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坐在桌前,桌子上放着一块他最爱吃的提拉米苏蛋糕。尝了一口之后,他侧过脸望向窗外,刚刚还是倾盆大雨,这会儿已有几缕阳光洒落进来。这就是10月初斯德哥尔摩的天气,说变就变,让人难以捉摸。托马斯目光温和,脸上最突出的是他高高耸起的鹰钩鼻。透过玻璃窗,托马斯看不见等在楼下、扛着摄像机或拿着录音笔的众多记者,但他知道他们一定在那里。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时,他们都会提前聚在那里,连托马斯自己都不再期盼获奖时,他们仍然相信可能会是他。不过,托马斯知道,一会儿他们不会像往年一样默默地离开,而将摁门铃走进来,因为刚刚托马斯接到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电话:他获奖了。
一份迟来的礼物
“喔,今天这里真是一团糟呀!”刚进门的女儿珀拉给了托马斯一个大大的拥抱,看着满屋子的记者,开玩笑说。的确,数个摄像机和太多的记者让房间显得拥挤零乱。只有托马斯安静地坐在那里,妻子莫尼卡坐在他旁边,向记者们解读他的语义。自1990年中风后,托马斯就有了语言障碍,莫尼卡成了他的翻译。当记者问到想过自己会得奖吗?他说“Ja”(瑞典语:是的),这是他能清晰说出的少数几个单词之一。“不,我们从未想到会得奖。”莫尼卡几乎同时回答。托马斯微笑着,抬起左手,优雅地在空中挥舞了几下。
其实,托马斯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自1993年起,他已经连续1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中国作家张一一因早于开奖前“爆料内幕”,言中托马斯会获奖而引发了争议。其实,如此“言中”的人太多太多。在等待宣布获奖名单之前的10分钟里,记者和身边的瑞典同行们闲聊,多数人都推断是托马斯,他实在是众望所归。
作为公认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托马斯被誉为“西方最后一个诗歌巨匠”。而记者为此专访瑞典文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时,他说“这样的评价,对托马斯来说是实至名归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圣卢西亚诗人德瑞克?沃尔科特10年前就说过:“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而荷兰著名小说家、也是托马斯作品荷兰语译者的贝恩勒夫先生说得就更直白:“托马斯非常棒,只是瑞典人有心理问题,羞于把奖颁给自己的同胞。”
是羞于,还是另有隐情?马悦然教授向记者讲述了一个37年前的故事。197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瑞典作家艾温德?约翰森和哈里?马廷松。该奖每年都由瑞典文学院的十几个院士投票产生,因为二人均为该院院士,所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争议。在巨大的压力下,敏感的诗人马廷松最终选择了用剪刀自杀身亡。此后,瑞典文学院对把奖授予瑞典作家格外慎重。
记者还清晰地记得,2001年,瑞典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去世,几十年来她的作品伴随着几代儿童长大。那时身边的瑞典朋友都在说:“我们最大的遗憾就是她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如今,已经中风21年的托马斯,在过完80岁生日6个月后获得这个奖,应该算是一份迟来的礼物了。
一首诗能写10年
托马斯13岁就开始写作。1954年,23岁的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引起瑞典诗坛轰动,成为上世纪50年代瑞典诗坛的一件大事。
“醒悟是梦中往外跳伞/摆脱令人窒息的漩涡/漫游者向早晨绿色的地带降落/万物燃烧。”来自《诗十七首》,是标准的托马斯式的诗句。他的诗总是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通过精准的描写,让读者进入一个诗的境界。在瑞典文学院的新闻稿上,托马斯的获奖理由就是他“通过简练而朦胧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鲜活的生活现实”。他的诗被称为是“小孩子都能读懂的诗”,他本人也因此为公众所熟识。
其实,托马斯的作品并不多。他一年最多写3首诗,而且往往一首诗要花几年时间才完成,长诗《画廊》几乎用了10年时间,而短诗《有太阳的风景》也历经7年!迄今为止,包括他中风后所写的所有作品加起来只有200多首,但“大部分都是精品”。
莫尼卡曾说:“有人以为托马斯的作品少,是因为他上半天班的缘故。但即使他不上班,作品也不会多到哪儿去。他写诗确实很慢。”
托马斯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心理医生,一直都是,直到他中风。
1956年,从斯德哥尔摩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后,托马斯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实验研究所工作。之后,他在少年犯监狱和劳工市场研究所从事心理辅导工作。作为心理医生,他深受少年犯、残疾人和隐君子们的尊重。同时,他的职业生涯也给他的诗歌增添了直指人心的深刻。托马斯曾直白地说过自己当心理医生的原因:“我不愿身处这样一种境地,就是我必须为钱写作。”
作为诗人,托马斯的作品描述过梦;但作为心理医生,他却一直拒绝解梦。一次,他的一个朋友联系他,希望能和他见面并探讨有关弗洛伊德的梦的话题,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托马斯更愿提及的是绘画和音乐。音乐一直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年轻时,他甚至在音乐和诗歌之间多次徘徊,犹豫不决。尽管后来专心做了诗人,但他从未放弃过音乐。中风前,每次电台、电视台采访他时,他都要把自己的作品配上音乐,亲自朗诵。
中风后的托马斯坚持左手弹钢琴,如今也已炉火纯青。获奖当日,托马斯在钢琴前坐下,弹了一曲,在场的所有人都听见了他的心声:喜悦。
少年老成和返老还童
“‘我的一生’,一想到这词句,我就在眼前看见一道光。再细看,它形如有头有尾的彗星。最明亮的是头,那是我的童年时代。那最初的阶段,我生活最主要的特征已被决定……彗星越往后越稀疏,那是较长的部分,是尾巴。它变得越来越稀疏,却越来越宽。我现在处于彗星尾巴相当靠后的部分了……”这是托马斯的回忆录――《回忆看见我》的开篇。
童年时,小托马斯就喜欢读一些关于冒险的书籍,喜欢绘画,梦想着做一个探险家。他画了一张很大的地图,铺在地上,每个星期都会丈量着自己已经走到了哪里。
也许正是得益于少年早慧,托马斯的诗作从一开始就显示出惊人的成熟。在他23岁出版《诗十七首》时就有评论说,他的写作不存在进步与否的问题,他一出场就已达到了顶峰。
中风后的托马斯也没放弃创作,身体的变化带来对人生更深的思考,使他的作品超现实主义色彩更浓,语句却更加精炼而富有哲理,“诗歌就是坐禅,不是为了催眠,而是为了唤醒。”
中风使他右半身瘫痪,语言系统完全乱了套,咿咿呀呀,除了妻子莫尼卡,谁也听不懂。莫尼卡每次都是贴近托马斯,和他四目对视,解读他的内心。莫尼卡20岁时就和托马斯结了婚,在托马斯病后,她辞去了护士的工作,专心地做起了托马斯的专职护士,守候着他。托马斯作诗描述了病中那种内在的黑暗:“像个被麻袋罩住的孩子,隔着网眼观看外部世界。”而莫尼卡则帮他跨越了语言障碍,也跨越了他的“黑夜”。
在莫尼卡面前,托马斯总是扮演老顽童的角色。一次,有人问托马斯除了诗歌,是否还写有文论或随笔等,托马斯刚刚做出肯定的回答,莫尼卡便探过身来,说:“是吗?我怎么不知道?都在哪儿呢?”托马斯好像偷吃糖果被逮到的小孩,冲着莫尼卡顽皮地大叫“Ja,Ja”。
2001年,托马斯专程到中国为他的《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首发助兴,离开中国前的晚餐,中方特意安排吃火锅。席间,莫尼卡告诉大家,托马斯此行最大的收获,是买了好几种中国白酒,伏特加都没这么来劲。他们还专门买了一套中国式的酒杯,并得意地向其他人展示那种最常见的八钱小玻璃盅。白发稀疏的托马斯,澄蓝色的眼中流露着孩子般的欢快与得意。
托马斯写过一首诗《上海的街》:“公园的白蝴蝶被很多人读着。我爱这菜白色,像是真理扑动的一角。”这意象来自他多年前在上海的经历。那是1985年,他第一次到中国。
因为托马斯的获奖,《上海的街》也随之被人们翻了出来得以传诵。瑞典媒体报道,世界上超过50个国家的出版商和图书经销商会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再版他的诗作。而他近两年的新作,也已由马悦然先生翻译成中文,即将集结出版。
外界的喧嚣中,托马斯和莫尼卡却另有打算,他们计划去斯德哥尔摩近郊的海龙马岛上过周末。那里有一幢托马斯外祖父留下的、被称为“蓝房子”的住所,至少有150年的历史,也是托马斯最爱的地方。房子里天花板很低,窗户小小的,窗外就是树林,托马斯最喜欢坐在窗边读书。“日子还是要一天天过的,我们应该努力回到现实”。
编辑:王晶晶 美编:陈思璐 编审: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