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是什么_国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软实力”这个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1990年首次提出。按照奈的界定,软实力是指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手段,让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奈还认为,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是衍生软实力的三大来源。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启示各国在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目前,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制定和推行了相关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由于文化国情、政治制度和发展目标的不同,中国和其他国家对“文化软实力”内涵和功能的认识存有差异,但他国在提高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一些做法与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注重发展大众文化,提高文化吸引力
  
  当今世界正逐步进入大众消费社会,大众消费造就了大众文化的主导地位。大众文化是反映工业化技术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日常生活、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位的一种文化。发展大众文化,不仅能够获得大量的商业利润,而且能够提高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增进他国公众对自身的好感与认同。
  美国一向重视运用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及因特网等大众文化媒介向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传递其价值理念并赚取巨额商业利润。如今,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万小时。美国电影现在占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三分之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电影市场几乎被美国电影所垄断。目前,美国的电影、电视节目,音乐、图书以及电脑软件的出口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工业品和农产品,大众文化产品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美国大众文化产品为何能够全球流行?这与其大众文化成熟的创作理念和技巧有很大关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理查德?佩尔斯认为,“美国文化向全世界传播,恰恰是因为它一直在吸收外国的式样和观念。美国人重新装配和包装了他们从国外接收的文化产品,重新把它们传递到这个星球的其他地区”。不少学者认为,抓住了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人民的想象力是美国大众文化成功的原因。
  相较于美国名目众多的大众文化产品席卷全球,不少国家注重发展有特色的大众文化产品,推介自己的文化品牌,也取得了很大成功,提高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日本的动漫文化就是鲜明例证。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动漫作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产值占日本GDP的百分之十以上。如今,全球60%以上的动漫产自日本,日本动漫占据了世界各电视台半数以上的动漫播放时间。为了扩大日本动漫在国外的影响力,日本外务省还曾拨款24亿日元从动漫制作商手中购买动画片播放版权,将这些动画片免费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台播放。这样做既向海外推广了日本的动漫文化,又增强了日本的国际影响力,可谓一举多得。
  韩国也积极发展大众文化,向国际社会力推自身的文化品牌。韩国电视剧和电影在亚洲观众中有很大的市场和吸引力,乃至形成了“韩流”现象。据《纽约时报》报道,仅韩国电影《冬季恋歌》的男主角裴勇俊一人就为韩国经济贡献10亿美元。日本舆论调查部副部长三矢惠子认为:“《冬季恋歌》获得了大多数日本国民的支持,吸引了日本国民对整个韩国文化的关注。”韩国的大众文化产品在赚取巨额利润、增加就业机会之外,还大力提升了其国家影响力,达到了长期的对外宣传效果,大大增强了国家软实力。
  
  积极推行文化外交,提升文化影响力
  
  所谓“文化外交”,主要指围绕国家对外关系的工作格局与部署,为达到特定目的,以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或手段,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对象开展的国家或国际间公关活动。文化外交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外文化交流关系,它着重突出政府在对外文化关系中的主导地位,使人们获得精神享受和知识的同时增进对他国的了解和认同。当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文化外交对塑造国家形象与提高国家影响力的积极作用。
  大力开展对外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是文化外交的主要途径。第一,各国政府积极构建各种对外文化教育交流平台,加深了各国人民对本国的了解。在这方面,法国是表率。早在1945年,法国就在外交部成立文化关系司,该司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对外文化政策,开展文化交流。1986年,日本文部省斥巨资成立“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搭建起对外交流、输出日本文化的国际平台。日本还十分注重向发展中国家派遣志愿人员,推动对外交流。目前,日本已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派遣协定,派出志愿人员2.7万人。第二,各国通过大力开展“国际交流年”活动,增进了本国与对象国的友好关系。深化了各国人民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和社会团体就在世界各地频繁举办各种文化节来推介日本文化。进入21世纪,日本曾在英国举办“日本2001”、在中国举办“2002日本年”等活动。为了促进法中两国的文化交流,展示法国文化的魅力,2004年10月至2005年7月,法国还在中国举办了以“以人为本和革新”和“浪漫与创新”为主题的“法国文化年”。第三,政府不断加大对对外文化教育交流的资金及政策支持,扩大了本国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及深度。据统计,在对外文化交流的支出方面,无论按总量还是人均计算,法国都是世界第一。美国同样重视通过文化教育交流推广本国文化,政府支持的著名项目有“富布赖特助学金”、国际访问者项目、和平志愿者项目等。美国还有许多世界著名的私人基金会,如“洛克菲勒”、“卡内基”、“福特”等,它们虽然独立于政府,却受到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在美国文化的交流传播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第四,积极采取开放优惠的留学政策。美国金额不菲的奖学金项目和灵活的教育体制每年吸引大约50万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日本也积极推动海外青年留学、访问日本,各类政府涉外机构和社会团体都积极参与其中。政府不仅把留学生看作向世界传播本国文化的使者,更希望在促进文化学术交流的同时,能够向他国传播本国的价值观念,让留学生们变相为本国国家利益服务。第五,世界各国在开展文化外交,提高本国影响力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本国语言的推广和教育。如英国把对外语言文化教育摆到文化外交的首位,尽可能地满足各国对英语教育的需求。英国在51个国家设立了118个英语教学中心,负责管理世界各地对外英语教学、培训和考试事务。
  除了进行对外文化教育交流,开展文化外交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利用各种媒介,积极向其他国家的公众宣传本国的价值观念、展示本国形象,籍此赢得更多关注和认同。在这方面美国是突出的典型。美国曾专门设立从事对外宣传的机构――新闻署,其任务定位就是“了解、告知和影响外国公众,以增进美国国家利益的实现”。美国之音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广播电台之一,用包括英语在内的52种语言对外广播,其主要任务是对外宣传美国政府的政策、宣扬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为美国谋求领导世 界的全球目标服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还向全世界137个国家和地区昼夜不停地传送新闻节目。目前,美国又紧紧抓住“国际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调整文化战略的实施,利用自己在互联网方面的语言、技术和信息优势,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
  
  大力扶植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是指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目前很多国家都从战略政策、组织机构、资金支持、法律保障、内容创意、人才智力等层面着手大力扶植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置于突出的战略地位。近20年来,历届日本政府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发表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提出了21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文化产业已成为日本国民经济中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韩国是通过发展文化产业走向文化大国的鲜明例证。在遭遇亚洲金融风暴袭击后,韩国政府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并将其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进行扶植。1998年韩国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要建设文化大国、知识经济强国。近些年,韩国文化产业产值在世界市场的份额由原来的1%增加到5%,已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得力的领导管理机构。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创意产业并提出创意产业政策的国家,政府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相布莱尔曾亲任组长,并专门成立了文化新闻及体育部。为便于政策协调,英国还组建了跨部门跨行业的、以文化大臣为首的创意产业行动小组。新加坡早在1998年就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为树立“新亚洲创意中心”的声誉,政府整合文化机构,将广播管理局、影片及刊物局和新加坡电影委员会合并,成立了媒体发展管理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扩大投资渠道。这方面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得力之举。美国文化艺术团体得到的主要社会资助来自于公司、基金会和个人的捐助等,其数额远远高于各级政府的资助。美国的各文化产业集团还有开放的融资渠道,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其背后都有金融资本的有力支撑。在英国,政府对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实行“政府陪同资助”,即如果企业决定资助文化事业,政府将陪同企业资助同一项活动。在澳大利亚,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已登记的文化组织提供赞助,便可免缴相应数额的收入所得税。同时澳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为企业和文化机构双方牵线搭桥,提供咨询。这些措施都激发了企业和个人向文化机构提供无偿捐赠或商业赞助的积极性。
  文化创意和质量是文化产品的生命,直接关系着文化产业的兴衰。世界上的文化强国都重视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水平和艺术水准,注重文化创意和构思,增强文化竞争力。以美国影视业为例,每一项对影视产业的创制与传播可能产生影响的科技成果,几乎都会同步运用于电影、电视之中,好莱坞大片对高科技成果的运用赚足了世界的眼球。而将数字化、网络传输、通讯卫星等现代技术应用于文化产业,更是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美国的文化产业精英还善于吸收外部文化并进行大胆的“美国式的改造”,融入艺术想象和创新,使文化产品能够迎合世界各地人们的兴趣和需求,从而赚取了巨额的商业利润。突出例证就是。动画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汲取中国传统文化要素进行艺术创新,获得了巨大成功。
  人才是文化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对文化产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发展文化产业,离开人才的培养和挖掘是没有出路的。作为文化强国,美国十分重视文化创造人才和经营人才的挖掘培养,全美有30所大学开办了文化管理学、艺术管理学等专业,培养从本科到博士的文化管理人才。除此外,美国还重视文化研究智库的作用。美国有不少专门进行文化产业研究的智库。这些机构一方面进行纯艺术研究,同时还针对行业、技术、市场进行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政府管理、企业决策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强大的研究智库对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责任编辑:文博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