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汉口(上海路天主堂)【上海路天主堂,最大最精美的教堂】

   在上海路和洞庭街交汇的街角,一座教堂已经静默屹立了135年,这便是上海路天主堂。    圣诞未到,上海路天主堂早已是张灯结彩。由于不是礼拜日,整座教堂并没有多少人。但是,院子里的彩旗与墙上“普天同庆,欢庆圣诞”的标语,似乎提前让人感受到了圣诞节的气氛。环视这座意大利传教士余作宾设计的经典之作,罗马风巴西利卡式建筑风格,第一眼就顿觉庄严肃穆。
   进入到礼拜堂里面,高大的穹顶,一种很空灵的致高感顿时弥漫脑海,白色的穹顶简洁纯净,穹顶两边的石膏吊顶装饰边华丽不失雅致,而正前方的主祭坛是耶稣受难盯在十字架上的彩色雕塑,庄重肃穆的宗教气质透露着神秘的气息。整座礼拜堂只有一名老婆婆在向神祷告,她的虔诚,更增添了这里的肃穆与空灵,仿佛是繁华闹市中的一片净土。
  
  牧师常年5点起床做弥撒
  
  上海路天主堂是武汉现存最大的天主堂,堂内设有五大祭坛,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做弥撒。因本堂奉耶稣的义父约瑟为主保,所以它又被称为圣约瑟堂。
   看上海路天主堂的最好角度应该是在街对面的武汉市第二医院。站在高楼上,可以俯览整座教堂的全貌。拉丁十字形的平面布局,在整个街区内显得十分突出。两层砖木结构,整体长40米,宽为26米。教堂的点睛之笔在于该堂后侧的圆形钟塔,充满了异域风情。该圆形钟塔原本左右对称,是一对,遗憾的是在1944年,美军轰炸日本在汉的军事目标时,误将右侧钟塔炸毁。80年代教堂大修的时候原本计划恢复钟塔,但发现搭建塔顶和悬挂大钟的木梁都是印度红木,而现实条件无法再找到那样的木材了,所以只
  好作罢。不过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当时兴建教堂时的考究程度。
   天主堂的神父们常年保持着每天5点起床做弥撒,中午有着严格的午睡规定,任何旁人不能打扰的。而且,每个神父都有着自己的职权范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第135个圣诞节
  
  许多欧美人是通过这座教堂知道武汉这座城市的。在上个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的时候,许多外籍与华人难民,涌向当时相对安全的英国租界区。而当时地处英租界的上海路天主堂,也接济了很多的难民,这座教堂的存在也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教堂最光辉的一页,还是在1938年1月18日。当时教堂以天主教公教进行会的名义,在该堂隆重举行了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和死难平民的祭奠活动,这在武汉各界甚至全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市民将教堂挤得水泄不通以外,前来观礼者有国民政府的大员邵力子和前任汉口市长吴国桢等,而蒋介石、汪精卫、阎锡山等名人也派了代表出席。当时中共方面的朱德和彭德怀分别赠送了“成仁取义”和“虽死犹生”的锦旗。这场追悼大会,极大地鼓舞了当时战时将领和民众的抗日士气。
   历史已成云烟,只是这座百年的教堂,还在默默注视着这座城市的过往与变迁。今年教堂建成后的第135个圣诞节,将会在晚上举行神父的布道和迎接圣婴的弥撒。在平安夜,逛完繁华的江汉路,一转角,就到了上海路教堂,其实由繁华到圣洁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