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友邀请!
读过一些有趣味的古诗文,读来初感平淡无奇,了解诗作的来龙去脉,会发觉越简单诗的越有趣,包含不一样的道理。
《题黄鹤楼》唐·李白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相传,李大诗人不辞辛劳,登上黄鹤楼,放眼望远诗兴大发,提笔欲写(古时候的诗都题在墙上么?)发现崔颢早已捷足先登,已有诗作题上头。不由扫兴,读了崔颢的诗后又自叹不如,玩笑也好真假也罢,于是羡慕忌妒恨,咬牙切齿来了这样一首有趣的打油诗。
有趣的诗文总是让人过目不忘,《题黄鹤楼》读了让人忍禁不住,心生欢喜。
话说大文豪欧阳修,一次到一个酒家吃饭,饭后酒家主人询问菜的味道怎么样。文豪没有直接回答,随手题打油诗一首:
《猜谜诗》宋·欧阳修
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
关公跑了赤兔马,刘备抡刀上战场。
店家百思不得其解。事后有人解释:
大雨哗哗飘湿墙(无檐/盐)
诸葛无计找张良(无算/蒜)
关公跑了赤兔马(无缰/姜)
刘备抢刀上战场(无将/酱)
吃饭都能吃出文化,妙趣横生,怎能不令人惊叹。
草莽皇帝朱元璋,曾写过一首叫《早朝赋雄雉》的诗: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前两句教人不能忍,但是后两句笔锋急转犀利,千军万马不能比的气魄,雄心壮志豪情澎湃,体现帝王风范。
再次谢谢朋友邀请!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位讨饭的到农户家中乞讨,老农见其可怜,便赠食与他,并曰:你也是一位健康的男子汉,为什么不去自食其力,靠劳动养活自己呢?
讨食的随手捡起一树枝写到:
朝吃千家饭
夜宿古庙亭
未犯朝廷法
任我天下行
老农见到气就不到一出来,明明是个懒蛋,还强词夺理,便也在他所写的诗后面各添了两个字:
朝吃千家饭——不饱
夜宿古庙亭——盖草
未犯朝廷法——还好
任我天下行——狗咬
老农写完就走了,讨饭的懒汉看到,羞愧难当,也灰溜溜的逃之夭夭。
为什么呢?既幽默风趣,又有教育意义。
你认为呢?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提到了唐宗宋祖,为何没有提朱元璋?
毛泽东主席一生创作的诗词文章无数,其中《沁园春·雪》被誉为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重要代表作之一。
特别是,这首词中对几位著名封建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点评,流传广泛,长期以来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例如词中说到几位帝王“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换成其他的杰出帝王呢?例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博学多才、熟读史书的毛泽东,不可能不知道朱元璋的历史功绩和地位。
朱元璋是个传奇人物,参加并领导的红巾军,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最终统一全国。
作为中国历史上罕有的草根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间,强化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发展经济,大兴教育,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由此,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一生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奠定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清朝顺治帝曾说:
“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那么他为什么在《沁园春·雪》中不提朱元璋呢?
综合多方信息来看,这其中有几方面的原因。
1.《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1934年10月,毛泽东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
12月,毛泽东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沁园春·雪》的创作时间是在1936年2月,当时的背景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毛泽东等率领红军东征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突破阎军防线后,踏雪沿官道山行进,顺利到达山西省石楼县留村,并在此写下了该词。
第二种说法:毛泽东等人率红军抗日,来到西北高原。在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他写下了这首词。
也即在写《沁园春·雪》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肩负着发展壮大自我力量、抗日救国的历史使命,继往开来,踌躇满志。
由此,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壮丽山河,由此感慨万千。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他纵论历史杰出人物,进而抒发伟大的抱负及胸怀,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改造世界的壮志。
按理说,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想起穷苦出身、在艰难环境里开创基业的朱元璋,顺理成章。
就像后来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进驻北京时,毛泽东以“李自成进北京”的历史告诫全党干部要戒骄戒躁。
但为什么《沁园春·雪》中没提白手起家的朱元璋,而提到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几乎都是“官二代”、“帝二代”呢?
2.为什么《沁园春·雪》中只选择秦汉唐宋元朝的皇帝?秦、汉、唐、宋、元朝,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强盛繁荣的王朝,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果,闻名于世界史册。
因而,《沁园春·雪》中提到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是这几个朝代的创立者或者具有重要成就者。
他们都具有雄才伟略,功绩卓著,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然,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强盛繁荣的王朝。但是《沁园春·雪》中没提到朱元璋,也就等于没提到明朝。
3.毛泽东贬斥朱元璋吗?《沁园春·雪》中没有提到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于是有些人就会认为毛泽东贬斥朱元璋。
其实不是,毛泽东反倒对朱元璋褒奖有加,认为他是个杰出的帝王。
例如他说过:
“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泽东认为唐太宗在古代帝王里排第一,朱元璋排第二。
“朱洪武是个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他有个谋士叫朱升,很有见识,朱洪武听了朱升的话"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最终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是应该肯定的,应该写得好一点,不要写得那么坏(指朱元璋的晚年)”。
另外,毛泽东在其它诗文里,对中国历史上其他一些帝王及历史人物也多有点评,例如三皇五帝、商纣王、孔子、项羽、汉高祖刘邦、曹操等等。
同样,和朱元璋一样,毛泽东也没把他们写进《沁园春·雪》里。
4.《沁园春·雪》反映了毛泽东的历史观众所周知,毛泽东主席终生酷爱读书尤其是读史,而且喜欢“指点江山”,留下了见解独到的品评。
例如毛泽东读《二十四史》,频频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点评。
他评价历史人物,不因袭旧说,而是抓住历史人物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见解独到。
以往对古代帝王的点评,要么是一味地歌功颂德,塑造高大全的完美形象;要么是踏翻在地,扫入历史垃圾堆。
然而,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评点,博古通今,体现了他宏大的历史视野、开阔的胸襟,折射了他的历史观。
例如《沁园春·雪》中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秦始皇、汉武帝没有文学、思想著作传世,即缺乏文采;唐太宗、宋太祖的光环更差一筹;蒙古人成吉思汗可谓一代天骄,自身特长是“弯弓射大雕”。
也即,毛泽东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指导下,对他们既没一味褒奖,也没全盘否定,而是实事求是,有褒有贬。
1958年底,他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批注道:
“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
而同样,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也没有文学、思想著作传世。即使把他写进《沁园春·雪》,也会是同样的评价---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所以在《沁园春·雪》里提不提朱元璋,没啥两样。
5.《沁园春·雪》选的几位帝王名号适应诗词格律“沁园春”是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沁园春”是双调,共一百十四个字。上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熟谙古诗词的毛泽东,在创作《沁园春·雪》时也遵守了这个规则。
例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格律整齐,对仗工整,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如果把朱元璋加进去,名号难以称呼,而且会显得违和。
综上所述,《沁园春·雪》只是一首词,不是给古代所有帝王论功排名的历史研究论文,其中提及了几位代表性的帝王,也是为了引发出最后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曾经说:帝王中,朱元璋打仗只能排第二,那么,毛主席认为谁才能排第一?
其实,毛主席对秦始皇、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等,都有过十分精辟的评价。
有人说,《沁园春·雪》“一笔勾掉五个皇帝”。这个说法虽不确切,但富于文学性,也是一句妙语。这首词大气磅礴,在重庆一发表后就引起轰动,是毛主席诗词的压卷之作。
词中为何要用“略输”、“稍逊”、“只识”这些带有贬抑性的措词?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这五位帝王,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极品皇帝。他们有的是完成统一大业的雄主,有的是达成天下大治的君王。而词中,把他们称为“英雄”,绝非反语,有肯定的意思。
比如秦始皇,尽管历代读书人骂声不断,毛主席却说:“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读<封建论>呈郭老》)。
词中对这些封建帝王,既没有全盘肯定,更不是一笔抹煞。只是客观分析了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因此,词中用了“略输”、“稍逊”、“只识”这些带有贬抑性的措词。
至于“文采”、“风骚”,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说这些帝王的文学修养,但更宜从广义上去理解,在这里,应将之理解为对这些帝王历史贡献的评价。其含义是:这些人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建立过丰功伟业,但由于封建帝王的历史局限性,还是显得“略输、稍逊”。故对此不宜从文化层面上,作字面上的解读。
如果一定要说文学修养,汉武帝有名篇《秋风辞》;唐太宗李世民也有诸如“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等名句,其“文采”并不差。
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个武人,但其“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天中万国明”的诗句,也是为人称道的;只有成吉思汗的“文采”确实比较差,说他“只识弯弓射大雕”,一点也不冤枉。
可以想象: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主席于1936年2月,面对江山、雪景,心中激起的,又是怎样一种豪情壮怀啊!
毛主席登高远观,漫天大雪瞬间改观了山河。这不禁使人想起毛主席的又一首词:“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是啊!我们共产党人,正做着前人从未做过的事业;我们所做的一切,必将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必将比古人的业绩更加辉煌而载入历史!
毛主席认为:朱元璋打仗虽然也很厉害,但是比不上李世民。毛泽东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
“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样,先守不攻,让敌人进攻,不准士兵谈论进攻的事,谈论者杀。待敌人屡攻不克,兵士气愤已极,才下令反攻,一攻即胜。这样一可练兵,二可练民。”
毛主席认为李世民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封建皇帝中“无出其右”,意思就是没有超过他的,论领兵打仗,李世民可以排第一,打仗最厉害。而朱元璋,可以排老二:
“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是李世民的作战指挥策略,也始终贯穿于毛主席的整个战争指挥过程之中。
毛主席一再强调:“杀鸡就是要用牛刀”,“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在总体实力不如敌人时,要在局部地区,形成绝对优势兵力,逐个歼灭敌人。积小胜为大胜,逐步由弱变强,由量变到质变,最终改变敌我双方整体力量对比。
在总体力量已经超过敌人时,仍然需要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全歼敌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954年,毛主席在和身边工作人员谈话时,对朱元璋曾经有过一次评价。他认为朱元璋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在这次谈话中,毛主席充分肯定了朱元璋的军事指挥才能。
1954年5月16日,毛主席到北京古观象台视察。走到东便门时,毛主席故意问身边工作人员:“这是什么地方呀?”
工作人员张随枝说:“东便门。”
毛主席幽默地说:“那么,就是说让大家到这里解手啊!”
张随枝说:“这里叫东便门,并没有厕所。”
大家哈哈大笑。
毛主席兴致很高,他一边走,一边和大家聊起了朱元璋的故事。
“他是个放牛娃,开创了近300年的大明王朝,上无先例。他没有什么文化,完全靠他的聪明才智,是他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可以说他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成功的一个典范。
朱元璋在平定江南的关键之敌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中,充分发挥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鄱阳湖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
但毛主席对明朝皇帝普遍没有好感。他曾经说:
“《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鉴于毛主席对明朝的大多数皇帝普遍没有好感,朱元璋驾崩后,留下了一个不太稳定的政权,之后发生了靖难之役。加之朱元璋在军事指挥方面,确实又比不上李世民,只能排老二。因此,由于诗词的篇幅所限,已经写了李世民,没有再把朱元璋写进去很正常。
诗词本身押韵的考虑。宋朝,在中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其历史地位非常重要,是继唐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所以毛主席把宋太祖写入了诗中。
但是,毛主席对宋太祖“陈桥兵变”之事很不以为然:
“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的臣子,奉命北征,走到陈桥驿,竟发动兵变,篡夺了周的政权。《旧五代史》却说他黄袍加身,是受将士们‘擐甲将刃,拥迫南行’被迫的结果,并把这次政变解释成是‘知其数而顺乎人’的正义行为。”
毛主席对宋太祖的评价,并不高于朱元璋。
所以,写宋太祖不写朱元璋,主要可能还是诗词押韵的考虑。
1958年底,毛主席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批注:
“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写这篇词的用意是反对封建主义。但作为诗词来讲,讲究意境和文字美。中国的古诗词讲究平平仄仄,我们读“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时,感觉比较流畅自然,既押韵又朗朗上口,但如果换成了“唐宗明祖”,就会感觉不太押韵,缺乏诗词应有的美感和韵味。因此,“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