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韩国爆发金融危机后的第十个年头,也许若隐若现的经济复苏应该来临。 “外华内贫”? 在韩元大幅升值、国际油价高企、原材料涨价等不利情况下,韩国2006年经济增长仍达到5%。这个数字尽管低于韩国半个世纪以来年均7%的增长率,但毕竟是卢武铉上台以来最高的增长率了(2003年3.1%、2004年4.1%、2005年4%)。
首先,韩国人均GDP将达到18300美元,经济总量将在8500亿以上,排在世界第11、12位。卢武铉上台时曾表示要在他5年任期内使人均1万美元翻一番。这几年韩国经济虽不景气,但韩元对美元不断升值,照此速度,到卢任期结束时实现人均2万美元不是难事。当然,韩国媒体认为这是一种“错觉”增长,对国民实际生活并无多大改善,仅以美元显示的人均GDP增长是“外华内贫”。
其次,2006年的韩国出口额突破3000亿美元,居世界第11位。韩国的出口额占GDP36%,对该国经济十分重要。2005年出口创汇为韩国经济增长做出70%的贡献,并创造了460万个就业机会。出口是韩国经济增长的“引擎”:1977年出口额为100亿美元;1995年为1000亿美元;2004年为2000亿美元。1977―2006年,韩国出口额年平均增长21%,这样高的出口增长率全球少见。
2006年韩国外汇储备达2280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源于“外汇危机”,当时外汇储备都快见底了。如今外汇储备大大增加,无疑增强了韩国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此外,2006年韩国股指大幅上扬,超过1400点。卢武铉2003年初上台时,韩国综合股票指数不超过900点,科斯达克(二板市场)指数仅400多点,目前超过600点。不到4年,韩国股市增幅超过50%。虽然股市在韩国未必是“经济晴雨表”,但足以让卢武铉总统吃下一颗定心丸。强劲的股市使韩国成为世界上百万富翁增长最快的国家。2006年,韩国拥有100万美元金融资产的人达到8.67万,比上年增长21.3%。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与多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部分在2006年已经生效。2004年与智利FTA生效。2006年3月,与新加坡KIA生效。2005年底,分别与欧盟、东盟签署FTA,尚未生效。与墨西哥、加拿大的FIA谈判尚在进行中。2006年,韩国与美国拉开了最重要的FTA谈判,已经进行了5轮。2007年,韩国与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中国、日本的FTA谈判也将拉开帷幕。
至于和朝鲜的经济合作,2006年上半年进展较大。金刚山旅游、开城工业园区,都开创了南北方经济合作的良好局面。不过,下半年朝鲜试射导弹、核爆炸,有可能使良好的合作局面存在毁于一旦的危险。
“失去的十年”?
毋需讳言,进入21世纪后的韩国济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汉江奇迹”(大多时候保持两位数增长率)时期已不能同日而语。卢武铉执政以来,经济长率平均不超过4%。甚至有西方报纸称,韩国正在重演日本“失去的十年”。
韩国经济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少:
首先是国内需求不足。如果说中国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与投资双轮拉动,是消费不振的话,韩国经济则仅有出口个独轮在支撑经济成长,投资需求与消需求均萎靡不振。
其次,韩国内投资环境仍不见好转,朝核危机、政府对在首都圈投资的限制、资纠纷引起的罢工运动、工资和土地价高昂等,致使韩国企业对海外投资情有钟,而忽略对国内的投资。2006年上半年,韩国200家大企业对海外投资同比增加90%,而对国内投资仅增加6%。汽车、钢铁、造船、家电等支撑韩国经济的基础产业加快了“逃离韩国”的步伐。韩国企业的“大哥大”三星电子的电视机、DVD、计算机等主力产品的海外比重已经超过了90%。卢武铉政府上台4年以来,200家大企业海外雇用员工人数增长了83.5%,而国内雇用员工人数仅增长5.3%。目前在韩国一些大企业,海外员工人数多于国内员工人数的并不少见。企业国内投资效益普遍不好,有四成企业亏损。中小企业更感到“经济景气一年不如一年”。
第三,韩国资本走向海外,韩国吸引外国资本直接投资(FDI)也收效不大。2004年韩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28亿美元,2005年为115亿美元,2006年前三季度为75亿美元,估计难以完成110亿美元的引资计划。韩国媒体将此归咎于近年韩国内出现的“经济民族主义”煽起的“反外资情绪”。他们对中国吸引外资的开放政策羡慕不已,对中国总是发生固定资产投资过热还要进行宏观调控觉得不可思议。
第四,家庭债务导致消费不振。几年来,韩国家庭负债(或个人金融债务)额与可支配收入的比值连年增加:2002年是1.18倍;2003年1.19倍;2004年1.27倍。韩国家庭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2002年为67%,2005年75%。2006年9月底,韩国家庭债务总额接近600万亿韩元,人均金融债务达1300万韩元(约合1.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4%。韩国经济专家警告,如果说1997年的韩国外汇危机是“短期、急性危机”,像交通事故一样是突然产生的“外伤”,现在的家庭债台高筑就是“内伤”,可能使国家经济萎缩,犹如慢性不治之症,给韩国带来的经济困难将是“长期、慢性危机”。沉重的家庭债务导致韩国国民不敢消费,从而民间消费不足,加剧经济低迷。
第五,房地产价格暴涨。今年韩国各地新公寓销售价格同比增长了12.8%。卢武铉上台以来,房价平均上涨了55%。2002年末,韩国新公寓价格平均每坪(合3.3平方米)为504万韩元,2006年末则每坪为783万韩元(即每平方米是人民币19772元)。当然,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相比,房价要高得多。在首尔,一个月收入在325万韩元(合27000元人民币)的普通家庭,购买一套105平方米的公寓,是其不吃不喝11年的总收入。沉重的家庭债务有57%是来自于购房贷款。尽管卢政府出台过许多打击房地产投机的对策,但仍挡不住房价飙升。2006年12月,韩国建设交通部部长、总统经济顾问、青瓦台首席宣传秘书因为房地产政策失败而引咎辞职。“房地产市场不稳”被评为2006年韩国十大经济新闻之首。
第六,失业现象严重。韩国政府在减少失业方面没少花脑筋。上台之初就提出要通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目标是至2008年的5年内,使GDP年均增长5%-6%,创造200万个工作岗位,把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但事实上,卢武铉上台4年来,经济增长远没达到预期目标。就算能如愿以偿实现目标增长率,但韩国“就业弹性系数”在下降。此系数反映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率的关系。1997年底金融危机前,该系数为0.33,而现在跌至0.16。证明韩国经济是“没有雇佣增长的经济增长”。
这几年韩国失业率均在3.3%至3.4%。2006年,20多岁的青年失业率达到7.4%。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十分普遍。以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进大公司,现在则将公务员、教师这样稳定的职业作为就业首选。另外,韩国就业率的质量不高。韩国从业人员可分为正式职工和非正式职工,非正式职工情况很复杂,连小时工、季节工都算。非正式职工占总就业人口的40%以上。两者差别很大,同工不同酬,前者收入要大大高于后者。前者有点类似我国机关单位国有企业的正式编制人员,享有各种劳保福利,到时退休,安全系数极高。但后者则连我国的合同工待遇都达不到,与雇主没有什么长期契约关系。按计件或劳动时间付工资。也不享受各种劳保福利。
第七,贫困人口增加快。韩国的基尼系数:1997年为0.28,2002年为0.31,2004年为0.344,2005年为0.348。这个数字连年上升。韩国对生活处于贫困层家庭的定义是:月收入在最低生计维持费以下,即一口之家40万韩元、两口之家66.9万韩元、三口之家90.8万韩元、四口之家月113.6万韩元(约合1200美元),从而要接受政府补助的阶层;另外,月收入不足这个数目的120%(以四口之家为例,是136.32万韩元,约合1400美元)的家庭,被称为次补助阶层。2005年8月,韩国保健福利部公布了一个报告,称符合上述标准的韩国贫困阶层达716万人,占韩国总人口的15%。
2007年是韩国爆发金融危机后的第十个年头,也许若隐若现的经济复苏应该来临。韩国内外,各种经济组织预测,2007年韩国经济增长将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