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化进程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宏观视野

  最近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中国学界对世界历史的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取得了可喜的进步:除传统的阶级斗争史观外,现代化史观(以罗荣渠教授为代表)、整体史观(以吴于廑教授为代表)、全球史观(以刘新成教授为代表)、文明史,观(以刘宗绪教授为代表)等新世界史观,与时而兴,硕果累累。
  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生前兢兢业业于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不仅通过创设研究机构(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持国家重大项目和编纂《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著书立说(最有代表性的是《现代化新论》),开创了以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的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而且还在北大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专事现代化史研究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的作者董正华教授,就是罗先生的得意门生。
  关于作者与罗先生的学术之缘,本书“后记”有动人的叙述:“世界现代化进程’是由罗荣渠教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创制开设的一门课程。1996年罗先生不幸去世以后,由笔者不自量力将其接下,作为专业选修课给历史系本科高年级同学讲授,也曾尝试以此为题开设全校通选课。现在形成的这15个专题,是多年来师生交流、教学相长的结果……在本书之前,已经有多种论述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专著和教材问世。专著中最有开拓性的,是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新论》。这也是笔者在讲课和编写本书时所依据的基本著作……本书作为专题课教材……主要侧重从现代化的基本载体――民族国家的角度,分析先后卷入世界现代化三次大浪潮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道路,尝试总结其经验教训,也注意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争鸣、农业农民与乡村社会的转型以及全球化的由来与新趋势等比较专门的问题”。
  本书第一、二讲探讨了现代化史观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作为一位博览群书、好学慎思的学者,董正华教授发表过《透视东亚奇迹》等多种高水平论著,故在阐释现代化理论与方法时,不仅精到恰切,而且深入浅出。董教授从罗先生把现代化界定为“从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现代性的发展进程”这一论断出发,对现代化的内涵与三次现代化大浪潮、现代与现代性、现代世界形成的动因与现代世界的基本特征加以论述,着重探讨了罗先生的以一元多线史观为基础的“现代化范式”,从一元多线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世界历史,认为“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追寻现代工业文明,是‘现代化’作为世界历史进程的基本特征”。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现代化,“侧重对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侧重对既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这样一个特点也正是它的长处,可以弥补社会科学相关研究的不足”。比如,按照阶级斗争史观,仅仅从革命和阶级斗争的视野,难以解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农业与工业化的关系、国家与市场间的制衡与力量消长、不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人与生态的变化等。董教授认为,与专门的社会发展研究、经济发展研究及政治发展研究有区别,与欧洲中心主义的现代化研究范式、中国中心论的研究范式不同,以一元多线史观为基础的现代化范武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中国的史学新范式。关于这一点,本书总结道:“现代化研究虽然与其他范式(革命史、整体史等等)有剪不断的关系,但已经有其独立的品格,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有特色的概念和论说系统,例如:对‘现代’和‘现代化’的重新界定、‘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现代化的世界性和世界现代化三次大浪潮说,等等。其中,一元多线史观是建构这一新现代化研究理论体系的基础。在史料处理上,它比先前以阶级斗争和革命为主线的史学涉及的范围广泛,开拓了诸如现代化的起源与动力、阻力与中断、殖民主义与现代化、现代化的不同道路、社会文化结构变迁的研究等许多新领域,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视野,并由此而初步形成了一个在‘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化’这一特定主题上有共同或至少相近的旨趣、信念、价值标准、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的‘科学共同体’。”
  面对新世纪的现代化研究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董教授有相当强烈的学术自觉精神:现代化研究“需要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的知识冒险精神和高度自省的态度,而不能‘无知无畏’,或者靠堆砌一些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的概念术语来冒充学术研究”。我和董教授认识、交往长达1/4世纪了,深知他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不过这些反思确实是相当有针对性的。这些年来,随着“现代化热”而出现了一批以“现代化研究”为名的著作,或者大而无当,或者华而不实,既不关心也不汲取国内国际的相关学术成果,如董教授所批评的,“无知无畏”,动辄声称创立什么新体系或新理论,不仅于严肃的研究无补,而且还带坏了学风文凤。这是值得警惕的。“现代化研究不仅应当有对现代化中断、挫折与失败的总结,也应当包括对‘现代化’本身的批评和反思,甚至包括对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的整理和研究。当然,只有研究现代化才能批评、‘反思’现代化,反过来说,也只有‘超越’现代化才能真正理解现代化。”
  本书第三至十二讲,立足于现代化的世界进程这一宏观视野,按时段和主题,从个案研究的角度,分别探讨了17世纪的荷兰与西欧“早期现代化”、英国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现代化浪潮、科技进步与持续的工业革命、卷入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的德国与俄罗斯、美国道路与“美国世纪”、拉丁美洲现代化的曲折道路、日本的崛起与沉沦、东亚跨世纪变革与重新崛起、从奥斯曼帝国到现代土耳其,以及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来龙去脉。这些问题在一般的世界近现代史课程的讲授中也会涉及,但把这些问题纳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新学科框架,往往会有新见解。其中,对于荷兰、拉丁美洲和土耳其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东亚跨世纪变革与重新崛起的总结,无论是立意、立论还是解释,都比以往的同类教科书有很大进步。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边界和知识局限出发。本书没有以专题论述非洲、大洋洲和南亚地区的现代变革,作者意识到这是本书“明显的缺憾”。但是,这比起某些作者的不懂装懂、胡编乱造,显然是一种理性而负责任的学术态度。“对于世界多数地区和国家,现代化迄今仍然是未竟的事业。全世界几百个国家、几十亿人口一齐涌上越来越拥挤不堪的现代化快车道,结局究竟如何,仍然难以预料。这势必影响到对既有世界现代化进程各个面相的分析和评论。现代化的这一性质使得对它的研究很难‘盖棺论定’,而有待于不断深入的跟踪探讨。”
  本书第十三到十五讲,分专题分析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争鸣、农业和农民与乡村社会的转型、全球化的由来与当代发展的新趋势。如果再有专章论述晚清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也正是罗荣渠先生晚年研究的学术重心),恐怕就更是锦上添花了。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的中国了,中国的现代转型与现代化进程是现代化的世界进程的一部分,作为出自中国学者手笔的现代化史论著,如果对于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图景加以描绘与理论升华,那么《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一书就更加别有新意了。
  本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之一。这套书无论是主题拟定、作者遴选还是内容写作、推广发行,都是近年来业内相当成功的范例。不久前揭晓的首次评选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普及奖,在十种获奖的著作中,该书系即占其中的两种,也是一个很好的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