终目标尚有相当距离。因此,在 2010年朝鲜将会调动更多的智谋推行之。
  由于朝鲜刚刚进行了一次核试验,核试数据的消化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由于离心机数量不足,且生产浓度在90%以上的高浓缩铀在技术上还有些难题,短期内尚不具备进行铀弹试爆的条件。因此,今后一段时间朝鲜的核计划主要是“室内作业”,看上去核形势会很平静(不排除适时进行中短程导弹试射)。朝鲜将会充分利用这一“缓冲期”推进“C计划”第二项工作的落实。这样,2010年,朝鲜半岛将会出现活跃的外交活动,其特点可借用一句广告词:“大师设计,做功考究”:“和平”、“和谈”、“合作”将会是涉半岛事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这里将会出现近年来少有的“暖冬期”。
  首先,朝美间会展开“热烈的”对话。
  朝鲜深知,欲使其“C计划”成功,摆平美国是关键。故2009年7月朝鲜在信誓旦旦地咒称“六方会谈已经寿终正寝”时便提出要以朝美双边会谈取代之,其一高级外交官甚至预言朝美关系将有“突破”。 8月克林顿访朝、12月博斯沃思赴平壤,算是朝鲜对美外交初战告捷。
  美国对 “C计划”意图早已心中有数,对“请君入瓮”也有一定的警惕性。故美国至今仍坚持“决不接受一个有核的朝鲜”,并称朝在弃核方面采取可验证的实际行动以前不进行美朝双边谈判。美国对博斯沃思访朝的定位是:“这不是美朝会谈”,而是“在六方会谈框架下”的“一次性接触”,其目的是摸清两件事:朝鲜是否有意重返六方会谈,是否遵守承诺愿意弃核,以便奥巴马政府最终确定其对朝政策,并制定解决朝鲜核问题的路线图。
  不管美国如何说,朝鲜却如同上次接待克林顿一样,按照自己的打法将博氏访朝看作是“朝美双边会谈的开始”,并实施外交战术:一是朝美对话既然已经开始上轨道,那就先施“下马威”,对博氏示以冷淡,这有助于对会谈进程的操控;二是利用娴熟的“朝三暮四”语言艺术使美国急于弄清的两个问题继续保持“雾里看花”状态,朦胧才能刺激美国的“求知欲”,继续谈下去;三是适时用坦诚语言向美国做出有诱惑力的承诺,诱使美国认真考虑接受核朝鲜的可能性。
  争吵本身就是对话,博弈过程就是“同有核的朝鲜打交道”。如果这种争吵和博弈持续五年,对朝鲜来说就是胜利。因为此间朝鲜将完成其核武小型化、实战化的任务,到那时国际社会只能接受一个“核大国”朝鲜。
  朝鲜将会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说出美国乐意听到的话。例如,朝会向美保证:1,不搞核材料、核技术扩散;2,自我约束导弹及其技术的输出;3,重返核不扩散条约;4,支持美国的“零核世界”主张,等等。在美国同意坐下来与朝鲜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时,朝鲜就会按照自己的打法使这种双边会谈走上“C计划”轨道:1,把朝美双边会谈与六方会谈彻底切割;2,让双边会谈持续下去,直至美朝建交;3,使会谈内容局限在下述五个方面:美国改变敌视政策(标准掌握在朝鲜手里)、朝美建交、签订和平协定、美向朝提供多方面援助、朝美建立战略关系。会谈内容绝不包括朝鲜弃核问题。朝鲜将坚持,朝鲜弃核必须是在上述五项内容完成以后,与全球性的“零核世界”建设同步进行。
  美国至少目前还不接受一个有核的朝鲜,也不愿进行双边谈判。但由于美国对朝鲜核问题在时间上和物理上都不设红线,其对朝政策有很强的机会主义特征,故它不可避免地会被朝鲜牵着鼻子走,被动地、断断续续地同朝鲜谈下去。这样,在新的一年里,在纽约、日内瓦、新加坡、柏林,甚至平壤,人们将看到朝美外交官半遮半掩地出现在同一家酒店,两国将会踏着“C计划”的节拍跳起狐步舞。
  其次,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将会“回暖”。
  原因有三:一是按以往惯例,每届韩国新总统上台后南北关系都会出现一段紧张对峙期,由于2008年2月上台的李明博政府抛弃了“阳光政策”,故南北紧张对峙期要比以往长一些,但到2009年8月已届一载有半,该走出低谷了。二是朝鲜粮食危机加重,急需韩国的粮食、化肥援助。三是对韩关系是朝鲜推进“C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下半年朝鲜已为改善南北关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推进第三次南北峰会的举动,同意朝韩共同组织考察团,对中、越经济开发区进行考察等。
  在新的一年里,朝鲜将会为推动朝韩关系改善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建议。据推测其内容大体包括:1,继续推动第三次南北峰会的实现,争取“阳光政策”在韩回潮;2,改善开城工业园区经营环境,提议推进二期建设;3,推进金刚山、开城、白头山旅游事业的恢复和发展;4,向韩国提出粮食、化肥及其他物资援助要求(朝韩双方似乎都认为朝鲜索援是一种友好表示。2008年4月,李明博称愿意向朝提供粮食援助,前提是朝提出要求,朝方表示,决不主动提出以示对韩不满);5,争取韩国在交通运输、电力、农林等若干领域给予支援或进行合作;6,重提西部分界线附近和平合作区域建设;7,提议南北间的语言、文献、历史(特别是涉及半岛与中国、日本关系方面)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8,在国际关系方面进行沟通和协调。
  朝鲜的示好将会有力地激发韩国“阳光政策”派的热情,激化韩国朝野矛盾和社会动荡。李明博政府面对这“橄榄枝攻势”将会处于两难选择中:若拒绝之,将会被内外指责为“坚持民族对抗”;接纳之,无疑会被纳入“C计划”轨道,为朝鲜核计划输血。李政府惟一可能的选择是,在坚持“对北援助与朝鲜弃核进程挂钩”的既定方针下虚与委蛇。在新的一年里不排除李明博在内外压力下退让的可能。例如,在南北峰会问题上,此前李坚持在韩两位总统先后赴朝后,新一次峰会应该是朝方回访,朝拒。最近李放风称峰会不一定要在韩国举行,已有退让迹象。
  第三,朝中、朝俄关系会升温。
  朝鲜能走出因其“卫星”发射和核试同中俄这两个北方大国之间形成的阴影,对其来说是一箭多雕。一是可以得到援助,获取实际利益;二是借此突破安理会1874号决议;三是在大国间制造猜疑,以取渔翁之利;四是将它们纳入“C计划”轨道。故,在2010年朝鲜将推动以高层互访为重点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交往和沟通,谋求更多的援助和经济合作,同时让“传统友谊”取代“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而成为这些交往中的主调。
  第四,朝日关系将会有所松动。
  2009年下半年朝鲜已经放风要改善同日本的关系。为此,在新的一年里,朝鲜将在“绑架”等一系列问题上采取一些主动措施。例如,有可能表示愿对“绑架问题”进行再调查,向日方提供一些关于被绑架者的新信息,交还某些逝者遗物遗骨,等等。对此,朝鲜向日本提出的回报要求,大约包括:1,解除日本对朝经济制裁,以便重开汇款、采购等渠道并使之畅通;2,重开建交谈判,争取早日获得战争赔款;3,谋求从日本那里获得资金和技术,等等。在东亚局势普遍“缓和”的大气氛下,日本有可能对此作出一些积极的回应。但是,由于在日本人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即朝鲜弃核问题和绑架日本人问题上朝鲜没有实质性举动,即它不可能弃核以解除日本对安全的担忧,也不可能承认除已承认的13人以外另有绑架行为,故朝日关系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善。
  第五,六方会谈仍然是“海市蜃楼”。
  2009年10月朝鲜面对来访的中国领导人没有重申“六方会谈已经寿终正寝”,而是表示“视朝美会谈情况,进行包括六方会谈在内的多边谈判”。当时许多人认为朝鲜已转变政策,愿意重返六方会谈。这很可能是个天大误解。因为,首先,朝鲜所称的“多边谈判”不等于六方会谈,其所称多边谈判更可能是指朝、美、中、俄四个所谓的“核大国”核裁军谈判,或者朝、韩、美、中四方“和平协定”谈判。因为前一个“四方会谈”可以把美、俄、中三个核大国推上被告席,后一个“四方会谈”则可能剥夺有关国家对朝弃核的施压手段,“废其武功”,为朝鲜继续发展核武器提供安全保障,这些会谈都不涉及朝鲜弃核问题。
  其次,朝鲜为朝美双边会谈设计的内容是诸如美国改变对朝政策、朝美建交之类,不含朝鲜弃核内容,实际是把朝美谈判变为美国承认朝鲜为核国家并建交的谈判。假如这种谈判顺利,旨在谋求朝鲜弃核的六方会谈还有价值吗?如果不顺利,朝鲜就可以明正言顺地拒绝“包括六方会谈在内的多边谈判”。总之朝鲜并没有改变其“六方会谈已经寿终正寝”的主张。退一步来说,出于外交战术的需要,朝鲜即使同意重开六方会谈,那也是一个“山寨版”,朝鲜也不会同意讨论朝鲜弃核问题,而是讨论在朝鲜拥核前提下的“和平架构”问题,这实际上是朝鲜“C计划”的内容。
  总而言之,在新的一年里朝鲜半岛有可能出现一种以多种对话同时启动为特征的“缓和”局面。但是,只要是对局势有所了解的人都难对此表示乐观。因为这种“缓和”是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遭到破坏的背景下出现的,故隐伏着重大危险。
  
  朝鲜核问题的危险走势
  
  不久前笔者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其主要观点反映在题目上:《朝核2009:胜负成败岔道口》(世界知识2009年22期)。之所以做出这样的结论,主要不是因为这年朝鲜进行了核试和多种型号的核运载导弹试射,而是因为发生了更具历史影响的三件事:一是针对朝鲜核试而通过的安理会1874号决议,再次排除了武力制裁的内容,显示了国际社会对无视普遍反对闯关制核行为的漠视和无能,联合国在这一问题上有“国联化”趋势;二是美国官员访朝启动双边会谈,表示美国对朝鲜核扩散行为由“反对”向“默认”转变;三是中朝高层互访与合作协议的签订,表明中国对朝鲜核问题有了新的态度。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惟一超级大国和世界警察,是惟一有能力制止危险的核扩散越轨行为的国家,因此能否有效“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态度。目前美国之所以反对朝鲜拥核,一是因为这种核扩散行为破坏当今世界核秩序,危及其霸权利益;二是一旦极端势力掌握核武器会危及美国安全利益。但美国也清楚地知道,目前朝鲜的核武器及其运载手段尚难对美国构成现实危险,它只是威胁朝鲜半岛周边国家的单刃剑。而且,通过美朝双边接触,美国对朝鲜拥核的真实意图有了充分的了解。因此美国已为未来最终不能迫使朝鲜弃核时作另外选择预留接口。于是,人们看到,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政策便有了很强的机会主义特征:不设底线,走一步看一步。
  所以,在朝鲜核问题上美国目前拥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是通过武力打击摧毁朝鲜的核设施,找到并销毁其核武器,恢复朝鲜半岛无核化。1994年克林顿政府就曾计划这样干。但由于当时韩国的反对,再加上不久后卡特访朝与金日成达成协议,美国放弃了这个计划。此后朝鲜加速核武研制,两次进行核试验,如今美国重拾武力打击计划要比当年困难得多。首先无法保证一次军事行动能达目的;其次是核武失控有可能造成严重核污染;三是半岛周边国家反对。
  第二种选择是撒手不管。在美国看来,朝鲜核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不是美国的问题,而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问题。既然一些有关国家反对武力制裁,经济制裁也因安理会决议无法切实执行而失效,谈判解决无望,而朝鲜核武器至少在目前尚难威胁到美国,美国索性撒手不管,任朝鲜去随心所欲,美国只在防止朝鲜输出核武器和核技术方面下功夫。美国管不住朝鲜也就管不住日本。日本认为美国既然不能阻止朝鲜拥核,日本安全堪忧,它惟一选择就是放弃无核三原则,自己拥核。随之,韩国也会成为核国家。于是,东北亚便成为世界核武最密集、最可能爆发核战争的地区。
  第三种选择是与有核的朝鲜建交并建立战略关系。假如朝鲜核问题如目前状况拖延下去,大约3~5年内朝鲜就会突破其核武技术瓶颈,实现核弹小型化和运载导弹的实战化,其远程导弹有可能威胁到美国本土。届时,若有关国家仍然反对武力制裁,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机会主义便会进一步发酵,不排除美国采取“化敌为友”策略,默认朝鲜是一个核国家,谋求与一个有核的朝鲜建交并结成某种战略关系,使朝鲜在美国的东亚战略中发挥某种作用。这种结果,正是朝鲜长期以来所追求的,也是朝鲜“C计划”的最终目标。据传,2007年3月5日朝鲜高级外交官在美国对基辛格就朝、美、中关系作过一番极为坦诚的表白和建议,2009年8月克林顿访朝时也听到了有关朝鲜核导弹指向的说法。假如这些是真的,这都有可能成为促使美国做第三种选择的因素。
  直到2009年5月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时,美国仍未排除第一种选择。此后美国伙同日本就朝鲜核试草拟的安理会决议草案受挫,特别是后来安理会1874号决议通过后各种援助仍不断输向朝鲜以后,美国开始倾向于做第二种选择了。克林顿和博斯沃思先后赴平壤,即这种倾向的表现。对此朝鲜敏锐地感知到了,金明哲在其文章中有清晰的表述。不过,至少在目前,美国尚没有做第三种选择的打算,但这不表明今后也不这样做。
  对中国来说,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是最重要的国家利益。如果朝鲜半岛无核化遭到破坏,东北亚将随之出现一系列核国家,中国将面临严峻的环境安全和军事安全问题。因为中国的首都和东部沿海地区离朝鲜半岛太近了。因此,对中国来说,同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相比,其他一切问题都是暂时的、过程性的。如果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恒量与变量之间发生选择错误,那就是中国的劫数了。
  中国虽然是朝鲜的近邻,但应该说我们对朝鲜的情况还是很缺乏了解和研究的。就经常对朝鲜核问题发表意见的人来说,有多少人曾经系统地读过朝鲜领导人的文集,认真地研究过1945年以来的朝鲜政治史?有多少人对朝鲜主体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内涵、对朝鲜领导人如何看待中国和中朝关系做过研究?有些人可能是很好的美国问题专家或日本问题专家,但对朝鲜问题很可能就是“票友”。如果对朝鲜问题的了解仅限于主观推想,其对朝鲜核问题的主张仅仅源于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憎恶,那就很难在朝鲜为什么发展核武器这样的根本问题上作出准确的判断。例如,有人建议,由中国向朝鲜提供“核保护伞”,然后劝说朝鲜弃核,这就显示出其对朝鲜主体思想和朝鲜对中朝关系定位认识上的空白,诸如此类。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人并不缺乏对朝鲜的了解,但出于多种原因仍然有意淡化朝鲜半岛无核化遭到破坏后的严重后果,在朝鲜不断推进其核计划时大谈“和平”,转移话题,那就是一种误导了。
  (2009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