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范仲淹的成语“划粥断齑”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典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人人能诵,而范仲淹的“划粥断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历史典故呢?
【成语出处】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宋·魏泰《东轩笔录》)
【成语解读】范仲淹读书时,条件艰苦。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1)所用材料:粟米、齑、盐;
(2)操作过程:煮米成粥(煮二升粟米,小火烧成粥)——凝粥成块(过了一个晚上,粥就凝成大块)——定量饮食(早晚取二块,伴以齑——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成碎末,以及少量的盐)。
用的材料是极其简单而易得的,烧煮吃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更主要的是统筹规划和定量分配,体现强大的理性克制力和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样,省材、省力、省时和省心:在解决困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和物尽其用,节省和珍惜时间,使学习时间得以最大化。
不但在吃上如此注重节省时间,连作息安排上,他也是这样做的:苦读到晚上,若感到困倦,就用冷水浇面,也不宽衣解带就枕安睡。这样,持续五年之久(“五年未曾解衣就寝”)。
【感悟启示】范仲淹为什么要如此发愤苦读呢?
这源于他特殊的家庭环境和艰难的人生遭际。因为范仲淹二岁时,死了父亲。不久,他随改嫁的母亲谢氏,来到山东邹平长山的朱家,也改姓朱。等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就立志要恢复祖姓,因此锐意苦学,去求取功名。
范仲淹“划粥断齑”的做法,或许不能也不必“复制”,但背后的精神、意志和思维,确实值得学习,给人带来一定的思考和启示:
(1)对不公的命运,不能“俯首低眉”,而要敢于斗争,勇于反抗;
(2)要坚信知识的力量,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创造出路;
(3)对人生要学会规划,有目标有方向,并学会自我管理;
(4)要有坚毅的品格,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行动,成就强大的自我。
“划粥断齑”是形容范仲淹青年时期能吃苦,安于清贫,刻苦求学的一个成语,它到底包含着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典故呢?
少有大志,胸怀天下。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母亲谢氏无力抚养他,只好再嫁长山的朱文翰,长山,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平县。朱文翰是进士出身,做过几任地方官员。母子两人自然相随前往,颠沛流离。
在辗转的过程中,范仲淹看到了百姓的苦难,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从小便立下大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胸怀大志,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如果能为良相,得行其道,就泽被天下,普救黎民。为相即不可得,便为良医,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民之痛,同样,可以造福天下。
朱文翰为官清廉耿直,在仲淹二十余岁时,去官归乡,也没有什么积蓄。范仲淹,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便寄居在邹平县长白山醴泉寺中读书。
划粥断齑,家贫笃学。山东的长白山,层峦耸翠,峰壑纵横,云雾缭绕,环境清幽。醴泉寺就坐落在挺拔险峻的主峰北麓,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范仲淹家中并不宽裕,无力供养他的生活费用。他去寺庙的时候,就带少许的粟米,自己动手做饭。每天晚上,他一边读书,一边煮粟米。放凉后,他把粥划为四块,作为一天的口粮,这就叫“划粥”。什么叫“断齑”?齑,本来指切碎的菜沫,这里指把在山中采摘的野韭菜,野葱切碎,洒在粥上。范仲淹就这样在寺庙中过着艰苦的生活。
范仲淹曾写过一篇赋,里面有这样的句子“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徵”意思是陶制的瓮中,腌出的咸菜,有不同的颜色,吃菜时,嚼出的声音如音乐一样,很动听。
结束语:范仲淹在寺庙中,苦读三年,考中学究,就是后来的秀才,可以有资格参加进士考试了。再看看现在的孩子们,挑食很严重。今年,因为疫情,学校统一要求,食宿在校,总有一些学生,不按时吃饭,只吃一些零食应付。可见,传承古代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