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格丽•褒曼走进里克咖啡馆的那一刻,鲍嘉饰演的里克对自己说,“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市,这个城市有那么多的酒馆,她为什么偏偏走进了我的?” 此刻我们下车,走进这栋两层高的白色小楼房。白色华丽的吊顶、无所不在的金属灯饰,一排排空酒瓶把原木酒柜顶与玫瑰花石膏天花板连接起来。高个、系着领结、短发用发胶固定得一丝不苟的服务生用法语温文尔雅地问,“是要来一杯杜松子酒,还是意式浓缩咖啡?”
这里是卡萨布兰卡,一家名为“RICK"S CAFé”的咖啡馆。许多年前,一部同名电影虚构了这样一家二战中的咖啡馆,讲述一个绝色女人徘徊于两段感情之间,不得不离别的故事。与此相隔二十多年的80年代,美国歌手Bertie Higgins写了一首同名的歌送给妻子,他们相爱,并狂热地爱着这部电影。
如今,这部电影的粉丝们在全球各地制造了无数个里克咖啡馆,终究哪家也无法替代卡萨布兰卡。电影剧照挂满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二楼吧台对面的电视机里反复播放着电影――鲍嘉一次又一次以电影史上最销魂的姿势点燃手中那支烟,把他最爱的女人送上离开的飞机。在我们前去的那个下午,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跟着电影逐字逐句地背台词,听口音应该是英国人,女的总抢在电影中的女主人公前边念出台词,得意地仰起头,向着爱人呵呵地笑。
沿卡萨纵长的海岸线,金黄的沙滩一览无遗,蓝天白云棕榈树映衬沙滩上的情侣。我想,在这个外籍人口占3成以上的城市,一定有很多的爱情故事,有很多分离聚散,也一定有很多心碎。
不朽的电影和不朽的歌,成就了永远的卡萨布兰卡,城市的原名达尔贝达几乎被人遗忘。Casablanca源于西班牙文,意为“白色的城堡”,名符其实。溜达在这座城市错综复杂的街道上,那一栋栋白色的楼房穿过它被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先后殖民的悠长岁月扑面而来。在昏黄明艳的晚霞中,燕子贴着外墙穿行,沿街而设的一排排咖啡馆里,当地人迎着阳光呷一口咖啡或薄荷茶。市政厅对面的穆罕默德五世广场上,头发卷卷、眼睛大大的孩子和鸽子们分享着自己的晚餐。
摩洛哥人总说“我们站在非洲大陆的最北端,呼吸着来自欧罗巴的空气”,这个几乎没有阴天、被称作“北非花园”的国家被视为阿拉伯世界最开放的地区之一。伊斯兰教几乎覆盖全国,虔诚的穆斯林不论何时何地,每天都会定时祷告。在路上,有时会遇上停车祷告的司机。城市最著名的景点是海边的哈桑二世清真寺――这个常出现在各类书籍、明信片上,拥有世界第一高度的宗教建筑物能容纳10万人同时祷告。每晚,肃穆的祷告声回旋在空中,人们整理长袍、除去鞋履,迈入心中的圣殿。
位于非洲最北端的卡萨布兰卡,在两小时车程后与西班牙仅隔直布罗陀海峡,轮渡只需15分钟。与马拉喀什的绝对传统相比,这里复杂得多。地理位置、长期殖民形成的欧州氛围与宗教浸淫下的阿拉伯文化的奇妙混合,酝酿出卡萨布兰卡的独特调子。
在这里,随处可见被面纱遮得只剩一双眼睛的阿拉伯传统妇女。也是在这里,身材惹火的摩洛哥女郎们招揽着世界各地慕名前来寻欢的客人,现代快餐文化的杰出代表――时装品牌ZARA和Mcdonalds前永远汹涌着排队付钱的消费者。街头巷尾最常见的咖啡馆里,人们喝咖啡,也喝传统的薄荷茶。
距离哈桑二世清真寺不足一公里,酒吧和高档餐馆在海边一字排开,入夜时分,车流映着海波,流光溢彩,音乐混合着酒精一起拉开夜幕。风情各异的酒吧里,特别供应一种味道清冽的啤酒,就叫Casablanca,是这城市的另一个注解。
在时尚品牌“圣罗兰”创始人伊夫•圣洛朗的画笔下,三角梅是这城市的精灵。这种艳丽的小花蔓延在卡萨布兰卡的每一条街道。如今,在卡萨城区,这位被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时装设计师的艺术家拥有一个纪念馆。进门处陈列着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以三角梅为点缀的披风。照片中的他转头,笑容清浅,落款是:“在这里,我与灵感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