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留下来的活古迹_唐朝 留下来的古迹

  20世纪初期是华人劳工移居马来西亚的巅峰期,由于码头的工作带来的丰厚收入,大部分的人都纷纷安排他们的妻儿与家人移居团聚,水上棚屋随之纷纷涌现及扩充,扮演着工作和居所的双重角色。这些建于海上的只有临时居留执照的木屋组成了如村落般连接的“姓氏桥”。
  
  秦军校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世界华人摄影协会会员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
  对正在消失的中国人文景观和中原地区民情及汉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
  代表作有《婚俗与丧俗》《关注“麻风岛”》《终结小脚-----跨世纪的中国最后一代小脚女人》等系列
  
  2009年12月中旬,我应马来西亚槟城影艺协会的邀请,前往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当时正值农历冬至,于是拍下了这组所谓的“桥”。这里的“桥”并非什么桥梁,而是建于海上的木屋,这些木屋组成了所谓的“姓氏桥”。这些“桥”犹如几个小村落,颇有浓浓水乡风情。
  槟城姓氏桥是华侨们最初在槟岛落脚的地方。桥民们的祖籍大多数是福建同安县,除了姓郭桥是来自惠安县。姓氏桥共分为姓林桥,姓周桥、姓陈桥、姓李桥、姓杨桥、姓郭桥、杂姓桥及平安桥。19世纪中期,中国福建省泉州同安县杏林村一户周氏人家首抵马来西亚槟城,并在此落户,最后形成了槟城姓氏桥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大、最具特色的一座桥。共有水上人家约60户。此组照片反映的便是姓周桥上的人们。
  这里无论孩童、老人家、小商、渔民和码头装御互人举目尽是。他们的住家建在海上,以木柱架高,道路和码头一样,都是以木梁搭建,独树一帜。周姓乡亲在此组织了一个内聚性很强的社群,互相照顾生活起居及接待刚抵达的同乡新客。每逢农历正月初九前夕,福建人就会举行拜天公仪式,姓周桥民在此举行别开生面的集体祭拜,这是槟州节日庆典里的一大奇景。设于桥头的空地上有座朝元宫,宫内所奉祀的主神――保生大帝,为民禳解病灾。
  
  
  
  
  20世纪初期是华人劳工移居入境的巅峰期,华侨们千里迢迢来到槟岛,多数以捕鱼为业,靠海而居。这些南渡前来的劳工往往都与同省或同村的伙伴聚居在一起,早期移民都是单身与同乡聚居互相帮忙。像其他飘洋过海的人们一样,都是希望自己可以在南洋‘打拼’几年,存够了钱就回中国,可是由于码头的工作带来的丰厚收入,加上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日益扩展的海港贸易,大部分的人都决定在这里定居,并纷纷安排他们的妻儿与家人移居团聚。水上棚屋随之纷纷涌现及扩充,扮演着工作和居所的双重角色。
  姓氏桥成为固定居所虽成型于19世纪末,但各姓氏的劳工阶级社区早已存在。1882年之前,已有部分劳工开始在沿海岸的水上搭起了‘亚答式’屋顶的高脚屋。住在桥上的老桥民还依稀记得他们父亲南下时,早期多居住在沿海附近的地区如打铁街巷子,打石街和打铜仔街,这都是槟城市沿海岸线最早建立的道路。
  直到1882年填海扩展槟城市沿海的土地及码头的兴建,才可能在沿海岸一带兴建这些在海泥里木柱支撑着的简单木棚屋。基于殖民政府所提供的公共船只着陆的地方不足,各姓氏劳工们开始只是聚居在桥头让船只着陆卸货,后来为了方便等候货船,劳工们在桥上搭了小棚屋,各村以先贤姓氏各自为名,后来就演变成现在的姓氏桥。
  姓氏桥不停的扩张,海上的浮脚屋也日渐增多,1928年,当地地图上已显现出姓林、周、陈和姓杨桥,并清晰显示单排的棚屋并列在各姓氏桥的位置。尽管英国殖民时期姓氏桥的棚屋是受到法律承认的,但直到独立后,才给予临时居留执照。此执照必须每年更新,费用是根据屋子的大小而定。
  姓氏桥是槟城的一个特色,从过去至今,各姓氏桥向来各自为政,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纠纷,许多公众及游客都对桥民的生活习惯、文化、历史感兴趣,不过却没有真正的管道让游客深入了解姓氏桥。2008年7月,槟城乔治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姓氏桥有了一张迟来的“免拆金牌”,曾因发展而拆除姓郭桥及平安桥的事情将不再重演,姓氏桥开始开放欢迎公众前往参观,了解当地的民情文化。桥民以劳力血汗换取生活,见证了槟城港口的兴盛哀荣,在保护及发展各姓氏桥的共同利益下,更多人会知道这些华侨的历史并改变他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