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新群众路线”】新时期如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只有那些真心实意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政务微博,才能在网络问政中巩固与百姓之间的联系,进而将这条“新群众路线”走得更好、更远。      在近日召开的“2011政务微博年度高峰论坛”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全国首份政务微博年度报告称,2011年是中国“政务微博元年”,我国政务机构和官员微博的增长率超过200%。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仅新浪认证的政府机构和官员微博就已接近两万个,包括10620个政府机构微博和9240个官员微博,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
  微博已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资讯中心和社情民意集散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官员进驻微博,与时俱进地访民情、听民声、察民意、集民智、解民忧,摸索出了一条网络时代的“新群众路线”。
  政务微博是新形势下网络问政的一次突破性创新。各领域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微博,扮演了“民意直通车”的角色,接通了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一方面,微博“你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沟通模式,减少了民情“上传”和政令“下达”的中间环节,有效促进了政民互动和舆论互通;另一方面,诸如“北京微博发布厅”这种政务微博群,让政务微博实现了“独唱”到“合唱”的转变,改变了以往个别账号单兵作战的格局,开启了多部门在微博矩阵中联合办公的新时代,势必有益于网络问政取得新突破。
  政务微博为城市发展和社会管理凝聚“微力量”。微博重塑了信息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中国传媒大学舆情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微博已成为仅次于媒体新闻的第二大舆情源头。毋庸置疑的是,数以亿计的微博网友是当今中国规模最大的内容生产者,微博上的海量信息中,既有公共知识分子的建言献策,也有来自基层的鲜活民声,如果执政者能从这些原汁原味的舆情中汲取积极养分,不仅对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大有裨益,也将大幅提升虚拟社会管理能力和网络舆论引导水平。
  政务微博开辟了一片信息公开的试验田。进入微博时代,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公众就可以非常便捷地向政府部门提出信息咨询和信息公开申请,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节约了行政成本。正是因为政务微博的这种特质,公众对政府部门和官员的监督更加方便,在遇到重大事件之时,很多人已经习惯性地呼吁职能部门和官员及时公开相关信息。
  不过,从前几年政府建立官方网站热潮的实践经验来看,开通政务微博还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它们能否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取决于站在这些微博背后的职能部门。毕竟,除了“网上”的问政形式积极创新,更需要“网下”的执政理念和服务理念与时俱进。
  首先,政务微博要经得起网友的“鼠标投票”。虽然各类政务微博在开通初期的粉丝增长很快,但熟悉微博运作模式的人都很清楚,粉丝数量是一个动态的数据,长期维护良好形象并非易事。实践证明,随着民众对政务微博的新鲜感消失,只有那些贴近民生、值得关注的微博,才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追捧;而那些依然官腔官调、华而不实的政务微博,则难逃被网友“取消关注”的命运。
  其次,政务微博要积极回应民众的核心关切。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广集民智,才能在制定决策时事半功倍;用同一个声部与网民交流,才能在沟通之中凝聚共识。政务微博不能自说自话,而是必须尊重微博舆论场的传播规律,注意表达和沟通技巧,同时提高政务微博的内容质量,在充分互动和有效沟通中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不然则有可能和一些政府网站一样,沦为昂贵的自娱自乐项目。
  全民微博时代,政务微博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政府部门和官员开通微博,但是,只有那些能够用网络平台真心实意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政务微博,才能在网络问政中巩固与百姓之间的联系,进而将这条“新群众路线”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