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之神_走近“吉他之神”

  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英国蓝调摇滚吉他大师,尽管已年过花甲,但将于新年元月20日在上海大舞台举行的演出仍是他的“第一次”――他在中国内地的首次个人演出。对当代西方流行乐界稍有了解的中国人,不可能不知道埃里克?克莱普顿。自上世纪60年代蓝调摇滚及蓝调吉他演奏成为主流摇滚风格后,克莱普顿是依然在世、保持强大市场号召力的最伟大吉他演奏家。在美国《滚石》杂志评选的史上最伟大的百名吉他手中,克莱普顿排名第四,名列三甲的是两位英年早逝的吉他天才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Hendrx)和杜安?奥尔曼(Duane All-man),以及年逾80的“蓝调之王”B.B.King。
  克莱普顿个人生活的不幸一直伴随着他曲折且辉煌的音乐事业。他通过音乐表达他真实的感情,他也陷入酒精、毒品的缠绕,借以逃避、缓解友人的离去,亲人、爱人的死去。
  
  从私生子到“上帝”
  
  上世纪60年代末,在伦敦和纽约街头墙壁上最显眼的涂鸦是“克莱普顿是上帝”。30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深深地为这位坚强的吉他演奏家、歌手所吸引,他现在的一大部分歌迷在那句绽开在街头的名言出现时还没有出生。
  埃里克?克莱普顿1945年3月30日生于英格兰东南部萨里郡。他的父亲是驻扎在英格兰的加拿大士兵,在加拿大有妻室,二战后回国,克莱普顿从小就没见过他;母亲把儿子交给父母后,就搬到德国嫁给了另一个加拿大军人。
  为了克莱普顿健康成长,外祖父母就扮作他的“亲生父母”,而母亲则是他的“姐姐”。克莱普顿直到9岁时才从外祖母口中得知自己是私生子的真相。即便如此,他儿时去德国看望母亲时,还是以“姐弟”相称。
  在外公外婆的眼里,小克莱普顿是一个安静、懂事的孩子,对艺术很有天赋。处于青春期的克莱普顿在电视里看到了美国摇滚乐手杰里?李?刘易斯(Jerry LeeLewis)的表演时,他意识到他瞥见了自己的将来。刘易斯充满激情的表演,加上小克莱普顿对蓝调和摇滚乐的爱好,激起他学习吉他的热情。他开始在金斯敦艺术学校学习,但17岁那年因在课堂弹吉他被学校开除。然后,他找了一份体力活,说服外公为他买了一把电吉他,于是把大部分业余时间花在练琴上。
  克莱普顿的传奇音乐生涯始于他18岁时自组的Roosters(公鸡)乐队。接着,他加入了被后人封为“传奇性摇滚团体”的“新兵乐团”(Yardbirds),这支乐队成为蓝调风格摇滚乐的代表。同时,作为尚处于蓓蕾时期的吉他大师,克莱普顿也赢得了“慢手”(Slowhand)的绰号:他推弦力量很大,经常把弦弄断,台下的观众不得不慢慢地鼓掌等待他换弦。
  1965年,当觉得“新兵”偏离蓝调趋向商业化的流行音乐时,克莱普顿转而加入蓝调先驱约翰?梅耶尔(John Mayall)的“蓝调开拓者”乐团(Bluesbreakers)。在纯粹的蓝调环境催化下,克莱普顿的才华更快绽放出来,成为这支乐队的最主要音乐力量。当“蓝调开拓者”乐团的专辑排上英国流行歌曲排行榜第六位时,一个歌迷喊出了“克莱普顿是上帝”的口号,结果一呼百应。
  1966年,克莱普顿与杰克?布鲁斯(Jack Bruce)、金吉?贝克(Ginger Bak-er)组成了乐坛首支强力摇滚三人团“奶油”(Cream)。头3张专辑的成功、频繁的巡回演出使这支乐队的国际声誉直逼“滚石”(Rolling Stone)和“甲壳虫”(TheBeatles)。但3人却于1969年分道扬镳。同一年,摇滚乐坛的第一支超级乐团“盲目信念”(Blind Faith)诞生,克莱普顿亦名列阵中,但乐队成立不到1年又解散了。
  
  音乐里的人生故事
  
  1970年,克莱普顿组建Derek & TheDominos乐队,在滑棒吉他演奏家杜安?奥尔曼的参与下,录制了克莱普顿的成名作:双碟专辑《蕾拉和其他情歌》(Laylaand Other Assorted Love Songs)。一曲歌唱得不到回报的爱情歌曲《蕾拉》(Lay-la)成为克莱普顿的经典名作。
  这首歌源于阿塞拜疆诗人尼扎米(Nizami)的诗集《蕾拉和曼君的故事》(The Story of Layla & Majnun),书中描写的年轻人爱上一个美丽却无法得到的女人。当时,克莱普顿也正陷入这种无望的情感之中。他在1969年爱上自己最好的朋友、“甲克虫”乐队吉他手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的妻子帕蒂?博伊德(Pattie Boyd)。
  专辑发行后,克莱普顿为博伊德演唱这首歌,借赠送她那本诗集,向她表白爱情。两人终于在1979年结婚,但1988年劳燕分飞。尽管浪漫没有延续到永远,克莱普顿的这首歌却一直流行至今,被认为是最著名的摇滚爱情歌曲之一。在此次的90分钟上海演唱会上,《蕾拉》也是表演曲目之一,只不过克莱普顿做了新的改编和诠释。
  至于当年的Derek&the Dominoes,犹如流星一闪而灭。1971年这支乐队宣告解散。其后,除了键盘手博比?惠特洛克(Bobby Whitlock)外,所有成员都不得善终:滑棒吉他天才奥尔曼1971年10月在一次摩托车事故中丧生;贝司手卡尔?拉德尔(Carl Radle)在1980年死于肾衰竭(可能和吸毒过度有关);鼓手吉姆?戈登(Jim Gordon)精神失常,在1983年杀了自己母亲;克莱普顿则身陷情迷和毒瘾两大囹圄,若不是好友、“谁人乐队”(TheWho)吉他手皮特?唐歇德(Pete Town-shend)关键时刻伸出援手,介绍克莱普顿使用电子针灸疗法戒除毒瘾,《蕾拉》很可能成为克莱普顿的绝唱。
  一些评论家和歌迷对克莱普顿戒毒后的表现不太满意,认为他抛弃了原来吉他为重的风格而趋向安逸、以声音为重的音乐。克莱普顿1980年令人震惊的现场专辑《只是一夜》(Just One Night)再现“吉他英雄”的本色。不幸的是,他在这段时间又沉溺于酒精,不得不于1981年住院治疗。改掉酗酒的恶习后,他1981到1989年推出的5张专辑继续着他的音乐传奇。
  90年代初,命运给克莱普顿重重一击,但也使他音乐事业再创辉煌。1990年8月,克莱普顿的好友兼演出伙伴科林?斯密斯(Colin Smyths)和奈杰尔?布朗(Nigel Browne)在一次直升机失事中丧生,遇难者中还有“得州吉他之神”斯蒂维?雷?沃恩(Stevie Ray Vaughan)。1991年3月,克莱普顿和意大利籍模特劳丽?黛尔?桑托(Lory Del Santo)4岁的儿子康纳(Conor)在桑托位于纽约曼哈顿公寓的53层坠楼而亡。克莱普顿把丧子之痛写入单曲《泪洒天堂》(Tearm in Hear-en)。1992年,他的《泪洒天堂》和《不插电》(Unplugged)两张专辑共赢得6项格莱美奖。
  而后,他回到传统蓝调曲风,完成了和众多大牌的合作,如1996年和美国制作人Babyface合作的电影《第三类奇迹》(Phenomenon)插曲《改变世界》(Changethe World),风靡全球并赢得格莱美大奖;2000年和B.B.King合作发行的《天王竞飙》(Riding With The King)成为史上最经典的蓝调音乐专辑之一。
  迄今为止,克莱普顿共获得16座格莱美奖,是在摇滚乐史上唯一3次进入摇滚名人殿堂的人。
  
  马拉松式的世界巡演
  
  对于这次世界巡演,已年过60的克莱普顿对记者表示:“我把出道以来所有专辑和作品都仔细回顾了一遍,并且挑出那些适合这次巡演的歌曲。演出阵容受到我上一张专辑(2005年的《BackHome》)的影响,运用大量管弦乐器和人声,期望一种大乐队的效果,我不想造成一种抽象的效果,而是追求一种如大家庭般和睦的感觉。”
  这样的“和睦”音乐效果,可能源于克莱普顿如今的幸福家庭生活。他2002年和在乔治?阿玛尼专卖店工作的梅利亚?麦克恩雷(Melia McEnery)结婚。这对年龄相差32岁的夫妇住在南部英国的乡村中,育有3个女儿。
  至于这次的上海演唱会,与之前“滚石”演唱会一样,票价不菲。不过从目前的出票率来看,不会像“滚石”那样出现“老外专场”。毕竟克莱普顿在中国的众多粉丝,是不愿错过这位“吉他之神”在中国内地唯一的一次演出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