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去那里,是因为无聊,只想打发时间,所以那些什么东西都有的店,似乎能满足我们的一切所需。 Hea是香港的流行用词,本义为打发时间,青年人将它挂在嘴边。“去Hea!”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现在这个时髦的词语的背后,是各大城市冒出的“混血”店。通常去那里的人,是因为无聊,只是想打发时间,他们并不想买衣服、买杂货、买书、买唱片,因为目的性太强的东西,总是有点累人。所以那些也是无目的的,什么东西都有的店,似乎能满足Hea的一切需要。
这种“混血”店,可以是餐厅也是家居展览室,是杂货店也是咖啡店,是Live House也是时装店、DJ学校,是书店也是宠物乐园,甚至更多,就如有一个拥有多国血脉的混血儿,“杂”是它们的独特的魅力。
这似乎告诉我们,某种有趣的价值观是存在的,年轻人似乎愿意去购买一些趣味。如咖啡馆里的植物销售,刚开始只是因为想让店里有些生气,所以种植物,后来这些精心打理的植物吸引着客人,甚至有很多人愿意掏钱购买,于是它成为了咖啡馆的热销产品。因为,我们渴望趣味,所以我们的城市出现了这样的混血店。
混搭的出现,还跟我们的消费行为有关。当我们想去Hea,其实我们是带着各种感官欲望出门的。既想买到好东西,又想吃一顿好的;既想一个人静静看书,又想身边有朋友可以聊天;既想在微博上发牢骚,又想耳边有好听的音乐……只有这样那样都满足了,才是美好的一天。关键是它们有共同的老板,数家类别不同的独立店的互通经营正代表着一种全新的,甚至是更高的混搭方式。当然,未必每个店主都有这样的实力与运气,但店主们却以努力为顾客营造更多的趣味为店里的理想。
贩卖的不是货品,是生活
藏身在台电大楼二楼的“海边的卡夫卡”,是台北公馆区的地标之一。店主做起了一整面CD墙和书墙,售卖100多种独立唱片、纯文学书和历史书等,并主理多类型活动与不插电演出。在这里,你也许会遇见正在谈论台湾版《1Q84》的赖明珠女士,遇见韩寒的台湾版新书发布,遇见马世芳、张铁志分享好音乐……除了不插电演出,所有活动的费用,只需买上一杯饮料。
这里的客人们已经习惯在下午5点半收拾书包――6店是清场时间,晚上8店也许有一场演出要来了。店主试过把最低消费从100台币提到180台币,这包含一杯饮料和一张门票。也许你在喝咖啡,完全不知道晚上会有一段演出、一个导演分享会或一场布偶剧,但你很自然地愿意留下来参与其中。“终极目标是,让这里的活动像是在马路当街发生的一样,自然而然。餐饮和活动之间实现无缝粘合。”那是一个新型的咖啡馆的实验理想。
虽然这些店投资金额不等,规模不一,但是却有很多共同的趣味与特点。除了实力较强的几家,“不太好找”几乎是它们的共同注脚。它们通常位置较为偏僻、或是在市中心的二楼店,相对低廉的租金,让开店更有自由度。另一反方面,因为不太好找,所以有效的阻隔了无效人流,给大家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是的,安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混血店提供的饮料,是通常价格较低的软饮,或者咖啡,这跟夜店强迫的高消费截然不同。对于希望能喝上一杯,慢慢消磨时间的Hea一族来说,也是没有压力的。
与其说这些混血店贩卖的是货品,不如说是生活方式。因为这些小小的店铺为人们展示了生活的各种美妙之处,大家才会为他们深深着迷。
(来源:《播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