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摩根大通公司4月14日发布分析报告说,次贷危机对金融市场结构及定价的影响将持续至少10年,并将使中央银行拥有更大的监管权力。 中国正在陷入危机?
2008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第103届广交会上,一家中国最大规模的纺织类上市企业负责人说,今年一季度向美国出口的服装订单大大减少了……
2007年8月,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卷入美国次贷危机。
2007年8月23日,亚太地区多数主要股市上涨。工行、中行陆续发布半年报,前者持有次级信贷相关债券12.29亿美元,后者持有该类资产90多亿美元。
2007年8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称,持有10.6亿美元美国次级房贷支持证券,并已提取1.39亿元人民币的房贷支持证券投资的损失拨备……
这场遍及全球的次贷危机,已经并还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
4月13日的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上,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钢演讲中说,次贷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我们必须正视美国信贷危机,以及美国经济因此产生的下滑会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但也要看到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光明面。目前中国对美出口占比有限,亚欧金融监管体系相对稳健,新兴市场对国际游资的吸引力增强,危机对中国以及全球经济的影响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大。
樊钢以数字佐证了这一观点。中国目前的出口总额中,美国约占20%。时政性数据已经表现出来,美国经济增长率放慢一百分点,会造成中国对美出口下滑5%,这是直接影响。美国经济衰退会影响到亚欧经济体,会减少它们对来自中国进口商品的需求,这种间接影响的大小取决于这些经济体的增长态势。只要这些经济体还在增长,对中国商品的进口需求就会增加。2008年一季度的数据表明,中国从美国、欧洲的进口增长较快,出口保持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在4月12日的华盛顿国际会议上表示,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比原来预期的要小,中国一些金融机构因拥有相关金融产品而有所损失,但这些损失有限且都在可消化范围内。目前中国金融企业比亚洲金融风暴时更为健康,较小的损失并不会影响它们的盈利能力和股价。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增加了政策制定的难度。
与“光明论”和“轻微论”相似,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对次贷危机也持乐观态度,他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何时见底,要视美国的挽救措施是否到位。但相信不会出现类似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情况。由于中国市场投资次贷属于少数,相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比较轻微。内地全年通胀会维持在5%上下,经济增长则会介乎9%至10%之间。
与他们同,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也是次贷危机的输家。在他看来,虽然国内银行买的次级债不多、影响不大,可是次级债风波会引发下一步的经济萎缩,任何一个经济变数的大幅变动,都很有可能引起经济的萧条。欧洲经济成长率由百分之二点几下跌一个百分点,就是因为次级债风波。
在他的词典里,尽管美国许多财团都遭受了败绩,然而,分散风险的多方位投资战略却让他们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除了少数几家像高盛一样的公司幸免于难之外,美国很多银行都遭受到重大的损失。美国商业银行也未能例外,但他们却公开宣称,“我们承认在次级债风波方面投资错误,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可是我们从建行上市赚取了1300亿。”1300亿,相当于每一中国百姓都为它付出了100块钱。
那么,次贷危机之下的中国银行又何去何从,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以“次贷危机不会改变中国金融开放目标”给出了答案。美国次级债危机使中国认识到,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必须循序渐进,才有能力应对和解决金融开放带来的风险和问题。制定好规则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相比它来说,利率自由化、汇率自由化、人民币可兑换等属于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他认为,各国银行监管机构不仅要加强国内监管,还要根据金融全球化、自由化新情况,制定共同的监管标准、共同的监管框架和共同的风险处置方法,通过国际合作,来防范一国出现的金融问题或者危机扩散到其他的国家。
危机来自何方?
2008年4月16日,美联储发表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从今年2月下旬到4月上旬,受物价上涨、个人消费开支减少等因素影响,美国经济状况继续恶化……
像次贷危机席卷了全球每个角落一样,2007年4月至今,次贷危机、次贷风暴、次级债、次按等词语,布满众人可及之处。但是,在这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经济术语背后,并不都是我们难以读懂的玄机。
次贷、次按都是次级按揭贷款的简称,它是为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提供的住房按揭贷款。按照风险大收益也大的原理,次贷相比于给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优利率按揭贷款,利率更高。而放出这些贷款的机构为了资金尽早回笼,会把这些贷款打包发行债券,相应地,次贷的债券利率自然比优贷的债券利率要高。于是,这些债券的高回报通常会得到很多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还有其他基金的青睐。
然而高回报的实现需要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美国房价不断上涨。在此情况下,放贷机构即使收不回贷款,也可以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赚钱。但2006年开始,美国楼市开始掉头,房价开始跌,放贷的机构钱收不回来,把抵押的房子收了也弥补不了放贷出去的损失。由此,发行的债券也不值钱了。很多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都买了这些债券或者是由这些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亏了很多。次贷由此演变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危机: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之后这家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汇丰控股因在美次级房贷业务而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的“莱茵兰基金”以及银行本身少量地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8月6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 失为6亿日元。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旗集团宣布,7月份由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至此,次贷风暴引起的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各国资金流动性。在次贷问题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各银行自然收紧信贷,避免放贷,导致银行间短期同业拆解利率大涨,因为谁也搞不清楚其他银行因为次贷的损失会多大,财务状况如何,所以资金的流动性大大降低,对本国各行各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筹集都有很大影响。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向市场紧急注入巨额资金。各国央行在数日内向市场注入超过三千亿美元,宣布向各大银行提供比市场上同业拆借利率要低的无限额拆借,以此把同业拆借利率压下来。但这样的举措又会进一步向金融市场表明次贷危机的严重性。例如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向市场注入巨资保持流动性,是自9?11恐怖袭击以来的首次。
2007年9月,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弗朗索瓦?布吉尼翁发表评论说,美国次贷危机将在几个月后结束,它对美国整体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然而这场危机持续到了现在。
2008年3月24日,有媒体报道,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高达1882亿美元的损失,其中,资产减记占总额的86%,金额高达1624亿美元。全球45家大型金融机构深陷其中,美林银行以2245亿美元的资产减记额居首,全球信贷损失居首的是英国汇丰银行,高达94亿美元。
2008年4月14日,美国摩根大通公司发布分析报告说,次贷危机对金融市场结构及定价的影响将持续至少10年,并将使中央银行拥有更大的监管权力。美国财政部提出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印证了这一看法。根据改革方案,美联储权力将显著扩大,除监管商业银行外,还将有权监管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其目的是要整合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可能的金融风险。这份报告预言,随着次贷危机发生后市场行为的改变,未来银行将向“更大、更安全和一定程度上盈利能力降低”的方向发展,金融产品证券化进程也将受到抑制。
没有人知道这场危机还将影响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