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物”与100个人物 “人物”三年,记者阅人无数,此次遴选百人,自有挂一漏万之憾,但他们基本代表了本刊的办刊宗旨――记录那些对社会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性向善力量的人、影响时代的人,我们的记者把他们概括为智者、仁者、奇者,大体如此。当然,我们更想呈现的是,透过人物,折射出时代的风云流变,和人性的驳杂精深,让思想的光芒照亮人类的前程。
三年也就千余日,三岁也还是一个成长中的“人物”,但“三”是一个令人遐想的数字,三生万物,蕴含一切可能。
一个副部级官员拍着我这个初出茅庐小记者的肩膀:“你小子,写我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话语里满是朋友式的嗔怪和亲切。可几分钟前,高官和记者还是初次见面、互不相识。
在循规蹈矩、波澜不惊的中国政坛里,能如此作为的官员不多,国家环保总局的副局长潘岳是其一。
那是在2005年春节前夕,上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两年的潘岳,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评”风暴,公布了“环评”手续不合格的诸多企业,叫停的投资规模以千亿计。
一个向来弱势的国家部委突然强力出击,祭出几年前已开始实施的“环评法”宝剑,其意向何在?一时间舆论纷纷扬扬。其幕后推手潘岳,自然成为了媒体报道的重点。
创刊不久的《南方人物周刊》加入了那场新闻角逐,遗憾的是,由于潘岳对采访的书面答复在截稿后才到,未能予以刊发,第二次采访时,就有了上面的一幕。
潘岳很坦率,也很能讲,从家事、国事到天下事,又从历史、现实走回自己的内心。看得出,这位30多岁即已出任副部级干部的官员表面上春风得意,实则是满腔忧虑,忧心党和国家的改革大计。
改革“总需要有人去破冰,去当成个试验的靶子来抛砖引玉。我愿意当。”他这样说。
还有一个让我存留至今的印象是,他告诉人物周刊,周末的时候,他常去爬山,而且是和一群年轻的在校大学生们一起。他说,一个人要保持年轻的心态就要不断学习、改变,一个政党也是。
2005年底,我采访到了刚刚卸任的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
几个月前,即将卸任的他点名批评了几个助学贷款不力的省市,被媒体称之为“炮轰”;更显得悲壮的是,新闻发布会上,“炮轰”之后的他表示“我也就退休了”,让人不禁想起退休官员才敢说实话的无奈现实。
采访是在一种友好、融洽的情况下进行,老人几乎无话不谈,回忆起过去苦难的求学经历,他泪眼朦胧;说起现在各种利益集团对贫困学生的冷漠和官场腐败的现实,他又义愤填膺。
让我无法忘记的是,他无意中提起,他惟一的女儿,竟然没有读过正规大学,是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大学文凭。作为教育部的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这么个二号人物,在教育部呆了几十年,女儿没上过正规大学,真让人感慨。
但和我一起采访的同事说,从国外的观点看,张保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只能称之为一个正直、质朴的人,即便这样,在中国官场,却已是稀缺之物,临退休前一番本就该说的真话,却成了媒体大肆报道的对象,真让人悲哀。
此言甚是。
2007年的5月,我采访了新任的科技部部长万钢,他基本上还只能说是一位学者,因为,从德国回国后的七年,他从来没有过在官场的历练,更多的时间,他在为中国的电动汽车鼓与呼。他自己坦陈这是他最大的“缺点”。
两次的采访,看得出,万钢没有一般官场老手的油滑和高调,也没有刻意地空喊口号,更多的是理工科学者式的坦诚和率真。
不过,和许多新任官员一样,他极力表示了低调,用“诚惶诚恐、忐忑不安”来描述自己刚知道任命时的心情,用“学习、再学习”来传达自己上任后的取向,然而,不经意间,那种信心、果敢和坚毅还是显露出来。
这位开启了改革开放后民主党派人士出任正部级干部先河的男人说,人生的水很深,但他“相信自己不会被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