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理发店的秘诀【旧式理发店里的老辰光】

  “嘘,莫把小伢吵醒了。”    理发店正中,端坐着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婴儿紧闭着小眼熟睡,理发师傅一手拿刮刀,一手轻扶住婴儿的头,生怕弄醒小家伙。旁边一位师傅小声说,“在给毛毛刮胎毛。”整个理发店,霎时安静下来,只听得见生锈的吊扇咯吱咯吱地转着,剃头的、修面的、打瞌睡的、看报纸的,各不干扰。
   环顾店内,没有闪亮的螺旋灯,也没有高音喇叭播放劲爆的歌,更没有帅哥在门口迎接。店内一切的摆设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样子,八台老式的厚重理发椅、用来磨刀的剃刀布、盛装胡须刷的搪瓷碗、泛旧的黄色连体工具柜、水磨石地板……眼前的场景,分明就是60、70年代理发店的样子,坐落在繁华车站路的它,好似一位垂暮的老人,有些落寞地埋没在闹市街头。
  
  “剃头挑子”起步
  
  顺着车站路,朝京汉火车站方向走去,在一排被熏得黝黑的老门面中,有一扇褐色的玻璃门,这种门在70、80年代相当流行,玻璃门上贴着“车站理发店”几个字,旁边的门牌号写着“车站路121号附1”。
  细心的我们发现,这个理发店原来有两个招牌,门顶外用支架支起一个广告布,用现代的工艺打着理发店的招牌。但在支架后面,五个繁体雕刻字“车站理发店”赫然镶进外墙面,字体的形状让人联想起遥远的时代。
  店子向内纵深了二十来个平方,一切都是几十年前的造型:老式推子,折叠剃刀,黄色的木抽屉,徐徐转悠的吊扇,发黄的玻璃,好像陈逸飞的《理发师》中描绘的意境。
  剃头师傅老易在店子里呆了20多年,从1983年起,就一直在这家店工作。据他回忆,理发店在解放前就有了,由于老火车站的存在,车站路人流如织、商业发达,理发店的生意也很是兴旺。
  老易说,在解放前,大多数剃头师傅是挑着担子,一头是木柜子,装推剪、剃刀、刷子、荡荡布等;另一头则挑一个特制的脸盆架,上搁铜脸盆,在这里走街串巷。解放后,政府对这些剃头的匠人进行了规整,纷纷进驻到了门面之中。公私合营之后,车站理发店变成了集体所有,到如今也还是这样,集体所有,私人承包。
  “曾经红火的时候,这里理个发还要排上半天的队。”老易感叹,随着老火车站的迁走和新潮理发店的兴起,理发店的生意越来越差,越来越多这样的老式理发店逐渐消失了。
  如今,整个车站路街区,就剩下这一家理发店,还在坚持着传统的理发方式。就连老字号,长生堂也只有一个旧式的躯壳、做着新式的发艺。
  
  6块理发的街坊生意
  
  车站路附近的旧里份众多,是老汉口聚集的地方。周边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都不太习惯那些新式理发店的一套,仍喜欢这些老师傅在自己头顶上慢慢“雕琢”,所以老易的店特别受这些老人的欢迎。
  老刘是这里的老主顾,见到他时,他正要求要把头发剪短一点。给他剪头的是这里的店主老易。老易总是一副不 苟言笑的样子,特别是在剃头的时候,显得特别专注。
  “这里再稍微剪短一点”,“这样行不行”,“嗯,蛮好”……
  剪头的过程中,老刘只会和老易做一些短暂的交流,其他的言语,仿佛都在剃刀上。老刘介绍说,自己在这里剪了16年的头,早已达成了默契,所以一进来,老易不问都知道他要剪什么样的头。而也因为剪头,两人成为了多年的朋友。“在这里主要图个价格实惠,只要6块钱,而且手艺比外面那些理发店强多了。”
  “唯一不好的就是,卫生条件差了点,毛巾不消毒。”一位刚理完头发的老人抱怨道,老易听了笑了笑,并不理会。在店里,时不时有周边的居民进来,和店主拉个家常,拿个报纸看。还有骑着自行车的街坊,停在门口,朝店内喊一嗓子,“还有等多久?我吃了饭再来啊。”这样就算先预约了。
  除了一些老主顾光顾以外,基本上新客人很少。在给一位客人理完发后,店里的老师傅很悠闲地坐在理发用的靠椅上,翘着二郎腿,先吸上一根烟,也不急着招呼等待的客人。
  
  修面是一种享受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修面,可对于老一辈人来说,修面是一种享受。” 走进这家店的时候,刚好看到 一名中年男子躺在椅子上修面。
  负责修面的老师傅约莫有60多岁,他先把座椅后背向后放倒,让客人躺下,然后把一条热乎乎的毛巾折叠起来捂在客 人脸上,几分钟后,从一些瓶瓶罐罐中挤出一些剃须用的泡沫涂在脸上,熟练地在座椅前挂着的荡荡布上刮几下,开始修面。
  师傅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撑开客人的毛孔,刀片在两指间轻巧的推动。随着两指灵巧的移动,刀片发出"嚓嚓"的声响,不管是脸上的胡子、死皮,包括耳朵上的汗毛,都会被刮掉,中年男子的脸越来越光洁。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犹豫。座椅上的男子好像很享受,静静地闭上眼睛,打了个盹,很放心地让师傅为他打理着。老师傅介绍,这一行他已经干了一辈子,在这里也干了将近快20年了。
  面对记者的赞叹,师傅显得很淡定,"这只是熟能生巧而已"。刮完胡子后,中年男子也似乎从刚刚的睡意中醒来,对着镜子照了照,掏了6元钱,满意地走了。在这里,理一个头发,不仅仅是剪头发,还包括了刮胡子、修面等服务,很多人为了寻找当年刮脸的舒服感觉,特意专门前来。
  
  “顶上”雕琢时光
  
  与其他店不同的是,这家理发店依然沿用着一套以前老式理发的程序。洗头的位置在后厅,不像一般理发店那样躺着洗头,而是佝着身子在面盆中洗。
  理发店里的许多工具都是以前老式的样子,除了镜子以外,店内没有过多的装饰,依然保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风格,在工作案台上,只有推子、花剪、剃刀、吹风机等几种简单的理发工具,绝大部分工具都是八十年代使用至今,未曾更换。
  比如,剃完头用来清理客人后颈发屑的毛刷,虽说是不停地在更换,但是,大致样子一直没变,依然是沿用着几十年前的形制。而店子里放理发工具的柜子,也是80年代留下的产物。电动剃刀和吹风机都有点陈旧了,和一些瓶瓶罐罐摆在一起,等待着在老师傅们的手里,焕发着第二春。
  店子最惹眼的,恐怕就是那可升降的老式理发椅了。雕花铸铁的椅脚,与现在理发店中所用的那些仿皮质的椅子,形式完全不相同。独脚,有专门的踏板,踏板上有着一行字迹,虽然已经被前来理发的客人所磨平。但是,稍加辨认,还是不难看出繁体中文书写的"汉口中山大道六八零号"的字样。虽然椅子十分破旧,坐垫也是绑了又绑,但是,每当客人坐上去的时候依然升降展缩自如,继续发挥着它的余热。
  站在车站路上,尽头便是已废弃的京汉火车站,可以遥想汽笛声响起,南来北往的旅客上下火车,争相在在这间理发店里洗去尘垢,清爽地开始人生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