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疆高校资助体系与发达地区高校比较,仍存在进一步深度延伸的可能性,尤其是针对孤儿、残疾等特殊学生的援助需加大扶持力度,并且具有一定迫切性。文章以新疆财经大学为例,通过金融学院开展的“麦麦提姐妹花大学生资助育人公益活动”,打造对孤残大学生群体的精准资助路径,达成资助育人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精准资助;资助育人;孤残学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要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教育要想取得实际效果,就必须将教育和资助相融合,努力做好“资助育人”工作。与社会上的扶贫工作相比,高校的资助工作不是单纯的扶贫和救济,其最终目标和任务是育人,资助育人是我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孤残学生对其成长成才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孤残学生由于特殊的家庭成长环境与自身生理缺陷,属于非常特殊的大学生群体。
近年来新疆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越来越完善,更多的学生获得资助茁壮成长顺利完成学业,并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但新疆高校资助体系与发达地区高校比较,仍存在进一步深度延伸的可能性,尤其是针对残疾等特殊学生的援助需加大扶持力度,并且具有一定迫切性。
一、高校孤残学生资助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身体残疾、家庭缺失、社会成长环境以及主观认知的偏差使孤残学生很多时候面临社会融入能力较差、自我评价较低、敏感自卑、冷漠孤独心理、缺乏归属感、对未来预期不乐观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这种性格、心理、素养及能力等方面的缺陷,需要长期的关注与辅导。自认为是社会和校园的弱势群体,更多的时候对国家和学校提供的无偿资助认为是“理所当然”,缺乏感恩,不愿意通过自身的劳动和努力去从事有偿的勤工助学工作。
高校资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资助政策能及时帮助数千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帮助贫困学子通过接受教育改变了本人及其家庭的命运,有效阻止了贫困代际传递,社会对国家资助政策有比较高的综合满意度。然而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注重资助事务性工作的处理,没有充分发挥出育人功能
高校奖、勤、助、贷等各类资助工作繁多、枯燥,使资助工作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研读政策文件、核对表格信息,但很难获得较多的成绩,实现满足感和自豪感。久而久之,资助工作完全是为完成任务而工作,被迫简化成了“评审”和“发钱”的过程,导致资助效果不佳,严重与育人功能脱节。
(二)仍以物质上的“硬资助”为主,精神层面的“软资助”匮乏
传统的“重物质”、“轻精神”的学生资助工作模式,能够最快捷、最直接的满足学生最迫切的物质需求,但这种资助方式只能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时“脱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现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心理、思想等方面的软资助匮乏。这种“硬资助”大多是单向性无偿资助,只要通过个人申报、资料审核、院系评定公示基本就可享受,导致一小部分贫困生滋生依赖思想,助长“等、靠、要”不良风气蔓延。争当贫困生的负面现象会对高校资助工作产生恶劣的影响。
(三)无专门关于孤残学生的资助体系
高校中孤残学生也被划分在贫困学生序列中,但是实际中,孤残学生大多数和贫困生是一样对待,只是在贫困等级上进行区分。孤残学生和真正的贫困学生还有不一样的,他们是一个兼有孤儿、残疾人和大学生双重特征的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而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大多体现在行动力上,在针对此类群体,没有专门的资助体系。
如何帮助这些孤残学生克服经济困难并得到充分的能力发展,使他们不仅在经济上解困,更能从精神上、心理上解困,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引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是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共同挑战。
二、以新疆财经大学为例——依托麦麦提姐妹花大学生资助育人公益活动,打造对孤残大学生群体的精准资助路径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学生努尔曼古丽·麦麦提和努尔比耶姆·麦麦提是来自新疆喀什地区的姐妹俩,她们的励志故事经中央及地方各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各界人士中引起极大关注和思想共鸣。姐姐患小儿麻痹从小无法正常行走,11年来,妹妹背着姐姐上学放学,并最终一同考入了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于2017年6月顺利毕业。这对姐妹身上所折射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亲情大爱的故事吸引了社会的热忱关注及支持,在校期间她们希望借助自己及媒体的力量,以“公益慈善组织”的形式将爱心的火种继续传播下去——成立“麦麦提的姐妹花”大学生资助育人公益活动。该活动主要是通过从社会募捐得来的款项、国家批复的专项款项在经济上给予特定人群孤残大学生群体精准资助,能够让孤残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资助过程中,机构通过资助全方位育人、过程育人,通过对孤残大学生经济上资助,并加入公益活动组织,参加组织日常管理中,对孤残大学生思想上、就业规划上、学业上开展的系列活动,公益组织机构会定期邀请一些专家、成功人士、孤残大学生中的优秀毕业生从各方面对组织内部孤残大学生進行教导,定期会提供一些社会实践实习的岗位提升他们自我就业的综合能力。让孤残大学生群体,经过“精准资助与资助育人”完整过程,完全成长为一个在学习、工作、社交等方面个人综合能力很高的在校学生和未来社会人。
依托院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学校资助中心收集全校孤儿、残疾学生基本信息,完成孤残学生的建档工作。考虑到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他们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能够接受的援助方式和希望得到的帮扶内容。在对全校孤残学生基本情况有了基本掌握之后,慈善协会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开展一系列“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两项工作有机结合,共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